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学录取方式比较 |
送交者: 南泥湾 2006年12月11日14:26:10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中国大学不出大师级创新人才探源(三)--中美大学录取方式比较 南泥湾(齐楠木) 在开始本节文章之前,我需要阐明几个主要观点:1)人有材质(天赋)差异,但天赋不是一切,创新人才的冒尖与天赋、成才动力、知识、能力、和机会等因素有关,其中成才动力、知识、大部分能力是可变因素,后天可以激发和培养。2)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个人的成才潜力(天赋、动力、能力和相同时间内获得的知识)差异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考量出来。3)采用什么方法和指标来测试选拔人才,对人才的冒尖和培养有很大影响。 中国古代早些时候(汉以前),诸侯争霸的环境,客观上提供了人才充分发挥机会,选拔与应用的紧密结合对人才的涌现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战场上较量马上可以见分晓,谋士和武将靠谋略和武艺出人头地。后来的科举制度虽然还不错,但选拔与应用的结合就不那么紧密了。 当今世界各国基本都采用大学录取高中毕业生的方法来大规模初步选拔人才。 中国大学录取高中毕业生的入学考试----高考,始于50年代初,于1966年因毛泽东主张而终止,1977年又因邓小平力主而恢复。恢复高考无疑是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浓厚一笔的大事,比文革期间推荐上学的选拔方式好了许多。高考其后经历了扩招---收费-----高考科目设置改革--自主招生和自主命题的变迁,有关部门努力做了一些变革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无论怎么变,高考得什么分就上什么等级的学校,这在中国高校招生中几乎依然是不变的天条。 1.中国大学的录取方式----入学考试 1) 高考沿革
从新中国成立到1988年这漫长的数十年中,中国高等教育一直都是免费。到了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1997年高校全面并轨收费。为消除普遍存在的偏科弊病,1998年下半年,教育部提出“3+X”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方案。其中“3”为语文、数学、英语,必考;而“X”则是在政治、化学、物理、生物、历史等科目中选择,新方案在1999年逐步推广至全国。2001年4月2日,教育部宣布取消高考考生年龄和婚姻限制 2)录取方式和规模
尽管经历了不少改革,但核心没变,中国的高校招生以高考成绩划线,一考定音:上没上线?专科还是本科?十分明了。中国的高考公式是:好的高考成绩=好学生=好学校。 高考测试基本知识以及解决书面问题的能力。创新和科学技术相关能力没有在高考中反映出来。 日本有同样的问题,12个诺贝尔获奖者中,日本人最推崇唯一的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利根川进这洋抱怨:大学时代我学的是化学。之所以改学生物学,是因为觉得自己缺乏数量方面的能力。数学并不是研究人员必备的要素。我认为,现在大学的入学考试制度很无聊,并非测试创造性,因此有一定程度的基础就可以了,研究人员必备的是不向失败低头的能力。 2.美国大学的录取方式 1)美国的高考
为了避免学生单一集中学习SAT而忽略其他,高中开设了许多大学课程(AP),学生最多可选择16个学分,这样学有余力的人可以多学,上大学也可以减少课程时间和经济负担。 2)招生考虑因素
美国的顶尖大学名气是大,但学生人数并不多。常春藤大学一般每年新生有1000到1600人,MIT和斯坦福也是如此。宾大和康乃尔例外,分别有2500和3300学生。录取率非常低:从9%到15%,宾大和康乃尔例外,分别是18%和25%。哈佛每年要拒绝50个以上SAT考1600满分的学生,Dartmouth在2006年也拒绝了50个数学或阅读满分的学生,同年Brown拒绝了74%的高中成绩第一名的学生。就连公立的佛吉尼亚大学也曾拒绝过1600满分的学生。 3)综合素质的衡量
哈佛大学毕业的学生,大都成为社会各界的精英。哈佛每年都拒收不少“高考状元”,如1996年把165个高考成绩满分的“状元”拒之门外,理由是对隐藏在分数后面的“综合素质”不满意。有些学生SAT I考了满分(1,600分),没有被录取,而有些考生只考了1,420分,却被录取了,差别就在综合素质。 高中生的“综合素质”有各种社会活动成绩来参照:
高校招生办公室对学生参加哪一类活动,一般来说并没有特殊的偏好,往往不在于参加了什么活动,而在于干得怎么样。据《招生ABC》等书的介绍,普林斯顿把AI(学业指数)分为5个等级;同时,也把“课外活动、社会活动和个人特点”分为5个等级:第1等:参加奥林匹克的游泳比赛,能登上卡内基大礼堂(类似中国国家级别的剧院)演奏小提琴,获得科技发明的产品专利,出版书籍,这是属于“明星”一类的级别。第2等:在体育或音乐领域内获得州(省)一级的荣誉,如州的摔跤冠军,省级音乐大奖赛一等奖。第3等:是一个或两 个(学校级别的)运动队的队长,学校管弦乐团的指挥,学校学生会主席等等。第4等,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但均是一般成员 (如校刊编辑,足球队员),既不是队长或领导,又没有显示出领导才能,第5等:很少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也没有什么突出的成就。 颇负盛名的常春藤盟校(lvy League)是美国学校联盟的一种,联盟的学校通常在规模、形式上都很类似。联盟原是大学足球比赛的分组方式,就是将规模、形式相似的学校编为一组每年举行一次竞赛。久而久之,就以此来分类学校。 常春藤盟校包括:布朗、哥伦比亚、康奈尔 、达特茅斯 、哈佛、宾大、普林斯顿和耶鲁8个私立大学,因这些学校的学术成绩远胜于其竞赛成绩,使得常春藤盟校成为学子心中的名校。据统计,美国大约有30所学院联合会。其中较为知名的有:美国东部联合会、大西洋岸联合会、西南运动联合会、阳光带联合会、横贯美国联合会、西岸联合会等。 4)大学申请
2006年,哈佛大学破天荒地废除提前录取制度,以便给不同家境、背景和能力的考生创造公平竞争机会———这个几乎震动了美国教育界的举动,使它成为全美第一所完全取消这一制度的高等学府。此前,这座私立学府已经采取大量措施,使它更加贴近贫困和工薪阶层家庭出身的学生,其中一项就是2006年家庭年收入低于6万美元的学生可以免学费。
1)中国和美国两种录取方式起源于不同的环境。
中国高考和录取方式强化了考试水平=能力这个公式,而与创新人才冒尖有关的天赋、成才动力、多种能力(获得知识,发现问题、把握机会等)在其中反映得不够。 2)两种录取方式考量不同方面
两种录取方式都能保证合格的人才苗子进入大学,但录取方式的不同决定高中生在名牌大学与一般大学的分配去向不同。中国和美国看重的内容有所不同,因而能进中国清华北大的学生很多进不了美国的哈佛、普林斯顿大学等顶尖大学,能进美国顶尖大学的不一定进得了清华北大。 中国每年近500万的录取人数,1/2的比例,足以保证好的人才进入大学,由于高考只衡量记忆力和书面解题能力,进入名牌大学的学生的其他能力没有体现出来,尽管每年清华、北大网罗了各省市的所谓高考状元,这些人将来怎样,没有人做过仔细分析和追踪调查,也没人知道。 美国的录取方式决定了录取庸才的可能性比较小,例如比尔盖茨就是哈佛大学的学生,只是他后来退学创业,成就了微软王国。 3)中国录取方式的问题---对高中教育的导向作用很大。 ----培养应试能力
---压力过大,分数第一,容易造成人性的扭曲。
---学习兴趣、创新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被严重忽视
----学习内容平均化,
4)美国录取方式的问题
美国东岸的一所著名学校校方公开说SAT成绩是要看你的家庭背景的,如果是黑人和墨西哥人的后裔,他们的SAT要求就可以低一些,而亚裔学生的SAT的要求就要高一些,比方说,你亚裔必须要有1500分(旧制SAT,1600分为满分),而黑人墨西哥人只要1300就行了,他们的1300跟你的1500是等价。客观地说,私立大学对校友、政要子女优待是有道理的,因为私立大学的经费很大部分来自捐款。
总体而言,美国相对宽松的升学就业环境,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习兴趣、创新思维和自信心比较有利,也容易贯彻因才施教的方针,学生每天早晨第一节课前起立,右手放在胸前诵读校训:我是独一无二的,我将成为最好的..... 。 有些人说大陆高考的竞争压力比以前大了,所以至此,其实缪也,理由有二:1)我参加高考时录取比例大概1/15,全国每年招收20多万人,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招生数。现在录取人数增加20倍,录取比例1/2。2)适龄人数减少,我们那时一家兄弟姐妹都是好几个,有一个同学绰号老七,因为家里有9个小孩。独生子女政策以后,适龄人数肯定减少。所以以我个人体会,必要的练习是需要的,但无休无止的题库练习,纯属浪费时间。 高校自主招生还有些道理可说,但自主考试不知何故,北京和上海是始作俑者,因为全国统考的话,大学录取分数比外地低近100分(总分700),所以自主考试实际上是为了遮羞,现在居然有15套自主考题,没法想象。听到朋友们戏称:当初靠做大量练习题而考进大学的人都做老师去了,另外北京考进清华北大的学生水平要打个折扣。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05: | 方舟子在浙大讲话关于美国MD的谬误 | |
2005: | 网上争论带来的关于中美医学教育差异的 | |
2003: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三大问题 | |
2003: | 海龟和海关的故事 | |
2002: | 也谈北大的“击鼓传花”游戏 | |
2002: | 中国最窝囊的十所高校 | |
2001: | 中国学子海外留学七大隐患 | |
2001: | 科学院开始正视“学霸”作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