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ZT)孔子論天、命、鬼神和卜筮
送交者: YDX 2010年08月28日23:28:56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http://nankong.zjqzez.com/Article/zsxs/zsxs_sx/200505/1335.html

孔子是殷商的苗裔,又是魯國人,這兩個國家比其他各國更為迷信。以宋國而
論,宇宙有隕星,這是自然現象,也是常見之事,宋襄公是個圖霸之 君,卻還向周
內史過問吉凶,使得內史過不敢不詭辭答覆。宋景公逝世,有二個養子,宋昭
公——養子之一,名“得”,《史記》作“特”——因 為作了個好夢,就自信能繼
承君位。這表示宋國極迷信,認為天象或夢境預示着未來的吉凶。至於魯國也一
樣,穆姜搬家,先要用《周易》占筮 (《左傳》襄公九年);叔孫穆子剛出生,也
用《周易》卜筮(《左傳》昭公五年);成季尚未出生,魯桓公既用龜甲卜,又用
蓍草筮(《左傳》 閔公二年),而且聽信多年以前的童謠,用這童謠來斷定魯國政
治前途。這類事情,在今天看來,都很荒謬。其他各國無不信天、信命、信鬼神。
這 是奴隸社會以及封建社會的必然現象,唯有真正的唯物主義者而又有勇氣,才不
如此。以周太史過而論,他認為“隕星”是“陰陽”之事,而“吉凶由 人”,因為
不敢得罪宋襄公,才以自己觀察所得假“隕星”以答。以子產而論,能說“天道
遠,人道彌,非所及也”(《左傳》昭公十八年),卻 對伯有作為鬼魂出現這種謠
傳和驚亂,而不敢作勇敢的否定,恐怕一則不願得罪晉國執政大臣趙景子,二則也
不敢過於作違俗之論罷!


    孔子是不迷信的。我認為只有莊子懂得孔子,莊子說:“六合之外,聖人存而
不論。”(《莊子·齊物論篇》)莊子所說的“聖 人”無疑是孔子,由下文“《春
秋》經世先王之志,聖人議而不辯”可以肯定。“天”、“命”、“鬼神”都是
“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的東 西。所謂“存而不論”,用現代的話說,就是保
留它而不置可否,不論其有或無。實際上也就不大相信有。


    孔子為什麼沒有迷信思想,這和他治學態度的嚴謹很有關係。他說過,“多聞
闕疑”,“多見闕殆”。(2·18)還說:“學而 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2
·15)足見他主張多聞,多見和學思結合。“思”什麼呢?其中至少包括思考某事
某物的道理。雖然當時絕大 多數人相信卜筮,相信鬼神,孔子卻想不出它們存在的
道理。所以他不講“怪、力、亂、神”。(7·21)“力”和“亂”,或者是孔子
不願 談,“怪”和“神”很大可能是孔子根本採取“闕疑”、“存而不論”的態
度。臧文仲相信占卜,畜養着一個大烏龜,並且給它極為華麗的地方住,孔子便 批
評他不聰明,或者說是愚蠢。(5·18)一個烏龜殼怎能預先知道一切事情呢?這
是孔子所想不通的。由於孔子這種治學態度,所以能夠超出 當時一般人,包括宋、
魯二國人之上。“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2·17)不但於“六合之外”存而
不論,即六合之內,也有存而不論的。


    我們現存來談談孔子有關天、命、卜筮和鬼神的一些具體說法和看法。我只用
《論語》和《左傳》的資料。其他古書的資料,很多 是靠不住的,需要更多地審查
和選擇,不能輕易使用。

     先討論“天”。


    在《論語》中,除複音詞如“天下”、“天子”、“天道”之類外,單言
“天”字的,一共有十八次。在十八次中,除掉別人說 的,孔子自己說了十二次
半。在這十二次半中,“天”有三個意義:一是自然之“天”,一是主宰或命運之
天,一是義理之天。自然之天出現三 次,而且二句是重複句:

     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7·19)
          巍巍乎唯天為大。(8·19)

    義理之天僅有一次:

     獲罪於天,無所禱也。(3·13)

    命運之天或主宰之天就比較多,依出現先後次序錄述它:

     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6·28)
          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7·23)

    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9·5)

          吾誰欺,欺天乎!(9·12)
          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14·35)

    另外一次是子夏說的。他說:“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但這話是
子夏聽別人說的。聽誰說的呢?很大可能是聽孔子說的,所以 算它半次。


    若從孔子講“天”的具體語言環境來說,不過三、四種。一種是發誓,“天厭
之”就是當時賭咒的語言。一種是孔子處於困境或險 境中,如在匡被圍或者桓魋想
謀害他,他無以自慰,只好聽天。因為孔子很自負,不但自認有“德”,而且自認
有“文”,所以把自己的生死都歸 之於天。一種是發怒,對子路的弄虛作假,違犯
禮節大為不滿,便罵“欺天乎”。在不得意而又被學生引起牢騷時,只得說“知我
者其天乎”。古 人也說過,疾病則呼天,創痛則呼父母。孔子這樣稱天,並不一定
認為天真是主宰,天真有意志,不過藉天以自慰,或發洩感情罷了。至於“獲罪於

天”的“天”,意思就是行為不合天理。

    再討論“命”,《論語》中孔子講“命”五次半,講“天命”三次。也羅列如
下:

     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6·10)

    道之將行也歟,命也;道之將廢也歟,命也。公伯寮其如命如何?(14·36)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20·3)

    同“富貴在天”一樣,子夏還聽他說過“死生有命”。關於“天命”的有下列
一些語句:

     五十而知天命。(2·4)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16·8)

    從文句表面來看。孤立地看,似乎孔子是宿命論者,或者如《墨子·天志篇》
所主張的一樣是天有意志能行令論者。其實不如此。古代人之 所以成為宿命論者或
者天志論者,是因為他們對於宇宙以至社會現象不能很好理解的緣故。孔子於“六
合之外,存而不論”,他認為對宇宙現象不 可能有所知,因此也不談,所以他講
“命”,都是關於人事。依一般人看,社會上,應該有該有個“理”。無論各家各
派的“理”怎樣,各家各派 自然認為他們的“理”是正確的,善的,美的。而且他
們還要認為依他的“理”而行,必然會得到“善報”;違背他們的“理”而行,必
然會有 “兇惡”的結果。然而世間事不完全或者大大地如他們的意料,這就是常人
所說善人得不到好報,惡人反而能夠榮華富貴以用長壽。伯牛是好人,卻害着治 不
好的病,當孔子時自然無知病理學和生理學,無以歸之,只得歸之於“命”。如果
說,孔子是天志論者,認為天便是人間的主宰,自會“賞善而 罰淫”,那伯牛有
疾,孔子不會說“命矣夫”,而會怨天瞎了眼,怎麼孔子自己又說“不怨天”呢?
(14·35)如果孔子是天命論者,那一切 早已由天安排妥當,什麼都不必干,聽其
自然就可以了,孔子又何必棲棲遑遑“知其不可而為之”呢?人世間事,有必然,

有偶然。越是文化落後的社會,偶然性越大越多,在不少人看來,不合“理”的事
越多。古人自然不懂得偶然性和必然性以及兩者的關係,由一般有 知識者看來,上
天似乎有意志,又似乎沒有意志,這是謎,又是個不可解的謎,孟子因之說“莫之
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萬章上》)這就是把一切偶然性,
甚至某些必然性,都歸之於“天”和“命”。這就是孔、孟的天命觀。

 

    孔子是懷疑鬼神的存在的。他說:“祭如在,祭神如神在。”(3·12)祭祖
先(鬼)好象祖先真在那裡,祭神好象神真的在那裡。所謂 “如在”“如神在”,
實際上是說並不在。孔子病危,子路請求祈禱,並且徵引古書作證,孔子就婉言拒
絕。(7·35)楚昭王病重,拒絕祭 神,孔子讚美他“知大道”(《左傳》哀公六
年)。假使孔子真認為天地有神靈,祈禱能去災得福,為什麼拒絕祈禱呢?為什麼
讚美楚昭王“知大 道”呢?子路曾問孔子如何服事鬼神。孔子答說:“活人還不能
服事,怎麼去服事死人?”子路又問死是怎麼回事。孔子答說:“生的道理還沒弄
明 白,怎麼能夠懂得死?”(11·12)足見孔子只講現實的事,不講虛無渺茫的
事。孔子說“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13·3)孔子對死和鬼 的問題,回
避答覆,也是這種表現。那麼為什麼孔子要講究祭祀,講孝道,講三年之喪呢?我
認為,這是孔子利用所謂古禮來為現實服務。殷人最 重祭祀,最重鬼神。孔子雖然
不大相信鬼神的實有,卻不去公開否定它,而是利用它,用曾參的話說:“慎終追
遠,民德厚歸矣。”(1·9)很 顯然,孔子的這些主張不過企圖藉此維持剝削者的
統治而已。


    至於卜筮,孔子曾經引《易經》“不恆其德,或承之羞”,結論是不必占卜
了。這正如王充《論衡·卜筮篇》所說,“枯骨死草, 何能知吉凶乎”(依劉盼遂
《集解》本校正)。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9: 驚人相似的歷史:金融模型和氣候模型騙
2009: 談談為什麼佛教徒招人喜歡(大圖)
2008: 一位法國教授的公開信
2008: 吳敬璉被查出是美國特務,方舟子入大獄
2006: New Yorker文章讀後感
2006: 跟北大同學談談心
2005: 費馬大定理破解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