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公司大学:对大学理念的重新定义
送交者: 服务大学 2004年04月08日17:59:20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今日的大学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社会服务功能。随着各种服务型大学的出现,一种新的大学形式——公司大学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泰勒综合了公司大学的各种研究观点并总结三年来欧洲公司大学研究的最初结果。公司大学并不是一个被排斥在高等教育理念之外的机构,恰恰相反,公司大学的出现正在促使我们重新理解传统的大学理念。

作为社会重要的组织机构之一,大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知识的传承、文明的发展、文化的传播,还是社会的整体进步,都离不开大学的积极参与。大学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站”。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来临,大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大学的概念已经走出了象牙塔,也不再完全囿于传统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今日的大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社会服务功能。各种服务型的大学也踊跃而出,与商业活动紧密相连、最具服务特性的无疑是“公司大学”。什么是“公司大学”?公司大学的建立到底意味着什么?是否有悖传统大学的真实含义?二者的关系如何?这些都将引起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重新思考。

界线被打破

最近关于国际高等教育和“准大学”性质的争论是理解新的管理改革——公司大学的核心。大量的改革者,如美国的摩托罗拉大学、英国的巴克利大学和欧洲大陆的沙尔开放大学都是教育分析家和管理者公认的重要改革范例。关于这些“准大学”的数量很难得到可靠的估计,但毫无疑问的是,关于公司大学的论述却是明显的并且很普遍的。

教育与商业、大学与其它教育机构之间原来存在的明确界线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公司大学的兴起可以被看作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因为成立公司大学主要是为了增加企业界与教育界的相互交流,并使之作为改革的排头兵。几乎所有的公司大学都存在这样两种事实特征:(1)公司大学由公司所有或由公司控制;(2)公司大学的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公司内部。此外,对于我们来说,使用教育界的语言来说明公司的改革议程是公司大学建设至关重要的方面。

目前,尽管人们对人力资本发展的关注和对已有的国家认可的大学的治理增多,但教育家和管理者都对公司大学的性质和涵义没有进行任何程度的研究。因此,这一任务便留给了公司内部人士,他们将公司大学的积极作用与公司利益联系起来,并调整高等教育术语的适当性及其象征意义;同时,公司大学也引起了那些对公司大学改革的积极效果和价值感兴趣的咨询者的注意,他们乐意向人们讲述并分别介绍公司大学的成功经验。

公司课堂

尽管提法很新颖,但公司大学的出现决不是企业与教育的第一次接触。从美国工业化初期开始,资本所有者就试图影响教育系统所提供的“产品”的性质,19世纪中期,随着对工人技能要求的改变,工厂管理人员发现,新来的工人没有达到公司所期望的职业技能要求,于是他们便开始寻找由公司所有的学校。早期的文献表明,这种学校有一种附加的功能,它们可以使未来的工人了解新的工业劳动组织的相关纪律,这是公司大学“公司新员工训练中心” 所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

公司对教育“失败”的反映进一步推动了20世纪的教育改革。第一批公司大学之一——摩托罗拉大学的建立一方面是为了给那些被排除在国家教育系统之外的低水平的员工提供基本的读写和计算训练,其它公司大学,如美国的“不列颠电信”主要为员工进行再培训,目的是为了满足由于科技的发展和工作的变化带给员工的不断变化的要求。其它还有一些扮演“经纪人”或“看门人”的角色,它们为公司提出各种培训类型并解释向大规模公司发展的可能性,并为其提供可能的选择方式。然而,其它诸如Gemini Ernst 和 Young or Boeing则被认为是组织的战略中心,在这里,高级管理人员和有晋升潜力的领导们聚集在一起讨论和确定公司的发展目标。

高等教育的象征意义及其实践

对一些人来说,“公司大学”一词可以被解释为“空心贝壳”或“特洛伊木马”。他们认为,公司大学实际是经理人员为了公司的发展目标而提出的一个冠冕堂皇的称呼,实质是公司的内部培训活动,其目的是赋予培训活动合法性。另外一些人认为,高等教育的中心原则,即大学的理念,与公司大学的运转正好相反。批评家认为,由于大学已经发展了500多年,公司教育的性质肯定劣于大学的实际水平和大学的哲学。例如,研究中的学术自由和出版不受制度干预的思想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原则,然而,自由的研究和研究结果出版都不是公司大学活动中的主要方面。而且,对于个人和学校来说,独立的批判分析标准被认为是高等院校中最基本的内容;而这些标准却不是公司大学所重视的特性。

除了上述定义问题,还有一些问题涉及公司大学的活动:是什么促使管理者利用高等教育的象征意义及其实践建立起公司大学(公司又得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公司内部和高等院校内部。通过高等教育内部对公司大学的各种批评,我们很容易从高等院校内部找到问题的答案。公司所使用的各种关于高等教育机构的术语,如大学、协会、研究院或学院等,存在很大的学术阻力。确实,自从这些术语被划入“受保护的商业名称”以后,有些国家(如英国)对这些术语的使用进行了法律上的限制。而且,高校对于公司在使公司大学支持教育标准和规范方面所承担的责任表示怀疑。于是,出现了两种争论:第一,如上所述,公司大学并不遵守大学理念所要求的任何原则;第二,如果大型公司能够自由地将大学作为进行管理改革的一个举措,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及其产生它的各种文化资本)将会变得质量低下。

然而,我们的研究发现,公司管理人员对这些问题却不感兴趣。他们认为,公司使用教育的象征意义及其术语有两个目的:其一,这样可以提高公司培训和发展的地位,并使其合法化;其二,公司大学提出的各种看得见的义务使它们的高级管理人员在教育政策的谈判桌上占有一席之地,表明他们能够更好地在国家教育讨论中代表公司的观点。

相互间的理解

有人提议,除了已有的大学以外,作为专门训练或公司培训的机构,任何机构都应该被重新命名,都应该拥有自己的认证部门和奖励结构。这些举措将还给学术界其真正的象征意义和价值,使高校回到自己本来的面目,并为其提供保证。但这一直接措施却受到了那些对公司欲缩小高校与公司界限做出热情回应的高校人员的挑战。总之,“大学”是一个比我们想象的独特性较少的概念。

企业市场对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人们也许还没有注意到公司的老板正在悄悄地资助着学生,高校中的研究计划和学术职位也正在被跨国公司支持着。高等教育正变得越来越接近公司性质,这使学术自由也面临着潜在的威胁。也许,令人想不到的是,大公司作为竞争者逐渐侵入高等教育领域,这是大部分公司大学所认识到的方式。在理解公司大学之前,我们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和思考。我们的研究也确实表明,与高校的评论家们相比,英国和欧洲的公司大学是更加复杂的、有意义的举措。高等学校的象征意义和良好声誉使公司面临重要的、难以达到的变革。或许,通过寻求理解公司大学的含义,我们也许可以更好地理解高等教育的含义。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3: 钱学森与中国应用数学
2003: 对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反思
2002: 大刀张飞名著:关公战秦琼--(现代版)
2002: 水稻基因组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