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在多城“晚清名臣”一文,引出了俺的一個穿越迷夢--晚清最佳的結局是什麼?
以俺的觀點,依次為
1)老佛爺再多活10年。
如此,維新也做,政局也穩定。以晚清那種內外交困的局勢,走變革之路,沒有一個強勢的上位者是不成的,當時只有慈禧有這個資格。這個女人有時候因為心胸狹窄而干蠢事,比如說因為列強支持光緒親政的謠言而向世界列強宣戰,導致八國聯軍進北京,但是大部分時候頭腦還是很清晰的。維新引起的社會各階層的矛盾,只有慈禧鎮的住。今日中國的改革開放如果不是鄧公坐鎮,結局都很難講。
2)袁世凱做華盛頓。
運用手中的北洋資源,穩定全國的局勢,徐圖漸進地維新。只要中央政府的權威不墜,中國就不會亂起來。但是袁世凱與慈禧相比,維新改制面臨的挑戰和壓力要大。慈禧搞維新是讓步,步伐慢一點,除了孫文等純粹出於攪局的國民黨人私下裡搗搗亂之外,士族階層的接受程度要高。反過來,袁世凱上台搞改革,面臨辛亥革命之後那種急迫改革的巨大壓力,他就是想慢都慢不下來,最終的結局就如樓下幾位說的,西方的精髓沒有學到,中國朝野的組織結構卻打破了不少。
很可惜,慈禧一死,滿清貴族群龍無首,漢族督撫大權在握,枝強幹弱,中央政府的權威空前低落。無論是溥儀的老爸還是光緒的媳婦,出於對於大權旁落漢族的恐懼,不僅不順勢維新,反而還收緊權力,走回頭路,結果民心盡失。
如果慈禧還在大位,袁世凱做一個忠心能幹的首輔還是沒有問題的。如果不是清廷在慈禧身後,奪了老袁的權,打發他回家退休,老袁大概在辛亥革命之後的逼宮行為,就不會做的那麼心安理得。
如果老袁是個讀書人,辛亥革命之後的路可能又會有所不同。
老袁是個能人,能幹事,李鴻章之後,中國的江山都是老袁在扛着,當時中國從西方引進的東東,基本上都是老袁的手筆,如電報、警察、軍樂隊、新式陸軍。。。但是老袁做人沒有原則,或者說江湖習氣太多,有時候就是一個兵痞,他和部下的關係就是利益關係,封官許願,吃吃喝喝,私下給錢,太功利。結果這幫人在成為威震一方的地方實力派之後,老袁稱帝之後,權威一褪色,馬上就和老袁劃清界限。這其中除了個人利益的原因之外,與他們曾經的販夫走卒的身份有關,因為老袁不是讀書人,所以他選拔上來的軍官也是三教九流什麼人都有,中國20、30年代的軍閥混戰不止,與北洋上層人物的兵痞風格也是有相當的關係的。這一點上,曾大帥的湘軍與袁大帥的北洋軍,就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所以說,希望老袁做中國的華盛頓,不僅當時的中國不具備產生華盛頓的土壤,就是老袁本人也的確缺乏那種雅量與恬淡。
老袁此人是個能臣,但絕對不是英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