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林則徐曾以雅善書法聞名 求字者絡繹不絕
送交者: 木木e 2017年06月27日19:29:08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甘肅省博物館珍藏着一幅林則徐的墨跡,其內容為:“平生有三願:一願讀盡世間好書;二願交盡世間好人;三願看盡世間好山水。”在這尺幅之間,瀟灑飄逸的墨跡無不折射出林則徐那種焚鴉片、驅洋夷的膽略與氣魄;從內容上看,又無不滲透出林則徐對知識的渴求、對友情的珍重,以及對生活無限熱愛的胸襟。

  這段文字並非林氏“原創”,最早他是由南宋學者趙師恕所說:“某平生有三願,一願識盡世間好人;二願讀盡世間好書;三願看盡世間好山水。”這位趙師恕(字季仁),可非一般的人,他是宋太祖趙匡胤第九世孫,理學大家朱熹的弟子,宋端平元年(1234年)以朝請大夫、直徽猷閣知南外宗正司事,主管外居泉州宋宗室的屬籍、教育、賞罰等事。而林則徐為福建侯官人,至今林則徐的家鄉仍留存有一些趙師恕所題寫的摩崖石刻,林則徐也許曾讀到過趙師恕這句言簡意賅的名言,並書寫下來。

  但不知林則徐是否實現了這三願呢?可是細細一想,能夠實現這三願的又有幾人呢?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奮進時。”林則徐青少年時,經過十年寒窗,鐵硯磨穿,得中進士。他與龔自珍、魏源等人提倡經世之學。後來在廣州查禁鴉片時,為了了解西方情況,他又廣泛閱讀了中外文書報,林則徐不可不謂“才高八斗,學富五車”。

  林則徐在廣州查禁鴉片時,曾與湖廣總督鄧廷楨齊心協力,共同禁煙,可謂志同道合,情同手足。魯迅曾與瞿秋白錄有清人何溱聯語:“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從這可以看出林則徐也“得一知己”,可是他並未“足矣”,而是願“交盡世間好人”。

  鴉片戰爭後,他又被貶浙江,最後又充軍新疆伊犁,足跡踏遍祖國的大江南北,飽覽了許多名山大川,可是他仍然“願看盡世間好山水”。

  我們可以看到,林則徐給自己制訂的三個願望,與其說是他在內心已將“願望”轉化成了“目標”,不如說是他目睹了民族深重的災難,其對宦海沉浮產生了厭倦。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七月二十九日,被貶戍伊犁的林則徐冒着炎炎暑熱到達蘭州。甘肅布政使程德潤在署北花園若已有園(今甘肅省群眾藝術館址)為林則徐接風同時也是餞行。席中,程德潤賦詩送別林則徐。如此盛情之下,林則徐一介貶臣,疲於奔命,一無所有,無以回報,“秀才人情紙一張”,他唯有用竹管毛筆寫下自己的感受,以表達自己的謝意。於是,林則徐揮毫奉和寫下了《程玉樵方伯德潤餞予於蘭州藩廨之若已有園次韻奏謝》七律二首:

  “短轅西去筆羈臣,將出陽關有故人。坐我名園觴詠樂,傾來佳釀色香陳。開軒觀稼知豐歲,激水澆花絢古春。不向官私皆獲惜,平泉一記義標新。”

  “我無長策靖蠻氛,愧說樓船練水軍。聞道狼貪今漸戢,須防蠶食念憂紛。白頭合對天山雪,赤手誰摩嶺海雲?多謝新詩贈珠玉,難禁傷別杜司勛!”

  其中第一首詩寫了若已有園的美景及宴飲場面,詩中“名園”即指若已有園,據說此園為明末清初文學家、戲曲家李漁來蘭州時設計建造,園內曲徑迴廊、溪水潺潺,頗為清雅怡神;第二首表達了林則徐報復難以實現的憤懣與惆悵,對列強覬覦中華疆土的擔憂,提醒當權者堤防其蠶食。

  林則徐善書,金安清(字眉生)在《林文忠公傳》中說:“公在翰林以書名,出入歐董,尤長小楷,為世所重。”也就是說他當時在朝野之間亦以雅善書法而聞名。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林則徐在寫給同鄉長樂人劉聞石(字建韶)的信札中有“弟日來頗添酬應,委書之掛屏、綾福,再容旬日奉繳”和“擬為寫數章於屬書掛屏之上,而日來紙幀、便面堆積几案,腕下尚未能稍稍清厘,日內容當為之也”從這些語句中可以看到當時向林則徐求字索書者絡繹不絕,使其應接不暇。

  林則徐因翰林出身,所以其書法也多遵循於館閣體傳統書法的路數,昔日他的同年(與林同為嘉慶十六年進士)程恩澤(字雲芬)曾稱讚他:“君昔解褐衣,書名傾一時,書自柳顏入,自將堂堂旗。”但在《國朝先正事略》中稱其書法:“公書具體歐陽。”更有人說,林則徐的書法是從《集王聖教序》入手。其實對於書學,林則徐有自己的心得與感悟,他在道光七年(1827年)《跋沈毅齋墨跡》中說:“初學臨摹輒舍唐人矩范而躐等於鍾張羲獻,是猶未能立而使之疾行,僵臥必矣。”(《雲左山房文鈔》卷四)林則徐的書法其實並不拘泥於某家某派,也並不純然是唐人的規矩,他本着“取法乎上”的傳統共識,使其在點劃使轉之間偶爾透露出魏晉人的風骨。從他留存至今的一些書札、對聯、扇面等墨跡來看,書札落筆自如,對於志同道合的好友,書寫更顯邊綿流暢,字則淋漓酣暢,倚側生姿,真可謂是字字珠璣。對聯、中堂等書法作品則雄健挺秀,端重安詳,絕無矯揉造作的氣息。人常說:“自如其人。”林則徐的書法雖不屬於雄強一路,但其書法仍有一種豪氣逼人之感,當然這種感覺,更多的是來自一種中華民族固有的不屈不撓的凜然大義。

  林則徐貶戍伊犁,可以說是走了一路寫了一路。清代藏書家郭柏蒼(字蒹秋)在《竹間十日話》中說,林則徐自西安出發時,隨身之物除常閱書籍外,還有“公卿求書綾絹宣紙”,途中,無日不為人書字。鄧明先生在《蘭州史話》中也有記敘:“林則徐一行乘大車七輛,載書籍二十箱及大量宣紙下車道嶺,過甘草店,在清水驛住宿。”這與上述遙相呼應,說明林則徐路途上帶有大量的“綾絹宣紙”,以應路上有人向其索書。

  林則徐到達蘭州後,也踐行着他的“三願”,白天除遊覽一些山水名勝,接待與拜訪在蘭各同僚外,夜晚則疲於應付紛至沓來的索書者,在他的《荷戈紀程》曾記載:“夜,復補書各處紙幅,終夕不寢。”可見他的書法當時頗受蘭州人的歡迎,當然這種歡迎,除了他紮實的書法功底外,更多的是一種情感上的景仰與尊敬,對於他那種“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愛國胸襟和高尚的品德莫不充滿了欽佩與愛戴之情。(轉自凱風網)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英國退歐的原因和影響
2016: 《炎黃春秋》前執行主編洪振快被判侵犯
2015: 楊蔸湖:淚匯心河:(八)血吸蟲病
2014: 楊奎松: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政治選擇
2014: 郭又驚:倭寇——明代的謊言
2013: “稜鏡門”凸顯美國政客雙重標準和雙重
2013: 美國是如何對付反對者的:搞垮 搞臭 搞
2012: 讀齊墨《我的民運路》
2012: 無鳥一身輕 與 二王不相見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