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学界似乎已经认识到先秦时期儒、道未分,儒道两分,应该是战国时期才开始的,从此萧郎是路人。
比如韩非子《解老》,尚与今本《老子》有所不同 一一一 故曰:“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失义而后失礼。”(《解》),"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老》),一字之差,咫尺千里,看得我目瞪口呆。
记得道还兄曾引王戎语云,太上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吾辈。对此我倾向于认同南怀谨先生所谓儒家是粮食店、道家是药店的见解。
道法自然,儒家有我。有我则有真假与善恶,心乡往之之我、从善如流之我,痛改前非之我,巧言令色之我、或智或愚之我、过与不及之我。。。种种类类,各各不同。
有我有法,第一就有是真是假的问题,夫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第二又有执著偏激的问题,夫子曰过犹不及。第三还有知与不知的问题,夫之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解决有我的问题;发而中节,解决有法和偏执的问题;诚之天道,解决有知无知的问题,加上君子小人,解决真假的问题,这是儒门处方,自家后院的本草纲要。非到要命关头,才须用上道家的灵丹妙药。
道家以自然为本善,佛家以无我为本善,儒家以良知为本善。三者有交集又不同,儒家人格重在利他,道家人格重在天性,佛家人格重在无相。
孟子的良知说,分为举证和论证的前后两段,思想实验的一段关乎人的先天善,即自然的(道)、无我的(佛)利他的(儒)与生俱来的善端,因为它的发生并无目的性,而且无关乎自我,却关乎他人 一一一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正如道兄所言,怵惕恻隐皆本能,孟子从中捡择出不忍之心作为善端。后面四端的论证,依名相而说,则偏属于后天善,有名相则有法执、真假、过与不及之种种。
凡人皆有侧隐之心,但浅深不同、所感对象千差万别,孟子举了婴孩的例子,就是尽可能地消弥人心的差别,获得尽可能普适的认同。
王阳明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似乎是对应着佛家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四个阶段 一一一 不起心,则不生善恶;一动念,则善恶俱现;一分别,则善恶可知;一决意则取舍善恶。
王夫之下手狠一些,说阳明先生四句教,是从神秀、慧能偈子那边转语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