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在多城“晚清名臣”一文,引出了俺的一个穿越迷梦--晚清最佳的结局是什么?
以俺的观点,依次为
1)老佛爷再多活10年。
如此,维新也做,政局也稳定。以晚清那种内外交困的局势,走变革之路,没有一个强势的上位者是不成的,当时只有慈禧有这个资格。这个女人有时候因为心胸狭窄而干蠢事,比如说因为列强支持光绪亲政的谣言而向世界列强宣战,导致八国联军进北京,但是大部分时候头脑还是很清晰的。维新引起的社会各阶层的矛盾,只有慈禧镇的住。今日中国的改革开放如果不是邓公坐镇,结局都很难讲。
2)袁世凯做华盛顿。
运用手中的北洋资源,稳定全国的局势,徐图渐进地维新。只要中央政府的权威不坠,中国就不会乱起来。但是袁世凯与慈禧相比,维新改制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要大。慈禧搞维新是让步,步伐慢一点,除了孙文等纯粹出于搅局的国民党人私下里捣捣乱之外,士族阶层的接受程度要高。反过来,袁世凯上台搞改革,面临辛亥革命之后那种急迫改革的巨大压力,他就是想慢都慢不下来,最终的结局就如楼下几位说的,西方的精髓没有学到,中国朝野的组织结构却打破了不少。
很可惜,慈禧一死,满清贵族群龙无首,汉族督抚大权在握,枝强干弱,中央政府的权威空前低落。无论是溥仪的老爸还是光绪的媳妇,出于对于大权旁落汉族的恐惧,不仅不顺势维新,反而还收紧权力,走回头路,结果民心尽失。
如果慈禧还在大位,袁世凯做一个忠心能干的首辅还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不是清廷在慈禧身后,夺了老袁的权,打发他回家退休,老袁大概在辛亥革命之后的逼宫行为,就不会做的那么心安理得。
如果老袁是个读书人,辛亥革命之后的路可能又会有所不同。
老袁是个能人,能干事,李鸿章之后,中国的江山都是老袁在扛着,当时中国从西方引进的东东,基本上都是老袁的手笔,如电报、警察、军乐队、新式陆军。。。但是老袁做人没有原则,或者说江湖习气太多,有时候就是一个兵痞,他和部下的关系就是利益关系,封官许愿,吃吃喝喝,私下给钱,太功利。结果这帮人在成为威震一方的地方实力派之后,老袁称帝之后,权威一褪色,马上就和老袁划清界限。这其中除了个人利益的原因之外,与他们曾经的贩夫走卒的身份有关,因为老袁不是读书人,所以他选拔上来的军官也是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中国20、30年代的军阀混战不止,与北洋上层人物的兵痞风格也是有相当的关系的。这一点上,曾大帅的湘军与袁大帅的北洋军,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所以说,希望老袁做中国的华盛顿,不仅当时的中国不具备产生华盛顿的土壤,就是老袁本人也的确缺乏那种雅量与恬淡。
老袁此人是个能臣,但绝对不是英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