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否攻打伊朗,涉及包括政治、军事、外交及经济等考虑,打仗的代价反而可粗略估计。“美国佬”精于计算,对于打仗这样的大事,必在充分衡量得失后才做决定。本文尝试从美国的角度估计打仗的经济代价,或对预测美国出兵的可能性多些掌握。由于相关文献极少,最近的一篇也要追溯至3年前的《伊拉克战争的经济后果》(Nordhaous,William D.《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a War with Iraq》)。
打仗的代价,不外乎“劳民”和“伤财”。究竟美国历来战争消耗多少人力物力?于此,人力指涉及军人数目及所导致的全美总死亡人数,物力是指经济损失。
总体来说,随着军事技术日益先进,打仗所需的美军数目自二战起已逐步下降,阵亡人数也逐渐减少【表一】。需要补充的是,虽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越战的人力消耗比此前50年代的朝鲜战争为多,但主要原因是越战拖延过久而变成持久战,战期为朝鲜战争的两倍还多。但以每年的人力消耗计,趋势其实是下降的,尤以海湾战争的跌幅最明显。
打仗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有类似的下降现象【表二】。若把历来战争的经济成本折现至2002年的价格作比较,以每年的经济损失计,也是自二战起逐次下降的。若以人均损失或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计,则每次的战事均是愈来愈便宜,愈来愈“禁打”。无怪乎短短几年内,美国佬打完阿富汗便打伊拉克,再部署打伊朗。
攻打伊拉克要花多少?3年前的估算为990万至19240亿(美元,下同)【表三】。就业及维和、直接军费与国家重建三项所占的开支比重最大,当中以就业及维和居首。纵使打仗成本愈渐便宜,但对经济却不见得有何好处。由于很难从数据中抽出战争对经济影响的部分,因此只能估计。最乐观的估计为170亿收益,但埋单却要倒贴990亿;最悲观的估计更损失高达3910亿。这还未计算油价上升所导致的间接经济影响。
然而,各方对攻打伊拉克的军费开支估算却大相径庭【表四】。且不论谁是谁非,官方对军费成本估算偏低,或多或少增加了开战的诱因或提供了出兵的借口。政客的考虑当然不会局限于经济成本,而部分人士更抱着一些似是而非的想法——以为战争可增加政府开支,并且在开战期为经济增长带来刺激。实情是否如此【表五】?
自二战起,由于军事技术愈趋精湛,战争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从近一成逐渐下跌至不足1%;由于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故开战对经济增长的刺激自然日益减少。连同表二所列的经济损失,“以破坏为建设之本”的理论越来越没有市场。可惜,政治决定往往并非从整体利益出发,古今中外皆如是。
参考资料
美学者估计:伊战费用高达2万亿美元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家约瑟夫·施蒂格利茨和哈佛大学讲师琳达·比尔姆斯今年1月9日公布的一项研究中估计,美国政府在伊拉克战争上的总体花费可能高达2万亿美元,远远超出布什政府战前预测的1000亿至2000亿美元。
五角大楼女发言人罗丝安妮·林奇表示,美国迄今在伊拉克战争上已经花费了173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