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劉清平隨筆|人性邏輯67. 人性善惡之爭的三大類型
送交者: luis 2023年05月06日16:06:07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劉清平隨筆|人性邏輯67. 人性善惡之爭的三大類型

 

本系列一開篇,就提到以往哲學家們,圍繞人性善惡展開的爭論了,現在又回到這個話頭,算是兜了個否定之否定的圈子哈。當然嘍,照本系列的使命,在此肯定不會基於任何規範性的立場態度,給出人性是好是壞,是善是惡的具體評判,還是只會從實然的視角出發,考察一下以往爭論的實然情況,看看能不能從中吸取一些,有助於我們如實理解人性的經驗教訓。

 

概括講,以往的人性善惡之爭,大體能夠分成三類。第一類呢,可以叫做“關公戰秦瓊式的隔空對陣”,典型的例子,就是導言裡說起的,咱儒家內部的孟荀之爭了:爭論雙方雖然說的都是“人性”,實際上指的卻不是同一個東西,如同孟軻說的善的人性,是指慈孝惠忠,荀況說的惡的人性,是指聲色犬馬那樣子。

 

普通人的日常言談里,也經常出現這類牛頭不對馬嘴的爭論。前面帖子提到,一些人歌頌人性的美好光明,號召大家對人性充滿希望;另一些人哀嘆人性的卑鄙無恥,呼籲大家提防人性的陰險惡毒;還有一些人嚴詞警告,千萬不要去檢驗,如同母豬上樹那樣子靠不住的人性,不一而足。為什麼這樣子南轅北轍呢?同樣是因為,他們說的壓根不是同樣的“人性”內容,所以才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不好意西喲,親,恰恰由於測不準的緣故,這類薛定諤式的人性善惡之爭,既沒有正面的結果,也沒有積極的意義,不僅理論上永遠得不出誰對誰錯的結論,爭來爭去爭了半天,十有八九都是白費力氣,實踐中也只會讓人拿不定主意,不知道是該把人性當成了底線來堅守呢,還是當成了破草鞋來拋棄,不是?

 

只有從這類爭論中跳出來,變成非認知價值中立的旁觀者,我們才能得到一點有益的實然啟示:現實生活里,人們實有的X性內容再複雜不過了,從聲色犬馬的耳目之欲,到事親從兄的道德情感,從人獸共有的感性本能,到作為種差的理性特徵,從自私貪婪的利己動機,到同情別人的利他動機……不一而足。也因此,我們要達成“自知之明”,就不能只限於片面地了解這種或那種特定的人性,而應當儘可能全面地把握整全人性的本來面目。

 

第二類呢,不妨叫做“蘿蔔白菜式的各有所愛”:針對同樣的人性內容,不同的人站在各自的規範性立場上,做出了截然對立的價值評判,就像聽說了張三在戰場上奮不顧身衝鋒陷陣,李四誇獎他勇敢無畏,趙五責備他犯傻不要命那樣子。讓事情變得更糾結的是,不同情況下,同一個人也會針對同樣的人性內容,做出“自相矛盾”的相反評判,如同李四一方面稱讚張三的勇敢德性,另一方面又宣布,敵方的士兵在戰場上衝鋒陷陣奮不顧身,不過是些愚蠢的炮灰而已,嗯哼。

 

與關公戰秦瓊的情況不大一樣,蘿蔔白菜的人性善惡之爭,儘管因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緣故,也不容易達成共識,化干戈為玉帛,畢竟還是有點正面意義的,能夠幫我們了解,不同的人站在怎樣的規範性立場上,由於人生理念的哪些歧異,引發了彼此間的什麼衝突,然後再去尋找處理這些問題的途徑。

 

比方說,對於人人都有的利己動機,有些人認為它天經地義,不管怎麼做,都符合人性;另一些人主張約束它,不可造成損人的後果;還有一些人宣布,它是萬惡之源,必須徹底否定。一旦人際間出現了糾紛,這些不同的好壞評判,也就不只是單純的觀點分歧了,勢必導致現實中的嚴峻衝突。所以呢,釐清了這方面人性善惡之爭的原因機制,就有助於我們找到克服這類衝突的有效方法。說白了,道德元理和正義啟明系列的任務,正是討論這方面的一些重要問題。

 

第三類呢,姑且叫做“不分青紅皂白式的一刀切”:儘管爭論雙方只是在評判某些具體人性內容的好壞,卻不知怎麼搞的,把事情整得擴大化了,得出了“人性整個都是善或惡的”籠統結論。也因此,與關公戰秦瓊式的情況差不多,這種以偏概全的人性善惡之爭,同樣會掉進缺失積極結果的坑裡,甚至陷得更深。

 

其實哈,孟荀間的人性善惡之爭,越演越烈的一大誘因,也在這裡:由於概念不清,以及“生之謂性”的說法火上澆油的緣故,他倆原本只是針對不同人性內容做出的特定評判,逐步通過以偏概全的途徑,變成了針對人性本身的全稱評判,最終演化出“人性本善”與“人性本惡”,這兩個無所不包的整全命題。

 

這樣子把事情弄得都快上天了,後世的論者們,自然非要爭出個子丑寅卯來不可咧。否則的話,要是沒法像徐復觀主張的那樣子,證明孟軻的性善論才能“在客觀上為萬人萬世立教”,荀況的論證“沒有一個是能完全站得住腳的”,儒生們該如何把積極向“善”的美妙希望,寄托在全人類的身上呀,不是?

 

其實呢,西語裡的“nature”一詞,原本就兼有“人性”和“自然”的意思,雖然潛在指出了“人性”屬於“自然”,但以偏概全的時候,卻也容易誘發“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惡”的類似誤解,要麼把“理性”或“信仰”說成人人生來都有的好東西,要麼把“感性”或“原罪”說成人人生來都有的壞東西。

 

可是哈,這類一刀切的結論,不管多麼美妙動聽,理論上只會造成扭曲。首先呢,它們的以偏概全,本身就屬於偷換概念了,有點像是單憑荔枝好吃,就說水果都好,或是單憑榴蓮難聞,就說水果都壞那樣子:要是承認了聲色犬馬的耳目之欲,構成了整全人性的一部分,你怎麼能夠單憑事親從兄的血親道德,得出“人性本善”的全稱結論呀?反過來問,當然也是一樣一樣滴,嗯哼。

 

其次吧,只把“人生來就有的屬性”當成“人性”,邏輯上同樣無從成立:第一,“生來就有”是怎麼個意思嘛?從啥時候算起啊?是不是單指那些隨着基因遺傳下來的生理屬性呢?第二,耳目之欲的實利人性,還能勉強說成是生來就有的,但如何證明,事親從兄之類,也是基因遺傳意思上,生來就有的道德人性呀?就靠烏鴉反哺,羔羊跪乳這樣子的“事實”根據麼?第三,將理性界定成人生來就有的善之潛能,是不是等於說,後來由於各種原因,這種潛能受損,沒法正常發展的人們,道德上就不可能再成為善的,理當在源頭處,就打入惡的冷宮呢?

 

所以哈,撇開了規範性立場,以及實踐方面的弊端不談,單從理論角度看,一刀切的人性善惡之爭,也是漏洞百出,問題重重的。事情很簡單:世界那麼大,人又那麼多,還有個著名的林鳥效應,如同禿子頭上的虱子那樣子,明擺在那裡,我們怎麼可能令人信服地證明,人性統統都是純潔善良,或幽暗邪惡的呀?畢竟,邏輯上講,對於全稱命題,只要找出一個反例,就能證明它的虛假了,不是?

 

這樣子看,如同在人獸之辨中,非要斷言“天地之性人為貴”,或是“天地之性人為賤”一個樣,無論主張人性善,還是主張人性惡,一概而論的抽象意思上,都是荒唐荒誕的,根本沒有爭論的必要。當然咯,這樣子說也不意味着,我們有理由從“滿街都是聖人”的豐滿理想,直接走到“人性無善無惡”的冷漠極端。

 

毋寧說,日常生活里,對於任何具體的人性內容,包括但不限於,生來就有的那些天性,任何人都會基於自己的非認知需要,做出或好或壞的規範性評判,並且因此形成蘿蔔白菜式的人性善惡之爭。這樣子說僅僅意味着,任何整全地斷言人性善或人性惡的全稱命題,都扭曲或遮蔽了現實人性的複雜真相,無從成立。

 

末了小結一下:以往兩千年的歷史上,三種類型的人性善惡之爭中,只有蘿蔔白菜式的,儘管不可能達成一個公認的定論,但畢竟能幫助我們依據人性邏輯的普遍元理,了解不同人們的不同非認知需要,以及規範性立場,增進“認識自己”的“自知之明”,甚至在一定範圍內,改變自己或他人,對人性的原有評判。

 

相比之下,無論是關公戰秦瓊式的,還是不分青紅皂白式的,差不多可以一棍子打死算了,否則只會白白地浪費時間和精力,非但無助於我們獲得“自知之明”,還把概念術語弄得一團糟了,憑空生出一堆不僅找不到答案,反倒很容易誤導人的假問題,因此最好還是敬而遠之,置之不理,嗯哼。

 

說到從這些反面教材里,能夠吸取的深刻教訓,大體有兩點:第一呢,探討人性的善惡時,不管我們堅持的是怎樣不同的應然立場,實然維度上,都應當從整全的視角界定人性,也就是把人們實際具有的所有X性,統統看成人性的組成內容。任何抓住一點,不及其餘的以偏概全,或者把某些具體的人性內容當成了整全人性看,或者把整全人性歸結為某些具體的人性內容,都會造成嚴重的扭曲,把人性是好是壞,是善是惡的爭論,帶到不知通向哪裡的斜路上去了。

 

第二吧,還是開篇那個話頭:別把應然當實然,但這次要從人性的“真善美統一”角度講起,可惜篇幅不夠了,只好留給下面的帖子細講哈。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2: 戰略分析(17):俄國侵烏將以俄撤兵陪款
2022: 前世今生論
2021: 愛欲與活力之於四角作用和四環作用
2021: 漢儒搞和平演變的成功
2020: 玉帝遣神 等(二則)
2020: 數據庫安全能力:安全威脅TOp5
2019: 陳獨秀們反儒反華的鐵證
2019: 無淘汰制的鋼琴比賽
2018: ★ Le 1er pas vers l'universali
2018: 也談北大林校長致辭念錯字和用錯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