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燒餅的事其他單位也有,以空軍為最】 [ 公鯊 ] 於:2008-06-28 23:37:27
空軍當年的亂象直接原因當然是林的重視;其中也有宿命因素。TG根子上講是農民組成的,對於所有高技術領域都不免有些說不清的嚮往和不理解,加強控制也就成了下意識的反應了。空軍子女的孤傲與其說來自自身素質,不如說更多是來自於水中朦朧的倒影。封閉社會無法提供不失真的鏡子和向外瞭望的窗子,因此有一池濁水(大院生活)或一扇小窗(66-71年最亂時空軍還有人去蘇聯接飛機)的人當然地走在了生活的前列。一次、二次文革後,這些人失去了孤傲的支撐,心中在失落的同時不免無數次地反覆修改本是朦朧的倒影,直至完美。待到改革開放後,這種失落感加重了,不僅“系統”內的人超越了自己,連過去那些賤民也能照鏡子,看窗外了。其實,您才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比75年以後那批幹部的子女更早地脫離了原來的思維體系,不和他們爭窗前的座位而直接走到窗外。很多空軍子女都願意提及張庸耿的作家女兒(願她在天國安寧)做為自己這撥人有能力的例子。公鯊覺得和潘涌相比她的生活算不上成功,當然這麼講對一個逝去的女性不夠厚道。中國人的健忘是有名的,66年她在上海南洋模範中學的表現是可以和30年代德國的女納粹相比的。可當她能夠用筆來記錄歷史時卻有意無意地避開了這一段親身經歷。倒是她爸爸在整個空軍系統算得上是個異數,49年後基本平穩度過不說,還是有數的幾個大區正少將之一(不算88再次授銜的)。
寫這些亂七八糟東西的目的是想潘涌繼續寫下去,無論身邊逸事還是空軍文革時期一個孩子的見聞,就是千萬不要陷入這種在絕大多數同齡大陸人眼裡的顧影自憐當中:
高山流水的故事在我心中一直像流雲走板,天下人口口相傳的都是一件事,說的是古代一位音樂大師彈琴時入了仙境,見到高山,聽到水流,這時知音出現了,於是相約來年再見,可是來年到了的時候,知音早已仙逝,音樂大師頓時老淚縱橫,只彈一曲高山流水,摔琴,以後終身再不彈琴。這是一個動人的寓言故事,當現實的畫面出現眼前的時候,我才品出它的真正神韻。http://www.cchere.net/article/1682019
生活是粗糙的! http://www.cchere.net/article/1682019 公鯊個人最感興趣的,是張廷發最後是如何得罪楊尚昆和被打下去的八卦,如潘涌能滿足公鯊的這種低級趣味不勝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