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怎樣造房子才不怕地震?
送交者: 結構磚家 2008年05月21日14:47:55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怎樣造房子才不怕地震?

結構磚家

本人出身於結構專業,三個學位中兩個叫建築結構,從事這個行業快三十年了。不算專家,算專業人士吧,叫結構磚家也行,我喜歡磚。

汶川大地震,千萬座建築倒塌,特別是滿載師生的教學樓整體坍塌,作為結構工程師,心情萬分沉重。我是懂行的。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學結構的,在此國難之日,除了捐款,覺得還有必要做點自己能做的事情,聊幾句科學普及的話。

怎麼樣才能造出不怕地震的房子?

也許有人說,專業上應該叫抗震設計吧?其實設計雖然極為重要,但只是其中一個環節,況且抗震的抗字也不準確。和大自然一味抵抗的思路是錯誤的,應該和自然討價還價,和睦相處。所以要採用耐震這類詞語。我們的設計原則是“小震不壞,大震不倒”。就是說在汶川唐山這麼大的地震下,建築物不倒塌或者坍塌,讓人可以不死少傷,把傷亡率降到最低。無限抗震的房子在經濟上是不存在的。

第一,選址。這次的山體滑坡的照片大家都看到了,地址錯誤是致命的。即使建築物再完整,也可能被整體掩埋,或被外物撞擊毀壞,或者整體滑入泯江。這只是從結構上考慮,而選址牽涉交通政治經濟各個層面,此不多述。

第二,結構形式。剛才讀到一篇文章,建議中國淘汰磚混結構。也許作者是學建築學的,不是學建築結構的,說得有點偏差。中國的磚混結構主要用在多層,一般是六七層以下的建築,大量的是住宅。而稍大跨度,低高層,中高層等,採用的是框架。再往上的高層,超高層就採用框筒,剪力牆,筒中筒等其他結構形式。至於淘汰,可以欣慰地告訴各位,隨着經濟和科技的發展,中國近年來已經逐步禁止使用預製板建築,特別是那種在汶川廢墟中看到的空心板。比如四川省建設廳2003年頒布的“政策文件:關於在民用建築中禁止使用預製混凝土板的通知” :

http://www.sccin.com.cn/GOAF/PolicyInfo.aspx?ID=360

遺憾的是,對於全中國已建的大量預製板建築,我們要花幾十甚至上百年來淘汰重建。中國的經濟還沒有發展得那麼快。個人覺得,磚混作為一種結構形式,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淘汰。隨着圈梁構造柱的增多完善,百分之百的磚結構已經逐步不存在,和框架結構的界限越來越模糊。(術語,這裡磚結構指靠磚牆承重)。當然,美國的獨立住宅大都是木結構,外面的磚牆或者文化石只是圍護和建築要求,不承重。

第三,基礎。建築物基礎的設計和施工是極難控制也是極其重要的。不均勻的沉降導致整個建築失穩,加劇了地震損失。不要忘記建築物是造在地上的,而地震就是大地的水平垂直等綜合變形移動。

第四,上部結構。學結構的都知道,抗震有個“強柱弱梁,強節點弱構件” 的諺語。解釋一下:中國用不起大量的木材甚至鋼材,鋼筋混凝土還是主導。而混凝土抗壓不抗拉,鋼材就起着抗拉的角色。地震來時,有橫波縱波兩種基本波動。橫波導致大地上下振動,對建築物並不可怕,因為中國的柱子的抗壓幾乎不是設計控制。(上下振動對構築物,橋梁等則可能有同等危害。)而可怕的是縱向波,也叫疏密波,導致建築物橫向振動,這次汶川地震的房屋橫向振動變形以米計算!(振動,不是震動)。柱子的強度和側向剛度受到致命的摧殘。而梁的跨度相對於建築物高度一般較小,又幾乎是受彎構件,必須比相應的柱子要弱些。一些不學結構的抱怨廢墟中的梁太細小,我看了覺得不見得是壞事。

也許講得太深了,簡單地說,梁斷了,死半個房間的人,柱斷了,死一樓的人。我曾經做了一個1米6高的28層樓模型作為我的論文,放在地震台上晃動。結果最下面兩層完全粉碎性坍塌,柱子全部破壞,然後導致整棟28層樓倒塌。這種破壞在台灣921大地震和這次汶川地震中都得到了證實。所以很多高樓的人地震時往下跑,結果壓死在底樓,而留在樓上的反而只是受傷。

至於“強節點弱構件” 則容易理解一些。學過焊接的知道,破鏡重圓,怎麼也沒有原來的結實。梁和柱,柱和板的連接總是最薄弱部位。如果節點破壞,真箇建築就是一堆積木。當然,節點是人工連接的,這也是為什麼中國開始淘汰預製建築。而不作抗震設計的地方如新加坡,仍然大量採用預製建築。

第五,施工質量。混凝土的標號,鋼筋的正確等級,數量,位置,施工方法與過程的正確。這個屬於監理和建築商的良心。不多述。

第六,裝潢。過渡的裝潢導致原來結構的削弱,或者掛裝物本省的不穩固,不經結構工程師的簽字的裝潢,都是地震中的殺手。

第七,抗震思路。一個基本原理就是耗能。讓房子能夠變形、移動,能多晃一會兒,彎彎扁擔,但是不倒。你看一下路過的汽車,在坑坑窪窪的路上,輪子上下直顛,但車裡人不覺得什麼,因為用了減震系統。如果你愛運動,你見過一個摩托車手或者滑雪者從高速狀態跌下來,那種翻滾十幾圈的可能還活着,而一跌到位的十有九死。抗震設計,要求構件有耗能措施,比如牆板中不怎麼受力的部位要故意做薄,地震一來牆碎了,但房子不倒。

中國以前的木結構房屋是很抗震的,地震來時,大地移動,但木柱子是架在地面的石板上的,地動房不動。而且木結構本身也允許更多的各向變形。後來農村富裕了,開始大量用磚頭做樓房,也就是上面說的磚混結構,這種抗震優勢一下子沒有了。缺少專業教育的當代國人還繼續在把數千年的舊房子形式拋棄,連同很多很多千年的智慧都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很可惜,很可惜。

美國加州的伯克利大學採用了中國這種古老的抗震原理,在很多高層建築和超高層建築物底部加了塑膠墊子,可以錯動,並且在屋頂加了減震陀,盡一切可能消耗地震能量。

第八,民眾住宅的管理。美國的每一座建築物,無論是個人住宅還是一個馬房,甚至換一個窗戶,都要有相關部門審批。而中國廣大農村的千千萬萬個建築住宅施工,都是幾個農民師傅在做,不必也沒有鄉里村裡的建築質檢部門步步把關簽字,看着真讓人揪心哪。中國要步入發達國家還有漫長的路。

第九,抗震科技。不誇張地說,中國的抗震規範和地震多發的日本美國的差距已經很小。大學和研究所都是數理化出生,牛角尖鑽得很多。但是其他方面的研究,比如監理體制,建築材料,建築機械,施工方法這些貌似不上檔次的東西,卻有着大學問。

第十,國家發展。牽涉到經濟,政治,道德,法制,教育的各個層面。我很高興地看到中國在這條正確的道路上大踏步地走着。我對中國的未來充滿信心。

房子抗震是個很大的題目,本文很多地方只能蜻蜓點水,沒有全面的說,說多了也顯枯燥,就這樣吧。讓我們為了祖國和世界人民少受地震的苦難,各自在自己的行業盡一份力。

向汶川地震遇難者默哀!

0%(0)
0%(0)
  test  /無內容 - JFYJFY 06/15/08 (106)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7: 千年老博後自述:國外再苦 也不肯回國
2007: 子虛烏有?莫須有!
2006: 學術,多少廢話假汝之名行之
2006: 從傅新元們的公開信說開去
2004: 也談自然中國特輯兼說中國創新基金等等
2004: 我看賀梅案
2003: 2003,中國最可愛的人
2003: 我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