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绝对真理”没有上帝
上帝的概念,是西方文化几千年一直以来的信念,是大众对周围世界的丑恶不满,对人类能力有限的不满,是对至真,至善,至美的追求的目标。自然科学的发展,从古希腊哲学分化出以来五个世纪到今天,逐渐满足人类对自己能力有限的困惑。可是除此之外,不包括有限的认知方面,科学作为“人类的工具”目的代言,并不能解决许多诸如人类追求“真善美”方面的深刻问题,例如,上帝如果存在为什么“恶”存在?。
如果科学的认知是追求真理,既,“有条件”的真理如自然规律,哲学的根本目标,则就是研究什么是“绝对真理”,既不受“条件限制”的真理。这个追求,古今往来,被称为“哲人之石”。这个追求的结果,正如科学史上,“炼金术”的追求,“永动机”的追求等,其最终结果是,“不成功,则成仁”。所以,从炼金术的研究里,人们摒弃了“点石成金”的神话,发展出来现代化学。从对永动机的追求,人们发现了“热力学原理”,抛弃了对永动能力的奢望。
对“哲人之石”的追求,是人类对绝对真理追求,其结果也会走类似科学史上的道路,因为“隔行不隔理”的原因。很长时间以来,许多哲学大家都声称“哲学死了”。他们的意思和上述的追求的结果一样,只是取代哲学死亡的结果,尚未出现。这个追求的结果就是,“绝对真理”自身的显现,我在《论范例》称为“绝对的绝对”。
人类其他部分是否认识到此?什么时候认识到此?认识后对人类文明的进程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都不是真理本身所关心的。犹如麦哲伦星系的存在,它生于人类存在前,多半也会消失在人类消失后。这就是哲学所说的本体的真实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