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部交響曲的理解,我認為應該努力脫離“劇本“。遠離“鄉愁“、“靈歌”以及捷克民間故事,去尋找自己的體會。但是喜歡的版本卻又總是無法逃避歷史劇本的再次重複。
Rafael Kubelik庫貝利克出生在捷克音樂世家,父親Jan Kubelik是著名的捷克小提琴家。庫貝里克19歲就指揮捷克愛樂舉行了專場音樂會。在1948年,庫貝利克離開了他的祖國,投奔美國。Dvorak在到達美國之後不久寫出了第九交響曲。Kubelik則在到美國三年之後第一次錄製了這部《新大陸》交響曲,是年36歲。
據此,也換了一種心態來體會。對於Dvorak和Kubelik,美國是一個勁速發展的移民國家。美國的力量在於他的包容和開放,19世紀末接納Dvorak,半個世紀後接納Kubelik以及其他眾多的歐洲以及世界各地受納粹迫害的藝術家科學家。不同的苦難、不同的鄉愁,不同的文化,交融成第四樂章雄勁的力量。而這力量促是美國百年高速的發展。
庫貝利克在1951年11月19日和芝加哥交響樂團的合作。雖然是單聲道,但是單聲道錄音技術在當時的美國已經近乎發展到了極至。除了不是立體聲以外在深度和動態都是非常讓人吃驚的。演繹和他1973年和柏林愛樂的合作相比略顯粗糙,但是更為體現有一種新移民的激動。 晚年的庫貝利克終於被捷克政府允許回到他魂牽夢繞的祖國。離開的時候風華正茂,而這時他已經是個白髮蒼蒼的78歲老人。1990年3月12日斯美塔納音樂廳,Kubelik重新站在他42年前離開的捷克愛樂指揮台上開始了這一屆得布拉格之春音樂節首場音樂會。依慣例全場起立,演奏選自斯美塔納Libuse的Fanfares,然後是捷克國歌。觀眾入座,掌聲平息,Kubelik獨自站立在指揮台上,如釋重負般嘆了口氣,然後微笑,再微笑,等待了42年,這一刻是如何的到來?沉靜一下,終於優雅的拿起了指揮棒,緩緩的流出《自新大陸》…….
歷史悲喜劇總是在不斷的重演,對於捷克,對於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