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幾何原理》中提出的五條公理實在是太小兒科了,比不上《周髀算經》的複雜。
其實,這裡揭示了東西方文化的一個重要分野,它體現出了西方人的“抽象思維”和東方人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之間的巨大文化反差。其實給物理界帶來翻天覆地認知能力上革命的牛頓三個定律,在國人瞧來也平淡無奇,隨便拉出個工程項目,都看上去比它複雜得多。
必須有足夠的抽象思維能力,才能認識到複雜事務的本質,從而將複雜的事情簡單化。而只有認識到事物“本質”或"truth"的民族,才能高度統一認識,因為在“真理”層面上,分歧是最小的。為什麼科學界是最民主的,並沒有任何絕對的學術專制,因為科學家們在真理的層面上達到了高度的認知同一。
當然了《周髀算經》語言晦澀,內容單調,表達不周,概念模糊,邏輯混亂,思路不清,。。。這些直接和漢字有關的缺點我就不一一點評了。用漢字的民族只能將自己的思維範圍局限在某個具體問題的解決上,這本身就決定了《幾何原理》遠比《周髀算經》來得偉大,《周髀算經》連《幾何原理》的後脖梗子都望不見。
當然了,《周髀算經》不過是通過和周公的對話來闡述一個具體問題(曆法)的文章,而其中所說的那位所謂萬王之王的“伏羲”,到底是何方神聖,我們都無從考證了。如果按照中國人喜歡將不知道的東西歸於“先賢”或“賢者”或“聖人”的語言習慣來猜測,這個傳說中的“伏羲”也許是個外國人,也未可知。至少《周髀算經》沒有作者,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寫書的人不過是在轉述別人的東西,而這個“聖人”也許遠在西方呢!
遠離當時世界文化中心的中華文明,輸入外來文化並將其中文化,也沒有什麼奇怪的,我們現在不也是這樣做的嗎?周公在《周髀算經》中所問的無外乎是關於曆法的原理,而知道清朝,中國的曆法都遠不如西方。去過古觀象台的人,都為那些天文儀器自豪,那些儀器上有“項懷南”的名字,他是督造這些儀器的人,又有誰知道,這位“項懷南”是個意大利人呢?
這個用漢字名字的“項懷南”可以是個意大利人傳教士,而同樣用漢字名字的“伏羲”氏,就不能是希臘人、伊朗人、埃及人,。。。了嗎?有人研究後說,中國的八卦,和在美索不達米亞的古巴比倫文明中的“楔形文”有必然聯繫,是中華文化在遠古時期的一次失敗的文字改革,也許這會讓很多人六神無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