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哈佛商学院六个亿的收与支
送交者: 薛涌 2006年05月08日14:30:25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人家一流的私立学校,是向学生身上投资。一个一流大学,就是一个超级的人才投资
组织,能够通过这种投资,把一个一文不名的人造就成百万富翁。

最近,哈佛商学院志得意满。根据2月6日公布的数据,该院2003年正式发动一场声势
浩大的募捐运动,目标是募集5亿美元。如今成果出来,达到6亿美元。

哈佛有钱,这并不是什么新闻。若仅凭一个钱字,也不值得我费笔墨。但是,这笔钱
背后的理念,却值得深思。

我一直批评名校展开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活动。

这并不是因为操办者口口声声要模仿人家的模式,而是他们在模仿时偷工减料,放弃
最关键的环节,学最皮毛的东西。像哈佛、耶鲁这种世界一流大学,和我们最大的不同是
什么?人家是私立,是自己在市场中竞争出来的。

实际上,美国顶尖的大学基本上全是私立。即使绝无仅有的几所州立大学,如密歇根
大学等,也越来越依靠民间的财源而非州政府的经费。乃至有人说,现在的名牌州立大学
也开始私立化。

那么,一流的私立大学怎么经营?人家不是靠办班、收学费过日子。要知道,这些私
立大学的学费虽然高得吓人,奖学金也高得出奇,特别是对穷孩子,不仅免掉学费,而且
给生活费,花钱请人家来读书。美国精英教育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让每一个才能卓著的
孩子有机会接受一流的教育。这样的理念,不仅是在这些名牌大学,就是在一些私立的“
贵族”高中、小学,也得到贯彻。所以,如果你把一个名校收的学费和给出去的奖学金相
抵,学校就剩不下几个钱了。要单靠学费,我敢说所有美国的名牌大学都会迅速破产。

不依靠政府,又不靠学费,学校靠什么吃饭?靠捐助。

名校都有一笔巨额的捐助基金,这是学校实力的基础。那么谁来捐呢?过去的毕业生
,即校友,便是一大主力。为什么校友们会这么慷慨?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校友们事
业成功,挣了大钱,有实力捐款。

第二,这些校友当年在学校读书时,度过了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对校园流连忘返,对
学校感恩戴德,成功以后,就像孝敬父母一样孝敬自己的学校。

按这个逻辑一看,你就明白这些一流大学彼此在竞争什么了。他们的竞争,实际上是
产品的竞争,不是教育硬件的竞争。他们要比的是:谁培养的毕业生日后更成功?谁的教
育,给学生的心灵留下了永久的印迹、奠定了他们一生的事业和生活的基础?你到各名校
看看就知道,学校对学生,就像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体贴备至。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
以后能没有出息吗?人家有出息后,能不回来“孝敬”学校吗?

商学院不同于一般的本科生学院和研究生院,是职业学院,还属于比较依靠学费收入
的。而且,美国学生毕业后最认同的是自己读本科的大学,那是惟一的母校、自己教育的
“老家”。日后的职业学院,和自己的关系一般淡得多。可是这次募捐,商学院22000多名
校友,即三分之一的硕士班前毕业生慷慨解囊。人家要不是在这里度过了一生难忘的时刻
、对母校充满感激,能这么掏钱吗?

再看看这6亿怎么花:11400万元将花在学生的奖学金上,超过预定的1亿的目标;100
20万元花在雇用教授上,也超过预定的一亿的目标;12530万元用于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
超过12000万元的目标;12750万元用于全球性研究和国际交流,超过预定的1亿的目标;校
园整修募集了8570万元,超出8000万的目标。另有近6000万元的机动基金。给学生的奖学
金,占了总金额的将近五分之一。

按照一般人的看法,所谓私立学校,就是从学生身上赚钱。错了。人家一流的私立学
校,是向学生身上投资。一个一流大学,就是一个超级的人才投资组织,能够通过这种投
资,把一个一文不名的人造就成百万富翁。所以,当你看到美国各大名校争夺优异的穷学
生时,就不会奇怪了。

由此看来,拿到钱常常只用来盖大楼是不合适的。尽管学校算得似乎很明白:学生来
来去去,最终不是学校的资产,可大楼是要永远留在那里的。更有甚者,是对学生乱收费
。如果学生还没有毕业,就觉得自己被剥了一层皮。你能指望这样的学生成功后会回来“
孝敬”学校吗?所以,学校要永远把学生看做自己最宝贵的资产。也只有这样的大学,才
是真正的一流大学。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5: 有钱与有权人的德性
2004: 没有证据不要乱骂"中国学术的腐败
2003: 英文词汇量五千是个坎
2003: 伯特.阿尔芒[译诗四首]
2002: 关于汉语和英语的比较
2002: 致人民大学同学(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