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这一向在恶补红楼。有一天他突然说,曹将薛宝钗比做“山中高士”是讽刺她,具体原因参看《北山移文》。此文是南朝人孔稚珪所写,是一篇讽刺那些伪装隐居以求功名利禄的所谓隐士。高士所居的山上长满了春萝,芳杜,薜荔等奇香异草,跟宝钗居住的“蘅芜苑”十分相似。
曹雪芹作为一个博览群书的古代人,没有理由没看过这篇位于《古文观止》上的文章。那么,他给宝钗起号“山中高士”真的是讽刺她吗?想起脂砚斋说的钗黛乃一人,又想起空空道人去录《石头记》时,石头说的那一干女子“皆出于我之上”云云,如果说作者要讽刺薛宝钗,未免不象。不过,作者在写书纪念这些优秀女子之余,难保不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就象他让林黛玉抽到代表芙蓉的“莫怨东风当自嗟”签,其实听来也有不赞成黛玉性格中敏感脆弱方面的意思。既然如此,为何不能以容易引起歧义的“山中高士”四字来表示他对宝钗为人的某种看法呢?何况,这并不是贬低宝钗,只是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而已。
宝钗和黛玉不同。按照书中所说,黛玉是一无所有(考据派说的林如海留下了几百万银子的遗产在此不考虑),她毫无牵挂,唯一担忧的是自己的未来。外祖母保证了她的日常生活仍有公侯小姐水准,再加上她丧母极早,未曾受到过完整的封建淑女教育以及她性格本来就有的脱略派诗人作风,因此可以义无返顾、洒脱不羁地去恋爱,直到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大概便是脂批的“求仁得仁又何怨”的意思(女神仙来人间为男神仙还泪以报灌溉之恩也不在考虑之列,这里是把书中人物当做非神仙看待,无前世后世轮回之说)。
而宝钗呢,她有家。有家相应地就会带来责任,负担,不仅仅是天伦之乐。书中说宝钗父亲“酷爱此女”,教她读书识字,比乃兄薛蟠高出不知几倍。可见她象林黛玉一样天资聪颖,过目不忘,阅读范围甚广(她读西厢恐怕早于宝黛多年)。而且,她的父亲和黛玉父亲恐怕也是一样洒脱的名士类,虽然是商人,但相信并不是只知行商之人。明清江浙一代文风很浓,平凡布衣都可以写出隽永文章,比如蒋坦的《秋灯琐忆》,沈复的《浮生六记》,何况“紫薇舍人”的后代呢?因此,这位父亲才会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教他那“肌骨莹润”的掌上明珠读许多书,而非仅仅如同贾府三艳一样只是想要女儿“认得几个字,不做睁眼的瞎子”。从宝钗后来表现出来的博学可以看出当日的积累。她父亲在她身上是花了大力气的。如果,她的父亲不死,也许,宝钗会由着她自然的心性发展下去,或者,长成另一个宝琴(宝琴没变成宝钗,也许是因为她的兄长大她许多,且又懂事负责,不用她操心家务)。但是,自从她父亲一死,一切都改变了。
旧时中国家庭,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尤老娘以前嫁得也应不错,否则不会和皇粮庄头家结亲家。但男人死了,她的家终于支撑不下去,“家道艰难”,只能靠女婿度日,结果把两个亲生女儿都变成了非优非妓的不伦不类之人。而薛姨妈是决不会象她那么做的。薛姨妈的出身高贵,夫家还留有丰厚产业。书中描写的她本身的性格是宽厚仁慈,好象并不象她姐姐王夫人那么严厉。但她们毕竟是一母所生,少女时代受的是相同的淑女教育,她的道德观处世观和王夫人当相去不远(王熙凤是下一代,教育她的长辈不同,算异数)。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也很相似,都把女儿培养成了较为完美的淑女,一个已经将女儿送进宫中,成为“贤德妃”(可见元春基本是靠品德取胜,而非美貌),一个准备把女儿送入宫中。她们对儿子都百般溺爱。只是宝玉资质和薛蟠不同,有幸没成为另一个呆霸王(不过因小事撵茜雪[这可是人家的生计,他知道让一个家庭贫寒的人失业造成的后果吗],心情不好想踢人而误踢了袭人外加调戏母婢也差不多了)。可以想象,宝钗在父亲死后,面对无能蠢笨爱惹事生非的哥哥和母亲的叮咛嘱咐担忧仓皇等,她以前全部的天真与烂漫基本都被洗掉了,或者埋入了记忆深处,取而代之的是一副沉重的家庭担子。父亲的死,也就是她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的终结,是她作为一个淑女的开始。她是母亲全部的希望与依靠。
在这样一种生活压力下,天生聪敏的宝钗在帮助母亲操持家务的过程中目睹人情世故,深知世态炎凉,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为人处世方式。成为了一个表面“安分随时,随和大方”,淡服素容,“不关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冷面人。她的言行举止决不会溢出淑女规范的一步。她在社会允许女子活动的范围内尽善尽美地做人,结交一切可以结交的对象,但她仍然把自己保护得严丝合缝,很难对别人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从某种角度来说,感情是人的死穴,她几乎已经是习惯性的“刀枪不入”,因为露出弱处将会伤害到她,她对家庭的保护,伤害到她深爱的母亲以及时时担心的哥哥。因此才有湘云、黛玉跟她掏心掏肺,而她并未同样对待她们将自己内心深处最害怕的东西也一一告诉,只是泛泛而谈(黛玉在秋窗风雨夕那晚可以说对宝钗赤胆相对,宝钗只淡淡地说“是恐我在人人跟前失于照应罢了”,也未顺着黛玉继续“那起小人岂有不嫌的”话题)。这种不对等的沟通并非宝钗轻视她们,而是她说了也无益,换来最多不过是同情。这样也可以解释金钏儿死后,宝钗的态度。宝钗和金钏儿不会不熟,后者是王夫人的首席秘书,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她还穿过宝钗的旧衣服,她们平时的接触不会不多。但金钏儿死了,宝钗只安慰王夫人,并说如果金钏儿是自杀就不为可惜。因为她对人的友情是一种点到为止保持温馨距离的感情,既不深入也无伤害。她确实不悲伤,而安慰姨娘是她的本分,她只按她该做的去做而已。在园中,她更象一把尺子,一种规矩,帮助教育引导着弟妹们。大观园里,就世事能和她谈到一块儿的,恐怕只有袭人。因为袭人也来自一个必须要她帮助的家庭,至少曾经是。而且袭人同她一样,为了家庭牺牲自己是无怨无悔的。
宝钗缄默,人谓藏愚,自云守拙。但在书中,她的话并不少,而且一说就是一大篇来。但细观她说话,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只要她一说出来,必是掷地有声。一方面是由于她的童年功底,博古通今,无所不知;另一方面,是平时她比较注意收集各类信息。比如滴翠亭事件,有次和人讨论说若那是黛玉会怎么办?其实若换做黛玉,她根本不会去听的,要不就是直接进了亭子,要不就是过桥继续追蝴蝶去了。只有宝钗才会停下脚步,细细地去听。正因为此,她说话才会有的放矢,为人才会不厚此薄彼。这样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于是也就有了后来她帮助王夫人料理大观园的事情。大观园的改革,虽然起头的是探春,想要开源节流的也是探春,但最终实行包产到户,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分发余众年终奖金,做到让众人心服口服,心甘情愿毫无怨言的是宝钗。我想,如果换在今天,宝钗一定是一位可以上得《时尚杂志》优秀管理者栏目的女人。她英明果断,目光如炬,且又体贴下属,既不贪婪又不狠毒。为人温馨又有距离。即使在今天,这样的老板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宝钗真正的悲伤或不快只露出过二次,二次都和宝玉有关。一次是她疑心她哥哥告了宝玉导致宝玉挨打,于是她哥哥便狗急跳墙地说她心里有宝玉才护着他。说女孩子心里想着男子在那时代无疑是羞辱,于是宝钗哭了一夜,第二天看到母亲时还在哭。家是宝钗的软肋,她在哥哥与母亲面前是不设防的,因此一旦被伤害痛苦就很大,以至无法掩饰。一次是宝玉说她象杨贵妃,让她“不由得大怒”。我不知道这种说法在当时是不是有侮辱性质,或者是男人当着女儿的面评论她们的身材长相是带亵渎性质的?总之宝玉在说这话时,心里有事,心不在焉,根本没经过大脑,脱口而出,结果被宝钗有力地反击了一回,弄得他讪讪的,无言以对。宝钗还有三次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女儿情状。也都和宝玉有关。一次是宝玉受伤,她去送药,对宝玉说,他伤成那样,“我们看了也心疼”,面露羞涩,让宝玉大感畅快。另一次是她替袭人给宝玉绣鸳鸯肚兜,情形正如贤惠的妻坐在熟睡的丈夫床头替他缝补衣裳。照理,珍重芳姿的宝钗是很注意这些细节的,但她竟然完全忘了。还有一次是宝玉要看她戴的麝香珠串,她褪不下来,露出了雪白的一段胳膊,让宝玉看得欣羡之心顿起,“恨不得一摸”,于是她羞红了脸。我小时候,班里男生女生是不说话的,在那种比较压抑的情况下,如果和有好感的男生突然有某种接触,就会出现那样不自然的情形。很难说宝钗是不是爱宝玉,爱这个字太重了。但有好感应该是肯定的。大观园里就宝玉一个男人,其他辈分相似的同龄男人可能都住“西廊下”“后廊上”,是最先衰败的世家子弟们。而宝玉,不管书中写的“面若满月”是如何不符合现代审美,总之也是个英俊男子,而且个子很高(麝月让晴雯替她放下镜袱子,因为晴比她高,而宝玉走过去,毫不费力地放下了。宝玉踢袭人,随便一脚就踢到袭人肋骨上。而袭人是“细挑身材”,苗条高挑,个子不矮,宝玉当是身材很高,腿很长,因此才随便一抬腿就踢到袭人腰部以上。如果他练过武术,那我无话了。)这样一个高大英俊的富贵闲人,又比一般男人体贴女子,很难让女子不动心。宝钗对他的感觉可能是淡淡的喜欢,若有若无。没有到想托付终身的地步,宝钗也不会对什么男子有这种想法。她对自己的要求只是让自己做到符合某种规范以达到母亲的期望与帮助家庭的目的。至于要和什么人结婚,基本上母亲替她定什么人,她就会嫁什么人。她是不会奢望爱情的。
做人不象做诗那样全凭灵性。做人要求的世俗智慧很高,而且更加艰辛。从这点来说,黛玉其实比她幸福得多。黛玉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过完了一生,除了终身大事不能遂愿而外。而有家庭负累的宝钗最终舍弃了先天的聪颖和淘气自在的本性,融入了世俗的洪流,并成为其中的佼佼者,散发出与林黛玉分庭抗礼的光辉来。她们俩同是在宝玉天空中发出夺目光芒的女子,只是宝玉的心最终选择了与他在精神上更加契合的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