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數旗幟人物 唯有舟子
送交者: 白字秀才 2008年08月18日21:54:14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方舟子當年不屑於做美國大學的教授,因為那不過是殺豬屠夫的角色。 饒毅施一公這些科學家們的“一畝三分地”怎能比方舟子和它的新語絲十萬大眾! 這些“無窮小”領域裡面混的所謂優秀科學家們,如何堪擔“旗幟人物”大任。 只有那留學美國幾十年,精通地道英語的愛國華僑, 他是全能全知的,無所不通的,從埃及金字塔的外星人,加勒比海盜百慕大的魔鬼三角到嬰兒的哺奶, 從人類的亂倫,強姦到進化, 從地震的預測,江湖大壩的建設到明朝的歷史, 從量子力學,印刷學到婦女的月經, 從牛頓,愛因斯坦,達爾文他們的私人通信,王家學會為何叫“王家”不叫“皇家”到人是如何放屁,哦,還有,他連屁的組成以及屁為何是臭的都知道。 當饒毅只能養養果蠅,施一公只會長長蛋白晶體的時候,方舟子已經可以和人們討論“所有的科學問題了”。 方舟子早已不做科學家了,他已經跳出了“一畝三分地”外,早進入到“無窮大”的境界。 有詩為證: 數旗幟人物 唯有舟子 [quote]◇◇新語絲(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   施一公究竟是什麼樣的一面旗幟?   作者:JFF   饒毅說:“施一公回國,是一面旗幟。”(《以積極心態支持優秀科學家回 國——訪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饒毅》)。 饒毅和施一公同為海歸的美國名 牌大學的教授,饒海歸得比施還早半年,順理成章不言而喻,饒毅回國,當然也 是一面旗幟,而且還應該是第一面旗幟。   施一公究竟是什麼樣的一面旗幟? 饒毅沒有展開說。讓我們來分析一下。   國門已開30年,海龜已過30萬,而且,海龜數正以每三年翻一番的幾何級數 增長着。這趨勢能不讓人把海龜海帶海草和青島綠藻西湖水葫蘆聯想起來就不錯 了。 當然,饒毅會說:我們是優秀科學家,豈能和一般的學生海龜相提並論! 這兩者在一定意義上是有區別,但本質上都一樣——海歸中國、謀求發展。無非 饒施不像絕大多數海龜只是追求一份體面的工作,而是追求他們在美國很難得到 的社會影響力和社會知名度。這個也不是我私自猜度,從兩人的言行中不難看出 這一點。饒施回國,經濟上也不會有損失,工資的絕對數不知道,相對的經濟地 位,只會比他們在美國更好。追名逐利,無可厚非。但要把追求權力和知名度說 得比眾人的個人追求高尚,並把這拔高到什麼旗幟的高度,那我就有話要說了。   到了旗幟這一層,是要講政治的。外交無小事,大節不能輸。不知道北大清 華生物學大樓上飄揚的旗幟是什麼樣的,總不會是施一公他們國家的星條旗吧? 饒的國籍不明就不猜了。旗幟上的圖騰就是旗幟的實質,因為旗幟不是被裡。不 信把正在中國看奧運的小布什的汽車插上一面五星紅旗試試——即使在反面用地 道的英文寫上“北京歡迎你”。   饒毅憑什麼自詡他們自己是海歸的一面旗幟呢?根本一條就是優秀科學家的 底氣。對這本身沒異議。但據此推論出一面旗幟來,那跳躍就太大了。簡言之, 優秀科學家,and so what? 科學家不就一專業人士嘛。360行,行行裡面都必 定有很多優秀專業人士的。   看過饒施聯合在《光明日報》上的一篇中國要辦一流大學的文章,也看過饒 在北大2008年畢業典禮上的講話,還有施的關於美國的言論自由根本不適合中國 的斷言,以及高調宣揚施一公裸奔回國的訪談文章《我被信仰追問——回國為什 麼是最好選擇》。總的讀後感就是:露怯、寒磣!出了果蠅神經和蛋白結構的一 畝三分地,實在看不出他們有什麼過人之處。   行動上也是如此。施一公最近受到了方舟子和有十萬讀者的新語絲的質疑, 面對公眾,一點解釋說明沒有不說,還試圖公事私了。施為大家樹立了個什麼樣 的旗幟?是踐踏制度的旗幟,是暗箱操作的旗幟,是藐視公眾的旗幟;而不是以 身作則的旗幟,不是公開對話的旗幟,不是推進(MinZhu)化建設的旗幟。   所謂的學術大牛、世界頂級科學家這些half truth, whole lie常常被一些 精英意識比痰濃的人有意無意地用來誤導不熟悉象牙塔內部情況的外行。下面我 着重談談這個問題。   一篇學術論文,不論多垃圾,by definition就是世界第一。不信你在文章 前言寫一句,“文獻[1]雖然和本文的思想和結論本質上一樣,但作者是用阿 拉伯文在阿聯酋王國的期刊上發表的,故不能算數”,看看即使在喀麥隆這論文 還能不能發表。同樣,一個科學家,不論其工作多無足輕重,只要在他的一畝三 分地上是頂級科學家,那麼在全世界也是頂級科學家。因為科學家的世界其實就 他那是一畝三分地的世界。這是社會高度分工時代的基本特徵。   在說世界頂級這個“無窮大”時,不要忘了一畝三分地的“無窮小”。全世 界有多少資源用在那個小的可以忽略不計的一畝三分地上?全世界又有多少人在 那一畝三分地上競爭呢? 屈指可數的幾個輪流做莊的,幾十個混個臉熟的,幾 百個跟風的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散戶。這大致就是科學家們常說的所謂世界了。   像饒毅、施一公這樣到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以外的社會大舞台上來追逐社會影 響力和社會知名度的科學家,在自己告訴公眾或被宣傳為如何優秀,如何大牛, 如何旗幟的時候,不應該只告訴大眾“無窮大”的half truth,還應該告訴大眾 “無窮小”的另一半真相。否則,就有利用科學的社會價值奇異性的特點誤導大 眾、謀私個人之嫌。   奇異性是一個有相當普遍意義的概念。按彈性力學理論,在一根稻草的重力 拉引下,裂紋頂端的應力也是無窮大的,也就是說是構件會斷裂的;但事實是在 一輛汽車的重力拉引下,一般也是難以把一個帶裂紋的鐵板拉斷,因為裂紋頂端 的區域是無窮小。究竟實際中要用多少噸力才能把一帶裂紋的鐵板拉斷呢?對於 這種有奇異性的問題,傳統的應力概念不再適合。斷裂力學因此引進了一些能處 理奇異性的新參量,J積分就是這樣的一個新參量。同理,評價一個科學研究或 科學家的社會價值也應該用同時考慮了“無窮大”和“無窮小”的類似J積分的 觀念。   那麼能真實地本質地反映饒毅、施一公這些優秀科學家社會價值的J積分如 何算呢?我認為可用人們在社會職業場中的位勢來計算,簡言之:職位。這就是 說,饒施的J積分值 = 美國名牌大學的教授。   一個美國名牌大學的教授的社會價值又如何來評價呢?這裡提出一個方法。 我沒有美國名牌大學教授總數的確切數據,但知道單單一個哈佛大學的醫學院就 有4024個教授,其中饒施這一級的正教授就有834名(by June, 2006)。據此估 算全美名牌大學各學科總的教授數應該有5萬之多(不包括美國90%以上的非名牌 大學的教授)。 估算表明,其在人口中的比例和科舉年代中國屠夫占人口中的 比例大致相等,至少是同一個量級。為方便引用起見,不妨把這稱為Rao-Tu等價 理論吧。   也許有人會說,一萬個屠夫依然只能殺豬,殺幾千年豬社會也不會發生本質 性改變,而一個科學家的重大發現就可能改變世界,比如,牛頓、達爾文。這又 是只說了一半的真相的道理。美國每年有多次超過兩千萬美元的Jackpot被人中 了。這種Jackpot的彩票的價格是多少?$2一張。不能只看到牛頓、達爾文的價 值“無窮大”,還要看到一個科學家成為牛頓、達爾文概率的“無窮小”。彩票 是要的,科學家也是要的。這些都不是問題,問題是:一個正常的人會拿他們收 入的百分之幾去買彩票呢?問題是:北大清華高價僱傭打造饒毅、施一公這樣的 高價明星教授符合買彩票原則嗎?不要告訴我因為他們有巨大的科研潛力,恰恰 相反,因為他們有巨大的獲取國家科研資源的競爭力。這才是真正的動力源。   現在我們有了科學家社會價值奇異性概念,J積分概念,Rao-Tu等價概念和 彩票的期望值概念,讓我們回頭再來審視本文開頭的問題:施一公究竟是什麼樣 的一面旗幟?相信讀者不難得出自己的答案。 (XYS20080818) ◇◇新語絲(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 [quote] -------- 『公義使邦國高舉;罪惡是人民的羞辱。』———所羅門王
0%(0)
0%(0)
  中國的學術界已經很亂了,需要方舟子這樣的打假人物  /無內容 - 一根刺頭 08/23/08 (147)
  哈佛大學醫學院七百多學生,哪來四千多教授 ?  /無內容 - swsw 08/22/08 (225)
  數旗幟人物 唯有舟子不倫不類,虛名弱智  /無內容 - 再世包拯 08/20/08 (217)
    美國式民主不適用於中國=反對民主 - bygone 08/19/08 (259)
      啥是美國式民主? 中國式民主有是啥樣的?  /無內容 - 王姐 08/19/08 (199)
    看來你支持方弱智了?  /無內容 - Tse 08/18/08 (283)
      我支持申公時行!  /無內容 - Finigan 08/19/08 (285)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質疑教育部對“引進海外人才造假”事件
2006: 海外華人數學家的貢獻與待遇
2005: 煙鎖重樓: 清華哥哥小傳(4-6) (完)
2004: 教育的腐敗:人道,師道和錢道
2004: 是制度不好,還是人太壞?
2003: 為古典文化教育的衰落而感慨
2003: 一 生 有 多 長 (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