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美《时代》周刊讲述的故事1946-1952--给匪连 |
送交者: 信望爱 2012年02月23日15:59:53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
吴国祯在台湾 [节选]
其间,吴的所在地湖北省的军阀夏斗寅,安排吴担任税务官,他前往素有“中国的芝加哥”之称的汉口工作,并在六个月内实现了汉口市区的财政平衡目标。这一成功,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一九三二年,蒋任命二十八岁的吴担任武汉市市长。 于是,家乡湖北武汉市,成了吴国桢人生极为重要的一个转折点。武汉市长、重庆市长、上海市长,一直到出任台湾省主席坐镇台北市……一个又一个大城市的主政经历,串起了他在动荡时代二十余年的“宦海沉浮”。 战火中的“秩序专家” 有着主政数座大城市管理经验的吴国桢,被 《时代》誉为“秩序专家”,而这一称号的获得首先与抗日战争密切相关: 秩序专家。……二十世纪给中国(以及大部分亚洲地区)的生活方式,带来巨大混乱。吴国桢既是民主主义者和基督徒,又是一位秩序专家,他开始了与混乱作战的经历。 一九三六年,当肆虐的长江洪水威胁汉口时,吴市长组织三万苦力维修塌陷的堤坝,机关枪对准他们防止逃跑,十三个昼夜他站在风口浪尖上指挥抢修。还有比长江更可怕的洪水威胁着中国。日本人的侵略,迫使蒋的军队撤退至内地,一九三八年十月二十五日,在吴市长三十五岁生日这天早上,曾是蒋的抵抗中心的城市汉口被日本军队攻占。中国政府退守至长江三峡,一起撤退的还有数百万民众,他们拆整为零,安全地把整个工厂也撤退。吴成为新首都重庆的市长。在两年时间里,这座城市的战时人口从二十万增至一百多万,艰苦地忍受了日本的连番轰炸。 每天晚上,日本轰炸机把摇摇欲坠的房屋炸成碎片。污水漫溢街沟,疾病蔓延,重庆的老鼠长得又肥又大。空袭警报系统非常复杂:在警报器之外增加了彩色灯笼,晚上悬挂在柱子上(点亮时说明敌机正在逼近,突然放下时,说明敌机几乎到了头顶)。这一系统运转正常,每天晚上,绝大多数重庆市民躲进家外的大防空洞里,早上,他们出来寻找遇难者的尸体。 然而,在这些轰炸中,消防员和警察仍然顽强地坚守在这座城市的地面上,吴市长常常就在他们中间,扑灭一次又一次大火,度过一次又一次危机。他像拉瓜迪亚一样光荣;对重庆的中国人而言——包括对许多美国人——他是一位英雄。 这里,对吴国桢的城市管理才能,《时代》不厌笔墨,极力渲染,认为即便在美国人眼里,吴也堪称一位英雄,甚至将他与二战期间的纽约市市长拉瓜迪亚相提并论。当年,后者主政纽约,使之成功避免纳粹德国的恐怖袭击而名震一时。 把吴国桢誉为一位“英雄”式的“秩序专家”,正是为了与《时代》对所谓红色“混乱专家”的攻击相映衬。《时代》认为,战后爆发的国共冲突,是主政上海的吴国桢面临的更为严峻的挑战,其对战后上海状况的报道,也再次体现鲁斯的冷战思维,并与鲁斯及《时代》一直支持蒋介石的做法相一致: 混乱专家。一段时间里,重庆乃至整个中国英雄般的忍辱负重似乎得到补偿。一九四五年,在进行了十四年的战斗之后,战争结束,日本战败投降。与吴国桢一样的人,认定他们可以得到必要的时间与和平,来建设一个现代化中国。然而,显而易见,他们的期望化为泡影。当这位“秩序专家”忙于建设时,红色的“混乱专家”则忙于不间断地制造混乱。日本投降日后不久,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内战随即爆发。 一九四六年,蒋介石任命吴担任亚洲最混乱无序的中心——上海的市长。 它不再是一座城市,简直就是极度混乱无序的象征。一个世纪以来,亚洲所有邪恶的积淀,以及所有西方运动给亚洲带来的好处的遗物,一并涤荡着上海的滩涂。吴上任时,上海充斥着病人、文盲、苦力、英国商人、美法英的传教士、靠小聪明生存的白俄女郎、难民、冒险家、妓女、黑帮——乃至地下共产党。看到一个房间每晚价格为十五万(中国币)的宾馆,看到小男孩们公开地玩二十一点赌博,或者看到无家可归的孩子夜里死于街头,不会有人感到惊奇。 吴上任后的第一项行动是处理堆放在停尸房的九万七千具尸体,因为战争期间亲属无法将之运往内地在祖坟安葬。吴用了三十多天时间,将这些全部尸体安葬。 尽管面临意想不到的困难,吴还是表现出有效而灵活的管理能力。他努力控制上海巨大的财政预算不至于漫无边际地扩大,尽最大努力打击黑市。与他在重庆时期一样,他直接处理一个又一个危机。有一次,他被将近三千名骚动的大学生包围了十八个小时,最终说服他们和平离开回家。另外一次,大学生则殴打他。一次,城里最大的一家纺织厂的工人要求增加薪水,吴市长举办一个茶会邀请纺织业的老板们和夫人。能被市长邀请做客,他们十分高兴,遂同意减少其百分之七十五的收益。 不过,吴为恢复秩序所做的努力付诸东流,最终获胜的是制造混乱专家。共产党(包括他们在美国的呼应者)一方面大声抨击中国的弊病和混乱,另一方面红色力量自身又高举内战火炬,将弊病和混乱进一步加剧。当红色力量逼近上海时,蒋命令正在重病中的吴前往台湾。 前方,台湾海峡,白浪滔滔。朝鲜战争爆发,把吴国桢推到了世界关注的前台。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1: | 本教授之所以留在美国,做美国人,是因 | |
2011: | 巴哈马游轮归来(二): 晒肉, 我感觉很瘦 | |
2010: | 为什么我觉得那些地方戏的声音那么尖厉 | |
2010: | 王地主,污染企业之所以不在发达国家 | |
2009: | 唯一說毛詩有氣勢?哈哈哈,裝腔作勢吧 | |
2009: | 适合网恋的酸诗 | |
2007: | 汉中行 - 1 | |
2007: | 友情回访登文:春节曾经的回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