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成佛之道(增注本)第四章 三乘共法(2)
送交者: 亦宛然 2013年05月08日11:25:44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辛二
   壬一:
   所谓五蕴者,色受想行识,取识处处住,染着不能离。
   上文「所」说的「五蕴」,是五类不同的事素。同类相聚,每一类都包括了很多的事素,所以叫蕴,蕴就是聚集的意思。佛说到苦谛,每约五蕴来说。经中曾说:五蕴像五个拔刀的贼,这正是使众生苦迫,而无法逃脱魔区的东西。五蕴到底是那五类呢?是「色受想行识」。一、色蕴:色的定义是『变碍』,是可碍又可分的。有质碍,就是有体积而占有空间的;有质碍,就是可分析的,可破坏的:这就是现代所说的物质。但从物质生起的能力,佛法也称之为色。虽然所说能力化的色,指善恶行为的潜能,然与现代所说的『能』,也很有类似的见地。二、受蕴:受的定义是『领纳』。在内心触对境界时,领受在心,引起内心的情感,感到或苦或乐的,叫做受;受就是内心的情绪作用。三、想蕴:想的定义是『取像』,就是认识作用。在认识境界时,内心就摄取境相,现起表象作用;再加构想,联想等,成为概念;依此而安立种种的语言或文字。四、行蕴:行的定义是『造作』。在对境而引起内心时,心就采取行动来对付,如经过心思的审虑,决断,发动为身体的,语言的行动。行,本是思心所,是推动内心去造作的心理作用──意志作用。因此,凡以思──意志为中心的活动,所有一切复杂的心理作用,除了受,想以外,一切都总括在行蕴里。五、识蕴:识的定义是『了别』──明了,识别。我们的内心,原是非常复杂的。把不同的心理作用分析起来,如受,想,思等,叫做心所。而那内心的统觉作用,叫做心。此心,从认识境界的明了识别来说,叫做识;所以识是能识的统觉。色是物质的,受想行识是精神的;轮回在生死中的众生,就是这五蕴。我们所自以为是我,或是我的,其实都离不了五蕴,不外乎身心的活动,物质与精神而已。
   众生的五蕴,叫五取蕴,因为是从过去的取──烦恼而招感来的。从取烦恼而生的,本质上已免不了苦痛。而现在有了这五取蕴,由于取烦恼的妄想执著,所以又苦上加苦。佛说有『四识住』法门:我们的「取识」(与烦恼相应的识),是不能没有境界的,取识的境界,不外乎四事:物质的色;情绪的受;认识的想;造作的思。取识在这些物质的或精神的对象上,一直是「处处住」著,看作可取,可得,可住,可着的。取,得,住,著,都表示取识与对象的「染着」,像胶漆的黏着似的,「不能」脱「离」。识对境界有了染着,那境界的每一变动,都会引起内心的关切,不能自主的或苦或乐,当然是免不了苦痛。树上的叶子落下,你可能并无反应,那因为你没有看作与自己有关的。如心爱的人,心爱的权位,财富……尤其是最关切的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或濒临死亡的边缘,那就会感到无比的痛苦。这因为你染着他,看作自己或自己的。取识的对境染着,正像陷身于网罗或荆棘丛中一样。总之,识是能住着的,色受想行是所住着的;总合为五蕴,就是一切苦痛的总汇。
   壬二:
   此复由六处,取境而生识。
   众生的身心自体,就是苦恼的总聚。除了五蕴的开示而外,佛又有六处说(又十二处),六界说(又十八界)。所以「此」苦聚,「复由六处」来开示。六处,是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六处又叫六根,都是『生长』的意义。六处是身心自体的又一分类,说明了由此六根门,摄取境界,发生了别的识。六处是认识活动必经的门户,通过这六根门,才能发生认识。如眼,耳,鼻,舌,身,是物质的,是能见色,闻声,嗅香,尝味,觉触的生理官能。佛说是极微妙的色法,所以应该是神经。意是能知一切法的心理官能,心识的源泉。众生的认识,是不能离开六处而成立的。六根能摄取六种境界,就是色,声,香,味,触,法。依六根门而摄「取」六「境」,就能发「生」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六识是依六根而发生的,六根是增上缘。也是缘六境而发生的,六境是所缘缘。因为根与境,对了别的识来说,都有生长的作用,所以也可以总合六根,六境,名为十二处。不过从众生的身心自体来说,经中大都着重眼等六处。六处为根门,这才取六境而生六识。等到六识起来,不但是了别境界,而且是烦恼相应,取着境界。取着境界,这个身心自体,就陷在苦痛的深渊了!
   壬三:
   或六界和合,世间苦唯尔。
   对于苦聚的身心自体,佛「或」着重于物质的分类,而说「六界和合」。如说:『四大围空,有识在中,数名为人』。六界,是六类,是构成众生自体的六项因素,界是种类或因素的意义。六界是: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也叫六大。地、水、火、风四(大)界,是物质特性的分类,意义有深有浅。从浅近处说:身体的骨肉等坚硬性,是地界;血汗等润湿性,是水界;温热性,是火界;呼吸运动等轻动性,是风界。这是物质──生理的一切。空界,是空间。如脏腑中空隙,眼耳鼻口等空隙,以及周身毛孔,都是空界。换言之,物质的身体,是充满空隙的。识界就是了别,取着的六识。有了这六种因素,就成为众生。
   众生成就的身心自体,经上每说:『得蕴,得界,得处』,这是众生苦聚的一切。有了这,就有了生命(约通俗说),也就有了苦迫。这正如老子说的:『吾有大患,为吾有身』。但在外道的思想中,除了这身心现象而外,还有永恒不变的『灵』,或者叫『我』,才是流转于地狱,人间,天国的主体。其实,这是众生愚疑的幻想产物。「世间」众生在生死六道中受「苦」,苦因苦果的无限延续,更没有别的,「唯」是这蕴,界,处而已。
   在佛说苦聚的开示中,一、指出了这是彻底的苦迫性:『真实是苦,不可令乐』。如不给以彻底的修治,是没有任何希望的。二、指出了苦聚的事实,众生才能从『灵性』,『真我』的神教迷妄中解脱出来,才有解脱自在的可能。修学出世的圣法,这是必要而首先应该深切解了的。
   庚二
   辛一:
   苦生由业集,业集复由惑,发业与润生,缘会感苦果。
   以下,说明集谛。集是为因为缘而生起的意思。众生世间的「苦」果,为什为会不断的「生」起呢?这是「由」于「业集」。业,是为善为恶的行为(表业),又从善恶行为而引起的潜力(无表业)。因业力的积集,苦果就从业力而集起了。但「业集」又为什么生起呢,这是「由」于「惑」。惑,是迷惑,是烦恼的通称。因众生内心的不良因素,烦动恼乱,这才有业的集起。
   说到这,应该了解一个重要的问题。要知道,业力的招感苦果,烦恼是主要的力量。烦恼对于业,有二种力量。一、「发业」力:无论善业或恶业,凡能招感生死苦果的,都是由于烦恼,直接或间接的引发而起的。所以如断了烦恼,一切行为,就都不成为招感生死的业力。二、「润生」力:业已经造了,成为众生的业力。但必须再经烦恼的引发,才会招感苦果。这如种子生芽一样,虽有了种子,如没有水分的滋润,还是不会生芽的。也就因此,如烦恼断了,一切业种就乾枯了,失去了生果的力量。由于烦恼的发业与润生,在因「缘会」合时,才有业种的招「感苦果」。所以,一般但说业感,是说得不够明白的。假如要说业感生死,倒不如说:由无明等烦恼而感生死,说得更扼要些。
   壬一:
   业有身语意,善恶及不动。业灭如种习,百千劫不失,随业感生死,不出于三界。
   集谛中,招感生死的业力,在五乘共法中,已经说到。现在略说「业有」二类的三业。一、「身语意」三业:这是从业的所依而分类的。身体的动作,或是恶的,如杀生,偷盗等。或是善的,如不杀,不盗等。这不但是一般的生理活动,而是带有道德或不道德性质的身体动作。这种身体的动作,名为身表业,业就是动作的意思。由此身体的动作,引起潜在的动能,名为身无表业。这虽然无可表见,但是物质的能力化,有着招感果报的作用。同样的,语言的表达(文字,可说是语业的身业化)中,妄语,两舌等是恶的;诚实语,和合语是善的,名为语表业。由此语言的表达,而引起潜在动能,名为语无表业。身业与语业,属于生理的动作,及引起的动能,都是属于物质的。意业,是属于心的。与思心所相应的心心所法,是意业。有人说:业的体性,是思心所。内心的活动,是意业。由内心的发动而表现于身语,这种动身、发语的思,就名为身业语业。这样的解说,是倾向于唯心论的说明。然而,佛说善与恶的身业,语业,是天眼所见的色法。所以,说(无表)业是物质引起的特种动能,应该更妥当些。二、「善恶与不动」三业。善业与恶业以外,什么是不动业呢?这是与禅定相应的业。与色或无色定相应的业,当然是善的。但禅定的特徵是不动乱,所以业也叫不动业。这种不动业,能招感色界及无色界的生死。因此,善业与恶业,是专指能感欲界生死的业力而说。
   无论是身语的动作,或者由此而引起的动能──表业与无表业,依佛法说,这都是生灭无常的,刹那就过去了的。「业」已刹那「灭」而过去了,那怎么还能招感后果呢?对于这,经中或比喻为「如种」子:如草木的开花结子,虽然凋谢枯萎了,但种子还会生芽,抽枝而发叶的。或者比喻为如熏「习」:像藏过名香的匣子,香虽已经取出了,但匣里还留有香气一样。因此后代的学者,就成立种子说,或习气说,来说明业力感果的可能,但这到底是通俗的譬喻而已。依佛法的深义来说,过去了,或者说刹那灭了,这并非说等于没有,而只是从现实存在而转化为另一姿态。可以说:灭了,过去了,不是没有,而还是存在的。当然,这与存在于现在的不同。如物质的从质而转化为能,决非没有,但不能以体积,质碍等物质概念来局限他。所以业力的刹那过去,一样的存在(当然不是现在),只要遇到因缘的会合,就会招感果报,如能的化而为质一样。假使因缘不和合,业是永久存在的,无论是「百」劫,「千劫」,万劫,无量数劫,业力「不」会「失」去,还是会感果的。
   众生,「随」着不同的「业」,招「感生死」果报,一生又一生的延续下去,常在五趣中流转。由于这是烦恼所引发的,烦恼所滋润的,所以无论业是怎样的善,高尚到什么地步,终究「不出于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三界,是众生活动的三大区域。在这三界以内,永久是生死不了。所以出世的三乘圣法,就是要从根本上消除生死的原因,而不致再受三界生死的系缚,这才能实现佛法大解脱的目标。
   壬二
   癸一:
   烦恼贪镇疑,不善之根本,疑如醉如迷,镇重贪过深。
   再说到集谛中的「烦恼」。这是内心的不良因素,坏分子。无论是知识的,感情的,意志的,凡是不正确,不恰当的,使我们因此而烦动恼乱,引生不安定,不和谐,不自在;由此烦恼,造作种种业,更引起未来的苦迫:这都叫做烦恼。烦恼是非常复杂的,在烦恼中,「贪,镇,疑」,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本」,所以叫做三不善根。根本,是什么意思呢?这是说:一切烦恼,可以分为三大类:一、贪类;二、镇类;三、疑类。一切烦恼,无非这三烦恼的支派流类。如爱、染、求、著、悭、谄、□、掉举等,是贪类。忿、恨、恼、嫉等,是镇类。见、疑、不信、□沈、忘念、不正知等,是疑类。众生都是有烦恼的,但各有偏重。一向惯习于多起某类烦恼,就会造成不同的个性,如贪行人,镇行人,疑行人。如三类没有偏重的,就称为等分行人。更详细的,有『人情凡十九辈』的分类。
   烦恼太多,这里不能广说,就举三不善来说吧!一、「疑」是愚疑,也叫无明,从对于真实事理的无所知而得名。但不是说什么都不知,反而这是知的一类,不过是错误颠倒,似是而非。「如醉」酒,也「如」着了「迷」的。是的看成不是的,不是的却看作是的;有的以为没有,没有的以为是有。不应该说的而说,不应该笑的而笑,不应该哭的而哭,不应该作的而作。迷迷糊糊,颠颠倒倒,疑疑惑惑,这就是愚疑的相貌;最难根治的烦恼。从他的不知来说,是不知善恶,不知因果,不知业报,不知凡圣,不知事理。从他的所知所见来说,便是:『无常计常,无乐计乐,不净计净,非我计我』。不是对于真实事理的疑惑,就是对于真实事理的倒见。二、「镇」:这是不满于境界而引起的恶意。如发作出来,就是忿,是诤,是害,是恼怒。如藏在心里,就是怨,是恨,是嫉妒。这种过失,是非常严「重」的。不但因此而作坏事,有些好事,也因为不能容忍,一念的镇恨心起而破坏了。我们与众生间,从过去到现在,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应有慈悲心(无镇害心),才能有利于自己,无损于别人;才能做到自他和乐,自他两利。可是镇烦恼,是恰好的反对,成为穷凶极恶的罪恶来源。经上说:『一念镇心起,八万障门开』。又说:镇如火一样:会『焚烧诸善根』。三、「贪」:这是染着自我,及有关自己的一切。顾恋过去的,耽着现在的,希求未来的。虽不是镇火一样的严重,却是水一样的渗入,彻骨彻髓,「过」失极其「深」切。贪爱,主要是自我的爱恋,从现在到未来。如对人,那就是爱我的父母,我的儿女,我的兄弟姊妹,我的朋友等。对事物,那就是爱我的财富,我的事业,我的学问,我的名誉等。有了贪心,虽是可以做成很多的好事,但由于以自我的爱染为本,所以是不彻底的,有时会一转而起镇他心,镇是爱的相反面。爱到极点,有时会镇恨到极点。神教说:『上帝爱世人』,我想在他们想像中的上帝,这话是对的。因为爱极了,所以会恨到极点,如洪水为灾,几乎使人类与动物绝了种(见《创世纪》)。
   这是『上帝爱世人』的最好事例,因为有爱就有镇,爱与镇是难得分离的。所以从佛法来说,这是凡夫的真面目。庸俗的神教徒,还能想像出超庸俗的真正道德吗?而且,有了爱染,染着了一切,一切的变动,就会牵动自心而引起苦痛。所以佛说:『爱生则苦生』。
   癸二:
   佛摄诸烦恼,见爱慢无明。我我所摄故,死生永相续。
   烦恼的三大分类,可说是专约欲界,尤其是约人类而说。如在色界与无色界,镇恚就不会生起了。所以,「佛」在统「摄」一切众生所有的「诸烦恼」中,又另有「见、爱、慢、无明」──四烦恼的分类。这是可从种种意义,作不同解说的。现在略说三义。一、古德称此为『四无记根』。并非严重的恶性,而却是烦恼的,名为有覆无记。研讨到微细的烦恼,这四者被发见出来。特别在大乘的唯识学中,这四烦恼,是被看作与第七识相应的烦恼。在没有证真理,断烦恼的圣者,这四烦恼是一直没有离开过的,成为众生烦恼的内在特性。在这一解说中,称为我疑,我见,我慢,我爱。本来没有我(常住不变自在)的,看作有我,名我疑。由于自我的错觉,因而执为确有的,名我见。由于执有自我,而对自我有妄自尊大感,名我慢。不但妄自尊大,而且爱恋此自我,名我爱。一切众生自我中心的活动,就在这种内在的烦恼特性下开展起来。二、在《阿含经》中,常见到这一系列的分类。拿人类来说:从烦恼而来的错谬,可以分为二类:一、认识上的错误,名为见;这只要有正确而坚定的悟解,就可以改正过来的。二、行动上的错误,称为爱;这要把握正确的见地,在生活行为中,时时照顾,不断磨练,才能改正过来。所以有的说:『知之匪艰,行之维艰』。在从凡入圣时,断了部分烦恼,但还没有究竟,称为『余慢未尽』。慢是微细的自我感,及因此而引起的自我中心活动。如彻底断尽了,就得到解脱。不过,罗汉们的习气还没有净,习气就是最微细的无明──不染污无知。如能这也断尽,那就真正究竟清净了。三、疑──无明,为一切烦恼的总相。如由此而分别起来,属于知的谬误,是见;属于情的谬误,是爱;属于意志的谬误,是慢。一切烦恼,总不外乎这些。
   每一烦恼,都有发业与润生的功能,也就都有集起生死的力量。但最根本的烦恼,是什么呢?在四谛的说明中,以爱为主,因为爱是染着而起苦的根本。其他经论,总是说:无明为本;我我所见为本。这可以举一比喻:如人陷身在棘藤遍布的深草丛中,眼目又被布蒙蔽了,怎么也不得出来。眼目被蒙蔽了,如无明。棘藤草丛的障碍,如爱。所以经中,也说无明及爱,为生死的父母(因)。但陷身在棘藤丛草中,想要从中出来,那末眼目蒙蔽的解脱,是首要的。所以理解到:无明为生死的根本,而解脱生死,主要是智慧的力量。无明,不是说什么都不知,反而是充满迷谬的知。其中最主要的,是不知无我我所,而执有自我,执著我所的一切。所以,无明就是『愚于无我』;从执见来说,就是我我所见了。我,是『主宰』的意思:主是自己作得主的;宰是由我支配他的。所以我我所见,是以自我为中心,而使一切从属于我:我所有的;我所知的;我所支配的;一切想以自己的意欲来决定。众生在有意无意中,确是这样的营为一切的活动。这是以自我为中心而统摄一切的(当然,就是大独裁者,连西方的上帝在内,都不会完全成功),也是如胶如漆而染着一切的;这是一种凝聚的强大向心力。这样的活动所成的力量(业),就是招感生死,而造成一个个众生自体的力量。众生自体,本没有不变而独存的自体,如外道所说的『神我』,『灵性』,而只是身心(五蕴,六处,六界)的总和活动。由于「我我所」见的执取,才生起自我(常恒自在的)的错觉。由于我我所见「摄」取的缘「故」,就会造成向心力,而凝聚成一个个的自体。但这是从业力招感的,而业力是有局限性的,所以经过多少时间(一期的寿命)就业尽而死亡了。(也有因为福尽及横死的)。但我我所见为本的烦恼,还在发挥他的统摄凝聚力,这才又引发另一业系,展开一新的生命。众生就是这样的「死生」,生死,「永」远的「相续」下去,成为流转生死,茫无了期的现象。
   己二
   庚一:
   苦集相钩缠,死生从缘起,佛说十二支,如城如果树。
   四谛的苦谛与集谛,已约略说明了。现在要说缘起法门,缘起就是集苦相生的竖的说明。要知道,不只是由集而生苦,苦也是能起集的。如众生在感到了生的苦报后,依此业感的身心苦果,又有烦恼与业的活动。所以,「苦」与「集」是互「相钩」引,互相「缠」缚,也就是展转为因果的。明白了这,对「死生」的「从缘」而「起」,已有了扼要的了解。要知缘起说的主要意义,是说:一切的存在,都是从因缘而起的。那因缘,也还是从因缘而生的。所以每一存在的事物,从过去看,都是从因缘而有的,这就是果了。从这而看到未来,又都有影响未来的力量,所以这也就是因了(且约前后因果说)。在这样的见解下,神教的创造说,成为不可能。因为一切由神而生起,而神却是不从因有的。这种为因而不从因有的创造者(神,作者),是非现实的,仅是幻想的产物。所以,佛说生死无始。拿苦与集来说:苦从集生,而集又依苦而起,一向是这样的展转相续。如从一点钟而到十二点,又从十二点而到一点钟,不能说最初从何而起一样。生死的无始相续,就是从缘起的正见中发现出来。
   「佛说」缘起,因随机不同,所以有不同的开示。「十二支」说,只是说得更完备些,成为佛教缘起说的典型而已。如说集与苦,也是缘起。或说三支:烦恼,业,苦。从烦恼起业,由业感苦果,又依苦果而生起烦恼。或说五支,这是《阿含经》中常见的,就是:爱,取,有,生,老病死。或者说十支,是: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或说十二支,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十二支,就是十二分。在众生生死延续的过程中,观察前后相生的因果系列,而分为十二。古人称此为『分位缘起』,是很有道理的。也惟有如此观察,才能充分明了生死延续的过程。但缘起的原则是一,而说明是可以多少不同的。研究起来,这十二支,应该是不同说明的总合,所以也不一定专依古人的分位缘起说。佛说十二支缘起,有种种譬喻。或说「如城」:众生在十二缘起的因果系中,像在四周围绕的城中,不得其门而出。可以出来的地方──城门,又有守卫巡逻的,所以过门也不能出去。众生在生死中,虽有可以由此而解脱的地方,但为烦恼所困惑,一直没有冲破这缘起的连锁,而得到解脱。又说「如果树」:如从种子发芽,生枝叶,开花,结果;果实又成为种子,又会发芽生叶。虽然在前的不就是后来的,却有因果的密切关系。种果相生,一直延续下来,拿这作为生死缘起相续的比喻,是最亲切不过的。
   庚二
   辛一:
   无明之所覆,爱结之所系,有识身相续,相续而不已。
   缘起支的叙述,很多是从识支开始的,所以经说:『齐识而还,不能过彼』。可是,在识支以前,有的又加上无明与行二支,成为十二支。在《阿含经》中,一再说:『无明覆,爱结系,得此识身』。无明,爱(行),识三者,可以看作完整的,独立的缘起说。等到与识支以下相综合,才成为十二支的。现在,先从这三支自成统系的意义来说。
   「无明」「所覆」,「爱结」「所系」,在上面的譬喻中说过。生死流转,如陷身在棘藤深草丛中,眼目又被蒙住,不能脱离一样。无明,是知的迷谬错乱,所以像布物的蒙蔽了眼目。经上说:『真义心当生,常能为障碍,俱行一切分,谓不共无明』。无明确是对于通达真实义的智慧,起着蒙蔽障碍作用的。爱有染着的作用,使人系缚在生死中,所以譬喻为结。从烦恼来说:无明是属于知的,是认识上的错乱;爱是属于情意的,是行为上的染着。有了这两大因缘,众生就感到了「有识身」──众生自体,而「相续」的流转生死。这也就是无明为父,贪爱为母,和合而生生死众生的意思。与经说的:『诸业爱无明,因积他世阴』,也大体一致。这三事,说尽了生死流转的主要项目。得有识身,是有取识的结生相续,为一新生命的开始。这样的无明,爱,识身,无始以来,从过去到现在,现在到未来,一直是这样的,不断的「相续」「不已」。
   在一般的十二支缘起中,第二支是行,行是业的别名。行业,不是别的,只是与爱相应的,思心所所发动的行为。所以三事说的无明,爱,识,与十二支中的无明,行,识,是可以相通的。如从十二支的立场来说:识是现在这一生的开始。拿人来说,就是当父精母血结合时,有识的刹那现起,因而结成有心识作用的新生命。这样的有识结生的新生命,从何而来呢?这是从前生的业种所引发的;业就是行支。当前一生的最后死亡时,虽然身心崩溃了,但过去所造作的业能,并未消失;等到因缘和合,就随着业力善恶的不同,而得或苦或乐的果报体,成为一新的个体,新的生命。行业的感果,是离不了烦恼的发业与润生的,无明就是烦恼,是以我我所见为摄导的烦恼的总名。这样,由于过去世的烦恼──无明,有过去世的业──行;从过去世的烦恼与行业,才有现生的生命开始──识。从无明而行而识,说明了从过去到现在的生死历程。
   辛二:
  缘识有名色,从是有六处,根境相涉触,从触生于受,缘受起于爱,爱增则名取  ,因是集后有,生老死相随。
   十二支中的识,是一期生命的开始。有些经典,从识支说起。这因为,推求现实的身心活动,到达识的结生相续阶段,已到了生死业报识的核心。后代唯识学者,以异熟的阿赖耶识为中心,来说明生死杂染的一切,可说是吻合佛意的。「缘」此结生的「识」,就「有名色」支的生起。名是心理的,色是生理(物理)的。由于识的结生,身心就开始发展。照经上说:不但因识而有名色,也因名色而有识。这意思是说:我们的一切身心活动,是要依于有取识(唯识学中叫作阿陀那识)的摄取而存在。反之,也因为身心的活动,有取识才能存在。正像没有领袖,就不可能有群众的组织活动;如没有群众,领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但在十二缘起支中,着重在识缘名色。应解说为:名色是精血和合以后,还是肉团的阶段。
   「从」此名色而进一步的开展,就生起眼,耳,鼻,舌,加上身,意,「有」了「六处」的差别,这己到了形成人体形态的阶段。
   胎中虽有眼耳等根,还不能见色闻声等。一到出了胎,从此六「根」开始了与六尘「境」界「相」关「涉」的活动,根境相触而起一般的认识,叫做「触」。根境识三者,因触而和合,也可说因三者的和合而有触。认识开始,就到了重要的关头。在触对境界时,首先发生了合意的,或不合意的,或非合意不合意的反应,这叫可意触,不可意触,俱非触。不幸得很,众生的认识,是不离无明蒙蔽的──『无明相应触』。所以触对境界后,就会依自我中心的执取,起种种的复杂心理,造种种的善恶行为;生死轮回,是不能避免的了。佛所以教诫弟子,要『守护根门』。在根境相触时,如有智慧的观照,就称为『明相应触』,那就能从此透出,裂破十二缘起的连锁。
   「从触」的可意或不可意,当下就能「生于受」。可意的,起喜受乐受;不可意的,起苦受忧受;非可意不可意的,就起舍受。如有智慧而正念现前的,就不起味着,不为情感的苦乐所惑乱;否则就危险了。
   没有正念正知的,都是依「缘」此或苦或乐的「受」味,生「起」深深的「爱」著:爱着自我,爱着境界。这时候,已以主动的姿态,对生命与尘世,倾向爱恋而作不得主。此后,只有愈陷愈深,无法自拔。上面从识的结生,说明了身心的开展过程,以及对境而引起内心的活动情况。触是认识的,受是情感的,爱以下是意志的活动了。
   内心有了「爱」染,爱心的「增」强,就进展到「名」为「取」。取有四:执取自我,叫我语取。一般的追求五欲,叫欲取。而宗教与哲学家们,不是执取种种错误的见解──见取;就是执取种种无意义的戒条,苦行──戒禁取。这是从爱染生命与尘世,进而作思想的或行为的取着,造成世间一切苦难的结局。
   爱与取,正是依着烦恼而有的一切活动。「因」此烦恼的活动,就起「集」成「后有」的业种。这在十二支中,叫有支。有,是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就是三界的生命自体。但这里所说的,不是现实生命的存在(有),而是能起后世生命的业力,也可说是未来生命的潜在。有了这,那末现生死了以后,未来识又会结「生」。生了,就不能不「老」不「死」。生老死的「相随」而来,便是未来生死相续的简说。
   十二支,可以分为三世,有两重因果:过去因(无明与行)生现在果(识,名色,六处,触,受),现在因(爱,取,及有)生未来果(生,死老)。同时,前生以前有前生,后世以后(如不了脱生死)有后世,三世因果相续说明,就是无限生死相续的历程全貌。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2: 为什么删了南蛮核电的帖?版主是共党吗
2012: 听圈内人士披露美国大学,感觉就是不一
2011: 刘菊花大胆抄袭为啥陈力丹教授两腿发抖
2011: 理性和为私 第三章:世俗自由意志主义
2010: pzzdm:关于光是不是实物的讨论
2010: 看啊,中国人也会批判质疑了!
2009: 为人父母难哪!说说我儿子的忧郁症
2009: 花子 and rainbow, 我已经译完全文。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