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中醫中藥存在的歷史客觀性和現實意義
送交者: masstate 2007年05月19日15:25:56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中醫,現在可以簡單理解為以中國傳統診斷治療手段實現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中藥,顧名思義,就是以中醫的診療手段和觀點為基礎,使用包括動物,植物,礦物等“藥物” 進行治療。它的形成,存在和發展和中國歷史上的科學,文化,社會的發展背景有着必然的聯繫。

限於歷史條件,中醫在古代就是靠直觀觀察各種現象來發現因果規律的。早在《內經》中就指出,許多疾病與氣候變化以及空氣中的某些因素有關,於是有“風者,百病之始也”的說法(《素問•骨空論》)。還發現許多疾病與機能的太過或不及等紊亂情況有關,於是又有“百病生於氣也”的論斷(《素向•舉痛論》)。從現代醫學觀點來看,呼吸道傳染病及其他感染一類的疾病,的確占很大一部分,而且往往是其他疾病的先導。另外七情刺激或過勞等造成的功能紊亂,也是多種疾病的主要原因。古人在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和醫療經驗的基礎上,做出這種概括是有粗略的統計學依據的。後世醫家發展了這種理論,根據病因把疾病分為外感、內傷兩大類,今天看來,也是有其科學價值的。早在《內經》中就把病因分為陰陽兩大類,六淫等外感因素屬陽,房勞、七情等內傷因素屬陰。這種靠直觀觀察得到的認識,雖然只停留在宏觀現象的水平,未免失於籠統,但是在整理這些認識上升到理論時,卻能站在樸素的難物辯證法哲學的高度來進行概括,這應該說是更深刻地認識到事物的本質。在當時的條件下,對一些微觀現象雖無法具體了解,但卻進行了聰明的想象和推測,例如對病氣、毒氣、屍蟲、疥蟲、蠱毒等等的認識就是如此。
中醫學對具體的致病因子和病理機制雖然並不十分清楚,但卻運用了類似《控制論》中的黑箱方法,從人體與外環境的聯繫上,綜合認識了機體內、外環境對機能狀態的影響。它是從機體的反應性出發,概括了多因素對人體的綜合作用。中醫學不追究什麼終極的致病原因,它只是從人體反應狀態與生活條件變化及治療手段等等的因果聯繫中,總結出某些規律性的認識,這就是所謂“審證求因”。

在漢代張仲景的《金匾要略》中,又把病因分為三類,對病因的認識更為豐富。到宋代,陳言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更明確地提出了“三因”學說。認為六淫邪氣為外因(非哲學上的概念),七情所傷為內因,飲食、勞倦、房室、跌扑、金刃、蟲獸等所傷為不內外因。至此,中醫學的病因學說已形成了完整系統的理論。巢元方的《諸病源候總論》以及其它各家學說,又有許多對個別疾病的致病因素的具體研究和論述,如對肺結核、腳氣病、瘧疾等病有關病因的論述,都有接近於現代的認識,這就使中醫病因學說更加豐富多彩。

總之,可以說中醫學的病因學說,是在長期臨床實踐和觀察中形成的,是能夠指導預防和治療的科學理論,它是為了便於對人體進行調節控制,而把人體反應狀態分為幾個基本的類型。其特點如下:

(一)從結果推斷原因,以結果概括原因

既然中醫學是以感官直接觀察宏觀現象來發現因果規律的,那麼就必然以人體反應狀態為中心,把與此有關的一切現象加以概括,由此建立起病因概念。例如,把周身遊走不定的疼痛或搔癢這一臨床表現和產生這一表現的一切因素,都用"風"邪這一形象加以概括,這就是"審證求因"或叫"病因辨證"。臨床上不管實際致病因素有多複雜,只要是人體出現了"風"這種反應狀態,就可以用"風邪"來概括這些一時難以弄清的致病因素,治療時只要用相應的"祛風"藥物,就可能使臨床症狀消失,當然也可能同時就消除了病因及其病理反應。例如某些"祛風"藥就不但具有鎮痛作用,而且有抗病毒、抗病菌、或抗過敏,或具有調節末梢,循環狀態、發汗、解熱等作用,這樣的治療就不但是針對症狀,而且也針對了病因。這說明了中醫的病因學說,雖然從表面上看,有些是指氣候因素,如六淫等,實際上卻包含了生物致病因子等多種複雜的因素在內。

(二)強調"內因"的重要性,重視人體的正氣

一般說來,發病前,人體的陰精陽氣的矛盾運動就是生理活動的內因。發病之後,邪正鬥爭決定着疾病的發展、轉歸和預後,成為病理活動的內因。中醫學認為"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故在同樣條件下,有人發病,有人不病,其原因就在於正氣強弱不同。正氣相當於人體防禦機能和調節機能,它確是發病與否的關鍵。但是發病以後,中醫也很重視邪氣的作用,有時邪氣可能成為矛盾的主要方面,這就是"實證",應以祛邪為主。待邪退正傷,以正氣虛為矛盾的主要方面時,又要重視扶正祛邪。這裡充滿了辯證法思想。

(三)是長期生活經驗和醫療實踐的總結

中醫學的病因學說從宏觀現象上總結了人類幾千年的生活經驗和醫療經驗,概括了人與體內外環境的一般聯繫。這一學說包括六淫、七情、飲食、勞倦、房室、痰飲、疲血、氣滯、蟲積、外傷、疫癘等各種致病因素,內容十分豐富。但概括起來,不外自然條件、社會條件、體內環境的病理變化等幾方面。雖不能說這些認識已很完善,但對指導中醫臨床醫療和預防,卻有很大實用價值。例如氣候變化和七情刺激能夠致病,是早已為臨床許多事實所證明了的,"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上古天真論》),這確是獨特的養生名言,對防治疾病,很有現實意義。))))))))

**** 以上括號內文字摘自http://www.100md.com/html/DirDu/2006/02/21/95/19/37.htm

隨着現代醫學(西醫) ,和科學的發展,中醫診斷治療的方法和手段基本上還是停留在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來的千百年前的診斷方法和治療手段,我們現在當然有條件有必要去質疑和重新審視中醫診斷治療方法的科學性和嚴謹性。

我現在想綜合地從科學的,社會的,人文的綜合角度去探討在當前的中國的經濟,社會,和人文環境下是否應該全面廢除中醫。
一. 從診斷判斷疾病的情況上看, 現代西醫的診斷手段通常是通過科學方法檢驗人體的血液,尿液,人體組織等;或者通過科學器材直接對人體器官作成像,掃描等方法進行診斷。這後面需要大量的科學器材和經過專門培訓的技術人員作基礎來實現。以現在的國內的醫院實驗室,技術人員和醫護人員的應診能力,顯然無法全面應付眾多患者。在國內當前的醫療體制和技術水平下,特別是在相對偏遠和經濟不發達的地區,中醫的診療手段是西醫的一個無可耐何的相對補充。
二. 從人文環境來說,中醫是在一個相對的缺醫少藥的和科學相對落後的前題環境中的形成和發展的。
所以中醫很多理論就是主要靠“防” ,“養” ,最後才是“治” 。我個人覺得這個思想仍然有現實意義,只是手段應該更加科學化,系統化。中醫作為中國文化積澱的一部分,還是有相當的人對中醫抱着試試看的態度去對待,同時也有很多人本着“防” 和“養” 的態度使用中醫藥,我覺得就象提倡信仰自由一樣,應該對這部分人(包括中醫師)的對中醫藥的態度表現合理的尊重和理解。

三. 從商業社會的角度來說,中醫藥產業在國民經濟產業鏈條上也是重要的一環。

2005年我國中醫藥工業銷售收入達到了1103.37億元,增長率為23.81%。2005年中醫藥出口保持持續增長的好勢頭。據海關統計,中醫藥出口總值達8.3億美元,同比增長14.55%,占我醫藥類產品出口總值的6.01%;中醫藥進口2.4億美元,同比增長6.43%,占我醫藥類產品進口總值的2.02%;中醫藥進出口總額10.7億美元,同比增長12.62%。
(摘自2006年中國中醫藥行業研究報告 http://www.chinabgao.com/reports/15040.html)

目前我國的中藥生產已從傳統的“前店後廠”,發展成為現代化的中藥產業,工業總產值已近810.26億元人民幣,總產值占整個醫藥工業總產值的26.11%,有效地保證了臨床用藥需求和中藥產品的質量。許多省份把中藥產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建立了448個中藥材規範化種植基地。2006年1-7月中成藥產量完成51.29萬噸,同比增長13.31%。2006年上半年,我國中藥進出口總額達到了6.44億美元,同比增長22.86%。其中,進口額為1.37億美元,同比增長9.48%,出口額為5.07億美元,同比增長27.05%。(摘自2007年中國中藥行業研究諮詢報告http://tom.yesky.com/data/271/2701271.shtml )

先不討論這兩組報告中數字是否矛盾,但他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直接間接從事有關中醫,中藥的產業和個人在國民經濟中占有的比例不是一個可以任意忽視的數字。對直接從業人員來說,這更是民計民生問題。(根據2000年的統計,國內註冊的中醫師大約42萬人左右) 。現在提倡全面廢除中醫的人,要不要考慮這些社會經濟因素。

我想說的中醫的廢除與否,是要以綜合地發展地科學的態度來對待。我覺得現在中醫面臨的尷尬環境可以通過實行漸變地改革來逐步科學化,系統化。
一. 診斷全面西醫化。通過科學的手段判斷確診疾病
二. 中藥成分科學化。單方藥要有明確性狀描述,理化指標明確,適用人群症狀,毒副作用說明清楚。複方藥要標準化,同時理化指標明確,適用人群症狀,毒副作用說明清楚。
三. 醫,藥分離化。醫以憑藉科學手段確定疾病為主,不再憑藉傳統4診法判別;藥,則有清楚的適應症狀和人群以標準化配方生產。
四. “中藥” 食品化。將中藥中所謂可能有效的成分徹底作為保健食品來生產管理,確定食品的概念,不得提出療效的說法,突出食品主題。
五. 中醫師職業化。現在的中醫師資格考試我不清楚其科學性合理性,但是我以後應該對所有的中醫師都要求接受一定時間的西醫培訓和臨床實踐,增加以西醫為基礎的診斷知識和經驗。然後再加強中醫藥特色的教育和培訓,並對執業資格嚴格認證。


我個人希望中醫藥能作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將會有精華部分傳承下來,這需要很多人的努力,道路也應該是漫長的。最重要的是,我們要能從這個過程中尋求科學的依據,從而讓中醫藥能成為科學化的國粹。


另:美國的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在越來越多的州接受針灸和中醫藥保險,中醫藥的存在也作為一種醫療形式存在於醫療市場上。對患者,醫療服務提供者,和政府管理部門而言,中醫藥的存在在現階段總是有一定道理的,可能國內更是如此。

另另:中醫和西醫都重視臨床經驗,臨床經驗嚴重影響診治效果,我相信西醫和中醫都有庸醫,只是披着中醫外衣的騙子特別多,因為偽裝的門檻(技術含量)比較低。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健康的學術環境需要許多人的努力-爭論
2005: 科學周刊:2005年美國最頂尖大學(理科)
2005: 碩士生為何熱衷中學任教?
2004: 提高中國科學研究的產出率面臨挑戰
2004: 一個北大人的工作感悟
2003: SARS,趟渾水和發國難財
2003: 一個大學生的反貧困之旅
2002: 面試記 ZT
2002: 回鍋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