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PK丘成桐,似乎进入反攻阶段。从一开始,舆论所以向丘教授倾斜,除了丘以一人之力向老北大“挑战”,而且教育界的腐败泛化正需要向教育高端聚焦,同时,还在于北大迟迟没有正面回应,且拉长战线日有新意如羊拉屎般的零碎而持久的面世——“后发”优势。
北大不能正面,特别表现在其回应的方式。先从修改学者名录到教育部正名,然后是校党委书记,然后是数学中心主任,全部的特点都是:转移教育腐败的实质关注。这种自上而下的战术,让人打从心底里感觉是官僚的架势,不对称,不坦率,肯定不彻底——哪怕是“打倒”丘教授也肯定不“彻底”,因为有多少人还在盯着北大,盯着中国的教育,而不是丘呢?
丘在国内,从官方立场到私人态度,都得到了反对的结果,这多少有点奇怪:北大真的没丁点问题?中国教育真的形势大好?北大引进人才真的无可指摘?他们的反击真的光明正大?
单单发展到现在“丘要控制中国数学界”的说法,就说明学阀的心态,占了主导。一个团体对一个人作出这种判断或者定性,不是一个邮件可以说明问题。丘成桐要做中国数学界的领袖,这是可能的,因为从学术上来讲,恐怕田刚们目前还不行。但用“霸主”这个词,北大似乎新闻炒作的能力还是有点歪了,是北大自己越描越黑,甚至于给自己抹黑。要知道,只有北大才占有教育高端资源,有教育市场的垄断权力。丘成桐肯定没有这种权力,他不是一个组织,他有号召力,也不过是因为他的学术。退一步讲,如果北大能感受到来自一个人的(学术)挑战威胁,是不是有点可悲,嗯呵?
来自外部的邮件,是证明丘的“野心”,还是证明是外部蓄意的挑拨或者误会?这可能成为北大的烫手山芋。不管现在是否以北大的名义还是以北大人的名义,这都是北大应该给大家的一个公开交待。我觉得在利益博弈年代,本来应该是“双赢”,把确实的问题通过辩驳与竞争表现出来然后解决掉,北大这种只有自己是胜利者的感觉,心态不良,离国际一流远着呢。
从迹象来看,北大人用“霸主”来定位,充分说明自己的假设:这是一场霸主之争。既然如此,争战之后,必定是北大独占霸位。这才是北大的真实用意。做为一个机构组织不予批评留出接口,这是垄断本质。这北大已经有点黑儿了罢?
丘教授想“控制”中国数学界,这种说法的直接后果是:中国数学界PK丘成桐。北大俨然划北大数学科系为中国数学界,这是中国数学界的悲哀,还是北大的自大?“中国数学界”就北大那巴掌大?所有这一切显露中国教育界的腐败与野蛮,所以丘教授“破解”中国教育腐败的“密码”比破解庞巴莱猜想更重要,更引人关注。
就是从感情来说,假如北大真的连数学界的“霸主”都保不稳,我们宁可不是由北大的教授们来担当,情愿由有爱国之情怀的个人来负责。因此,从社会角度来说,无论结果如何,丘成桐实际已经胜出,他的胜利就在于使北大“黑”了——百年老店被“黑”了。只不过以一己之力,丘教授比北大坦荡荡,“野心”这种词要给丘教授的人格道德上“黑”恐怕不会起社会效应,至多是在利益共同体中产生某种口径“共识”罢了。
借用美国贸易代表对我们说的一句话:“不要用伤害自己的方式伤害别人”。因为自我感觉良好,伤害别人还以为能够拯救自己。也从美国人爱说:“少跟我来中国人的那套”就知道,中国人的国际形象是怎么样的?这是谁黑谁?在垄断的年代,我们只能感谢、甚至依赖于“黑客”。
——下一回轮谁来黑中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