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琐的英制度量与美国的保守主义 |
送交者: 一草根 2006年03月03日13:58:55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美国社会与文化,观察与思考(6)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基本的英制度量,使大家亲身体验一下其不必要的复杂繁琐性(度量可是人为定义的,人对此是可以有所选择的)。 一个度量制包括长度、面积、体积、重量的度量。 长度:英尺(foot)是基本单位,foot 在英文里是脚的意思。这真是非常形象:一个古时候的北欧白人农民在用自己的大脚丈量土地:一脚挨着一脚,一个大脚印就是一英尺(一英尺比一市尺短一点,约为9.1市寸)。注意:古时候的欧洲人可没有汽车代步,所以脚比现代人的脚要发达;而且北欧可不是热带,人们是要穿鞋的。 1 英尺 = 12 英寸,3 英尺 = 1 码(yard),5280 英尺 = 1 英里(mile)。 面积:把一维长度进行平方就是度量面积的单位了。对于度量土地,有一个介于平方英尺与平方英里之间的单位——英亩,1 英亩 = 43560 平方英尺(对比米制中,1 公顷 = 10000 平方米)。 体积(容积):体积的基本单位是长度单位的立方,容积是日常生活中的容器体积的度量。我们都知道米制容积度量的基本单位是升,1 升 = 1 立方分米。英制容积度量的基本单位是加仑,但是加仑却与立方英尺、立方英寸毫无直接关系。1 加仑 = 4 夸脱,1 夸脱 = 2 品脱。一次献血,我问护士:一品脱等于多少立方英寸(在美国个人献血量是一品脱)?护士不知道,转身问别人,结果在场的没有一个人知道。(1 品脱 = 28.87 立方英寸 = 473.125 毫升,毫升即立方厘米,或称为cc) 加仑与升的换算关系是 1 加仑 = 3.785 升。要想得到加仑与立方英寸的关系,就得将加仑换为升,升换为立方厘米,然后利用厘米与英寸的关系,最后得到加仑与立方英寸的换算关系(请你试试看:1 加仑 = ?立方英寸)。够麻烦的了吧,但是,别忙,加仑还分英式加仑和美式加仑两种,刚才说的是美式加仑,而英式加仑比美式加仑要大一些,1 加仑(英)= 4.546 升(不知道美国人是如何与英国人掐架的,最后竟然掐得连加仑都不一样大了)。好在英国人已经不用自己祖宗创造的英制度量,而采用方便的米制度量了。所以一般不用考虑美英加仑大小的不同,但是读起有关文献来还要注意这里的区别的。 重量:基本单位是磅,1 磅 = 16 盎斯,1 吨(美)= 2000 磅。1000克= 2.2 磅。以上是常用重量的度量;而在度量贵重的黄金和药品的重量时,磅要变小,而且一磅只有12盎斯。 近年来常常看见国内市场上卖的袋装的白糖、奶粉,口袋上印着的重量不是500克,而是454克或455克,而 1磅 = 454.545克(大概这些白糖和奶粉都是出口转内销的,或者是要与美国接轨的)。 美国学生们最讨厌的课程就是数学课,再加上这些人为的乱七八糟的进制: 12,5280,8,16,43560,2.54,2.2,...,美国学生们的脑袋一会儿就大了,两眼就发直了。我敢打赌:给出1 加仑 = 3.785 升,1 英寸 = 2.54 厘米,和 1 升 = 1000 立方厘米,请美国现任的总统小布什计算一下:一加仑等于多少立方英寸?布什一定是可爱得两眼一个劲儿地乱眨,就是算不出来。 在美国,一个修车的工人一定要准备米制和英制两套工具:米制工具修外国车,英制工具修美国车。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若是要去换镙丝镙母或者买扳子之类的工具,一定得注意制式,否则跑来跑去折腾了半天,拿回来一试,就差那么一小点不合适,让你干着急满脑袋冒火。 几年前,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发射的一个火星登陆器登陆没能成功,一查原因,原来是在某一个关键地方忘记把英制度量换算成米制度量了。花了这么一大把钱闹了一个大笑话。 七十年代末,吉米.卡特当总统的时候,美国政府试图在全国逐步宣传推广米制度量,最终将英制度量改为米制度量,与世界接轨。那时沿着高速公路竖立着的速度限制标牌上,同时标着英里和千米,比如 65 mile(英里)与 105 km,(kilometer, 千米)。卡特是一个较为开明理性的总统,他还试图在美国大力推行利用太阳能,以减小美国经济对石油的依赖,特别是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当然美国的大石油公司们立即群起反对。八十年代初里根总统一上台,马上取消了政府的太阳能研究利用计划,又换掉了沿着高速公路的速度限制标牌,新标牌上就只剩下了英里数。 里根以保守著称。但是他连任两届总统,成为美国最受民众欢迎(most popular)的总统之一。什么是保守呢?通俗地说吧,保守就是一个人或是一群人已经有了很多的东西(注意前提:不能是穷光蛋),这东西可以是钱,可以是一大堆房子汽车高档商品,可以是一大把权力,可以是很舒服很受人羡慕的社会地位,可以是已经作出的各种学问、建立的理论学说等等,受人的本性和贪心驱使,这人或是这群人就要想方设法首先保住这已有的一切(连保带守),同时还要力争获得更大更多的利益,于是自然要竭尽全力反对任何可能改变自己优势存在的改革与变化。在美国,这个保守主义(conservative)是与政治有关的:要维护保持已经建立的已经存在着的制度机构社会秩序,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从而保住令全世界老百姓垂涎三尺羡慕不已的美国人的生活水平与生活方式。保守主义当然反对任何可能危及他们优势地位的改革变动,特别是反对任何对于私有财产的触动。 穷光蛋很少有保守的,因为没有东西可守。而有钱有地位的富人很少有喜爱革命的,因为革命一来,钱和地位就统统不见了。 美国社会意识的令世人瞩目的保守性,我想有两个根源。一是美国已经在科学技术生产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相当的财富,加上多年来用强大的军事力量抢来、以不公平的贸易交换占来的巨额财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富翁、第一经济政治大霸主。于是保守主义自然成为美国社会的主导意识。二是美国反理性的实用主义传统。 希望大家能对美国的保守主义加以分析讨论,于是在与美国鬼子掐架时我们能处在明白人的优势地位,知道哪儿是要害,就能掐得有效有力。这里我先抛一块砖。 正因为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政治霸权是为经济霸权服务的),美国的大资本家们能将一部分积累的或是抢来的财富分与美国老百姓。美国老百姓们有了越来越多的东西以后,自然就开始越来越保守了——得保住已有的东西呀。于是在世界范围的活动中美国老百姓就越来越与美国的大资本家们站在了一起。 一个例子。 美国老百姓并不总是这么保守反对变革的。远的不说,就说近点的吧。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也有过轰轰烈烈的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人民有着很强烈的进行革命推翻私有制改造社会的意识。抓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机会,美国资本家们大发了战争之财,确立了美国作为世界霸主的地位。国内的工人阶级和其他老百姓的生活跟着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开始了吃有鱼和肉,住有房,出有车,个人拥有的各种消费物品越来越多的好日子,于是人们的革命意识也就渐渐地消失了(用不着了吗)。六十年代随着反对越南的战争的群众示威运动,产生了新一代的激进改革派,他们反对权威,反对战争,反对过度消费,主张世界和平。他们中不少人离开城市,组成各种形式的公社,共同拥有,共同劳动,共同分享。但是公社没能持久,八十年代后,只剩下很少数的几个。 美国是实用主义的发源地。现代实用主义的鼻祖C.S.Pierce 和 W.James 都生活在十九世纪的美国。实用主义是反理性思维的,它认为凡是对我有用的,能为我带来好处的就是真理。在欧洲,人们还是有理性思维的传统的,比如,一般人还能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理论而进行学术讨论,而在美国这根本不可能:马克思主义是只能声讨咒骂的恶魔(因为马克思主义企图废除神圣的私有制,推翻给美国人民带来无穷好处的资本主义)。这样,实用主义哲学、保守主义意识、与基督教传统,互相渗透互相加强,有机地融合成一个整体,成为美国的社会意识,与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相辅相成。 二十来年与美国老百姓混在一起,我感觉,大多数美国人(包括大多数大学教授们,教授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可以有例外)没有整体连贯思维的能力,他们的思维是片段的。比如,我跟美国人聊天,说到环境污染问题,大家一致痛加谴责,都认为环境保护很是重要;但是一说到汽车,又开始得意地夸自己的大马力的的新车开起来多么来劲,而自己汽车排出的大量废气与环境的污染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了。聊起度量来,大家都认为英制度量真是很麻烦,谁都说不明白美国为什么要固执地坚持英国人早已放弃的这种度量制。但是大多数老百姓对于改英制为米制,抛弃这些人为的不必要麻烦,与世界接轨并不热心,没有丝毫的变革的愿望。 我体会,美国人民之所以不热心改换旧的度量制还有一个心理的因素。绝大多数(百分之九十以上)美国人民对自己国家的世界第一经济军事政治强国的地位是很得意的,他们很乐于感受美国居高临下俯视全世界,其它国家或多或少总是有求于美国,美国能够根据自己的利益和意愿做几乎任何想做的事情。自然,美国人民在心理上就有意无意地在尽力维护这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你要接近亲热有求于我们美国吗,那好,先学习我们的度量制吧。很复杂相当混乱,是不是?我们美国就是不简单吗!告诉你不能小瞧美国吗!看到外国人呲牙咧嘴对着英制度量喊麻烦,美国人挺得意;但是却忘了自己一见这度量制与度量换算,就更是两眼发直、脑袋发胀、咧嘴呲牙、抱怨满天呢。 2004-4-2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05: | 马兰: 中国父母,你这样做值得吗? | |
2005: | 美国高等教育环境一瞥 | |
2004: | 教育的腐败和腐败的教育 | |
2004: | 评“博士生怒炒博导事件” | |
2003: | 我的天才儿子 | |
2003: | 科学家: 独立、合作与竞争 | |
2002: | 关于发展中国生命科学提议的几个问题 | |
2002: | 浙江大学腐败风景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