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民樂有着豐富多彩的調式。這些調式即包括自然調式也包含變化調式。所謂自然調式就是完全由宮商角徽羽這五個自然音列構成的調式。而變化調式則指包含變化音的調式。 五個音中每一個都可以成為一個旋律的主音。主音就是指一個調式結構中的主要的音,在調式音階里,它是第一個音。而在一個具體的調式旋律中,主音的作用就象支撐一個建築中心和重心最主要的承重梁。一般一個完整的音樂作品,通常都以主音作為最後的結束音。以宮音為主音的調式叫宮調式。以商音為主音的調式叫商調式。其餘類推,共有五個傳統民樂調式。 比如,大家(尤其是40歲以上的老幫菜) 都熟悉的革命歌曲“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就具有鮮明的商調式(re 調式) 特徵。全曲不但以商音開始,更以商音作為曲終音,使全曲的重心最終落在商音上。而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國歌) ,則是典型的宮調式旋律(雖然中間出現短暫的經過音si )。需要注意的是該曲最後的終止式具有西洋大調音樂的特徵(從屬音到主音) 。這就為同類宮調式民樂配置西洋大調終止式和弦提供了極大方便。這在以後介紹民樂和聲結構時在詳細論述。 各地方的民樂具有鮮明的調式風格。比如湖南民歌,常常有徽調式(亦稱sol 調式)特徵。大家所熟悉的東方紅、柳陽河等都是徽調式。它們不但以徽 (sol) 音開始,更重要的是以徽音結束,使全曲重心落在徽音上。 另外還有一首具有鮮明湖南民歌風味,在網上熱傳的小曲兒,被稱作齷蹉山歌。歌名兒叫做 “現打班鳩現鉗毛” 。由兩個婆娘和一個小伙輪流演唱,頗有一番韻味兒。前一陣,藝術家夢人和丫子都曾在五味貼過。有興趣欣賞的讀者不妨用古狗查找一下視頻。 筆者根據視頻中的山歌旋律的印象譜曲如下。整個山歌共有兩個樂句組成。兩小節為一句。前兩小節是三拍子。後兩小節是四拍子。筆者之所以稱其為湖南民歌,是因它有典型的湖南民歌徽調式特徵:每個樂句均以徽音結尾,作為樂句的穩定音和整個樂曲的結束音。 現打班鳩現鉗毛
而藏族民歌多以羽調式為主要民歌調式。比如“北京的金山上”。以及這幾年流行的歌曲“坐上火車去拉薩”( 音樂MP3見網址:http://www.stsky.com/play/179434.htm) 等都有鮮明的羽調式特徵。有時也有宮調式(比如“心中的歌兒獻給解放軍”) 和商調式等。 在宮音的音高不變(比如宮音 = C) 的前提下,各調式(宮調式、羽調式、商調式等等) 合在一起組成民樂調式的“同宮系” 或“同宮場”。很多時候,一首民歌往往間雜有各種不同的調式,有時從宮調轉為徽調,或者從徽調轉為商調。而這些不同的的調式均以同一個音高為宮音(相當於簡譜中常用的調性標號 1 = C,或 1 = F等等) 。這時用同宮場來處理民歌的調式特性的轉換以及相應的和聲配置就顯得十分的靈活和方便。這是因為同宮系統建立在相同的自然音列上,不但宮音相同,其它各音也隨着宮音的確定而相同。所不同的只是每個音在不同調式里的主屬關係和音級功能不一樣。在同一個作品中,同一個音可以充當不同調式里的不同音級,使得個不同調式能夠自然轉換,互相穿插和滲透。而與之匹配的同一個和弦在不同調式里可以巧妙而自然地改變着自己的身份和功能。這有點類似西洋音樂中“關係大小調” 的功能場轉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