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萬般皆不去,唯有業隨身
送交者: 和顏清心 2016年09月17日23:52:38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七、“唯識”和“生命”

 

下面,

我們對“唯識”與“人的生命流程”作一說明。

 

“唯識無境”這句話,若用我們一下就能聽懂的話說,就是世上一切“有為法”(信息、物質等)都是在變化着的,並且它們都不能長久地存在。“識”(指第八識及生成她的種子等),都可以在剎那生滅中,不斷地在“恆轉”流布着,並且,它們將會生生世世地聯繫着你的整個生命流程。

 

第八識有許多名稱。這裡,我們暫稱她為“本識”。每一種本識及其種子”,就是如此這般地充斥着廣袤的宇宙天地。當一種“本識的種子”由“四緣”(心法)或由“兩緣”(色法)具足時,她就會生起“現行”,當所起的“現行”,是一個“天地之靈”(人的心識)的時候,那麼,這個被稱為“靈胎”的“現行”,就會因成熟(具足父母天地之氣)而誕生。



由這種因緣具足而成為人的同時,

就開始了由“12緣起”為流程、

“五蘊”和合為身心的生命輪迴,

即由“無明”開始,中間經過若干階段

直至“老死”或“病死”為止。

 

具體地說就是,

其間經歷了

“來、去作主公”的

第八識的生命流程。

 

現在,讓我們看一幅

有關十二因緣的著名畫卷,

原畫出自“唐卡-輪迴圖”

 

(唐卡是藏傳文化。

唐卡就是“捲軸畫像”的意思)。





(環上端右邊一小格,表示12因緣的“無明”,其餘11格,順時鐘方向,分別是,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及老死。)

 

如圖所示,這12因緣的意思就是:




 

1、“無明”:以一盲人蹣跚而行(看不見前路)來象徵“無明”。“無明”即是盲然不知事物的本來面目;






2、“行”:以陶塑工匠來比喻;





3、“識”:以猴子比喻;





4、“名色”: “色”指色身;“名”指受蘊、想蘊、行蘊及識蘊。船象徵色身,乘船者比喻其它四蘊;





5、“六入”:以一間有六個窗戶的房子比喻心識的六種功能。與六根(眼耳鼻舌身和意)相對應產生“六識”:見、聞、嗅、嘗、感和知;






6、“觸”:以樹下一對戀人表示。

 

緣於“觸”而產生“受”。因為我們在通過視覺聽覺等感官與外境接觸時,會產生或樂或苦或中性的知覺;






7、“受”:以一個眼睛中箭的人來表示感受;






8、“愛”:以一個坐着嗜酒的人表示欲求。酒徒因心理欲望,難以自拔,即使喝完酒,身體會不舒服,但仍豪飲不止;



ȡ.jpg




9、“取”:以摘果表示強烈的欲望。






10、“有”:以一個家庭表示,凡是人有了“求取”及所造之“業”,便具足了下一輪迴的“有”;






11、“生”:以一母親生育來象徵。表示眾生不斷輪迴轉生。“生”,即胎兒在母體內,“五蘊”(色受想行識蘊)已初步成形具足了;






12、“老死”:以一負重之人表示其人的衰老消亡的流程。


【以上參考“天祥菩提精舍之圖解”】

 

一如上述,

全圖以“老死”為某一期生命12流程的終結。

 

任憑一個人生前是如何地富貴顯赫或快活瀟灑,他都逃不出衰老或消亡命運的終極裁決。






在某一期生命的12流程之後,身體即進入“萬般皆不去,唯有業隨身”的狀況了(此時沒有我人用以吃飯穿衣的那個身體了。這時的所謂身體,只是由“本識”控制着的“極微之身”了。這個“極微之身”,有的學派稱為“魂”,有的稱為“靈魂”,有的稱為“中有身”,等等)。

 

12因緣簡圖如下:




 

“中有”之身,回歸第八識“識海”之後,即會繼續不斷地運化,等待下一次因緣的聚足,再去宇宙中重生而進入下一期生命的輪迴。

 

這就是“唯識無境”有關人的生命的含義。也就是說,我們要想了解什麼是“唯識無境”,須了解兩方面的內容:

 

1、萬法怎樣由識變而成的;

2、人的生命,這一最複雜的“萬法”,

又如何也是由“識變”而成的。

 

上面曾提到“‘五蘊’為身心”,

 

什麼是五蘊”呢?

 

蘊是蘊含積聚的意思。

 

唯識學認為,

宇宙間一切事物和現象,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由多種因素和條件積聚而成的。這些積聚共有五類,稱為色蘊、受蘊、想蘊、行蘊和識。即:

 

1、色蘊,泛指一切物質現象,也包括我人的身體。

2、受蘊:感受作用。感覺或感情。

3、想蘊:思想、概念,或心中浮現的形象或表象作用

4、行蘊:“行”是“造作”,同時也可以包括“感受”“思想”以外的某些心識作用(如造作的意志、意念等)。

5、識蘊:識是認識作用,此在唯識學上稱為了別作用。此處的‘識’是指的狹義的‘識’。


這就是說,五蘊不象科學界所分析的宇宙有三種基元-物質、能量和信息;也不是如人們常說那樣只分為物質和精神兩類。之所以分為“五蘊”,是因為唯識學鑑於心識對於萬物的產生發展和消亡的作用,而將宇宙萬物,細分為五類(其中屬於精神作用的,就足足占了四項,屬於物質現象的則只有“色蘊”一項)。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5: 直播與馬立平教授的微信討論
2015: 範例絕學:功能/對象/因果關係
2014: 拙文君:一篇香港小學生的作文
2014: 老幾:哲學家們的上帝(1)
2013: 每個父母都要學的四個教育孩子原則
2013: 不上名高中,就耽誤了孩子前程?
2012: 實用英語:always 後面能用動詞過去時
2012: 釣魚島:普通青年沒有空,文藝青年有點
2011: 談毛澤東的名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2011: Yale Professor's Open 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