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說話:中國人均預期壽命排名是在文革期間實現大幅躍升 發信站: BBS 未名空間站 (Mon Nov 7 18:34:24 2011, 美東)
year rank reversed rank 1950-1955 128 77 1955-1960 139 66 1960-1965 160 45 1965-1970 100 105 1970-1975 83 122 1975-1980 85 120 1980-1985 86 119 1985-1990 87 118 1990-1995 82 123 1995-2000 83 122 2000-2005 91 114 2005-2010 95 110
rank指的是全球205個國家,每年的人均預期壽命從高到低的排名。 為了圖示方便,圖中顯示的是reversed rank,也就是從低到高的排名。所以數字越高 ,人均預期壽命排名越靠前。 為什麼1965年之後,也就是文革期間人均預期壽命的世界排名大幅躍升呢?這要跟毛澤 東同志1965年發出的一系列指示,特別是626指示密切相關。 65年1月,毛澤東指示組織城市醫學專家下鄉服務,為農村培養醫生。全國上下積極響 應。北京等大中城市迅速組織醫療隊去農村、山區、牧區、林區進行巡回醫療。截止1 965年4月中旬的不完全統計,全國共組織了1521個醫療隊,參加巡回醫療的醫務人 員(包括縣醫院)18697人。1965年上半年統計,全國城市共組織了28000多人下農 村。 1965年的6月26日,毛澤東又發出了“將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號召。到 當年年底,全國就已經有十多個省市就已經實施了以農村為重點的醫療制度。(《當代 中國的衛生事業》(下),中國科學出版社1986年版,第65頁)
到了68年12月,《人民日報》發表《深受貧下中農歡迎的合作醫療制度》,報道湖北省 長陽縣樂園公社貧下中農創辦合作醫療的經驗和體會。文章總結合作醫療制度的好處, 最根本的一條是解決了農民群眾看不起病、吃不起藥的困難,身體健康有了基本保障。 一句話就是“合作醫療挖了病根。”所以在1969年,全國上下開始大辦農村合作醫療, 到文革結束,已經覆蓋了全國93%的農村地區。
此外,人民解放軍也派大批醫務人員支援農村。各省、市、自治區都組織醫務人員到本 地區的邊遠農村開展醫療衛生工作。到1975年,全國城市和解放軍醫務人員先後有 110多萬人次下農村巡回醫療,直接將一流的醫療技術帶到了農間田頭,讓農民不用跑 遠路不用花一分錢就能享受到全國一流專家的診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