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與儒釋道耶 |
送交者: 仁愛 2019年04月01日22:40:51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人之初與儒釋道耶 (1) 古今中外的聖人、聖賢,有走出去和坐下來兩種基本狀態。在走出去的狀態中關懷現實問題,在坐下來的狀態中思考本體問題。 像太初有道、人性本善,都屬於本體論層面的認知,伊甸樂園中的亞當夏娃、老子所說的復歸於嬰兒、佛家的眾生皆有佛性,都是回到源頭的思考。 中國歷史文化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雖然出自儒家教典,卻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抽象而言,耶佛道儒,殊途同歸,皆指向了"人之初"這個原點。 但從文本上講,教典中的這一段話,則是孟先孔後,之所以敢做這樣的安排,主要是儒釋道三教合流的文化背景。我們也可以說,孔夫子的"性相近習相遠",是一種走出去的關懷現實的講法,而孟夫子的"人之初性本善",是一種坐下來的思考本體的講法。 (2) 如果說孔子的"性相近習相遠",更接近自然主義的道家觀念,那麼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則是六邊不靠,非道非佛,卻在現實之中證入本體,這是我個人最佩服孟子的一點。 孟子提出了一個思想實驗,說是一個嬰孩在井邊玩耍,眼看就要掉到井裡去了,那麼任何一個見到如此情景的人都會在心裡情不自禁的"哎呀"一聲。由此孟子推論說,這個"哎呀"是沒有任何理由的,它出自人的天性,所有的人類,都有側隱之心這種與生俱來的本能。而這種人的天性,不知不覺它是天良,有知有覺它叫良知。孟子把這種人類的天良稱之為"善端",再從側隱之心,又能夠發展出一正一反的兩種良能,一是人類的同情心,一是人類的正義感。 我從前曾經談到,孟子的這個思想實驗非常深刻,它有超越時空、超越文化、超越社會、超越倫理、超越道德的普世性。孟子的"人之初",是指此生此世的人之初,非指本源本體的"人之初"。孔子之下兩千多年,我最佩服的人只有兩位,一位是六祖大師,這個不用說,另一位就是孟子,不為別的,只為他能夠那麼輕鬆自然地從現實中直證人性的本體屬性,傲視千古。 當然如果把"性本善"還給太初的本源本體,單從現實存在的"人之初"而論,有人會說嬰兒還有人性的另一面,然而這種"另一面"卻無法否定孟子所揭示的人性天良的這一面。 (3) 我們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它在文本上是前後倒置的,但在邏輯上則前後通順,在這裡"性本善"之性與"性相近"之性,兩者的語境已經有所遷變過渡,即從本體之性轉入現實之性。 東、西方文化的聖人之教,緣起於走出去,完成於坐下來,立而行道,坐而論道。孔子周遊列國、佛陀游化四方、耶穌故鄉傳道,更多地體現在現實關懷,這是非常自然和正常的,而世人談玄說妙論本體,通常都帶有出離現實的傾向,所以孔子和佛陀,在週遊教化的歷程中都曾經明確的拒絕過與本體論相關的討論,非不能也,不為也。 孔子走出去說,孟子坐下來說,孔子講現實的人性,孟子講本體的人性,但孔子卻遠比孟子更深刻,為什麼呢? 因為本體是抽象思辨,一切在我,一言中的,說完之後雁過無痕。但現實卻面對普世關懷,三教九流,關乎如何普惠所有的世人,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所以我昨天說,聖人並非關心、教化和說服一些人、大部分人,而是關心和教化所有人。孟子的抽象普世,只要能夠獨立證明就完成了,孔子的現實普世,則需要獲得所有世人的認同。 (4)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孔子的垂教,圓融無礙,溫暖而普照一切。孔子不說性相同,也不說性相異,他甚至避開了同與異這種邏輯清晰、邊界分明的非此即彼,而是選擇了遠與近這種比較相對的尺度。更深一層來講,相對概念不單覆蓋範圍更廣,而且相對本身,也為變化提供了天然的可能。又近趨同,"同"來自於"近"的引導和隱喻,它把我們引向焦點透視的初始的原點;而遠相異,"異"來自於"遠"的描述和推測,它把我們引向散點透視的面前的全景。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 一一一 教典中這幾句開場白,把人性的何來何往,以及眾生的千變萬化,要言不繁地描畫出來。然而如上所述,這三句教,只是中間一句夫子語的兩面展開 一一一 性相近,隱含了因地上的"人之初性本善";習相遠,隱含了果地上的"苛不教性乃遷"。孔子既沒有說人之初,也沒有說苟不教,"性本善"和"性乃遷",是我們從"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這句話中,自己體悟和推知的。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這句夫子語慢慢去讀,它像一首詩。它無關同異、無關善惡、無關是非黑白,任何人聞之皆能入心,皆能受用,皆不逆反,更不會頓起非此即彼的爭端。這看似平凡的一句教,顯示出聖人溫良恭儉讓的修為,普世的關懷,教學的方法和甚深的睿智。 中國人無論上知下愚,受惠於《論語》凡兩千五百餘年。《論語》的無盡魅力來自於它的張力,它沒有謎語和機鋒,平和自然之中卻讓人取之不盡,讀之不厭。 (5) 人性論是一個千古難題,從人類起心動念的微觀世界的善惡纏繞,到塌縮成為宏觀世界的觀念思想、倫理道德或宗教信仰,難點在於一善或者一惡的取捨,要求所有人的認可或接受,不論遠近異同。 如果說"習相遠"是人性的當下處境,那麼人性的善惡,應該大體屬於正態分布,純善純惡者少,雜善雜惡者多,善多惡少偏左,惡多善少偏右,此間又有自然善惡與薰染善惡的不同,再細分,又有業習種子、家庭環境、所受教育、時代沉浮、緣遇因果的種種善惡狀態。簡而言之,立一人性善、惡之道,譬如孟、荀不能兩立,若以孟子人性善為準則,天下所有惡人要受委曲;若以荀子人性惡為準則,天下所有善人要受委曲,就像當今的美國,從了共和法則,會有一半人被迫服從,而從了民主法則,又是另一半人被迫服從,所謂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不過對於人性"習相遠"之惡,有兩點需要釐清。一是善惡皆有因果,性惡並非造惡的理由,儘管不造惡你會難受,但惡之花結惡之果,決定是自作自受。二是許多人至今仍然分不清人的生命自利,與人的自私之間的區別,下面畫蛇添足,予以必要的說明。 比如有些父母常常枚舉自己孩子的行為特徵,來證明自私是天生的,我們且不論它是否具有普適性,只討論證明本身。首先幼兒自利,屬於生命的本能,包括一些幼兒的自利傾向強於另一些幼兒的情形。等到孩子的自我意識完全形成,這種自利本能不加引導,就會轉變成自我中心,而自我中心不加引導,就會轉變成唯我獨尊,又唯我獨尊不加引導,最後才會發展成為自私,在這裡從生命的自利本能 一> 自我意識 一> 自我中心 一> 唯我獨尊 一> 自私,是一個人格形成的演進歷程,由四個階段和五種狀態構成,其中的每一個階段,父母都有引導教育孩子的責任,每一個階段,也都對應着"苟不教性乃遷"的深義。 抽象而言,自私不是單純的自我概念,它屬於人際關係的範疇,它可以明確定義為人際關係中的損人利己。也就是說,當一個孩子對自我和他人以及自他關係有充分的理解能力之後,損人利己才實至名歸。推而廣之,損人利己、損人不利己、損人害己(雙輸)都屬於自私的惡的範疇,而利己不損人、利己又利人(雙贏)、損己不損人都不屬於自私的惡名。 自然生長的損人利己,會衍生麻木不仁,環境影響的損人利己,會伴隨巧言令色,後者易改,前者難治。網文有題曰:為什麼培養不出感恩的孩子?這是一個相當普遍的困惑,引人注目。然而問題雖然深刻,但標題卻是錯誤的,因為愛是感恩的前提,沒有愛的教育,不可能有感恩的結果,所以文章標題應該是:為什麼培養不出懂得愛的孩子? |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8: | 不讀平凡書| 基因大發現--奴性基因 | |
2018: | 彭運生談藝錄(196) | |
2017: | Benren2:小學一年級算術題蠻力破解程 | |
2017: |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距離,是價值觀 | |
2016: | 計算機 | |
2016: | 法律是維護社會穩定,而非幫你賺錢 | |
2015: | D.QU著:現有xx學科科學原理不等同於"絕 | |
2015: | 中軍:人生究竟是什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