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为什么去香港上大学
送交者: 李杨 2006年07月23日16:28:42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中国新闻周刊李杨、黄晨岚/香港的大学,突然间成了能考上北大、清华的内地“尖子生”们的一个热门新选择。一时间,警告内地一流大学正在降为二流的疾呼有之,对此“威胁”表示不屑的有之,但是,在争论到底香港的还是内地的大学算是一流时,有多少人真正了解香港的大学是怎么办的,从办学理念到教学方式究竟与内地已经司空见惯了的高教体制有何不同?

内地学生选择香港的大学,意味着选择了与内地大学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教育。香港高校的“报考热”,迫使内地同行重新思考什么是“现代大学制度”。7月15日下午,北京市重点中学四中(其毕业生每年高考到重点大学的占95%,其中上清华、北大的比例一直稳定在40%左右)的理科生杜鸥家,一家人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决定先把15000元港币的定金汇到香港大学,这样还可以有整个暑假的时间做出选择。

7月14日,今年高考674分的杜鸥,收到香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她没有获得该校奖学金。“薄薄的几张纸订在一起,就像一份账单,第一年3万,第二年8 万……”杜鸥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通知书上写明,7月15日是递交回执和定金的最后一天,逾期视作放弃。几天前,杜鸥收到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的录取通知书。另外,她还参加了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的自主招生,均被录取,但也都没有获得奖学金。

去清华,还是去港大?全家举棋不定。毕竟,如果选择港大,就要承担每年约10万元港币的花费。最后,杜鸥的父母决定汇款,预留下香港大学的名额,然后再多方打听、综合考虑到底该去哪所大学。他们有一个夏天的时间做出选择。但如果最后决定去清华,那15000元港币的定金就打了水漂。

其他参加香港大学自主招生的考生不同,杜鸥提前参加了香港大学的“校长推荐考试”。这是为综合能力强的学生提前设立的面试,面试时间很长,考官询问得也很细。在北京有60多名学生参加了这个考试。根据面试情况,香港大学给这些学生的高考成绩分别加上10分、20分或30分,以保证他们更容易获得录取资格。杜鸥在这次提前面试中,得到了30分加分。然而即使如此,她还是没有获得奖学金。竞争之激烈,由此可见一斑。

杜鸥在查询香港大学的报名申请名单时发现,北京四中至少有100多名同学报了名,占该校应届高中毕业生人数的1/5。据统计,今年8所香港高校在内地计划招生约1300人,而全国报名人数突破3万人。录取比例大约为23:1。

香港科技大学中国内地学生及学术事务主任朱力径此前向媒体披露,今年香港科技大学在内地共收到了6300份报名申请,按计划今年港科大在内地招生人数为160人,录取比例近40:1,甚至高出北大、清华在一些地方的录取比例。

香港理工大学的录取比例更为惊人。有媒体报道,香港理工大学今年报考人数为9600多人,是去年的3倍多。该校计划录取200人,录取比例高达48:1,是8所港校中最高的。“生源实在太好了!”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该校原定今年招收170名内地学生,但现在决定把招生名额的上限提高到220名。

经教育部批准,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今年被列入内地本科一批录取名单,即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以像选内地院校一样选报这两所院校的志愿,如被这两所高校录取,不能再被其他院校录取。而另外6所港校──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岭南大学和香港教育学院,继续采取考生自行选报、高校自主录取的办法。

高额奖学金、全英文授课、国际化程度高以及就业前景好,是港校受到青睐的主要原因。以奖学金为例,张信刚说,香港城市大学给出的全额奖学金是4年44万港币,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香港城市大学每年学费6万港币,宿舍费1.5万港币,加上杂费,饭费等,一年9万港币足够了。即使学生一年探家两趟,也会有节余。

香港高校到内地招生始于1998年。香港浸会大学校长吴清辉接受本刊采访时介绍,港校到内地招生最早得益于香港一个慈善团体“赛马会”的支持。1998 年,赛马会给香港高校提供了一笔资金,作为招收内地学生的奖学金。从此,港校拿着这笔钱开始在内地招生了。当时的做法是,港校委托内地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浙大、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等10所高校“代招”学生,这些高校把一些已经考入该校的学生推荐给香港高校。那时,港校在内地招生的总数也就几十名。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一位人士告诉本刊,“代招”的做法从1998年一直延续到2002年。2003年起,教育部允许港校在内地自主招生,但仅限于北京、上海、广东等6省市;2004年增加到10个省市;2005年又扩大到17个省市;2006年增加到20个。

据吴清辉介绍,香港每年招收大学本科生约14500人。港府教育统筹司规定,1998年香港高校招收的非本地生总额不超过学生总数的4%。这一规定在 1999年有所放松,达到8%。今年又进一步放宽,达10%。未来几年,这个比例将上升到25%。“在非本地名额中,只有少数是海外留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内地学生。”吴清辉说。

内地的学生和家长起初对港校是比较冷漠的。“刚开始,内地对港校知之甚少。”张信刚说,那时候内地的很多领导常常望文生义,以为香港城市大学是专门培养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人才的。“有领导甚至希望我们帮助通通下水道。”近年来,香港与内地的来往日益密切,港校的宣传攻势也不断扩大,港校在内地的声望水涨船高。

陈虎(化名)是北京四中今年应届文科毕业生。他告诉本刊,今年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港校都在北京四中做了宣讲,有的还不止一次。港校请回从四中毕业并已在香港就读的学生现身说法,推介港校。据他了解,有的港校还给已经保送清华、北大的学生开了会,承诺如去港校就将给高额奖学金。
“前几年还没人知道,”陈虎对本刊说,“没想到,这两年港校在内地招生一下子从买方市场变成了卖方市场。”香港中文大学目前已招到4省的高考状元;广东省 14名总分同为900分(指标准分)的状元中,7名报考了港校……7月,香港8所高校到内地大规模录取“尖子生”引起舆论广泛关注,以致于有媒体把港校在内地招生称为“掐尖”。

对此,本刊记者所采访到的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香港浸会大学校长吴清辉等纷纷表态,要理性看待这件事。“北大、清华永远是中国最好的大学”,“我们不会赶上北大、清华的。”潘宗光更说:“今年香港在内地只招1300多名学生。我相信,内地的好学生肯定不止这些。”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5: 世上真有鬼吗?
2005: 郝柏林:极具个性的科学家
2004: 加拿大工学院“校耻”教育得来的启示
2004: 好赌成性的霍金会继续输下去吗?
2003: 高校扩招带来的五大问题
2003: 让螃蟹们跑起来--评北大教改
2002: 牛津大学校长科林·卢卡斯:21世纪的大
2002: 俄罗斯的少女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