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烧饼教授”到“馒头神” |
送交者: 曹林 2004年06月04日16:49:16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一个神话流行的时候,背后总对应地潜藏着一种精神危机。 一个来自农村的临时工,先后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托福考到630分,在清华大学食堂用英语卖饭,同清华学子以英文会友,清华学子尊称其为“馒头神”———在镁光 灯下,张立勇那优美的剪影在街头巷尾的迅速传播中已经有了神的光芒,一切似乎已经被塑造成一个神话,这个神话承载着许多妙不可言的虚荣:清华的,清华学子的,张立勇的,甚至媒体的。跳出这些庸俗的虚荣,我从这个神话中解读出的是这一代年轻人在奋斗路径上的精神危机。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当社会心理呈现某种精神危机的时候,就会有对应的神话以新闻的形式表达出来。笔者一直持这样的观点,许多新闻并非像教科书上说的那样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是社会心理对客观事实的一种选择,是大众心理直接或间接的典型表达。例如卖肉的北大才子陆步轩(与清华的“馒头神”对比着看很有意思),他在西安街头卖肉好几年了,为何这个新闻资源直到去年7月才被发掘出来呢?因为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精英化就业向大众化就业转化的历史转折点,许多人在就业选择上非常困惑,而“北大才子街头卖肉”正是大众心理困惑的典型表现———许多新闻人物,楷模啊,典型啊,都是这样横空出世的。 同样,“馒头神”的出现也并非新近发生的事实———他的托福成绩已经快过期了,他在窗口用英语卖饭也有两三年了,为何直到最近才成为新闻人物?这一切是偶然的吗?时势造英雄,这一代年轻人缺乏承受苦难、逆境成才的背景,由于浮躁而导致某种精神危机,就需要创造一个神话来填充、指引,寻找一个偶像的膜拜。因此,“馒头神”并非装点清华虚荣的饰品,也不是庸俗的苦难辩证法下的道德楷模,而是一代人自卑于奋斗精神的缺乏,因此找到的一个象征符号。 历史经常重复一些有趣的故事。我想起上个世纪80年代初曾经非常流行的“烧饼教授”的神话:有一个卖烧饼的人迷上了背英文单词,打一只烧饼背一个单词,居然把一本英文辞典倒背如流。“文革”后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匡亚明听说这个奇人后,就派人把他找来,当众一考,果然名不虚传。于是,这个卖烧饼的人不久就被破格提升为大学教师。从当时的历史背景看,这个神话流行的背后,是知青返城后重新寻找工作的困惑,以及“文革”后人才对社会的迷茫心态。而20多年过去,当类似的神话再度流行的时候,隐藏背后的大众心理则是新一代年轻人对于奋斗韧性的困惑进而膜拜。 一个清华卖饭的伙计,象牙塔的边缘人,来自社会底层未上过大学的青年,受大学氛围的熏陶,这种复杂的身份,让“馒头神”的感召力更强烈,辐射范围更广泛———年轻人,上过学的,没上过学的,都可以从“馒头神”身上汲取丰富的精神资源。 这一代年轻人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后80年代初,上学机会越来越多,成长环境越来越好,前辈积淀下来可继承的资源越来越厚实,没有经历过历史性的苦难和集体性的发展困境,人生观和世界观大多形成于市场经济向社会各个层次充分渗透的时代背景下,如今他们都处于择业、创业和奋斗的人生关键阶段。无疑,相比于上一代,这一代年轻人在成长中看到了更丰富的世界;但从经历来看,则可能比上一代贫乏很多。市场经济的欣欣向荣培养了他们对工业自由的热切期待:城内豪宅、郊外别墅、豪华轿车、充分的闲暇,等等。可如今他们朝着这一切奋斗的时候,却感觉这一切离自己很远,很难把握。有着美丽的梦想,却没有丰富的经历所积淀的奋斗韧性帮助自己实现这些梦想,心理困惑和精神危机由此而生。 而“馒头神”身上具备了这一代年轻人所缺乏的奋斗韧性。看看前几代年轻人的奋斗历程我们可以发现,“馒头神”的经历和奋斗韧性在过去曾经是多么普遍,如今却稀缺得被尊称为“神”———从这个角度看,“馒头神”在奋斗韧性和精神上似乎更应该属于前一代年轻人。而在今天,当这个在经历和精神上属于前一代的人被当代人当做“神”来称颂时,就有可能构成社会潜意识里的一种隐喻,它反映了新一代人对前几代人精神遗产的尊重和对自身缺点的反思。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