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在批判資本主義的民主的同時提出了他關於共產主義社會實現民主的理論。他認為資產階級的民主是虛假的民主。由於在資本主義社會裡,資產階級是統治階級,即使政權發生轉移,那也是從一個資產階級政黨轉移到另一個資產階級政黨手中。也就是說,當兩個政黨競爭統治權的時候,政權從一個資產階級的一個手中轉移到另一個手中。但是,當人類社會進入共產主義階段以後,消滅了階級,所有人都是人民的一部分。那個時候,能夠實現真正的民主。這就是說,馬克思將以前的人類的文明社會看作是階級的社會。從奴隸制社會經過封建制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都有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統治者不可能與被統治階級實現民主。所以,只有消滅階級以後才能實現真正的民主。同時,馬克思也指出,人類社會從資本主義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還會經歷一個過度階段,這個過渡階段就是社會主義社會。共產黨代表無產階級管理社會主義社會。這個時期實行無產階級專政。如果我們說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仍然沒有實行有自由選舉的民主制度的話,這在某種程度上應該是無產階級專政的思想所致。雖然過去講得很多,而現在講得很少的一句話就是要對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實行無產階級專政,無產階級專政的思維是仍然存在的。另一方面,共產黨也經常講要警惕外部敵對勢力的破壞滲透這樣的話。也說要防止和平演變。也說要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這樣的話。這就是說,要走向共產主義,共產黨必須絕對領導中國。如果實行民主,那麼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可能動搖。這種情況是深受馬克思主義影響的。換言之,如果不是要按照馬克思主義的指引,走馬克思鼓吹的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可能早就實現了民主。這就是說,當馬克思指明一條走向共產主義的道路的時候,他確立了一種思想和意識形態。這種思想和意識形態是單一的。如果實行民主制,就會出現競爭選票的情況。就會出現不同政黨。這樣就不能保證永遠走社會主義道路。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已經60多年,一直沒有實行自由選舉。根本原因也就在此。
現在,為了實現民主,也有許多人呼籲實行憲政。他們認為,雖然現在中國有憲法,那是一紙空文。根本沒有實現憲政。他們主張的憲政大致與現在西方國家執行的憲政相同。但是,要建立這樣的憲政也同樣遇到很大阻力。這個阻力來自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國的方式。也是深受馬克思主義影響的。也就是說,當馬克思主義被一部分人接受之後,他們建立政黨。然後人們又在這個政黨運作的基礎上建立一個國家。整個國家按照黨國體制建立起來。這個體制與憲政體制完全不一樣。如果建立憲政體制,那就要允許憲法具有最高權威。但是,由於整個國家為一個政黨所建,自然就為這個政黨所領導。如果允許憲法具有最高權威,政黨的權威必然受限。政黨權威受限後,就無法絕對領導國家。國家的體制必然會變。所以,當有人問究竟是黨大還是憲法大的時候,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有些人認為,執政黨也要遵守憲法。這其實是沒有弄清楚中國的國家體制所致。同時,如果我們說,一個現代的文明國家必須實行法治,法治也同樣難以建立起來。一種具體表現是,當人們呼籲實行司法獨立時,掌權者只能在可能的範圍內給予司法機構自主權,但沒有絕對的司法獨立。司法工作也是政府工作。政府受共產黨領導。所以,在確保黨的領導前提下,中國永遠不會實行司法獨立的制度。
另一方面,實現民主包括確保言論自由。但是,在中國言論自由也受到很大限制。如果你在網絡上發表不同政見,就可能遭受行政的或司法的處置。如果你在公共場所發表不為統治者認可的言論,也可能遭受壓制。甚至你為了反對腐敗而發表自己的言論,也可能被認為破壞公共秩序而被懲處,如被勞教。這同樣為按照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建國這種情況所拖累。也就是說,要確保國家沿着社會主義道路前進,不能走邪路,所有的公共言論都必須與國家的建設原則一致。必須支持走社會主義道路。所以,當人們呼籲建立民主制度的時候,連言論自由都無法保證。換言之,如果不是按照馬克思的思路建國,這個國家沒有必要一定要要求人民認同走社會主義道路。那樣,什麼樣的主張或許都可以提。實行言論自由就有可能。
所以,當中國的當權者堅持必須五不搞的時候,他們明白任何一個文明理性的社會應該實行民主。但是由於他們認為必須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因此必須堅持黨的領導。於是,他們在實行民主這個事情上就退縮了。從某種意義上說,出現這種情況完全是因為馬克思的理論的緣故。也就是說,假設世界上沒有馬克思主義,中國或許早就實行民主了。但是,有的讀者或許會提一個問題。這就是,馬克思本人也是支持民主的。馬克思說,到共產主義社會人類就會實現真正的民主或更高形式的民主。那麼,為什麼按照馬克思主義的指引建國反而無法建立民主呢?本人認為,馬克思的理論有一些問題。馬克思在設想人類的將來社會時,總是依賴他自己的想象。這樣的想象很多成為空想。有一些想象也是混亂的。所以,在今天,中國許多人希望推進政改。但是,實現民主看來還是沒有希望了。馬克思的民主理論是個根源。至少在這裡可以引用三種情況支持我的論點。
第一種情況是,馬克思在論述共產主義社會民主的時候並沒有進行系統分析。研究的不夠。他多數憑空想。有時甚至不負責任。他為了論證自己批判資本主義的可信性,就一定要樹立一個資本主義社會的對立面。他一方面猛烈批評資本主義,另一方面又構造一個實際上是憑空想象的共產主義社會。結果在民主理論的闡述上留下短板。例如,他說共產主義社會要建立民主制。但是,一旦實行民主制,就一定要進行選舉。一旦進行選舉,就可能出現不同政黨。共產主義社會能否實行兩黨制?研究馬克思理論的人都知道,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裡說要建立共產黨,但是他並沒有否認可以成立兩個以上的共產黨。這似乎看起來能夠建立民主制。但是,在現實中,這是不現實的。如果出現兩個共產黨競爭權力,有一個共產黨很可能指責另一個共產黨是假共產黨。由於共產黨總是按照一個理念建立社會,堅持不同理念的共產黨就會互相排斥。歷史上,共產黨與修正主義黨的不可調和的鬥爭就說明這一點。所以,只能會有一個共產黨。如果只存在一個共產黨,共產黨就不會容忍其他政黨將國家引向其他道路。結果只能一個共產黨專政。民主就無法實行。在這一點上,馬克思自己也沒有思考成熟。他說,共產主義將最先在幾個最發達的歐洲國家同時實現。也就是說,不可能一個國家先實現共產主義。不可能出現一個落後國家先實現共產主義的情況(實際上,列寧就在俄國實踐過一國建成社會主義)。他認為,如果有人在一個國家實現共產主義,不會成功。但是,當巴黎公社成立的時候,馬克思又支持巴黎公社。他還熱情地讚揚巴黎公社是工人階級的政府。工人階級的政府實行普選制。當然,實現普選制,就會有不同的候選人競爭。也可能出現不同的政黨。對此,馬克思並沒有進一步發表看法。事實上,只要進一步分析當時的情況,就會很快發現,要準備走向共產主義,就必須依賴一個工人階級的政黨。這個政黨要掌握國家機器。要鎮壓反革命。這樣民主自然很難實行。
第二種情況是,要先實行社會主義,以便準備往共產主義過渡。由於社會主義代表一種意識形態,社會中很可能出現其他意識形態。有可能有人反對社會主義。這個時候怎麼辦?如果容忍一些民眾反對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進程就可能逆轉。也就是說,當人們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後,必須有一個政黨負責監督推行社會主義制度。這個政黨實際上就是長期執政的共產黨。這個政黨必須始終掌握全部權力。這就不可能實現民主。所以,早在馬克思以前,法國的思想家托克維爾(比馬克思年長一輩的人)在1848年就曾經寫道:“自由主義擴展個人自由的領域,社會主義限制它。民主將一切可能的價值賦予每個人,社會主義僅僅使每個人成為代理人。民主與社會主義毫無共同之處,只有一個字除外:平等。但是,請注意,民主尋求自由中的平等,而社會主義尋求限制和奴役中的平等”。(“Democracy extends the sphere of individual freedom; socialism restricts it. Democracy attaches all possible value to each man; socialism makes each man a mere agent. Democracy and socialism have nothing in common but one word: equality. But notice the difference: while democracy seeks equality in liberty, socialism seeks equality in restraint and servitude.”(Oeuves complètes d’ Alexis de Tocqueville, vol. 9 (Paris: Michel Lévy Frères, 1886), 546. Cited from F.A. Hayek, The Road to Serfdo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7),77) 換言之,社會主義意味必須實行專制。也就是無產階級專政。所以,社會主義無法與民主調和。實行民主,社會主義可能就保不住。實行社會主義,就一定不能實行民主。所謂社會主義民主根本就不存在。中國當局一直在說要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六十多年了,建立民主制度十分艱難。早在建國以前,共產黨就在陝甘寧邊區民主選舉產生地方政府。建國以後,選舉就沒有能夠進行。原因也就在這裡。所以,筆者能大膽說,如果明天社會主義(當然,這種社會主義並非民主社會主義。民主社會主義並非真正的社會主義)消失了,民主就會輕而易舉地立刻建立起來。如果堅持社會主義,一萬年以後也不會有民主。這種局面恐怕連馬克思自己都沒有想到。
第三種情況是,馬克思認為,人類建立的國家最終是要消亡的。國家是社會中對立的階級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國家是一個階級壓迫另一個階級的工具。這是與馬克思對資本主義以及整個人類文明史的分析聯繫起來的。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有所闡述。這個理論恐怕有誤。和歷史上那些堅持認為國家起源於一部分人對另一部分人的原始征服的所有政治哲學家(包括大衛.休謨)一樣,馬克思的國家起源論恐怕只能說成是政權起源論。也就是說,原始征服的結果只能是建立一個政權而非建立一個國家。當人們建立一個國家時,這個國家的人民首先需要共同居住,需要在生產勞動中合作,以便進行勞動分工,需要發展自己的文化,需要共同創造條件以便整個民族能生存,甚至需要有共同的歷史記憶和歷史意識。這些都是建立國家的必備條件。一部分人征服另一部分人往往不足以創造這些條件。或者說,一部分人征服另一部分人以後,要創造持久的建國條件,征服者與被征服者也要融合。至少在文化上要融合。例如,歷史上蒙古人征服中原,蒙古人征服者與中原被征服的漢人後來融合。後來來自滿洲里的韃靼人征服者也與漢人融合。最初人們建立一個政權。建立政權時,其實完整的國家並沒有建立起來。後來在文化融合過程中,國家才逐步建立起來。也就是說,雖然最先征服的時候,征服者與被征服者的利益是對立的,後來逐步產生共同利益。這樣才逐步形成國家。所以,如果人們認為,國家並不是簡單地因為一個階級對另一個階級的統治而建立起來,人們比較容易接受民主制。也就是說,如果認為一個國家的人民具有共同利益,而階級的差別並非十分重要或在所有方面產生影響,人們會認為,不管哪個政黨執政,都代表人民利益,人們就比較容易接受民主制。相反,當中國的執政黨認為,國家是一個階級統治另一個階級的工具,而共產黨下台意味被打倒的階級重新上台時,它就很難接受民主制。共產黨的領導者不願意搞西方的民主制,一個根本的原因是他們認為,共產黨代表勞動階級。如果實行民主,就不能保證能夠防止資產階級上台。為了保住國家的國體不變,政體也基本不能變。這也是政改舉步維艱的一個深層原因。
但是,本人認為,中國政改困難的原因與其說來自執政黨或統治者,倒不如說來自馬克思。原因是馬克思的理論有誤,而同時,馬克思的理論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者仍然具有非凡的影響力。包括馬克思的追隨者列寧也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具有影響力。當外界看見中國的政府內的少數開明的掌權者和一些社會上的主張民主和憲政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都呼籲政改的時候,人們對政改如何進行的爭論也說明這種情況。例如,有少數政治家公開表示,如果不進行政治改革,經濟改革的成果也可能得而復失。但是,如何改?他們又無法明確說明。他們也拿不出可行的方案。有的人主張,必須實現憲政。但是,如何保證共產黨始終居於領導地位?人們也無法拿出可行方案。自由主義知識分子提出的政改方案幾乎與實行民主制相同。但是,這種方案又絕不是執政黨所要的。因此,當人們為中國的政改不能順利進行而苦惱的時候,人們或許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問題來自馬克思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