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謝謝老中的辛苦!可以原諒她把老師的名字寫出N個版本來,都是拼音弄的錯嘛。拜讀了老中的筆記,感覺有些糊塗了。跟樂歌一樣,我純粹是作為一個認真的學生來探討,就老中的筆記問幾個問題。有不對不周之處,還請大家多指教。
鮑教授的這四句話,最先是在這裡看到的: http://bbs.creaders.net/music/bbsviewer.php?trd_id=309688
當時就如同受到當頭棒喝,感觸很深。所以我才會在給鮑教授及過客的跟貼中提到這四句話: http://bbs.creaders.net/music/bbsviewer.php?btrd_id=291681&btrd_trd_id=309724
對照一下那篇文章里的闡述跟老中的筆記,覺得稍微有些分歧,主要是在第二條。文章里這一條是“求異存同”,而老中筆記里是“求同存異”。好象只是字的順序有些變化而已,然而兩者的意境跟重點應該是迥然不同的。“求異存同”着重於“異”,而“求同存異”着重於“同”。“求同存異”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個成語,沒有什麼驚奇的。而“求異存同”是鮑教授的新詞,體現出他的精闢。“求異存同”,也就是鮑教授倡導的“個性教育”。而“求同存異”則是常規的共性教育啦。
關於“求異存同”,也就是“個性教育”,那篇文章里的一段話應該可以作為很好的解釋: 教學,就是從各具特性的作品中歸納出共性,把其中的藝術規律告訴學生;而創作,則是從共性中跳出來,尋找和發揮自己的藝術個性。
也是本着鮑教授提倡的“自以為是,求異存同,不求甚解,得意(境)忘形(式)”,我才對鮑教授為《奢望》的點評寫了這個回帖: http://bbs.creaders.net/music/bbsviewer.php?btrd_id=291748&btrd_trd_id=309561
例如關於他指出的《奢望》的“最大的問題”,即音域太寬,如果根據求異存同的原則是完全允許的。兩個八度的音域的確有異於絕大多數歌曲,這就是“求異”啊。但依然“存同”,因為還是有不少歌手可以拿下來的。
只不過在寫作時我並沒有刻意去追求兩個八度,而是旋律的發展跟歌詞搭配而成的自然結果。這也正符合第四條“得意(境)忘形(式)”,即形式(音域)要服從於意境(歌詞、旋律)的要求。如果刻意限制音域,就是沒有忘形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