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Yiyi11
萬維讀者網 > 健康生活 > 帖子
疾病更新李開復 讀懂腫瘤標誌物
送交者: 挑挑揀揀 2015年03月31日07:19:16 於 [健康生活] 發送悄悄話

疾病更新李開復:過好自己的日子開心活着 - 新浪財經 - 新浪網

財經天下周刊2015年第五期封面配圖

記者|李翔 石海威 周昶帆 編輯|丁偉 攝影|時會理


開復,歡迎回到這個瘋狂的世界!


尤金·奧凱利(*畢馬威的首席執行官)堅信自己可以成為一個更好的CEO。

他通過冥想和不斷地追問內心,感覺自己正越發的“隨心自在”,並且在抵達生命的“完美”。他正在經歷一次人生挫折。但他覺得自己從挫折中所獲甚多。他學會了更加注重當下,也不再想要刻意去劃分家和工作的界限。在高爾夫之外,他開始喜歡上了滑雪,這項運動同他會計師的性格並不相符。它是一項確定性沒有那麼強的運動,滑雪者需要依據地形而動。“滑雪允許犯錯誤。滑雪更加寬容。在滑雪場上,你可以屢屢犯錯,但是你還能滑出佳績。”尤金·奧凱利說。

他對現實的感知變得更加細膩。他也因此更加喜歡現實了。在打高爾夫球時,“我喜歡風拂松梢的感覺,就像海風掠過水麵和海洋一般。我還能聞到松樹沁人心脾的清香。百鳥盤旋,鳴聲嚶嚶,紅藍相間的羽毛無比艷麗。”

他反問自己:“如果在之前的生活中,我能夠讓這種隨心自在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一些,結果又會如何呢?在生活的每一天都能隨心自在,又會怎樣呢?我會因此而喪失在商界的成功嗎?”他的結論是:“當年如果能有現在的覺悟,那我就能成為一個更加出色的主管。”他相信自己會更加有創造力。

看上去他已經成功得不能再成功了。當時他已是美國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畢馬威的首席執行官,管理着超過兩萬名員工。當美國總統希望邀請一些知名的CEO到白宮做客時,他必定會在那個名單裡。每天排在他日程中等待和他會面的,都是商業大亨和知名公司的CEO。他們或者是他的朋友,或者是他的客戶。

現在他發現了可以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CEO的方法,或者說哲學——唯一的問題在於,此時距離他的生命結束只有三個月的時間,或者更少。他的大腦被醫學無法治癒的腫瘤占據了。


身患癌症商業精英俱樂部的另一名成員安迪·格魯夫的經歷則是另外一種類型。他以一種充滿懷疑的精神瀏覽了他能找到的幾乎所有關於前列腺癌的論文。白天他照常工作,工作間隙就給這個領域的權威醫生們打電話。“晚上,我閱讀醫學論文,總結論文中的數據,或將不同文章中的數據進行比較……一開始,那些論文混亂得讓人吃不消。但我越往下讀越清楚,就跟我30年前學習半導體時一模一樣。這多少在我的這次挺嚇人的經歷中,增添了一種奇怪的樂趣。”安迪·格魯夫說。

他比較了兩種治療方法的優劣:手術和放療。以科技企業家特有的方式,他以概率的方式來計算公認的首選治療方法——手術的效果,要知道他可是戈登·摩爾的搭檔。“如果我沒有囊外擴散的話,數字表明假設給我做手術的醫生很棒,我10年內的復發率只有15%。如果有囊外擴散,我在相同時間內的復發率達60%,而我又有60%的可能性屬於後者。這表明我10年內的復發率為40%,這個比率並不讓我滿意。”安迪·格魯夫說。

他和15位醫生和7位患者認真交談過。那些醫生分別是不同療法的主張者和施行者,那些患者則在實踐中採用了不同療法——有時他會有些惱火地發現,患者和醫生的說法並不一致,甚至大相徑庭,比如在對手術治療法後遺症的描述上,患者表示苦不堪言,而醫生則宣布大為成功。他抱怨說這種現象絕對不會出現在他所處的行業。

在拜訪了主張放療法的醫生之後——他還需要在放療的幾種方法之中再做比較;他將兩種治療方法寫在紙上,他稱之為他病情的資產負債表,然後從中選擇了“聰明彈”放療法——這種治療方法採用將高劑量種子短期植入體內後取出的療法,它使人可以計算並控制放射性種子在體內的時間。

然後,他頗有些自得地說:“一共加起來,我只請了3天假。隨後,大概過了兩個星期,我就一切正常了。然後,體外放療階段開始了。作為補充治療,共做28天,每天只不過幾分鐘的事兒,卻實在很麻煩……讓我最惱火的是,我的體重增加了。”

安迪·格魯夫這段抗擊癌症的經歷非常著名。他把自己患上前列腺癌的故事發表在了《財富》雜誌上。在那本著名的《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中,他也專門用了一章來講述這個故事。他的傳記作家理查德·泰德羅開玩笑說,得知自己的老闆因為前列腺癌也只請了三天假,英特爾的員工們都不好意思因為感冒請假了。史蒂夫·喬布斯在獲悉自己患上癌症之後,就在第一時間打電話給了安迪·格魯夫。安迪·格魯夫陪了他兩個小時,並且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我們本期封面的主角李開復則介於這兩者之間。和安迪·格魯夫一樣,在接到醫生關於自己患上四期濾泡型淋巴癌(他體貼地對記者說,關於濾泡型淋巴癌的具體解釋,可以在百度百科的宣判之後,這位在中國大陸最知名的商業精英之一也選擇了自己的研究方式。他通過互聯網訪問醫學網站,來確認自己的病情的嚴重程度——他得到的結論是醫生關於一到四期的分類方法並不科學。他通過這種方式重新找回了樂觀。樂觀,這是成功的創業家和成功克服癌症的患者都需要具備的最重要的品質。

當然,他和安迪·格魯夫一樣戰勝了癌症——科普作家和醫生悉達多·穆克吉稱之為“眾病之王”;而尤金·奧凱利和史蒂夫·喬布斯很不幸地都沒有成功不同的是,安迪·格魯夫非常自得於自己只請了3天假,然後用了28天時間,“我挺過來了。不再有什麼激素反應啦,放療啦,午睡啦”。在放療後3周,他按照日程表在日內瓦95’電信大會上做了他稱之為“我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演講”。李開復則用了17個月才回到創新工場位於北京關村鼎好大廈的辦公室。在此前的17個月時間內,他只能在台北通過視頻來參加創新工場每周的會議。而且,即使是在回歸之後,他仍然對自己的工作進行了調整。他聲稱自己只會用一半的時間在工作上。他希望像安排好工作一樣安排好壓力和健康。

和尤金·奧凱利一樣,李開復重新發現了“生活”這回事兒。他的感官在被重新打開。現實向他呈現出除了“成功”之外的其他美好。2月13日在北京的家中同包括《財經天下》周刊在內的媒體交流時,他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幾個月前我去朋友家裡,一進門,覺得他們家的桂花好香,家裡布置得好漂亮。我說你這個躺椅真棒,家裡布置得這麼好,讓人很想去躺一躺。他說我家一直是這樣啊。我說,你家不是剛裝修嗎?他說你來過我家好幾次了,你怎麼會這樣說?你以前是不是都不太關心這些?每天腦子裡在轉,創業啊,投資啊,30分鐘了還沒發微博啊,谷歌發生危機了,來了個什麼人啊,是不是你現在終於可以聞到桂花香了,可以看一看風景了?”

臉上長滿包包的汪華當時坐在李開復旁邊。在李開復缺席北京創新工場的17個月時間裡,汪華是創新工場在投資方面最重要的領導者。他以聰明和不修邊幅著稱。李開復看着汪華對大家說,你看,這時候你就要注意了,這是免疫力低下的一個表現。不過,他馬上補充說:汪華可以放心,這不是帶狀疱疹,我現在能夠認出帶狀疱疹。在被確診患上癌症之前,李開復也曾患上一次嚴重的帶狀疱疹。

他甚至開始談論自己從前是不是過於“功利”。他開始重新思考通過自己的幾本書傳遞出去的價值觀:最大化影響力、做最好的自己和世界因你而不同。

3周之後,3月5日,《財經天下》周刊在創新工場北京的辦公室內再次專訪了李開復。卡夫卡說,疾病是一種恩惠,它給我們提供了經受考驗的可能性。如我們之前所看到的,儘管確定地知道自己的時間所剩無幾,尤金·奧凱利仍然認為疾病是生命送給他的禮物,而且他將自己在病中的感悟寫了下來。安迪·格魯夫戰勝了疾病,同時他也將自己的患病經歷發表了出來,先是在《財富》雜誌,接着是在自己那本暢銷書《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中。同樣,李開復也沒有避諱談論自己的疾病,以及疾病給他帶來的改變。

當然,這場疾病在17個月前剛剛宣布時引發的轟動效應到今天也沒有完全停止。這不僅僅是因為李開復的身份,他是中國人最熟悉的商業世界的面孔之一,也是微博上影響力最大的公眾人物之一;不僅僅是因為這場疾病毫無預兆的突如其來和李開復在疾病面前表現出的謙卑;也不僅僅是因為這場病要讓創新工場離開李開復單獨運轉一段時間,而且在當時沒有人知道這段時間會延續多久——這同樣是一個精彩的故事,一家突然離開了其創始人、CEO、形象大使和精神領袖的機構必須單獨運轉,它如何保持團隊的士氣、正常運營甚至要在空前激烈的競爭中不落後於對手;還因為當時複雜肅殺的輿論環境,這種環境讓李開復的病也顯得不那麼單純。

而在他離開的這17個月中,他早已看到的科技創業和創富的瘋狂勁頭並未平緩。中關村一條被命名為創業大街的街道開始廣為人知,並且變成了創業精神的符號;阿里巴巴在紐交所的公開上市刷新了IPO融資額的歷史,並且讓這家公司成為僅次於谷歌的全球第二大互聯網公司;BAT三巨頭尤其是騰訊和阿里巴巴在以買下中國互聯網的勁頭進行大掃貨似的收購;包括陌陌在內的新的移動互聯網公司閃亮登場;小米成為了全世界估值最高的未上市科技公司;圍繞着移動端的爭奪越發激烈,微信和支付寶關於移動支付的戰爭,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的燒錢之戰(然後它們又在情人節那天宣布合併了),美團和大眾點評的競爭;新興的公司正在比賽着發布17個月前可能難以想象的融資額,然後也有人爭論說其中有些公司在融資額上作假……因此,我們對李開復的訪問當然也不可能不談及正在發生的這些事情,畢竟,他是中國互聯網世界最有發言權的觀察者之一了。

好的,現在,開復,歡迎你以更平靜的心態回到這個更瘋狂的世界!


專訪李開復

最危險的時刻、恐懼感、閱讀與治療

Q:之前聽說,治療過程中您有過大出血的經歷,很危險。您在那一刻內心的想法是什麼?

A:流完了就沒了(笑)……

其實挺搞笑的,因為那次我大出血的時候,不是內出血,是它的人工血管沒做好,血就射出來了。照那個射的速度,估計可能不是很長的時間就流光了。它不是我的病很嚴重,所以大出血,而是手術之後沒做好的問題。人工血管拔開以後,因為是一個非常大的人體血管,血就射出來了。

那時候其實我太太跟我姐姐,還有我姐夫就在隔壁。我就說,流血了,趕快叫人,完蛋了。你知道發生了什麼嗎?他們開始大笑。


Q:以為是開玩笑。

A:因為我平常跟他們亂說話說多了。我說真的,快點快點。第二次又笑起來了。一直喊到第三次,我太太終於進來,(然後)出去趕快找醫生、護士。她去找的時候,其實我覺得也沒什麼,就是在想該怎麼辦,沒有真的覺得說就會死掉。


Q:那算是最危險的時刻是吧?

A:那就是一個……其實就覺得人的反應真的很慢。我順便教你們一下,萬一哪天有大出血的話,你要拼命把它按下去,這樣子。電視裡都不對的,流血了遮住遮住,不是的。你要拼命把它按回去,要不然它會射回來。

那就是一個我覺得事後想很搞笑的事情。以後不要再做放羊的孩子,老是騙人。


Q:沒有恐懼感?

A:還沒想到那裡,一共兩分鐘。恐懼感應該是當醫生說我是四期的時候,那時候開始有。四期就是要死嘛,結果發現他們不科學。

簡單地說就是他們把人的淋巴癌分成一期二期三期四期,百度一下就知道了。一二三四並不是真的很好的預測,你不嚴重、比較嚴重、很嚴重、快死了。它的一二三四分法很容易讓病人聽懂。但我覺得這其實是非常不嚴謹的做法,有誤導。因為一個癌症病人,人家跟你說你是四期,肯定你嚇都被嚇死了。你有沒有看凌志軍的書《重生手記》?癌症三分之一被嚇死的,三分之一被醫死的,三分之一才是真的死的。


Q:你讀過他那本書?

A:是,我一生病,就讀了。他送了我之後,(一直放在)書架上沒看。一讀,他寫得特別好。其實我的這種濾泡性淋巴癌,你要精確評估我存活的年度的話,要看下列一些東西。一個是IgG(人體的免疫球蛋白,對免疫力有重要作用),百度一下,谷歌一下都可以。第二是叫LDH(乳酸脫氫酶)。第三個是要看你的腫瘤有多大,不是多少,而是多大。超過6厘米,是一個很大的線。如果你有一個長了6厘米,那就挺不好了。第四是要看有沒有進入骨髓。還有一些其他的年齡什麼等等的。

我去自己查了這些東西以後,發現我的IgG是正常的,我的LDH是偏高的,我沒有6厘米的,也沒有進骨髓的。所以我就重新算了一下。如果真的用我們人類簡單的分類法,一期沒事,二期有點嚴重,三期很嚴重,四期是要死了,我其實大概是2.5了。

所以當我說服自己是2.5期,然後我用數學公式算了一下,根據過去的1000個病患的例子,根據我得到的這幾個結果,我大概活5年的可能性是有50%多,活10年的可能性是30%多。這個聽起來就沒有那麼恐怖了。其實就是用科學的過程來說服自己,順便也了解到醫學界的不嚴謹。但是對我來說,很幸運的是我看到50%、30%,這個數字聽起來好像概率挺高的。

如果有人跟你說,你有30%的可能性能活10年以上,70%不能。當然你聽了會不愉快,可下一步問題就會變成:我如果要把30%變成60%該怎麼辦,什麼情況下30%會變成10%?答案很簡單,好好照顧自己。這就是上次我們談的飲食、運動、睡眠跟壓力。我如果都做到80分,也許我的30%就會變成70%。就是這樣。


Q:我不知道您有沒有重新去看類似英特爾的安迪·格魯夫寫自己患上癌症的書?

A:沒有,坦誠地說從來沒看過。我看了很多書。包括有一本叫《追逐日光》的。尤金·奧凱利寫的。他是畢馬威的CEO。從得到確診到生命結束只有三個多月。然後要過好每一天,活在當下。也讀過一些宗教、神學、哲學、心靈、醫療,然後如何幫助脫離悲傷什麼的。還有很多的養生書,太極拳,還有什麼甩手功、氣功、中醫針灸,還有醫生讓你吃薑、打果汁,沒有都做,就是去看了,全部看一遍,判斷自己該做什麼。我覺得有些好難的,有些嘗試了一下就放棄了,有些覺得就不要試了。

我去網上查各種資料,哪些營養品是可能抗癌的,因為這些東西也不能很確定,我就英文中文都找,大家公認的那些我就去買了一堆。然後我家裡有一個柜子,你拉開的話,兩個抽屜全部擺滿的都是藥。當時經常去美國採購,我女兒幫我帶一些回來,有一些直接航空運,有些我在台灣或者其他地方自己買。什麼維他命、靈芝、孢子粉、胡蘿蔔素、魚油,還有台灣一個很神秘的醫師送來的幫助提升抵抗力的……後來因為怕重複吃了,所以我就每一天放一個盒子,再後來那個盒子不夠放了,我就買了各種不同的盒子,桌子上每天打開來,這麼大一把的藥……我太太說,你這樣子吃早飯都吃不下了,你要把藥當早飯吃了。她很擔心,就去問我的醫師。醫師說你今天吃幾顆?我說還好,二十多顆。“太多了”,醫師說,“你讓我過濾一下”。最後他就說維他命B是可以吃的,然後另外還有兩樣,其他的就不要吃了。


工作安排、控制情緒、和對疾病的接受

Q:您回來之後,我們也見過兩次,經過這麼大的變故,您好像也沒有重新規劃自己的人生。

A:其實有。我說工作50%的時間,不是說每天工作四小時。我上次見你的那個禮拜排得比較滿。但完了我就去歐洲瞎逛,去購物、去看景點、去吃美食了。你看我發的微博、微信就知道。這樣就有足夠的放鬆。平均達到50%,這是我的目標。

這次我們談完,明天我就回台灣了。回台灣後我沒有安排任何的行程,下面一個禮拜幾乎都沒事。就是放下,去爬爬山、陪陪家人,還要做個體檢。除此之外沒有過多的計劃。

另外的話就是工作的強度跟力度。我給自我的定位,就是說他們過去17個月做得那麼好,我不會插手進去干涉他們的工作,我會繼續放權給他們。我想做的幾件事其實也很簡單。第一就是作為創新工場對外的一個窗口,無論是對媒體、社交媒體,或者是投資人,多花點時間,這個是很輕鬆可以做的。跟你們聊不會說繃得很緊。你不是大公司投資部要來跟我談條款的,這是完全不一樣的。

第二,我覺得我可以用我的過去的一些人際關係跟橋梁,再去看看全球化發展的機會跟潛力。比如說去硅谷看看那邊的投資人,或者去我的幾個老東家的高管那裡看看,然後就是看看海外有沒有很棒的華人回來創業的。或者是對接的機會,中國有什麼地方領先那邊的發展,那邊有些什麼好的想法可以帶回國內。這些我覺得是可以比較輕鬆之下完成的。

第三,如果是幫助我們投資的公司的話,我覺得我最能幫助的應該是比較大的那些公司,比如說從100人發展到1000人的過程中,而不是3人到30人的過程中。我會傾向於挑選這些公司來幫助他們。這樣比較適合我過去的經驗。這一次我們剛去了豌豆莢。跟他們談談戰略、發展、機會、挑戰。跟整個團隊大概聊了一個小時,整個三百多人,講了一些我對未來的預期,對他們的認知、認可和建議。

最後一點就是真的在恢復作為創新工場的領導者。

這個領導者,一定程度是一個象徵,只要我人在這裡,就是感覺大家心就踏實了一點。當然,一部分是說(要明確)創新工場到底是什麼?上次你在我家聽到的,我們自我認知的三點,每個人該做什麼。關注我們的每個員工。聽他們的想法跟建議。綜合我們的戰略和方向。這已經超過50%了,不能再多了。

其他的細節我就不管了,去見創業者,分析評估,他們去做,我最後把關就可以。而且把關我是跟我的合伙人一塊把關,不是我一個人。這樣的話我覺得我的壓力不會太大。


Q:之前在互聯網上也一直有一些對您的傳言,您有聽到或者看到這些傳言嗎?那時候反應是什麼?有些涉及政治的,也有些關於個人的蠻惡毒的內容。

A:我因為生病都沒怎麼看微博。因為我覺得這其實是很大的負能量的產生。就是說你看到一大堆負能量,會讓你去糾結,讓你去憂心,讓你去生氣,然後就會產生壓力。壓力之後你就繃得很緊,然後就會抵抗力下降,抵抗力下降,什麼帶狀疱疹、癌症又來了。這些東西都放下了。我對創新工場有一定的責任感,但是我已經做到50%了,自己的那些東西,我覺得平常心做事,做有意義的事情,不要分析那麼清楚,在乎那麼多。都放下了。所以我也不會計較那麼多。不是說完全沒有聽到,其實根本不在乎,不會關注也不會回應。


Q:您有什麼控制情緒的方法嗎?可以讓自己內心平靜的。

A:有,其實就是能夠讓工作不要形成壓力。看到團隊做得那麼好,我就放心了。另外就是知道自己身體最重要,然後培養一些習慣,不要每天把自己的行程排得滿滿的,甚至不要排行程。要學會觀察體驗享受一些人生美好的東西。包括親情,包括跟家人,包括去爬爬山,聽聽音樂,看看書,看看電影等等。

我回想以前繃緊的時候,什麼情況能夠放鬆,幾乎只有看電影。聽音樂也不行,洗澡不行,爬山走路運動都不行,跟家人在一起都不行。他們講什麼我還是想的那些,老是不斷地轉公司的事情,這本身就是最大的壓力。

以前我的壓力大到什麼程度。我的背後有兩根脊椎,一根是我的脊椎,還有一根因為多年的工作姿勢和壓力,讓我的肌肉痙攣,已經扭曲成一根硬棍了。我這17個月一個很大的成就就是這根棍子不見了,因為我沒有很繃緊,再加上按摩運動什麼的,好了。


Q:您生病之後,其實我一直蠻好奇,您是怎麼看待互聯網上一些對您的病,包括對您個人的一些很惡意的評價?

A:我微博、微信、朋友圈基本上都不上。所以很抱歉,很多人都說你看到什麼什麼。沒看到。其實我看了也不會生氣。我覺得自己過好自己的日子,然後好好地、開心地活着。別人如果誇獎我,我也看不到,我也不會特別地把自己當一回事。以前兩者可能都會,但現在不關注這些了。


Q:您開始知道自己生病的時候,我不知道您對創新工場會有什麼擔心嗎?

A:當然會,過去我還是參與很多事情。(擔心)就是不知道會做得怎麼樣,而且投資人我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繼續投資。如果他們知道我是癌症四期,不是深度理解(什麼是四期)。所以我也不敢跟他們說這些。

當然,如果我真的是快要末日了,我還是得跟他們說。但是我自己研究發現,還有30%多幾率可以活10年以上,那還好,我就趕緊把自己養好。

當時是很多未知數。但實際上真的顧不了那麼多了,自己留得青山在,以後還怕沒柴燒?如果自己身體不行了,那本來不用擔憂的都要擔憂了。所以我要先把自己身體撐住。團隊也跟我說他們的祝福,不會來煩我,希望我能早日康復。他們很少問我問題,好消息會偶爾跟我說一下。不要求我做任何的事情。這讓我能夠比較專注地去修養。


Q:您剛才講,開始的時候還是有一些擔心的,你怎麼緩解這種擔心?

A:凡事其實……當你碰到過一些特別巨大的挫折的時候,一些新的挫折就會顯得比較小,也就不那麼會壓着你了。所以說我以前面臨過微軟的官司、方舟子的問題、在谷歌時的問題,其實相對來說那算什麼?所以對公司的擔憂並不會特別地大。我們談的這些(挫折),跟得了癌症,哪怕是2.5期的癌症相比,也微不足道。


Q:還是想問一下,醫生告訴您這個事情之後,您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我記得那時候你還在承德開公司年會?

A:沒有沒有,那個時候其實還沒有確診,只是說懷疑。我覺得就是說,人的正常反應,第一反應就是說,“真的?”我要確定它是不是真的。“應該不是真的吧”。然後找各種方法安慰自己不是真的。去見很多亂七八糟的醫生,中醫、西醫,還有一些比較奇怪的幫你弄各種儀器來測,反正希望聽到越多安慰(越好),尋找自我安慰。但是當一旦確診以後,下面就是,一方面問為什麼是我?我做錯了什麼事情?然後談條件,我做錯(什麼)事情,如果是因為這個得到懲罰,那以後我不做了,就讓我活下去好不好?就是這種心理過程。另外一方面,當然是查科學資料,同時這些都在同時發生。

應該說確診之後有一段時間是相當低落的。但是一方面查出來不是真的末期,不是真的只有幾個禮拜或者幾個月可活了,就儘量告訴自己,我要放鬆心情,因為越繃緊就越糟糕,越擔心就越糟糕。另外一方面的話,就是說:“好吧”……就已經接受了。人碰到困難,總是先不承認,然後是談條件,最後發現談不了條件就接受。一旦接受以後,那就好了。但是得有一段時間,有兩三個禮拜是不行的。


生活工作如何平衡、創業的進取心與平衡是否矛盾以及對“功利心”的反思

Q:貌似現在其實平均每個人的工作時間越來越長。包括一些公司著名的996的工作時間。我不知道在您看來,對於高速發展的互聯網公司,存在所謂生活工作平衡嗎?

A:我覺得我們要做的是四點都做到及格。及格是什麼,其實每個人可以自我定義一下。每天睡三小時肯定是不及格的,每天只吃麥當勞[微博]肯定是不及格的,從來不運動肯定是不及格的,壓力扛得特別地大肯定是不及格的,每天睡不着覺肯定是不及格的,必須要吃安眠藥肯定也是不及格的。什麼是不及格我覺得非常明確。

我會建議所有創業的人、工作的人、全世界的人都應該做到四個方面及格。創業者可能壓力比較難及格,但是至少其他三者要及格。你一天工作比如說11、12、13、14個小時,絕對足夠了。真的把自己逼到不睡覺,這個的話,其實你如果免疫力一低,就會有很嚴重的問題。還有另外一個建議就是說要關注自己的免疫力。免疫力降低,什麼都來了,最不重要的是感冒、喉嚨痛、扁桃腺炎,再嚴重一點肺炎,再嚴重點就是什麼帶狀疱疹、癌症。這一系列所有從不嚴重到嚴重的東西,都是抵抗力低造成的。

抵抗力怎麼衡量我不知道,但是如果你整天感冒,滿臉是包,或者得了帶狀疱疹,或者是得了肺炎、支氣管炎,而且多次得,這些都是給你的信號:慢下來,慢下來……就算你在創業,抵抗力太低的話,最後你再拼命去做,是適得其反。你如果得了什麼特別嚴重的病的話,你就根本創不成了,所以還是要注意身體。


Q:當您分享一些這方面的感悟給創業公司的CEO時,他們會真的相信嗎?還是他們的進取心會壓倒這些?

A:我不知道,但聽的時候感覺是聽進去了。至少有一位我們的CEO,我知道他每天都工作到兩三點,然後五六點就起來繼續工作,每天睡三小時左右。他號稱自己不那麼需要睡眠。然後我不斷多次提醒他,後來他的幾個拍檔,開了一個微信群。他們說,我們每晚都工作到很晚,但是我們睡前要發一個“我要睡了”。最後一個睡的人前一個人去提醒,大家依次提醒,睡的時候發一個“我要睡了”出來。當然他們可能還是一點睡,但至少不會拖到整夜不眠。所以我覺得是有聽進去的。

另外,我覺得我給他們的這些建議,有一個建議他們很聽得進去。尤其是(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的。這個建議是:做一個全身癌症的篩查,這個技術是很先進的。我覺得有點做廣告的嫌疑,做一個全身核磁共振的檢查,是幾乎不傷身的。而且腫瘤幾乎都看得到,除了骨癌、胃癌、腸癌之外,全部的腫瘤看得清清楚楚。現在有少數的醫院是有的,核磁共振的全身癌症篩檢,雖然很貴,但是如果到了四十歲以上可以做一做。有幾個創業者,我知道去做了。

有一次一幫創業者去台灣,我們就安排了時間,請台灣癌症篩查方面非常有名的鄭慧正醫生跟他們交流。其實我剛才講的四個及格,也是鄭醫生的內容,不是我的。


Q:經過這17個月的暫時離開,有沒有什麼東西是您之前非常篤定認為是對的,但現在可能就有所懷疑的?

A:我覺得好多。上次也跟你講了,比如最大化影響,然後拼命地去改變世界。其實我覺得改變世界是可以的,增加影響力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把它當做一切,做什麼都去精細地去算怎麼去最大化影響力,怎麼去改變最多的世界,然後用這個做你一切的動力,這樣肯定是不對的。因為,我們憑什麼狂妄地說我們能改變世界?世界上未知的東西那麼多!我為什麼得癌症,得癌症是因為什麼?還是癌症是來提醒我,說現在是時候要慢慢改變。是因還是果我們都不知道。既然有這麼多不知道的,我們如何可以傲慢地覺得,我們可以去評估影響力,可以來改變世界呢?

這個東西我現在基本上是重新去思考了。很多很狂妄的東西。特別多的人特別重視和愛惜名聲,所以才會造成說,增加影響力,微博多添粉絲,寫書多賣一點,別人說我不好我就很生氣。我覺得很多人都是這樣活着。這樣活着很累。現在我是覺得,我已經做了很多我小時候夢想做的事情。我已經很開心了。所以接下來就是比較平常心地對待一切。誰需要我幫助,我都願意聽聽。如果能幫助的話就去幫。不會去那麼功利地衡量。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就像在癌症面前大家都是平等的。每個人都有他的靈魂,他這一生都應該有機會去體現。太功利地去評估,演講不到1000個人我就不想做了,微博不加一百個粉絲今天就白過了,現在想想看,是很膚淺無聊的。這樣的改變比較多。


共享經濟與萬物互聯、復盤創新工場投資得失

Q:我看了您之前的兩個演講,講科技行業的趨勢。我想問的是,這17個月裡面,有哪些變化是出乎您意料的嗎?

A:我覺得共享經濟發展的速度,超過我兩年前的預測。但是我們也一直在看這個領域,也有成功的案子。共享經濟其實是把整個資源配置的浪費、財產的使用、時間的效率,一起都解決了,還有把中介驅逐。這些東西一次性全部都解決了。移動加社交的方式。

如果我們由此往下推算的話,我覺得物聯網時代是肯定會來的,雖然三年前出了點泡沫,不是泡沫,應該說是吹牛。因為當時太貴了。但是未來可以想象,其實這一切都不是很難的。理論不難推算,互聯網怎麼起來的,移動互聯網就怎麼起來;移動互聯網怎麼起來的,物聯網就會怎麼起來。但時間可能要算一算,什麼時候夠便宜、夠普及。一旦起來了就會有很多你不能想象的東西。移動加社交加實時加地理位置就帶來了今天的共享經濟。未來的各個不同領域,比如說家庭智能化,可穿戴設備,或者汽車行業,每一個都會帶來改變。未來這種一波一波的浪潮跟巨大的震撼,會繼續地出來。


Q:在此前的浪潮里有什麼後悔錯失的項目嗎?

A:談一個(具體)項目可能不太好,總體我可以說一下。如果說今天的10億美金公司的話,有一些我們是談過的,有一些我們沒有談過。可能有一些錯失,我們不是很後悔,但有一些會覺得自己要去復盤,然後看自己做得好不好。

我覺得有一些當時嫌貴,這一點我們有反思。真的特別棒的創業者,我覺得是不能嫌貴的。哪怕是少占點份額,再貴一點。只要他(創業)的領域是你認為很不錯的,他適合做這個事情,他又年輕,基本要多少就多少,投了!我們也許錢不夠,都不能占他多少份額。錯失超級明星——就是說能力超強的創業者,這個我覺得是可惜的。你也可以看到最近我們投了幾個相當貴的項目,表示我們這方面是有所學習的。

有一個還有點爭議的(情況是),一個明星創業者、一個很棒的創業者,但他的方向是絕對會失敗的,該不該投,這個我們還在考慮。從一個角度,你先投了,建立一個關係,錢燒完,或者錢也許沒燒完就換方向了,再或者燒完了你去再投一次。這個我覺得內部還是有一些爭議。沒有找得到(方法)。我覺得我們團隊是比較分析型專家型的投資人。對這點我們還是沒有達到共識:只要人對,不管他做什麼我們都支持。如果我們認為這個東西必然是不行的,我覺得我們現在的共識還是算了。因為這跟我們的風格還不是很匹配。

可能還有一種是,這個人我們認為他真的跟我們公司價值觀方面有大的偏差。價值觀的差別而錯失的,這種不後悔。因為最後,不同的人走在一起,彼此帶來的痛苦,何必呢?也不是說我們要求他是我們同樣的人,而是說價值觀方面、底線方面,比如為人、人品、底線傷害用戶(的舉動),這些方面,我們基本上一點都不會考慮。


Q:您講的第二種情況,就是絕對會失敗的方向,一個足夠優秀的創業者,他自己意識不到這一點嗎?

A:有時候不會。這是一個悖論。我跟你講的每一個都有現實的例子,他就是不會。也許當時他是基於不同的背景,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而且每個創業者都很自然地愛他做的東西。

或者是,一個很棒的年輕人,還沒有太多經歷,然後要一點點錢,但是必然會失敗。這是一個延伸的問題。我們可能還是很難(決定投資)的。因為我們(不會)花了這麼多時間分析判斷,然後去投一個明顯我們認為不是說這個人能力不夠,或者是說這個領域我們沒有搞得很清楚,而是說一個必然的走向的東西,是99.9999%會失敗的。我們看過太多了。比如從理論和實際上來說,市場不存在。

如果是很棒的年輕人,該不該支持他一下,這樣以後還有個(繼續投資他的)機會。而且也是在幫助年輕人達到夢想。這個我覺得我們如果說YES的話,會對我們整個公司的方法論跟文化產生很大的碰撞。就是說我們那些年輕的投資經理,他們會說,原來我們不用那麼深地去分析,看人就可以了。那我們也來看人吧!

看人很棒,徐小平很會看人對不對?但是我們這個團隊,每個投資經理,我們不是評估你看人的能力把你招進來的;是看你對行業的深度理解分析,產品的深度挖掘。這批人是這方面很強的。如果突然說,好,大家都來看人吧,那我們肯定做不過別人的!

這方面來講,現在還是比較糾結。


Q:這個問題跟上一個問題是相關的。創新工場可能是大陸最早看到移動互聯網趨勢的一家機構。但現在來看的話,它不是移動互聯網這個趨勢的最大的獲益者。您認為原因是什麼?

A:這個問題其實很公平。當然我覺得我們其實做得也不錯,回報也很好,投資人跟我們都很開心。所以我不會去糾結誰是這一波最大的獲益者這個問題。但是如果你問我們為什麼不是最大的獲益人,這是個很公平的問題。

我覺得有幾個問題的存在。第一就是當你很透徹地分析了一個領域,然後真的領跑的時候,可能應該多投一些公司,不要說好我們來布局,布局五個公司、六個公司。然後最後ecosysterm就是他們成了,別人都不會成,那你哪有那麼好的運氣?做某一個環節的,或者發展ecosysterm的某個具體的方向,你不會看得那麼准。你方向已經領跑別人了,不妨多投點。這是我們復盤的結論。然後就是,(只要是)很棒的人做這個領域,就投。他領域已經靠過來,人也很棒,又不是必然失敗的,那就多投點。這是我們現在得到的結論。

你可以看到,現在投資數字娛樂內容領域,我們其實是秉持這個精神去投的。我們投了非常多的公司。也不會去糾結你們兩個會不會有點競爭,只要不是說一模一樣的,我們就投了。當你好不容易領跑一點的時候,要趕快做。這是第一個結論。

第二,最棒的創業者一定是非常有自信、獨立獨行的人,不是尋找孵化的人。所以我們現在不會再去找那些需要尋找屋檐孵化的人。這不是說我們當時投的那些人有問題,只是說我們當時的模式,對那些獨立性特別強、自信心特別強的人,會讓他們有一些感覺不好——我要找一個給我點幫助的天使,而不是一個來做我老師的或者孵化器的機構。這一點我覺得我們也已經學習、領悟,然後修改了。

第三個原因,很坦誠地說,我們錢不夠。那個時候我們只有1500萬美元,而且沒有全部到位。那些有機會投入早期的,它們的估值……比如說我們知道的那幾個特別值錢的公司,假設我們有機會投的話,那個時候他們的要價跟我們銀行里的存款……有些我們也是投不起的。這就是一個運氣了,沒辦法。


Q:王興跟你們談過,是吧?

A:全談過。都是朋友。你現在看到的大概每個(我們)都認識。有些可能沒來找我們投資,有些可能我們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投。有些可能就見都沒有見,因為種種理由;有些可能是投不起;有些可能是他們不要我們的錢。這些理由都有。王興當然見過,而且一直是要好的朋友。這種例子其實不止一個,(而且)不止移動互聯網。大部分的,我們都見過。不過(我們)也投上了幾個。

現在我們有接近20個一億美金的公司,他們每個其實都還是有潛力的。所以我覺得公司的發展,有時候快一點,有時候慢一點。如果你去衡量我們投出了幾個明星公司,可能現在還不能看清楚。未來可能還會出。

如果是衡量有幾個一億美元公司,我覺得我們做得很好。如果衡量我們有多少個5000萬、3000萬美金公司,我們也做得非常好。現在看起來我們這種分析型的、深入型的公司,可能真的會幫助他們穩紮穩打。不見得是爆發式成長,但會一個一個地長起來。我們的死亡率其實相當的低的。我覺得衡量有多少10億美金公司,這個來日方長。現在我們有接近20個一億美金的公司,還有更多5000萬、3000萬的公司,他們每個都有很好的成長性。所以出現更多的10億美金公司,我們還是抱有希望的。

我們一定會達到,而且也必須達到。因為我們整個商業模式不是說把每個投資翻一倍,也不是說一個質量一般,另外一個翻30倍。我們肯定每一筆基金都要產生幾個10億美金公司。

全民創業,不同創業者的成功概率


Q:您也有講到,今天連續創業者和大公司出來創業者越來越多。是這些大公司出來的創業者和連續創業者成功的概率高,更值得投資呢?還是說現在確實是一個全民創業的年代,可能一個沒有創過業的人,成功概率也非常大,也是值得投資的?

A:沒有創過業的平均概率一定低。因為沒有創業的有太多太多人。我覺得可能應該是連續創業者最高,大公司其次,然後沒有經驗的應該是最低的。但是沒有經驗的也有很多很棒的,像最近有很多90後創業者。突然有一個很棒的技術什麼的,這個也是存在的。沒有經驗並不是說他們不優秀,而是他們基數太大。應該這麼說。

所以大家追捧的可能還是連續創業者。他們的價錢就會貴。我們也希望投到很多好的連續創業者,但我們也很願意投初次創業者。我們這兩者都有投。只是投第一次創業者的時候,我們花太多精力去分析就會困難,因為這個基數太大了,很分散。

我們跟徐小平、蔡文勝合作群英會,我們三家一起來,做一個比較大的海量的篩選,我們每個人少占點份額,但能夠覆蓋多一點,幫我們以後也做一個判斷。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走這條路的理由。未來如果你看上市的頂尖的20家公司,有多少是首次創業的,這個比 例一定還是有的。但是如果我們閉着眼睛找兩個創業者,一個是連續性的,一個是第一次。一定是前者的概率大,當然一定前者比較貴。但是我兩個都不想錯過,前者我可能就是去挖掘、跟別人競爭,彼此認識。後者的話,可能就稍微覆蓋面大一點,像群英會這種模式。


Q:為什麼感覺只有中國和美國的創業比較瘋狂?

A:美國是它的一種文化,改變世界,追逐我心,做自己愛做的事情。硅谷是一個把全世界的精英都拉到那裡去,變成一個國際創業的天堂。它的開放、分享的思維方式,還有它的整個教育的模式,史蒂夫·喬布斯這種人,不但可以存活,而且甚至得到一定程度的鼓勵和支持。這樣的環境,真的是全世界只有一個。

中國的話其實主要是幾個理由,一是市場特別大,而且特別適合這一類的互聯網式的創業。城市這麼多人,要叫出租車、叫外賣、要配送東西。然後因為政府很強大,可以讓每一個人能夠上網,而且不是很貴。而且可能那個固網做得不夠好,大家都跑到移動互聯網去了。這就形成了一個特別巨大的移動市場。再加上天時地利人和,很多東西該來的都來了,一個一個幾乎是水到渠成地就出來了。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對成功的渴望。無論是改變世界,獲取名利還是打敗別人,或者是做最好的自己,都可以。無論是哪一個理由,對成功的饑渴和追求,這個是非常中國式的。而且是就在今天這一刻的。可能50年前不見得有這樣的(情況),50年後也未必會再有。

你可以說以色列也是一個,那可能是挑戰權威的文化,而且又有很多全球的猶太精英,再加上它的國防科技什麼的。我覺得每個創業文化的誕生地,可能都有這些偶然、必然的因素的結合。既然有了就好好用它,然後發展。


Q:2014年創業成為一個全民話題,這在您的意料之外嗎?

A:具體是哪一年我不太確定,但這個話題我一直是很有信心的。因為我不斷地看到,越來越多的聰明人投入創業。

但所謂全民創業我的理解是,其實要做高科技,還是不能全民來創的,它需要有技術、經驗,然後才能創辦。是非常少數的。

所謂全民創業,我會理解成為,不僅僅是互聯網公司,會出現更多的中小企業,他們所要做的可能更多的是服務業,開個咖啡館或者做一個配送公司,或者開個鮮花店。我覺得這是一個步入富強國家的必然之路。美國、日本、韓國或者其他的地方,很多是這樣的。我覺得這應該是必然的,而且也是一個健康的事情。因為不能什麼都靠巨大的企業,它有速度

的問題,有它的“創新者的窘境”的問題。


科技領域的15分鐘現象,“基業長青”的不復存在

Q:在互聯網,一方面是BAT這樣的巨無霸型的,非常具有殺傷力和壟斷力的公司;另一方面,又是不斷的小的互聯網公司在出現。這種狀況矛盾嗎?

A:不矛盾。但最終是會一代接一代地替換。其實在沒有那麼久以前,我們覺得中國最牛的公司還是聯想、華為,什麼時候突然變成這幾家了?為什麼華為那麼多優秀的人才沒做,而騰訊在隔壁就做了?其實就是一個各有各的企業文化跟優勢,還有創新者的窘境問題。一旦做大了,你就不想失去你已有的市場,去做新的市場。你的投資的回報,會覺得不划算。這些都是人之常情,所以幾乎是一個常規(現象),小公司不斷地崛起,大公司不斷地沒落——不能說沒落,是進入一個維持狀態。IBM[微博]依然存在,但是不是最活躍的公司了。微軟也是。大家講的都是谷歌、臉書。然後下面可能會有新一代的公司。每一個科技潮流的新的變革,都會讓小公司有相當大的優勢。因為它沒有創新者窘境的存在,它的文化跟年齡會讓它有更大的動力。

當然你可以說今天BAT這麼強大,它不斷買買買行不行?同樣的我也可以說,過去IBM也買,微軟也買,現在谷歌、臉書也買。如果我們拿安迪·沃霍爾說的每個人都會有燦爛陽光下的15分鐘這句話類比,我覺得你花錢是可以把15分鐘變成20分鐘的,甚至25分鐘,但是變不了5個小時。就像季節輪轉、春夏秋冬一樣,科技也會因為潮流的變化,無論是移動、社交、IOT或者智能汽車,隨着科技潮流的滾動,新的公司會起來,舊的公司的成長曲線會平滑下來,會給創新公司更多的機會。這就是我們的創新創業的理念的體系。這是不可逆轉的。你的金錢只能買到一些你在燦爛陽光下的時間的延遲,但是你跟科技的潮流去賽跑,沒有一個公司是可以跑過的。


Q:馬雲[微博]的觀點是,壟斷這個詞語在互聯網時代已經不存在了,或者說過時了。按照您剛才的說法,可以理解成您也是這麼認為的嗎?

A:壟斷有相當大的經濟效益。無論是微軟的壟斷、谷歌的壟斷、阿里巴巴或者是騰訊的壟斷,在壟斷的初期是有很大的經濟效益的。因為它成為了一個平台,有自己的eco-system。初期可能定位成幾年,在這個時期它讓大家能夠用更小的資源獲得更大的成長。這個階段多家的競爭可能是無效的。但是壟斷會有自己的問題的存在。第一就是壟斷者的貪婪,它不但要做平台,還要做應用;不但要做這個還要做那個,我要靠我的壟斷推進到別的領域去。這個時候我覺得就需要有一定的壟斷法去制衡。

壟斷本身沒有罪。但是如果你因為壟斷,讓別的領域的人無法發展的話,這個時候會造成一些壓抑創新的狀況。之所以美國要制裁微軟、谷歌等等,是有道理的。但是反壟斷法有效嗎?其實制裁是無效的。因為政府的速度永遠趕不上科技的速度。而且等到你去制裁它,它在陽光下的15分鐘可能已經閃耀完了。其實沒有用。

它的懲罰性無用,但是它的呵斥性是有用的。你知道有個法律在看着你。然後有一大堆人等着告你,告得你整個公司都被slow down,當時比爾·蓋茨在微軟,基本都被氣哭了。反壟斷法最後沒有反到他的壟斷,但是它把你的領導者搞得最後說我做慈善去了。最後的話,大公司就開始說,好吧,我們不要再經歷這種人間地獄,被政府盯到這種程度。所以微軟就變得守規矩了。谷歌變得也守規矩了。當你知道一把大斧頭懸掛在那裡,會把你整得生不如死,雖然可能制裁不到你,但也其實是有效的。威懾還是有效的。

壟斷還是需要一定的威懾在那裡,這是第一。另外,回到科技的話題,最終顛覆壟斷的其實不是一個法律,也不是一個競爭對手。確實沒有人進入PC領域把微軟打敗。也沒人做搜索做得過谷歌。但是會有一個科技的顛覆發生。誰能想到一個做搜索的公司,買了一個安卓的OS,居然手機的量比PC大這麼多,成長得這麼快,而且慢慢地手機上也可以做PC的功能。甚至未來的PC都可以基於安卓。最近有些產品出現,比如像我的舊同事周哲在做的一個硬件產品。最後其實你還是被顛覆了。我們還沒有看到微軟操作系統的末日,但它是在苟延殘喘,因為它的領域長不大了。這是一種正常科技會顛覆壟斷標準的行為。谷歌被顛覆了嗎?還沒有。但是你可以看到臉書對它的威脅。互聯網的很大一部分在臉書上,如果我不讓你查我的內容,那你就不是一個完整的搜索引擎了。如果哪一天臉書做到了互聯網內容的30%,臉書可以完整地搜這個30%,也可以還不錯的時候搜另外70%;谷歌可以完美地搜那70%,但是看不到臉書的30%,最後誰贏?所以說這是真正顛覆壟斷的,而不是一個競爭者。長期來看,我是覺得壟斷是會有春夏秋冬的過程。


Q:因為創新的速度越來越快,之前很多中國公司的理想都是基業長青,還會存在基業長青這個說法嗎?

A:不會,我覺得在高科技領域的話,一定是15分鐘陽光下,而且永遠也留不下來。就算你一個大公司還在成長,但是一定小公司成長更快。哪怕你的壟斷是成功的,仍然是慢慢地在推進的。人會被最好的機會吸引走。最厲害的人進入什麼領域,那個領域就會發生變化。今天我覺得在創業領域吸引了頂尖的一批人,他們的IQ我認為是最高的。這個變化發生時,大公司就會失血。所以沒有什麼基業長青。一個好的企業就應該待在它的15分鐘陽光下,儘量地享受這一刻,做了不起的事情。然後 really love and enjoy the moment。過了這15分鐘以後,花點錢堅持一下,錢不夠了增發股票、銀行貸款,再堅持一下,最後實在資本運作不下來了。你看2014年,騰訊、阿里、臉書、谷歌花了多少錢做這種努力。你可以延遲你的基業,但基業不能長青。


Q:那我們衡量偉大公司的標準,也要變化了。之前至少有一個標準是,可以通過管理或者文化來延續公司,做到長青。

A:但管理的模式是可以不斷去學習、成長的。你看 How Google Works 可以看得到Google的文化,阿里有它很棒的文化,騰訊有它的產品文化。我這些文化的精髓是可以學習的,但是認為一個有文化的公司可以活200年,這在高科技領域是肯定不存在的。吉姆·柯林斯這一點上被證明,當時他是對的,但是今天就不對了。我還是很尊敬他,但是我不再相信高科技行業的基業長青。


所謂“癌指標”到底是怎麼回事?

——手把手教你讀懂腫瘤標誌物的含義
文/潘戰和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

每年2月4日為“世界癌症日”,2015年世界癌症日主題為“癌症防控目標,實現並不遙遠”,倡議通過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早診早治、保證有效治療、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生存治療等途徑,逐步實現對癌症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推進癌症防控事業的發展。
本文為“世界癌症日”專稿。原創科普文章,歡迎微博轉發分享,其他形式的轉載請通過私信或郵箱聯繫本人,工作專用郵箱zlzkyspzh@163.com
在各類諮詢中,不管是在門診接診或是病房查房,抑或是現實生活中親朋好友熟人的諮詢,以及微博網絡中網友諮詢,有相當一部分是關於“腫瘤標誌物”。因為無論是在健康體檢還是在防癌篩查中,或多或少都可能會查到一項或幾項腫瘤標誌物。“腫瘤標誌物”當中有“腫瘤”二字,嚇倒了很多人,也困惑了很多人,有的醫生(特別是體檢醫生)以不太專業的比方當腫瘤標誌物說成是“癌指標”甚至是“癌細胞”,更讓這種恐慌情緒和困惑進一步加重。因此,非常有必要對腫瘤標誌物進行單獨解釋和闡述,以讓大家對這個問題有個徹底的了解。
腫瘤標誌物,也就是普通老百姓在諮詢時常常說的所謂“癌指標“、”癌細胞“,這種叫法顯然是不科學的,也不知道是怎麼發明的這些叫法,最好摒棄這各叫法,會誤導人,也會帶來不必要的恐慌,更讓專科醫生解釋起來費神費力。
腫瘤標誌物,從定義上來說,是指由腫瘤細胞或機體細胞受腫瘤的刺激而釋放產生的一類物質,它存在於血液、胸水或腹水、尿液、其他排泄物癌症病灶組織中,一般我們檢測腫瘤標誌物是通過抽血化驗血液中的腫瘤標誌物水平,有時也會化驗尿液、胸水腹水等的腫瘤標誌物水平,但最常用的當然是血液中的腫瘤標誌物水平的檢測。
如何正確理解腫瘤標誌物的含義?以下可供參考。
1、腫瘤標誌物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提示某種腫瘤的存在,有時候可作為腫瘤的診斷診據之一,但只能作為參考;另外對已經診斷癌症的人,它也可以作為監測癌症發展、了解治療前後變化情況(監測療效)。
2、腫瘤標誌物儘管與腫瘤有關,但並非腫瘤所特有,不僅惡性腫瘤(也就是俗稱的“癌症”)中存在,良性的腫瘤或胚胎組織中也存在,在炎症等疾病中也會升高,甚至正常組織中也存在。腫瘤標誌物有多種,同一種腫瘤可能不止一種標誌物,同一種標誌物也可能會出現在不同的腫瘤中,因此,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3、腫瘤標誌物高不一定是得了癌,已經明確是癌症的病人,其腫瘤標誌物卻可能是完全正常的,因為腫瘤標誌物並不是百分百的特異,也不是百分百的敏感,有假陽性,也有假陰性,而且腫瘤標誌物本身就不完全是與腫瘤一對一直接因果相關的,其結果只能是參考,要專科醫生結合各方面的資料綜合判斷。
4、腫瘤標誌物的動態變化水平可能更有意義,也就是說,除非是明顯的異常升高,否則僅憑一次的檢測結果輕度升高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必須動態監測。如果進行性升高,則要高度重視,務必通過其他進一步的檢查弄清楚;如果一直保持較低的水平穩定狀況,不能下結論,應繼續動態監測,定期複查。
5、另外,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任何化驗都存在一定的誤差,而且檢測機器、檢測方法和檢測所使用的試劑都可能不同,也會帶來一定的誤差,甚至也有誤測的可能性,因此,即便是檢測到的數值很高,在進一步做其他檢查的時候,短期也也應該要複查,或者立即覆核檢查以排除誤測可能或其他因素干擾。
6、除此之外,一般檢測報告中都會在數值後附有正常參考值標準,因此不同的醫院不同的檢驗室,可能使用的檢測方法和檢測試劑有所不同,一般來說應以所附參考標準來判定是否屬於正常或升高。
7、常見的腫瘤標誌物主要有:癌胚抗原(CEA)、糖原抗原19-9(CA19-9)、甲胎蛋白(AFP)、糖基抗原125(CA125)、糖基抗原153(CA153)、神經元特異烯醇化酶(NSE)、細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前列腺特異抗原(PSA)、鱗癌相關抗原(SCC或SCCAg)、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亞基(β-HCG)等。這些標誌物的具體含義和意義,要由醫生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判斷,不能望文生義。
⑴癌胚抗原(CEA):是最普遍看到的一種腫瘤標誌物,其數值的升高多提示我們注意排除胰腺癌、結腸癌、胃癌、其他消化道腫瘤、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的可能性,對膀胱癌、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等也有一定的提示意義。數值越高,意義越明確,一般癌症越是晚期,或癌症病灶越廣泛,CEA數值可能越高,但不是一定這樣,癌症晚期也可能數值並不太高,甚至正常也有可能。因為有多種癌症都可能會有CEA升高,所以CEA對鑑別是哪一種癌症並沒有太多的幫助,僅可以作為參考。CEA升高並非就一定是癌症,吸煙的人、有潰瘍性結腸炎、胰腺炎、結腸息肉、活動性肝病的人,CEA也可能升高。因此,發現CEA升高,既要重視,也不必過度恐慌,要諮詢醫生。
⑵糖原抗原19-9(CA19-9):是一種消化道腫瘤相關的抗原,對於胰腺癌的診斷有較特殊的指示意見,如發現CA199明顯升高,或者進行性升高,要首先想到胰腺癌的可能;其他的胃腸道癌症、肝癌、膽管癌等也可能有較明顯的升高。CA199除了有診斷的提示意義,更主要用於胰腺癌等的治療療效監測。某些良性疾病比如急性胰腺炎、膽道結石膽管炎、肝臟非癌性疾病等也可能輕度升高。
⑶甲胎蛋白(AFP):主要用於原發性肝癌的診斷,也可作為診斷生殖系統的癌症如女性卵巢生殖細胞腫瘤、男性睾丸腫瘤的指標之一;另外肝的轉移性腫瘤,也就是其他部位的癌症轉移到肝臟,AFP也可能升高。當然,它同樣可以作為肝癌等的療效監測指標和預後評估參考指標之一。但同樣要注意的是,肝癌也可能AFP正常,對AFP正常而又懷疑肝癌時,應該進一步通過其他檢查來明確診斷。此外AFP升高不一定就是癌症,比如肝炎、肝硬化、妊娠也會出現AFP升高。
⑷糖基抗原125(CA125):屬於卵巢癌相關抗原,但不限於卵巢癌,除卵巢癌可能會明顯升高外,胰腺癌等消化道癌症、子宮內膜癌、輸卵管癌等也可能會升高。另外,除了診斷的提示意義,CA125卵巢癌的療效監測判斷有重要的意義,有時甚至成為唯一的判斷和參考的指標。和其他腫瘤標誌物一樣,癌症不是一定會升高,而升高也不是一定就是癌症,當然非癌症的情況多數情況下升高的幅度不是太大,比如CA125的輕度升高可見於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異位症、良性的卵巢腫瘤、急性胰腺炎、肝炎、腹膜炎等。
⑸糖基抗原153(CA153):屬於乳腺癌相關抗原,對乳腺癌的診斷有重要的指示意義,是乳腺癌診斷和療效監測、預後判斷重要的參考指標。此外,卵巢癌、肺腺癌、胰腺癌、直腸癌以及某些良性的乳腺疾病也可能CA153升高。
⑹神經元特異烯醇化酶(NSE):是小細胞肺癌以及其他神經內分泌腫瘤、神經母細胞瘤、精原細胞瘤有關的腫瘤標誌物,可用於小細胞肺癌的療效觀察、復發預報、預後判斷,比如經治療後癌症病灶明顯縮小時,NSE數值可明顯下降,直至恢復正常,但如果病情惡化或復發時,NSE水平又可能再次升高。
⑺細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多用於肺鱗癌的診斷、療效監測等的輔助判斷,對其他部位的鱗癌也有一定的參考指向意義。
⑻前列腺特異抗原(PSA):從名稱上就可以知道它是一種前列腺癌相關的腫瘤標誌物,是前列腺癌比較特異的標誌物,包括游離的PSA(fPSA)和總PSA(TPSA),主要用於前列腺癌的診斷和鑑別診斷,也用於療效監測和預後判斷。此外,前列腺肥大或增生也可能會有輕度升高。
⑼鱗癌相關抗原(SCC或SCCAg):是一種鱗癌相關的抗原,主要用於鱗癌(比如肺鱗癌、食管鱗癌)的輔助診斷和療效監測。
⑽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亞基(β-HCG):是診斷早孕的一種指標,尿或血液β-HCG檢測陽性提示懷孕。但某些癌變後的組織也可能分泌β-HCG,比如絨毛膜上皮癌、葡萄胎、睾丸癌,因此,β-HCG可用於以上這些癌症的診斷和療效監測。此外,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宮頸癌、肝癌、乳腺癌、白血病或淋巴瘤也可能會有輕度的升高或陽性反應。
最後請記住以下這句話:腫瘤標誌物高不一定是癌症,癌症不一定會有腫瘤標誌物的升高。這聽起來似乎很繞,也似乎有廢話之嫌,但客觀就是這樣,不能簡單地YES或NO,你不能為了圖省事就簡單化,必須要讓專科醫生綜合各方向資料進行判斷分析,不能武斷,不能簡單化,不能絕對化。

一個肺癌晚期患者的康復之路 (凌志軍)

美籍華裔醫生的抗癌故事 精彩!

有多少癌症病人是被嚇死的(組圖)

2015年最令人感動的求婚,女生都哭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避免老年痴呆的30種訓練大腦的簡便方法
2014: 怎樣分清腦出血,腦血栓,腦梗塞
2013: 重讀啟示錄11:復活的生命
2013: 轉貼:正視生命的最後一堂課 , 為生命
2012: 營養知識:血糖指數和血糖負荷
2011: 盤點:不能儲存在冰箱裡五種食物
2011: 看看你有活到100歲的長壽潛質嗎?
2010: 信不信由你---防治麥粒腫的簡捷方法
2010: 琴韻:紫莓,紫莓,我愛你(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