從農民老父來信談紅色政權的未來 |
送交者: 邁克.曼德拉 2005年07月25日11:55:52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首先請讀:農民老父來信 兒子在大學裡怎麼沒學到良心
又到一年高考錄取時。當一張張高考錄取通知書像幸運小天使般飛到那些幸運兒手中時,這些准大學生們開始憧憬自己美好的未來。然而,他們中卻很少有人會想到父母為了培養他們付出了怎樣的心血。 不知他們在大學裡除了學習文化外,還能否學到要有良心? 近日記者收到一封來自山西長治上黨老區63歲“無奈的老農”的來信,這封信深深刺痛了記者的心。現摘錄如下: “我是一位63歲的農民,今天我給你們寫信,是想說說我的家事。雖說家醜不可外揚,但這些事憋在心裡好長時間了,最近總感到心口疼。 “我兒子是一名大學生,也是我們家五代人唯一考出的大學生,這是我老兩口的驕傲啊!但因為這個不爭氣的東西我們也傷透了心。 “記得兒子剛考上大學時,我去學校送他。下了火車後,我扛着笨重的行李走在前,兒子跟在後。本來就因為坐了一夜的火車,再加之上了點年紀,剛到學校門口,就被大門前一根鐵條絆倒了。我重重地摔倒在地上,行李扔出了老遠,一隻鞋也甩掉了。兒子向四周看了看,像怕什麼似的拉住我的胳膊猛地用力拽了一下說:‘幹什麼啊,丟不丟人!’儘管我的雙腿摔得很痛,但還是得很快爬起來,撿起鞋穿上繼續去背行李。把兒子安頓好後,我忙着又是掛蚊帳,又是買日用品,這一切似乎在兒子眼裡都是天經地義的。 “第一學期兒子一共來了3次電話,每次都是要錢。我和老伴種着3畝地,抽空我就到村裡的磚廠去作苦工。開始人家說我老,不肯收,我幾乎給人家跪下了,人家可憐我才讓干的。小閨女16歲了,初中畢業後上不起學給人家當了保姆,掙上的錢交給我後,我一分捨不得用全寄給了兒子。甚至有一段時間老伴的眼紅腫得厲害,疼得一個勁流淚,都捨不得花錢買一瓶眼藥水啊! “為了能多掙點錢,老伴又在村子裡找了一份看孩子的差事。給人家抱一天孩子只掙5元錢,沒日沒夜的。去年冬天,兒子電話打得特別勤,每次都是要錢。我寄了4次有6000多元,我不知道現在上學就得這麼多錢。後來才聽村里去打工的一個小伙子回來說,他見到我兒子了,正談着戀愛,很瀟灑。說真的,我和老伴聽了後不知是該氣還是該高興。然而最可氣的是今年過年兒子回來時,那不爭氣的東西,居然偷改了學校的收費通知,虛報學費,這之前我只是在報上看到過這事,沒想到會發生在我身上。如今好幾個月過去了,我一想起這事就心痛,整夜的睡不着覺。我不明白我們親手撫養大的兒子好不容易考上大學,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不知他們在大學裡除了學習文化外,還能否學到要有良心?” 學子現場給自己算賬,算出的不僅僅是吃驚,甚至是學子們長久的沉默與哭泣 收到這封信後,記者的心裡非常沉重。“子不教父之過”,這位老農的兒子之所以走到這步程度,也有老農自身的責任。然而一個學生,普通的中等專科生,先不說大手大腳開銷,按正常情況讀下來到底要花多少錢?近日,記者分別在經濟比較落後的山西長治市的長治師範、長治市職業技術學院兩所學校,採訪了8位父母都是農民的學生,現場讓他們自己給自己算賬,算出的不僅僅是吃驚,甚至是學子們長久的沉默與哭泣聲。 在長治職業技術學校南校區,來自該校會電專業某班的劉婷同學,父母均為農民,上有一個哥,下有一個妹妹。如今妹妹正在讀初中,即將面臨升高中,因為家境比較貧寒,平時她十分節儉,但她算下來學費、書本費、公寓管理費、生活費、伙食費,再加上自己的開銷等一年是8215元。如果每年按10個有效的學習月,每月按22個有效學習日計算,每月平均要花家裡821.5元,日均開銷37.34元。她吃驚了,接着就是長久的沉默,因為她不相信自己每天需要花這樣多的錢。在現場的另7位同學算下來日均都在37到39元之間。 在長治師範,一位將要畢業的學生,上的是五年制大專。記者先讓他給自己算賬,5年下來書本費、學費、公寓管理費、伙食費等總共是28250元,加上自己5年穿衣服、打電話、請客等零用2500元是30750元,5年平均每年是6190元,按每年10個有效學習月計算,月均615元,每月22個有效學習日算,日均花銷27.91元。這位男孩對記者說,他的家庭條件在村里還算是中等戶,父親是有名的拖拉機手,每年除跑運輸外就是給人家耕地掙錢。為了弄清他家的收入,記者現場又拔通了他家裡的電話,他父親給記者算了自己的賬:他每年開拖拉機淨收入4000元(拖拉機在不出任何問題的情況下),家裡種着3畝地,除去留下口糧外賣糧食收入1000多元(沒有種經濟作物),小女兒正在讀初中,這樣他一年下來全家總收入5000多元,12個月月均收入是417元,一月按30天計算,日均13.9元,這還沒除去家裡的日常開銷,並且一家大小人人都得保證不能生病。 算完這筆賬後,男孩沉默良久,流下了淚。他對記者說:“我以前從來沒這樣算過賬,現在很吃驚,真想不到我每天居然要開銷近30多元錢,而整個家一天收入還不到14元錢,想想自己每天幹的事,不想上課了就去逛街、上網吧,如今心裡很難過,原來父母這樣不容易啊。” 據記者了解,上述只是很正常的開銷,如果加上有的學生談戀愛、上網吧等,開銷將會更大。某些大中專學生的月平均學習以外的消費大約在300元至500元之間。有的是上網高手,用他們自己的話說,三天兩頭沒有上網心裡就發慌。那麼,以每小時上網3元錢、周末通宵上網8元算,每個月光上網費就要花掉上百元。其次是下館子上酒吧才是真正的高消費。有時候,幾個男同學湊在一起,就上酒吧下館子喝喝酒;女同學之間則相邀到麥當勞、肯德基、咖啡廳過把癮,一個晚上下來也得花上一百多元不等。 一個學生連父母都不愛,還怎樣愛事業、愛社會 、(愛黨) 前不久,在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管理科學部與暨南大學共同在暨南大學舉辦的高校可持續發展管理論壇上,專家們提出,一個農民13年純收入才能供得起一個大學生4年的開銷。 南昌大學教授甘筱青等說,全國高校學生平均學費已經從1995年800元左右上漲到了2004年的5000元左右,進入新校區的學生的學費則在6000元左右;住宿費從1995年的270元左右,上漲到了2004年的1000元—1200元;再加上吃飯、穿衣等,平均每個大學生每年費用在萬元左右,4年大學需要4萬元左右。這4萬元意味着什麼呢?2004年我國城鎮居民年平均純收入和農民年平均純收入分別是9422元和2936元,以此計算,供養一個大學生,需要一個城鎮居民4.2年純收入,需要一個農民13.6年純收入,這還沒有考慮吃飯、穿衣、醫療、養老等費用。 不用說現在就業形勢嚴峻,即使一個大學生走出校門,很容易找到工作,月工資最高按1000元計算,除去自己的開銷,每月交給家裡200多元錢,這意味着讀大學4年的費用,工作22年時間才能還清父母的支出,甚至有的一生都還不清。 對於一位大學生來說感恩之情並不是簡單的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它更是一種責任意識、自立意識、自尊意識和追求一種人生成就的精神境界。如果一個大學生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還怎樣去愛事業、愛社會呢?所以我們呼喚感恩。父母從來不圖兒女們的回報,反哺於父母一個深情的微笑,對父母來說都可能是一個滿足的世界。 (胡靖國、郭震海、薛紫晶報道) 鏈接: 11月初,南京大學校園裡貼出了一封署名為“辛酸父親的來信”,控訴一些孩子只知向父母索取,甚至為了多要錢物不惜“偷改入學收費通知,虛報學費”。11月11日在西方感恩節到來之際,南京大學和南京農業大學的學子們發出倡議希望成立中國大學生自己的感恩節。為了讓辛酸父母今後不再辛酸,除了家長的反思和大學生的補救行動外,我們還要進行更深層的思考…… 親愛的兒子: 儘管你傷透了我的心,但你終究是我的兒子。雖然,自從你考上大學,成為我們家幾代里出的唯一一個大學生之後,心裡已分不清咱倆誰是誰的兒子了。從扛着行李陪你去大學報到,到掛蚊帳縫被子買飯菜票甚至教你擠牙膏,這一切,在你看來是天經地義的,你甚至感覺你這個不爭氣的老爸給你這位爭氣的大學生兒子服務,是一件特沾光特榮耀的事。 的確,你考上大學,你爸媽確實為你驕傲。雖然現今的大學生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但這畢竟是你爸媽幾十年的夢想。我們那陣,上大學不是憑本事考的,要看手上的繭子和出身成分,有些人還要用貞操和人格去換。這也就是我們以你為榮的原因。然而,你的驕傲卻是不可理喻的。在你讀大學的第一學期,我們收到過你的3封信,加起來比一份電報長不了多少,言簡意賅,主題鮮明,通篇字跡潦草,只一個“錢”字特別工整而且清晰。你說你學習很忙,沒時間寫信,但同院裡你高中時代的女同學,卻能收到你洋洋灑灑幾十頁的信,而且每周一封。每次從收發室門口過,我和你媽看着你熟悉的字,卻不能認領。那種痛苦是咋樣的,你知道嗎? 後來,隨着你讀二年級,這種痛苦煎熬逐漸少了,據你那位高中同學說,是因為你談戀愛了。其實,她不說我們也知道,從你一封接一封的催款信上我們能感受到,言辭之急迫、語調之懇切,讓人感覺你今後畢業大可以去當個優秀的討債人。 當時,正值你媽下崗,而你爸微薄的工資,顯然不夠你出入卡拉OK酒吧餐廳。在這樣的狀況下,你不僅沒有半句安慰,居然破天荒來了一封長信,大談別人的老爸老媽如何大方。你給我和你媽心上戳了重重一刀,還撒了一把鹽。最令我傷心的是,今年暑假,你居然偷改入學收費通知,虛報學費。這之前,我在報紙上已看到這種事情。沒想你也同時看到這則新聞,一時間相見恨晚,及時嫻熟地運用這一招,來對付生你養你愛你疼你的父親母親。雖然,得知真相後我並沒發作,但從開學到今天,兩個月裡,我一想到這事就痛苦,就失眠。這已經成為一種心病,病根就是你——我親手撫養大卻又倍感陌生的大學生兒子。不知在大學裡,你除了增加文化知識和社交閱歷之外,還能否長一丁點善良的心?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邱鑫:中國人可以寄望下一代嗎?
“我們可以寄望下一代嗎?”是不少中國人心中的疑問;有一種意見認為,部份新一代中國人的價值觀有扭曲的情況。《羊城晚報》7月20日報道,一名深圳歌手曾資助178個窮孩子,但在他病倒的時候,幾個在深圳工作的受助者,竟然連看都不看他一眼。其中,一個受助人甚至揚言:“他幫我肯定另有所圖”。 跟中國公民意識有關的新聞,並不止於上述的一條。據《法制日報》報導,6月20日,湖北省武漢市的一名學生因制止小偷行竊身負重傷,當事人不顧而去。《大河報》7月14日報道,河南省義馬市一名礦工不慎落水,生死未卜,聞訊趕來的110民警認為由於落水過久,礦工可能已死亡,因而二話不說,扭頭就走。去年 6月,也有讀者向亞洲時報在線報料,據讀者提供的一組圖片顯示,一名年青力壯的深圳男子在公車中悠閒地坐著,對身邊一名抱著未滿周歲孩子的婦人,完全視若無睹,甚至摁住他的女友不要讓座。 有分析指出,中國在六十至七十年代經歷了文化大革命,不少社會傳統價值在這十年都被視為“舊文化”,現時中年以下的中國人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出現了斷層,社會普遍對儒家社會主張的人文思想並不熟悉。自七十年代末中國推行市場改革後,社會更是普遍“向錢看”,但跟市場經濟配套的基本價值如職業道德等觀念尚未完善,而社會法律在規範各類不公平情況的配套也有待改良。不幸地,差不多跟市場改革同時出現的“一孩政策”出台後,不少中國人都在溺愛中成長,變得十分自我。但與此同時,社會上的競爭卻仍十分激烈,這一切都讓課堂上的公民道德成為空談。 北京方面也沒是沒有注意這方面的問題。近年中國中央政府大力推動“思想道德建設”,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範”,又將“思想道德建設”定位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其中重要一環。 有一種意見則認為,在人人都追求一已私利的市場社會,政府應該在公共服務和法律框架在為忠誠履行公民義務和實踐公民道德的人提供便利。《北京青年報》7月7日報道指出,2004年5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正式施行,根據該司法解釋精神,見義勇為者可請求受益人給予補償。但持相反意見的人則指出,儘管有了有關司法解釋,但是,這一條解釋遠遠不能解決見義勇為者遇到的問題。例如這一《司法解釋》對見義勇為者向受益人請求補償的規定很簡單,傷殘了補多少?犧牲了補多少?怎樣理解和操作“適當補償”的額度?由於規定的不具體,在實踐中不好掌握,難免出現有高有低的現象,使公平的原則打了折扣。 有趣的是,道德文明建設也成為一種十分政治化的事情:不少地方政府刻意執著一兩件“好人好事”,大力吹噓,作為向中央交待的功課,也作為建立地方形象的手段。在某角度看,這發展已成為另一種“政績工程”。 以上文曾介紹的深圳歌手的例子說,原本地方官員大力推捧這名歌手叢飛,證明地方也不是唯利是圖,但受益人的反應,卻出賣了“好人好事”的表象。更值得玩味的是,廣州的官方媒體把這件事情的真相戮破,一方面可能這名記者的正義感特別強,一方面廣州記者不受深圳指揮,可以暢所欲言;但似乎,地方之間現在的競爭也不少。 亞洲時報在線 邱鑫
中非觀點:
本人學孰才淺,全當引玉之磚,提出當前治理中國的十六字方針,激勵同仁 高瞻民主,仁政律己,共同富裕.振興中華 注:高瞻指要有全球性的戰略眼光,順應世界化的民主潮流傾聽本國和各國人民的呼聲,對內要講仁政嚴於律己唾棄暴政,講黨民魚水情,在本國和世界範圍走計劃經濟指導下的市場經濟道路,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從精神和物質上全面振興中華民族. 順祝紅色江山永固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4: | 我跟金庸讀博士 | |
2004: | 北大是我美麗羞澀的夢 | |
2003: | 我所知道的香港的大學情形:歡迎補充 | |
2003: | Emily Dickinson: 因為我不能夠停下等 | |
2002: | 任正非: 我的父親母親 ZT | |
2002: | 轉貼:華為的冬天---任正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