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莫將覺受當證悟
送交者: pifu01 2020年10月19日07:30:47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慈城羅珠堪布

三,所知實相空性與心造作的空性容易被混淆。

 

作為修行人,我們應當分清本淨空性與心造空性的區別。


空性有兩種:


第一種,是最真實、最究竟的空性,也即諸法的本來面目,它已經超越了高與低、空與不空、有與無等等的所有概念,超越了人類的語言與思維,但我們的語言只能這麼描述。這種空性,就像《般若波羅蜜多經》中所講的,遠離了所有的執著。禪宗講的明心見性之後證悟的空性,也是這種空性。大圓滿、大手印所講的空性,最終也是這種空性。


所有的密法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強調這種空性。所有的密宗修法,都是修這種空性。大圓滿的證悟,也是這種空性的證悟。而其他的修法,卻是一步一步往上走,最後才進入這種空性境界的。


從顯宗的角度來講,這種空性,是第三轉法輪以後才開始講的,但所有的無上密法,都在講這種空性,只是深度有所不同。講得最清楚、最直接的,就是大圓滿,這是最終的空性。







第二種空性,是我們的意識所創造的空性,也即通過中觀的邏輯推理而得出的空性。比如一張桌子,通過中觀推理,最後可以得出結論,這裡沒有一張桌子,而是空性。在佛經和論典裡面,稱之為單空。


但這是意識所創造的空性,它不是真實的空性,因為其中有着空與不空的區別,因為有了桌子,才會有它的空性。桌子的不存在,叫作空性。這種空與不空,存在與不存在,真實與虛幻,有和無,二者是相對的。因為沒有桌子的存在,也不會有桌子的不存在,所以是相對的。凡是相對的東西,都是意識與感官創造出來的。我們把它當作空性,其實它還不是真正的空性。


雖然中觀所得出的空性,不是最終極的空性,但這種空性非常有說服力,通過這種空性,可以推翻我們固有的執著。我們原有的執著都很盲目,只要自己的感官能感知到的,就一定是真實的;感官感知不到的,一律不承認。儘管在這個結論的背後,沒有經得起考驗的理論支持,但我們就是深信“眼見為實”。對我們這種根機低劣的人而言,單空的引入是必要的。先用這種空性,來推翻我們原有的把不清淨當作清淨,把無常當作永恆,把虛幻當作真實的最嚴重、最不符合邏輯的觀念。因為我們所有的煩惱、痛苦,都來自於這些錯誤觀念。在推翻這些煩惱上,這種空性是很有用的。





如今依靠中觀的推導,打破了眼見為實的固有思維,讓“不存在”有了一大堆的理論支撐,此時,存在和不存在中,不存在占了上風,這不能不說是邁向真理的一大步。了知這種暫時的空性,也叫作證悟空性,但這不是真正的證悟,只是體悟到意識創造的空性。真正的證悟,是所有空和不空的概念,都將被突破。


佛為了度化眾生,先提供了這樣一個凡夫意識可以推導、可以觸及的空性,之後,再慢慢引導眾生進入最了義的空性。因為單空和最本質、最終極的空性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我們常常會把單空當作最終極的空性。





我們要知道,這種空性,只是暫時用來推翻實有執著的。之後,它也自身難保、站不住腳,最後也會消亡。所以,區分空性的層次十分重要。如果以為把一張桌子分解之後獲得的結果就是究竟的空性,是宇宙間的終極真理,那就大錯特錯了。這種誤解,會成為我們修行道路上的一種障礙。


我們必須善用這種空性,可以把它作為一種方法或工具,但如同過河棄船、得魚忘筌,在實執消滅完以後,就不要再去執著這個空性了。如果一直抱着這種空性不願丟手,死守不放,它就會阻礙我們的智慧成長。我們的智慧只能到此為止,不能再往上發展,無法接觸到最終極的空性。



四,法界與斷見容易被混淆。


作為修行人,我們應當分清法界與斷見的區別。


法界,即最究竟的空性,萬法的本來面目。


斷見,即通過邏輯來觀察任何物體,最後分解成虛無的時候,認為:物體先存在,後來變空了。這種從有變成無的觀點,就叫作斷見。


斷見有很多層次。最粗大、最嚴重的斷見,就是關於生命輪迴的斷見。認為人死了以後,一切都結束了,沒有來世,沒有輪迴。平時我們所講的斷見,就是這種斷見。


而比較細微的斷見,則是平時我們講的單空。從感官的角度來講,它不是斷見,而是一種空性。因為感官無法進入真正的空性境界,它所獲得的結論,都是存在的、實在的。但從最高層的空性角度來講,這就是一種斷見。桌子先是存在的,在推理以後,變成不存在,這就是典型的斷見。這與否認輪迴存在的斷見如出一轍。


但這種斷見還是可以幫我們在證悟終極空性之前,推翻我們內心如山的我執、實執與永恆的執著,所以還是有用的。


但在推翻執著之後,如果不懂得放棄,死執不放,這種見解就成了斷見。




見解的層次不一樣,所站的角度不一樣,視野的開闊度不一樣,得出的空性結論也會不一樣。在唯識宗看來,小乘的勝義諦根本不是勝義諦,而是世俗諦;而在中觀宗看來,唯識宗的勝義諦也不是勝義諦,而成了世俗諦;中觀也有不同層次,一層高過一層。最後從密法的角度來看,中觀的單空不是勝義諦,而是世俗諦,也叫作斷見。


《法界贊》裡講得很清楚,法界是空性和如來藏光明的組合體,是心的本性光明,它與斷見有着天壤之別。對希求證悟的人來說,分清法界與斷見特別重要。

 

五,覺受與證悟容易被混淆。


 

作為修行人,我們應當分清覺受和證悟的區別。


前面講的,是觀點或見解的區別;此處講的,是實修上的區別。


覺受和證悟,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修空性的時候,會對空性有一點點認識和體會。這不是邏輯的推理,也不是知識,而是一種親身的感受。很多人在稍稍有一點修行感受的時候,會認為自己證悟了,其實不一定。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在五道十地中,只有一地到十地,才是證悟的階段;一地以下的所有境界,都不是證悟,而叫作覺受。


覺受和證悟有什麼樣的區別呢?證悟相當於從地球上直接用肉眼看月亮,相對來說,很清晰、很明確。覺受不像直接看月亮,而是看月亮的圖片或水中的月影一樣,相對來說,比較模糊不清。所有初步的證悟,包括大圓滿的證悟,都是這種覺受而不是真實的證悟。


但證悟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證悟,包括通過邏輯推理,最後得出的對空性的認識和修心時的覺受。但狹義上的真正證悟,則不包括這種覺受。




覺受也有很多種層次,但最頂級的覺受,都沒有真正接觸到法界。覺受的本質是第六意識,證悟的本質卻是智慧。我們的意識永遠都無法直接地感受到空性,所以覺受並不是證悟。但隨着修行的進步,覺受會慢慢變成證悟。當我們的意識轉化為智慧以後,智慧就能直接地洞見空性。覺受不是智慧,所以不能解決我們的煩惱根源,即使能解決,也只是暫時的控制而已。


但能有覺受已經很不錯了,我們目前要追求的,就是這個覺受。在菩薩一地的時候,自然就超越了覺受。但我們目前連最初步的覺受都沒有得到,所以必須用功。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9: 敘利亞,將是埋葬美國霸權的墳場!
2018: 541、靈魂洗禮(三)天使降臨—普朗克
2018: 《紅樓夢》解(1)
2017: 用腳投票:中國留學生“歸國潮”
2017: ZT:猜古董 答案來啦!
2016: 新加坡對中國做了多少缺德事?
2016: 使世界和平的平衡軸可以由中國推動
2015: 酒干湯賣無, 賣修真鑰匙(14)
2015: 屠呦呦的實驗過程本身是證偽了葛洪的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