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為什麼你付出這麼多,孩子卻說你不愛他?
送交者: 周周心空間 2023年08月28日20:51:03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original link: https://mp.weixin.qq.com/s/xNcbNb959MO-D6ZhikPMZg

過去我們談過很多關於“關係”的話題,今天我們來談談什麼是“愛”。你或許是說:這有什麼好談的,天下父母哪有不愛孩子的。

 

是的,我也認同,就理論上來說,父母都是愛孩子的,我們還知道另一句話:愛是療愈一切疾病的良藥。

 

那麼,為何我們看到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受苦,在承受心理疾病的困擾呢?

 

這其中除了基因和社會因素以外,就是一個原因:缺愛。

 

這是很滑稽可笑的結論,因為我們現在的物質條件這麼的豐盛多樣,可以開口閉口對孩子說“我愛你,我欣賞你”,形式上,我們已經大跨步超越了父母。可是為什麼孩子卻依舊感受不到愛?

 

是他們慾壑難填?是他們麻木不仁嗎?通過我對大量個案的觀察,得出一個殘酷的結論:父母們大量的“愛的形式”,只是對自己“愛無能”的防禦而已。

 

比如近期做的一個個案,媽媽叫優優。優優早晨六點給我留言,問我當天能否給她安排一次諮詢(這相當於急診),說她情況緊急,特別需要疏導。

 

她很幸運,當天我正好有來訪者調整時間,有了一個空擋。優優是個溫婉端莊的女性,我透過她的眼睛就能猜測,她既不會大發雷霆,更不會打罵孩子。

 

她一見到我就說:周周老師,我昨晚一夜都沒有合眼。因為我和孩子發生了衝突。

 

父母和孩子發生衝突是難免的,何況是青春期的孩子,一夜沒有合眼,那代表這個衝突沒有完結,媽媽肯定有很多焦慮。


我問她發生了什麼,她說她偷看了孩子的日記,被孩子發現了。


我原以為日記有驚天動地的秘密,結果優優說,因為女兒一個下午出門聯繫不上,她很害怕女兒出問題,就去房間看一看,於是發現了桌子上的日記,就寫了一頁而已,而且只是記錄了一個夢而已。

 

優優當場把那一頁日記拍了下來,為了避免後患,就在手機上看完後又刪除了。


結果百密一疏,當女兒回來後,在玩她手機的時候,碰巧搜到了相冊,並且在已刪除的頁面,就看到了媽媽曾經拍攝的她的日記的圖片

 

於是,火山爆發,女兒指責媽媽看她的日記指責完了就把自己鎖在房間裡不出來。

 

而優優則在門外緊張和恐懼得不知所措,連聲道歉,可是於事無補,孩子依舊不依不饒。

 

所以,優優徹夜難安,因為不知道如何彌補自己的過失。


她有個問題:為什麼我對孩子這麼好了,處處都順着她,包容她,她還是老跟我作對?我真的已經筋疲力盡了。

 

我立即有個聲音:養孩子如果把自己整得筋疲力盡,那就相當於一個孩子在頭懸梁錐刺股的背書,短期感天動地,長期是要崩潰的。


因為這個過程,動用的是那微不足道的意識能力,而壓抑的是那個嗷嗷待哺匱乏的潛意識,也就是那個欸。

 

通過優優和她孩子的互動,我有個推斷,她潛意識裡有個很深的恐懼,這個恐懼是:恐懼爸爸媽媽不喜歡我,指責我。

 

我問她小時候的經歷,她是家裡老大,下面還有個弟弟。巧合的是,她現在也是一兒一女,而她搞不定的,懼怕的卻是女兒。


為什麼?顯而易見,她小時候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和珍愛的,爸爸媽媽更愛弟弟,對她關注和回應少了很多,但她從來不怪父母,而是合理化父母的忽視。

 

但是,不責怪,不代表不渴望被愛。這個渴望得不到滿足,就會投射出去,孩子是最佳投射對象。


一方面把那個未滿足的孩童時的自己投射給孩子,因此給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和關注。

 

一方面,又把那個嚴厲的父親或者母親也投射給孩子,因此時時謹慎小心,唯恐把孩子惹怒。

 

所以,這個過程里,優優面前的這個孩子是誰呢?儘管她得到了很多的關注,很多的包容,很多的物質滿足,可是她真為什麼不快樂,不幸福,不感恩?

 

因為媽媽付出的這一切,其實不是為了她!

 

愛,等於連接和回應。可是當媽媽自己小時候未曾得到好的連接和回應,媽媽自己就陷入苦苦的尋找,她會透過伴侶尋找,透過孩子去尋找,可是尋而無果。

 

她的內在恐懼和匱乏,又怎麼能感受到孩子的存在,又怎麼能滿足孩子愛的需求?

 

於是,孩子就又在重複她的痛苦,所以孩子就對她的付出視而不見,卻控訴她處處都做錯了。

 

這是很多案例的縮影。

 

那麼父母們該怎麼辦呢?

 

父母需要掉轉車頭,回看自己,去感受自己。我最近在直播間常常提到要愛自己,不是空口白話,而是當場示範。


最簡單的示範,可以集中在一句話:就是時時覺察自己。覺察情緒和想法。

 

時時覺察自己,就是時時在連接和回應自己。這個過程,就是在彌補我小時候求而不得的關注和愛。


那麼回到親子關係中,即使發生再棘手的情況,我們都可以透過時時覺察,來輕鬆的應對。

 

比如:

 

1. 當孩子伸手問你要錢時

 

很多父母有這個困難,我到底該不該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其實不必問我,而是問你自己。


問自己兩個問題:我之前和孩子對於消費的約定是什麼?按照約定來。第二個問題,如果我付出這一點超過約定的錢,我恐懼嗎?我憤怒嗎?

 

如果我的內在是平靜的,甚至喜悅的,那麼你就可以很爽快的滿足。而且沒有後患。

 

2. 當孩子控訴指責你時

 

當孩子指責你不愛他,說你不是個好媽媽,如果你缺乏自我覺察,你就重回到早年被爸爸媽媽指責的劇本里,你自顧不暇,感覺天旋地轉。


那個時刻,你的孩子就成了沒有媽媽的孩子。

 

如果你有自我覺察,甚至你經常和自己連接,你在那一刻就會一邊覺察自己,一邊有餘力看到你的孩子,真正的“看到他”,而不是只聽到他的吼叫或者他擰巴的臉。

 

那麼,孩子就在那一刻被你真正的接納,他的情緒就會安全着陸,即使你從行為上依舊會做錯,依舊不能處處滿足他,但是他從你的投射中解脫出來,他就感覺自由,同時,感覺到一個活生生的媽媽的存在。

 

所以,做父母並不需要上躥下跳,更不需要嘔心瀝血,而是要有一種能力,就是和自己在一起的能力。


如果父母有了這個能力,自己就能滿足童年裡不被滿足的期待,那麼父母就會有一顆豐足穩定的心,孩子靠近這顆心,就會被滋養,因而更獨立有力量。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2: 只要我從正面闡述西方文明,學生就反感
2022: 宇宙文明分級
2021: 萬丈高樓平地起 by maddogs
2021: 孔子名言解(15)
2020: 925誰來接替習近平?日有合、月有合;
2020: 我的第四部研究陳寅恪的專著在台灣出版
2019: 免費獲取- 喜馬拉雅最用心的教育音頻
2019: 為什麼價值觀因人而異
2018: 日本藏了多少中國國寶?
2018: “河圖洛書”,金注《推背圖》第十象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