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於丹熱是一場精心設置的套局
送交者: 佚名 2007年10月22日08:39:31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於丹熱是一場精心設置的套局

近來中國各種爭論頻出,很是在公眾中催生了陣陣熱潮。
若論那原因,不過是因為傳媒的發達,網絡的普及,大眾也漸漸開始關心自身之外的世界。這實在是社會進步,大眾開始睜開眼睛的現象。
近來就有:超女熱、議論改革成敗熱、民間維權熱、民間學術研究熱、網民議論時政熱,等等。
在這許多熱潮之中,於丹熱恰逢其中,脫穎而出,突兀在電視、報紙和網絡中。幾乎占盡鏡頭,奪盡人們的眼球,出盡了風頭。
筆者在一旁冷眼觀看此番事件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又察其言觀其行,仔細想想,終於明白過來。於丹熱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套局,背後有許許多多目的。
這些背後的意圖和目的,可以歸結為六計:

一、轉移視線計
當代中國社會道德隨着經濟的開放與發展迅速下滑。另外腐敗大面積蔓延、官員生活腐化奢侈、分配不公、兩極分化嚴重,引起社會深度不安。人們自然要將中國社會的這些變化,歸為改革的失誤所至,因而引起人們的普遍不滿。如果這種關注與不滿就這麼長期持續下去,對某些人物來講,真不是一件好事,太有損他們各方面的形象了。
正是在這種時刻,於丹熱起來了,《論語》熱起來了,儒家的那套熱起來了,它必然會吸引大眾的視線,從而關注焦點偏向,一部分人鑽進故紙堆中,一部分憂國憂民之士,也不再譴責今天,而把目光轉向用儒家來拯救當今的中國。包括大眾的視線與關注,都會有一部分被轉移,而一些人的目的就達到了。
這一計的要點是:把大眾的視線與關注從今人身上移開,轉移到古人身上去,從那裡尋找拯救社會的辦法,使今天的一些人能躲開公眾的譴責。

二、揚砂蔽珠計
於丹《論語》心得,本身毫無學術價值可言,更沒有思想價值。不過是把一個歷來為統治者利用,歷來為統治人民而發明的思想文化工具,以流行歌曲的方式改編包裝一次而已。
於丹熱能促進改革麼?不能;能促進學術進步麼?不能;能促進中國社會文明與民主麼?也不能。
中國民間真正能促進改革發展、促進中國民主進步、促進中國學術思想發展的人士,現在是大有人在,這就是近幾年在網上湧現出的民間思想家們。
這些人脫離官方,脫離正統,思想新銳,而且底蘊深厚。他們是中華民族的真正精英。將來的中國,將可能因為有了他們而再次輝煌。
對於這幫人,中國有人很是看不慣,又無可奈何。於是便借於丹揚起儒家這片黃砂,以蔽那些在網上閃閃發光的民間珍珠。
當於丹這裡熱一陣那裡熱一陣之時,人們就會被多少分散一些注意力,而不再專心關注那些民間思想家們了。一些人的這一策略,我稱之為揚砂蔽珠計。

三、引入歧路計
於丹熱的另一個目的,是把一些知識分子,從關注與研究西方、研究現實、研究民主、研究制度、憲法等等方面引開,把他們引入研究儒家、鑽進故紙堆中、進入古人的天地,而不再關注

現實問題,不再關注政治體制改革,不再關注社會公平、正義、人道關懷等等。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於是他們便人為樹起一個樣板、製造出一個明星,讓人們去模仿、去追隨。
這一計的要點是:把人們引入歧路,在故紙堆里耗費心血,在儒家身上大作文章,而不再關心現實問題。

四、揚儒家貶民主計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這句話是孫中山說的。在當今,世界潮流是什麼?就是民主。儘管在中國,有些人千方百計說什麼“實行民主會動亂呀”、“中國人素質低不能實行民主呀”、“民主是帝國主義的陰謀呀”,等等,但是在大眾眼中都沒有什麼份量。面對中國社會公眾要求民主的呼聲日益增高,有些人心急如焚,卻又找不出什麼有效的辦法應對。他們儘管一百個願望想為專制獨裁辯解,但還沒有蠢到直接跳出來呼喊打倒民主擁護專制的地步。在這個時候,一貫主張尊君、守禮、尊卑等級森嚴,而排斥民主自由的儒家的殭屍,被他們抬出來了。打扮一番之後,借着一個名叫於丹的教授之口,粉墨登場了。
我們沒有宣揚獨裁專制,但請大家講究尊卑次序;我們沒有反對民主,但請大家注意上下交往之禮。大家還是聽從聖人的話,去克己復禮吧。
這一計的要點是:明里打着儒家的大旗,暗中去對抗要求民主的呼聲。

五、復古對抗現代計
隨着改革開放,經濟的放開,網絡媒體的普及,世界上的各種思潮與觀點,迅速為中國人所知曉、所了解。平等呀、博愛呀、民主呀、環保呀、人道呀、反戰呀、人權呀、維權呀,等等,都成了中國人的新的語言環境。
而這些東西無一對專制獨裁有利、對貪官有利、對特權人物有利。這使許多專業文人傷透了腦筋:簡直想不出什麼辦法來把這些金子般的東西染黑。而現在尋到機會了:《論語》是聖人的語言,裡面也會有金子的,儘管已經埋在棺材裡幾千年而發黑了。現在經過某教授的一番包裝之後,又加入了流行與通俗因素,正好用來與那些來自西方的金子爭輝。於是於丹熱起來了。
這種熱含有太多的人為操縱的因素,幾乎和商業炒作差不多了。
好在中國大眾歷來都是容易上當的。這一次上當不過是無數次上當中的一次而已。

六、麻醉計
當今社會腐敗,兩極分化,下層人民生計艱難,怨氣重重,政治缺乏民主……總之是怨聲載道。這個時候如果專業文人出來宣講什麼“不要心不平自己去奮鬥呀”、“把子女培養好成龍成鳳當官發財呀”,之類的一定不合適,老百姓不愛聽,現在換了於丹出來,大講《論語》心得,什麼“中庸”呀,“忍耐”呀,“慎言”呀,“君子安貧”呀,之類。又有聖人的意思在裡面,多能忽悠人呀,多麼令人陶醉呀。於丹熱的出現,大肆販賣儒家修身養性安貧忍耐君君臣臣那一套,正好具有麻醉人們意志的作用,把人們對社會不公、對精英們喪失良心不顧下層人民生計的憤怒,都轉化為什麼“忍”呀,“慎言”呀,“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呀之類的東西而給消解了。民主呀參政呀都不是你們草民的事情,你們不在其位,不應謀其政。還是老老實實多讀些聖賢的書吧,聖賢的教導多麼有智慧呀……
這一計的要點就是,用聖賢的智慧作為誘餌,引人們上鈎,達到麻醉他們,使之成為順民的目的。
總之,於丹熱不是自然發生的。也不是於丹有大才華,受到了社會的認可,從而成了一個大明星。而實在是因為某些方面需要,經過精心策劃與布局,經過炒作,而形成的一出鬧劇。
當這場鬧劇上演之時,有些人把全中國人都看成是傻子了,正躲在暗處偷笑呢。
在這一鬧劇里,不管是崇儒還是反儒者,都被他們耍弄了一番。
但於丹在這場鬧劇之中,究竟是什麼角色呢?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民主制度不是萬能的,卻是當前最好的
2005: 胡少江: 中國現行體制無法實現共同富裕
2004: 君問歸期未有期
2004: 評水寒的人口評論--國家對人口的控製作
2003: 柬埔寨的政治怪胎
2003: 哭 “神舟5號”
2002: “歡迎”江澤民和“Yes”薩達姆
2002: 來自中國或是一種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