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bunny2:為什麼外國的月亮園?
送交者: bunny2 2012年07月12日05:50:5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為什麼外國的月亮園?
-- 小談西方文化的精華:“事實與邏輯”


在我與五大網友關於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精神的爭論中,老幾網友提出這樣一個觀
點:忽略其他文化對人類文明貢獻,如中國文化,是犯了“盲人摸象”的錯誤。考
慮到五大也這樣想,也許還有其他朋友持同樣意見,我想應該作一個解釋。

先遠扯。當柏拉圖當年創辦他的學院時,他的弟子之一是亞里士多德。他們師徒本
來關係密切,後來發展到學術觀點上“水火不容”,以至後者說,“吾愛吾師,但
吾更愛真理”,是有原因的。(我孤陋寡聞,五大能不能提供一個中國師徒“學術反
目”,但又都是大儒的故事?這樣才能稱得上“交鋒”,既,“思辯”)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偉大,是因為他們“概括”了人類思維的領域,全部所需知
識所需要的方法。簡單的說,一個叫關於“原則”的研究,另一個叫關於“事實”
的研究。如果你能發現世界上還有除此以外的事物需要研究,你就“站在了巨人的
肩膀上” - 這樣的發現,是近代的事情。此是題外話。

“原則研究”的精髓是:從已知的前提中,揭示和推導出潛在的定理。“事實研究”
的精髓是:在偶然的條件下,發現未知的事實。

舉例來說。比如前者,如果“追求幸福是人的權力”,你可以作出結論,那麼“人
一定有言論自由的權力”,“人也一定擁有財產權利”,等等。後者的例子,曆法
的制定與孕婦分娩,是完全無聯繫的不同的知識。如欲懂得,需要分別學習。

關於各種文化的知識,如同“盲人模象”的努力一樣,是關於一個事實,什麼是文
化?等,的知識。如欲懂得,需要分別學習。這也叫作“歸納邏輯”,既,從有限
的(偶然)事物中,分別了解各個知識的內容。在做了這樣“充分數量”的了解之後,
你就可以抽象出一個關於“什麼是文化?”,的道理(原則)。這種歸納後的抽象,
可以看成“初級抽象”,因為它們“僅僅”來自不同和眾多的事實。為什麼稱事實
是“偶然”的呢?因為一切事實,都是在時間和空間中產生。你發現或感受它們,
是你“恰巧”在那個時間和那個地點,存在在那裡。亞里士多德創立的植物學,分
類學,地質學,物理學等等,都是類似性質的知識。

那麼柏拉圖的“原則論”,既“形式(Form)”,與其學生亞里士多德發現的求知規
律,既,“通過事實尋找知識”,有什麼本質地不同呢?簡言之,柏氏的“形式研
究”,是“高級的抽象”。高級在什麼地方?你一定問。柏拉圖的“原則/形式”思
想,不是“直接從事實中抽象出來”的,如同亞里士多德發現的物理學的知識一樣。
它是從上面所說的“初級抽象中”,“再次抽象”出來的,所以我稱之為“高級抽
象”。它的源泉是思維概念本身,而不再是事實本身。柏拉圖所用的方法,是“思
辯”,是“辯證法”(不要混淆與毛澤東的“辯證法”),是從“原則再到原則”的
過程。只有在調查事實的時候,我們需要大量反覆的求證,例子越多越好。而到了
“高級抽象”,對方法的要求是遵循規律,如公理原則。至此,可以將二人的區別,
看成“兩股道上跑的車”。對柏拉圖的地位,在西方知識群體中,“稍微”高於亞
里士多德,我理解,就是這個原因。

我們的網友,堅持“西方有的中國都有”,主要是將西方文化的知識成果,理解為
精華全部類似亞里士多德的發現了,而不理解柏拉圖思想在人類文明中的意義。我
希望我回答了“為什麼對西方文化的精華的理解,不是文化上“盲人摸象”的問題。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1: 民科c_y_lo現形記簡化版
2011: 民科c_y_lo又冒出來了,俞允強到底錯在
2010: 日本政府開列的國際野雞大學名單,西太
2010: 還有諸如“普林斯頓”“哥大”“一類
2009: 季羨林和任繼愈:我們要哪一種國學大師
2009: a loose sonnet
2008: 論G8占其三:再談英語問題
2008: aa88:改變中國人的精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