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成蝶-记学姐吴虹飞
每天按老习惯,上上文学城看看新闻,关于黄的新闻好象已经发了好几条了,一直没有
兴趣点进去。今天不知道怎的了,点了“网络骂战升级 黄健翔携手拍档痛骂女记者是
鸡(组图) ”的一篇。一眼望去,忍不住大惊失色,大学学姐吴虹飞的大名赫然其中。
读了报道,又去网上找了那篇惹祸的文章来读:
http:///474243c80100069r
看完了整篇文章,忍不住想写点儿东西。
吴虹飞是清华环境系91还是92级的,我记不清了,只是那时候我们的宿舍很近,而她又
很引人注目。说引人注目,并不是说她是美女,说实话,即便是在号称“清华女生一回
头,飞沙走石鬼见愁”的清华,吴虹飞也算不上美女。记忆中,她好象是来自西南的一
个省份,和那个省的大多数人一样,她个子很小,瘦瘦的,五官呢,没有一样称得上标
准,小眼睛,大嘴巴,扁扁的鼻子。见过几次她和同学一起大笑,眼睛眯起来,嘴张得
大大的,很快乐的样子,那一瞬间,象大多数不漂亮,但是心灵纯净的年青小姑娘一样
,她看起来,是美丽的。
她的引人注目,是来自于那一把吉它。在清华五号楼(92-98?)住过的女孩子,不知
道有谁没有见过这个坐在宿舍门口练吉它的女孩。她们的宿舍正对着楼梯,来来去去很
多人,要在那个地方练琴,是很需要一些勇气的,每天不知道要经受多少注目礼,但是
她就在那里驻扎下来了,一练就是几年,后来更听说,她其实在上大学之前还不会弹吉
它,比起那些家学渊源的,比如说现在“水木”的李健,她在起跑线后落了很远。但是
她也有自己的长处,就是文字。在清华那样一个地方,藏龙卧虎的人是非常多的,一个
带着眼镜,背着皱皱巴巴的书包,骑着破车的土气男生,兴许就是哪个奥赛的金牌,更
能写一手好文章,而谈起摇滚也头头是道。当然也有外表上比较张扬的,比如说那个穿
长袍的瘦马主人(记忆力太差了,隐约记得这是他的笔名),不过他后来去了北大,这
一点上,也许能看出北大和清华的差别。吴虹飞也是这样一个人。我大一的时候,就在
系刊上读到了她的一首长诗,好象是她在天山旅行以后发的,很夸张激情的浪漫主义,
用词很漂亮,在那个时候,是非常对我的胃口的,后来有意去找她的东西去读,却再找
不到了,让我很郁闷了一会儿,有偶像倒掉的感觉,觉得她是江郎才尽了,那篇文章也
就是昙花一现的噱头了。后来看到她每天在练琴,注意听的时候就觉得她的嗓子很差,
有时候心里很轻蔑的笑,觉得这样的嗓子,唱什么歌呢,谁会去听?她练琴的时候,我
们就在上自习,去图书馆占座位,背红宝书,考T考G,有时候去巴山吃饭唱唱卡拉OK,
去北大外面的一家俱乐部,在打折的时候打打保龄,用学生负担得起的方式象每个人一
样去娱乐,也期待着自己毕业的时候,以清华的出身找到一份好工作,或者过过出国以
后的资本主义生活。
这以后一两年,习惯了她每天的练琴,她也引不起我多少注意了,直到一天系里组织我
们参加学校的羽毛球乒乓球比赛。我做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玩东西也是博而不精,在
女生不多的清华,倒也被拉去凑数,打了几场以后,就被刷了下来,我也并不在意,到
处看热闹,这才发现,她原来是高手。见过她的人,难以想象,那个瘦小的身体里,竟
然有着这么大的能量。打羽毛球的时候,她就耐心地一板一板地抽底线,步法从容,韧
性极强。那次比赛,不记得结果了,但是她好象走了很远。从那次比赛以后,我又开始
佩服她,重新注意她了。而最让我佩服的就是,她的天份,在打球也好,音乐也好,都
是普通到可以说差的地步,她也没有什么靠得住的背景和基础,唯一拥有的就是坚持和
韧性,而就靠着这个,在每件去做的事情上,她都比一个普通人甚至是有天份的人走的
远。
快要毕业的时候,她开了一场个人专场演唱会,我去听了,觉得有点儿失望。她还是唱
得不好,除了感觉到她的从容,演出并没有什么花头,记忆最深的倒是一个作为特邀的
漂亮女孩,大概是特招的,嗓子极好,我们都被震住了。每个观众有一份印刷的歌词,
我细细地读了一遍歌词,只是觉得她变了,词藻不再华丽,情绪不再奔放,当然也并非
情情爱爱的小女人,但是觉得灰暗、晦涩,说实话,作为一个没有什么经历的单纯平淡
普通的学生,我欣赏不了。直到今天,我还是更喜欢高晓松和水木,那种纯净、理想、
哀而不伤的校园民谣,即使有时候听起来远远不够完美,但总是有冬日里阳光里一样的
作用,给成人的世界里,带来一点儿亮色,即便那束光,是从已经逝去的时间里投射过
来的。
毕业以后,我出国,听说她推荐了中文系的研究生,说实话很为她高兴。因为我自己虽
然学工,但是越做越觉得这非本心,但是为了一点点理想和生活所需,不得不在这条路
上走。后来,听说了她的“幸福大街”乐队,有一点儿跌破眼镜的感觉,就是想嗓子这
么差的人也能搞乐队,但是想想BOB DYLAN,就觉得自己太狭隘了。假期回国,一个喜
欢摇滚的朋友带我去BAR,还谈到她们在那个BAR的演出,朋友评价,很普通。说实话,
我也并不奇怪,搞音乐的人要出名,还是需要一些天份的,但是,还是期待她可以一路
走好,也许有一天,凭着她的韧性和努力,她会成为中国的BJORK。
博客风行的年代,她也有了自己的博客,有时候,我去读,知道她做了记者,还在做乐
队,经济上总有压力,生活上也似乎有些坎坷,有些文章,看得出她在物质压力下的失
落,也有些文章,很大胆,有用“身体写作”的苗头,觉得有些不好。但是想想,这个
“芙蓉姐姐”“木子美”风行的全民娱乐的浮躁年代,做文字的,除非能够“语不惊人
死不休”,还有什么出路?但是文字中的才气,还是不时地让我佩服,而她能完全放弃
原来所学的工程,去追寻理想,更让我羡慕,也许,在自己的心里,很希望能做她做的
事情,却没有勇气和能力。而做为一个看客,想批评她的呢,就是觉得她太自恋,文字
中,无时无刻不是透漏着自己的心情,把自己的一点点想法,生活中的一点点痛苦,翻
来复去的叙述,无法超脱出来看这个世界。这大概是这个年代在这个国度里成长的人的
共性,没有一个有影响力的理想,宗教和道德,所以对物质的崇拜到了极限,而不屑于
恋物的人呢,只剩下自恋,对自己精神上的一点点变化都心惊肉跳。谁也不能免俗。再
后来看到她在《南方周末》作记者,也为她高兴,毕竟这是中国在中宣部的管制下有良
心的一两份报纸之一,能进去的人也一定不是泛泛之辈。
于是就有了黄这篇文章。我家LD是老球迷(也是我心目中的球星),他很喜欢黄,我特
意让他也看了这篇文章,LD说
“其实还是很中立的。正反的意见很均衡,50对50,她要访问一个人,却把毁誉分量50
对50,人家难免接收不了。不过我即使看过这篇文章,还是喜欢黄健翔,即使她这么写
。所以这是每个人自己理解的问题。“
我们都不是做记者的,但是都觉得她应该把正方多写一些,平衡没有掌握好,比如说写
写他对足球的热爱,骂骂那些伤害他的人,而有一些地方,确实处理的有问题,比如说
这样一段:
”某些朋友认为黄健翔是一个血性、单纯、直率的人,而董路认为,“黄健翔虽然在解
说中是一个冲动和感性的人,但他在做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却很有谱,很细腻。在辞职
这个事情上,他肯定是经过认真盘算的,他并不是一个浑不吝的人。他的决定也不会是
一时冲动。”
这句话让老黄听到了,一定有对董不满的感觉,而她有挑拨离间的嫌疑,也无怪董路会
不满。但是其实任何一个地球人都看的出来,这些话肯定是实事,但是这么说出来,就
觉得很不爽。她在一篇访谈里面去把别人的利益观念解剖的体无完肤,难怪别人会不高
兴。
还有这样一段:
”当然关于黄健翔——从不少人的嘴里可以得知,他自负,偏执,完全以自我为中心,
斤斤计较,事不关己则高高挂起,很难和周遭人相处良好。而这一切都不重要了,有谁
不以自我为中心呢?他是不会在意这些的。他在意的是:我是一个艺人,曾经是解说行
业的巅峰,我有艺术家的敏感气质,不害人,自食其力,孝顺父母,喜欢音乐,崇拜搞
音乐的人,对电影、音乐、时尚,都有着自己的品位。他同时认为自己是一个知识分子
。(难道是因为出过两本书的缘故吗?)
这段就她有点把自己的观点暴露出来了。好像觉得人家不算个知识分子。很贬低得说。”
说实话,从文章看来,估计她确实不喜欢黄。但是一个男人对一篇批评自己的文章反应
过激成这个样子,也有“迫害妄想症”的苗头。他也没有权力要求记者都象他一样是体
育专家,一定要知道舒马赫(即使一半的地球人都知道,还有一半不知道)。从他的反
应来看,他完全象一个被宠坏的孩子,听不得一点坏话。说实话,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
的爱恨,如果他不是持才傲物,也不会得罪前辈。如果说他以一己之力对抗强权,的确
让人尊敬,但现在以自己的名声,打压一个并不出名的小女记者,实在算不上什么侠义
行为,反而让我想起“馒头”那个案子,忍不住对他有些轻视了,不是因为这篇文章,
而是他的反应所折射的人品,“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品行是决不在他身上的。
最后,说到学姐吴虹飞,我不知道她究竟是象很多喜欢黄的人所揣测的那样,想凭骂黄
来出名,还是太天真不通人情世故,只想凭自己的理想去做记者,在拥黄的声浪中,奏
出一点点不同的声音,写一篇好的惹眼的文章。凭我对她的理解,我宁愿相信她是后者
。我想,被黄骂了以后,她一定是要出名了,前方一定会有很难的一段路在前面等着她
,从长远来讲,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只是希望她不要象文字里那么敏感,坚强一些
,以她的韧性,对理想的坚持和努力,也许这是一个“破茧成蝶”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