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红树林
万维读者网 > 五 味 斋 > 帖子
读池莉近作有感
送交者: 佚名 2006年05月25日09:33:16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上周去布鲁塞尔出差。跟女友借了本池莉近作精选,准备在飞机上和在酒店临睡前读。


池莉的小说早年没出国的时候读过不少,象《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印象最深的是《太阳出世》。出国后陆续在网上读过她的《来来往往》,《霍乱之乱》,《小姐你早》,《惊世之作》等等。


池莉给我的感觉是对小市民的生活极其熟悉,对他们的生活描写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很多句子让我拍案叫绝。


这本精选收录了她的七篇中篇。说是近作,对现在来说也不近了,最新的一篇也是在2003年1月发表的。


《生活秀》,《惊世之作》,《云破处》,《霍乱之乱》都是比较老的作品,几年前就看过。


《看麦娘》,《怀念声名狼籍的日子》,《有了快感你就喊》,比较新,以前没读过。


不得不承认,池莉是个有功底的作家。她以女性特有的敏感和敏锐把她对人生的所思所想淋漓地表现在她的小说里。


有意思的是,把这三篇小说联系起来,可以清楚地看到池莉思想上的成长趋势。


《看麦娘》我读地最细,是我最喜欢的一篇。小说描述了易明莉(“我”)因为“我”领养的“我”的童年密友--上官瑞芳所生的在京北漂的女儿三个月没跟家里联系而苦苦找寻她的过程。


上官瑞芳其实和“我”是一个人,“我”是实际生活中的人,上官瑞芳应该是“我”的情感情绪。池莉把她们分成两个独立的人来写十分地耐人寻味。


上官瑞芳为情痴缠,直至精神崩溃,住进了精神病院,每一天,上官瑞芳都需要“我”采来看麦娘来陪伴。


看麦娘是一种类似狗尾草的早熟禾科植物,它在文中象征了女孩子心底最向往最珍惜的那一份美丽的情感。看麦娘贯穿了整篇小说,也贯穿了上官瑞芳的一生。


“我”在北京苦苦找寻入世如此之深以至于“我”再也找不见的养女容容,这个找寻其实是“我”在这个物欲横流,愈来愈陌生的人世迷失了自我而进行的自我找寻。


找寻之后,只有一个清晰的答案:


“容容的两个妈妈,总得有一个必须牢牢地站立在现实生活之中。”


“上官瑞芳在,我在;上官瑞芳不在,我也在。看麦娘在,我在,看麦娘不在,我也在。如是这般,我还需要什么理由?我又怎么能够放弃?”


《看麦娘》是池莉开始质询人生终极意义的标志。这篇小说的问题是“我为什么存在?” 。在经历一番痛苦的精神蜕变之后,空明的答案只有一个--存在就是存在,存在就是真理,为了这个真理我就必须存在。


《怀念声名狼籍的日子》是一篇回忆性的小说,写的是最后一批上山下乡的知青故事。相信里面的“豆芽菜”有很多池莉本人的影子,怀旧味道很浓。这一篇可以看作是池对自己已经历人生的反思(起码是反思的一部分吧)。


而《有了快感你就喊》写的是在主人公“卞容大”在对自己在工作,婚姻,以及社会中其它各个层面隐忍的平凡单调生活作了全面反思之后,决定接受一化妆品外企的聘用,到西藏野外去开放一种“东方青苔”的化妆品。


这篇小说解决的是“如何活着?”的问题。在深层的人生反思之后,答案是“有了快感你就喊”。


活着,就要痛痛快快。很浅显的道理,真懂却不易。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5: 湘君:父母在的感觉
2005: 风在吹:李奶奶的故事
2004: 特洛伊战争趣史(九)特洛伊木马 (完
2004: 重 归 伊 萨 卡(新版)
2002: 重读《与妻书》 访林觉民故居
2002: 关于艳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