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反导系统水平如何 拦截朝鲜中程导弹都有困难 |
送交者: 三把刀 2017年02月15日18:15:08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 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矛与盾》是韩非子的著作,本意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卖的矛与盾,因自相矛盾而无法自圆其说,寓意则是要人不能违背事物客观规律。 就在之前这个周末,朝鲜和印度分别进行了一次导弹发射试验,朝鲜射的是“矛”:北极星-2是射程不到2000公里的固体燃料中程弹道导弹;而印度打的则是“盾”:“大地拦截者”(PDV)是射高达97公里的大气层外反导拦截弹。 虽然这俩国家在地理位置,地缘政治等各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干系,而且退一万步讲,朝鲜真的想打印度,他这次发射的导弹射程也够不到印度;不过从技术角度讲,北极星-2可以类比的是中国在1965年-1970年间研发的巨浪-1弹道导弹技术水平,“大地拦截者”则让人想到中国在60年代开发的“反击一号”导弹。两个都是采用了上世纪60年代技术的“10后”导弹,这样的“矛”,能击穿那样的“盾”吗? 这不禁让人好奇起来,而且印度在宣传中多次强调,“大地拦截者”能够对抗射程在2000公里的中程弹道导弹,作为与巨浪-1导弹、或者说早期型东风-21相似技术水平的“北极星-2”正好符合PDV在宣传中的假想敌要求。那么关于这个“矛与盾”的问题,不妨就让我们来“关公战秦琼”一番。 当然战之前,笔者觉得有必要把这次的两位“10”后主角分别拎出来给大家好好介绍一下他们的身世和来龙去脉 朝鲜之矛 13日,朝鲜国家媒体朝中社、劳动新闻等刊登“北极星2”导弹首次发射试验照片。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这是一枚采用固体燃料的中程弹道导弹,单就其“固体燃料”、“机动发射”,以及其弹体直径超过1.5米三大特点来看,该导弹技术水平已经接近我国早期的东风-21导弹。 当然,以此前朝鲜曾经展示的导弹相关研制测试照片来看,朝鲜的导弹基础技术能力和导弹相关设备制造能力方面,肯定是赶不上研制东风-21时中国的水平的,可以推想,其部分零部件的来源也是耐人寻味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和朝鲜此前研制的所有技术水平超过“火星8号”(劳动)导弹的导弹一样,这种导弹恐怕也很难大批量生产装备。 不过,正如笔者此前说过的,朝鲜真正需要的,也就是数十枚具备携带核弹头飞到日本,在发射前难以捕捉摧毁的导弹。这样的配置足以让周边国家认可其能够对国际局势造成重大破坏,继而改善朝鲜的国际生存态势。在这种前提下,部分关键设备的问题,不管是通过“国际导弹黑市”去走私,还是通过相关管理比较混乱的俄罗斯、中东地区部分国家进行搜罗,都是有可能解决的。甚至,以90年代初朝鲜能从苏联原加盟共和国、东欧国家搜罗回来大量零件,在本国“组装”了数十架米格-29的水平来看,在苏联解体后初期的混乱期间,朝鲜染指一些高级的苏联导弹零部件都不是不可能的。 从这角度来看,朝鲜的“北极星2”号可能是真正能够满足其需要,并有可能进行小批量生产装备,真正用来携带核武器实现最初核威慑能力的实用型装备。正如我们之前分析的一样,其威慑目标基本只可能是日本了。从这一点上来说,“北极星2”和其模仿对象东风-21颇为相似,当时中国对苏联核威慑的主要装备是能够从新疆发射打到莫斯科的东风-4,射程相对近的东风-3、东风-21和巨浪1的目标则是苏联远东地区。 远东地区当时苏联可能进攻我国的主要出发阵地和后勤支持中心,因为苏联幅员太大,从其欧洲核心部分出发的物资、军队都需要经过漫长的铁路线运到远东,才能用来进攻中国,对其进行核打击可以直接挫败苏联可能对我东北地区的入侵。 对于朝鲜来说,逻辑是一样的,以朝鲜战争的经验来看,美国进攻朝鲜的主要基地就在日本,如果能够用核武器对其进行毁伤,可以最大限度破坏美国进攻朝鲜的能力。当然美国的核武器比朝鲜多得多,但是只要摧毁了美国在日本的主要基地,就可以让要跨越太平洋才能来干涉东亚局势的美国丧失立足点。不论之后朝鲜会遭到什么下场,美国的损失都已经无法挽回了——对于“搏命”的朝鲜而言,无所谓了。 这就是朝鲜发展核武器的基本逻辑,也是朝鲜核武器发展的下限。这一点我们之前也说过,朝鲜的“洲际导弹”和“氢弹”发展更像是一次“试一试”,看一看是不是自己的技术能力“出人意料”能够威胁到美国本土了——万一成功了,金元帅就能搞个大新闻了呀。不幸失败之后,自然要往更加务实的方向走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去年朝鲜在“火星10号”(舞水端)导弹试射上“屡败屡试”就可以理解了。2016年朝鲜进行了固体发动机试车台试验,接着是”北极星1“导弹水下发射和全射程试飞,紧接着又连续进行”火星“系列液体燃料中程导弹的发射,基本摸清楚了机动式中远程导弹的检测、发射流程——当然在过程中也付出了血的教训。 虽然因为朝鲜遥测技术水平限制,能够从这连续多次“火星10号”发射中搜集到的数据恐怕不多,但至少经过这些血的教训,朝鲜总算试出来了中远程导弹机动发射的技术,验证了他们原本只从书本上、或者苏联解体后挖来老专家的言传身教中所学到的那些东西。可以说,接下来“北极星2”成功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朝鲜需要的弹道核导弹需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射程1000-2000公里,足以覆盖日本全境,向南可以打到冲绳,向北可以打到北海道,向南可以够到冲绳,这就够了,美国在亚太的最重要的基地都成了朝鲜的“人质”了。 其次,要能带核弹头,这不用说了,朝鲜不可能造出数千枚“北极星2”导弹的,就像他们用走私零件“攒”米格-29一样,撑死了“攒”出个不到100枚,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考虑到朝鲜不可能掌握高精度的捷联惯导技术,它的导弹圆概率误差可能是数百米级别,那么不带核弹头的话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第三,要用固体燃料,能够开出洞库几分钟就发射。迄今为止,美韩针对朝鲜搞的“杀伤链”主要就是结合陆海空天电各种侦查手段,持续侦察朝鲜的导弹发射阵地,发现朝鲜发射的准备后马上进行打击,以现代技术,这个过程可能很短。朝鲜现有的“火星”系列液体燃料导弹显然无法满足要求。 伊朗此前曾展示其不惜重金建设的地下导弹发射洞库,导弹能直接从封闭的发射窖里面射出来,这样就可以让对方难以发现其液体燃料导弹的发射迹象。但朝鲜不大可能用同样的办法,毕竟伊朗那种洞库发射导弹的尺寸太小,而从洞库里发射大型液体燃料导弹,需要面临的技术难题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克服的。当初中国的东风-4导弹也平时藏在洞库,战时拉出来发射的,可见大型导弹地窖发射没什么前途。 综合上述3个要求,我们就看到了“北极星2”的基本设计。 如果朝鲜有了足够数量的北极星2和核弹头,并将其配置在此前已在劳动导弹试射中露过脸的洞库掩体里,那么美国对朝鲜动武的可能就将变得非常渺茫了,韩国也别整天想着北上了。 从这次朝鲜导弹发射车的细节我们很容易看到很多苏联导弹的设计元素,比如导弹发射筒的环控系统管道,外形就很接近“白杨”导弹。这是很耐人寻味的,此前朝鲜一系列导弹身上体现出了不少苏联上世纪70-80年代各型导弹上似曾相识的设计。 而从朝鲜导弹研制的技术路线上来看,我们则可以发现,朝鲜基本是在对中国60-70年代的导弹技术发展路线亦步亦趋的。中间当然也有碰运气看能不能突破一下的东西,但最终还是落实在固体燃料机动式中程导弹上面了。毕竟前面有“大哥”已经把路给趟出来了,“小弟”跟着走就行了,看他们的“火星-13”原始设计那么明显的接近中国的东风-22导弹方案(当然在中国,因为大直径固体燃料技术突破,就直接放弃了液体燃料的东风-22,直接上固体的东风-31了),就可以知道朝鲜导弹研制人员心目中的技术路线应该是什么样子了。 因为朝鲜只需要让导弹从洞库里开出来到阵地上发射,所以,“北极星2”没有使用以前“火星10”号那样的轮式TEL发射车,或者KN-08用的那种更难弄到的世界顶级水平的发射车,而是使用了类似苏联60-70年代没完成MAZ-547之前给各种中远程导弹使用的履带式发射车,把“5对负重轮”(T-62)硬是加长到“8对负重轮”就行了,这对于朝鲜来说不是太难的事情。 之前高卓曾经在评论朝鲜导弹的时候说过“不折腾不行,这是他们的性格”,从这回“北极星2”来看, 朝鲜还真是“折腾”到位了。 基本上来说这就是朝鲜目前技术水平能做出的最符合其实际需要的导弹,可能也是朝鲜核导弹阶段性的一个“终点”了。接下来,就看他们是否有本事生产几十枚,并给它配上弹头了。 其实全世界搞导弹的人都是“折腾”的,中国在60年代能提出“环球导弹”东风-6,美国40年代能上马钱学森提出的航天飞机项目,苏联能开发第一级有33台发动机的N-1火箭,就不许朝鲜人做做梦,山寨中国导弹发展路线了? 所以,以朝鲜“不折腾不是性格”的习惯,“北极星2”应当不会是他们导弹技术开发的最后终点,金正恩下一步会放什么大烟花,我们还需要拭目以待。 印度之盾 巴基斯坦在90年代的时候购入中国的短程弹道导弹东风-11(巴方命名为:M-11),感觉受到严重威胁的印度随后在反导防御上开始做出努力。 1999年印度开始研发自己的反导系统,分为两个部分:大气层内的AAD和大气层外拦截的PAD/PDV。当然了,按照印度国防工业的一贯作风,原定于在2010年完成的PDV拦截弹试验到上周六为止,也不过进行了2次试射,不过按照印度的说法,这两次试射都是非常成功的,尤其这一次的拦截成功,是“极具里程碑意义的”。 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印度这两次的试验目标是什么? 中美等国在进行大气层外反导试验中,都进行过反卫星任务,近地轨道卫星在三四百公里的高度具备第一宇宙速度的,该类目标参数类似洲际弹道导弹,在能够成功摧毁卫星的情况下,再来拦截中程弹道导弹,自然成功率会高得多。 印度“大地拦截者”的两次试验都有提到,靶弹是从印度海军的一艘护卫舰上发射的,那么这个靶弹其实应该就是“丹怒什”短程弹道导弹,因为印度只有这么一种能从军舰上发射的弹道导弹,也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一款以军舰为发射平台的弹道导弹。 然而实际上“丹怒什”就是从印度大量装备的大地战术导弹演变而来,射程在350-600公里,正常来说,这个射程的弹道导弹飞行轨迹最高高度在100公里左右。 多家印度媒体提到,这次PDV是在雷达全自动跟踪的情况下,在97公里高度成功拦截了靶弹目标。也就是说PDV是在“丹怒什”的弹道飞行顶点,或者说接近顶点的位置击毁了目标。 弹道导弹的上升阶段通常分为两部分:发动机维持工作的加速阶段和发动机关闭后动能继续转换为高度势能的相对减速阶段,在接近弹道顶点时,导弹基本处于发动机关闭后的相对减速阶段。 虽然在相关报道中,PDV宣传的打击能力是2000公里射程的中程弹道导弹,实际上其两次拦截试验的对象都不过是“大地改”短程弹道导弹,而且拦截条件都是最简单的上升段(第一次拦截试验高度为45公里)或飞行轨道顶端。 也就是说,印度是在全部准备妥当的情况下,所有雷达跟踪系统待命,导弹随时能够发射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室条件下”拦截试验。这种完美条件下的试验,让笔者想起了中学时代的物理和化学实验课,如此理想条件下,想要搞砸试验,还是有一定困难程度的。 印度公布的相关数据表明,PDV末端飞行速度是4.5马赫,相比GMD等反导系统末端飞行速度动辄几公里每秒的性能相比,4.5马赫、折合约1.5公里每秒的速度,真的是有些不够看,也难怪印度要创造一个近乎完美的“实验室条件”来保证拦截试验的成功。 此外,印度的PDV拦截弹,相比早先开发的PAD拦截弹,从PAD的主动雷达末端制导模式改进成了国际流行的末端红外制导模式(采用主动雷达制导的PAD在大气层外拦截弹界也是全世界独一份),其技术来源据称是以色列。而且需要稍作题外话的是,PAD和PDV拦截弹都是改进自大地战术导弹,加上他们拦截的靶弹“丹怒什”,真的是应了曹植的那一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总结一下,印度目前大气层外反导能力处于仅仅能够在非常理想的条件下,拦截短程弹道导弹的水平,达不到其宣传中的技术水准。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6: | 灯塔国的黄昏:写在美国大崩溃的前夜 | |
2016: | 日本最怕中国这个!全球已经无人能及 | |
2015: | 中华民国成立两周蒋介石暗杀了革命元勋 | |
2015: | 蒋介石残暴手法杀害杨虎城夫妇及幼子和 | |
2014: | 日本教授给中国崛起指路,中国不要向美 | |
2014: | 俺老美的月球车没轮印有脚印,科技太超 | |
2013: | 日抗议中国钓岛领海巡航 央视直播中海 | |
2013: | 中国海军远海训练舰艇编队凯旋(组图) | |
2012: | 战斗力堪忧,看看新锐护卫舰什么质量。 | |
2012: | 美国《空军》:兰德预测中国空军实力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