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從《夢裡花落知多少》透視“獨一代"(四之三)
送交者: 天嬰 2005年08月06日11:24:48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老鼠愛大米

“我愛你,愛着你,就像老鼠愛大米……"當我第一次聽到這首2004年最流行、最受歡迎的網絡歌曲《老鼠愛大米》時,真可謂是百思不得其解。我實在無法將“愛情"、“老鼠"和“大米"聯繫在一起。

懷着好奇心,我請教了一位小妹妹:“可不可以告訴我,老鼠愛大米的愛情,是什麼樣的愛情?"小妹妹看看我,不解地回答:“我一輩子也不會想到要問你這樣的問題。老鼠愛大米就是老鼠愛大米,沒有什麼意思。你想的太多了。"

被她這麼一點,我先是一愣,然後,我就茅塞頓開了。其實,《老鼠愛大米》、“新新人類",及《夢裡花落知多少》所表達的,不正是“獨一代"生活的環境和時代價值的寫照嗎?

“獨一代"的父母們是唱着“學習雷鋒好榜樣",在“講奉獻",“為人民服務"的價值觀教育下長大的;他們的青春是屬於祖國和人民的,他們的理想是與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存亡息息相關的;他們曾把火熱的青春無悔地揮灑在“希望的田野"上。

但是,他們經過文革的反思,經過思想解放的洗禮,經過改革開放的浪潮,特別是90年代以後,經過“全民經商"及“一切向錢看"的衝擊,他們過去的價值體系被徹底摧毀了。

他們不但不再追究“白貓"、“黑貓"的孰是孰非,而且,以前是講“奉獻"的,現在改成侃“賺錢"了;以前是勤勤懇懇“為人民服務"的,現在則是心安理得地 “為人民幣服務";以前是大講特講“集體主義"的,現在開始堂而皇之地強調“個人主義"了;以前是萬眾一心奔走社會主義的,現在全心全意地嚮往資本主義了……“理想"越來越被認為是“高調"、不合時尚,“價值"越來越向“實惠"靠攏,越來越和經濟利益掛鈎。

新浪網上有一份題為“中國人的價值取向"的調查。在“最被人們看重的價值"中,獲得支持率最高的五項依次是:健康、家庭、智慧、快樂、財富。“財富"的支持率是31.71%,遠遠超過“忠誠"、“誠信"、“自製"、“理想"這四項。

人們還普遍認為物質是基礎,因為身體健康,家庭幸福,獲得知識,得到快樂的前提是“錢"。有了錢,這一切才有可能實現。所以,追求什麼都不如追求財富“實惠",談什麼都不如談錢“現實"。

於是,現代的價值趨向,正如一部電視劇的台詞所宣稱的那樣:“爹親娘親不如錢親"。因此,近二十年,“獨一代"的父母們,就在“一切向錢看"的滾滾紅塵里,陸陸續續地、自覺不自覺地、情願不情願地從“課堂"走入“商場",從“廚房"走進“紅磨坊"。剎那間,錢潮、車潮、房潮、官潮、性潮,洶湧澎湃,淹沒了“標準",沖壞了“道德之堤",使“獨一代"的父母們成為心無所依、迷茫和失落的一代。

夢幻森林外

“獨一代"就出生、成長在這樣一個文化世俗化、社會物質化、人情商業化的時代。電影、電視、報紙、廣播、網絡等媒體,天天充斥和宣揚的,都是這種“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笑貧不笑娼"的務實價值觀。“錢"成為衡量人和物的最高標準,“有什麼"比“是什麼"更重要。一夜之間,“誠信"和“忠誠"變成了“傻瓜"的代名詞。在華而不實、虛假浮華面前,憂國憂民的教育學家們,也只能無能為力地呼籲一下維護“道德底線"罷了。

《夢裡花落知多少》雖不是一篇社會學論文,但它向我們展示的,卻是一幅“獨一代"的生活環境圖。從這一幅圖畫中,我們可以看到整個時代的道德景象。林嵐的第一份工作是通過朋友微微的關係,第二份工作是她父母的老朋友陳伯伯的面子;姍姍出書是通過林嵐的路子;白松之所以能帶着他的“青蔥"夥伴兒,到“老百姓賣血才能喝粥的地方"山吃海喝,全是仰仗他作高官的父親;在林嵐和聞婧還沒有踏上仕途,就已經學會了飯桌上的“太極功夫",學會了如何“以柔克剛",學會了如何“以虛無化真招" ……

在虛假面前,林嵐雖也曾有過反省、有過困惑:“……看我們社區的大媽剛貼出來的寫着全國各地勞模事跡的報紙,某某某又從天台救下一小孩兒,某某某又熱心地為群眾清理下水道分文不收,我就在琢磨這種事兒天南地北層出不窮,而我身邊怎麼一點兒動靜都沒有呢?"

但很快,林嵐第一份在廣告公司的工作,就讓她知道了什麼叫“有錢能使鬼推磨",以致於她在感嘆虛假廣告的同時,不得不無奈地坦承:“我也是一個做廣告的,前陣子不還替一滅蚊器材廠天上地下地猛吹了一番嗎?就我弄出來那陣仗,別說一蚊子,就一飛機都得給熏下來。"

就是這樣,當“獨一代"在還沒有完全踏上社會之前,生活的現實就將“權力"和“金錢"的威力,赤裸裸地展現在他們眼前:“有錢的,能用錢砸死你,有權的,能用權玩死你"。

二十歲花祭

“獨一代"的父母們,辛辛苦苦地拼命賺錢,用心良苦地希望“獨一代"受到良好的教育,希望他們過無憂無慮的舒適生活,更希望能將自己蹉跎了的歲月在“獨一代"身上補回來。但殘酷的現實是,“現在的大學哪個不是一樣的啊,抽煙、喝酒、談戀愛,最多的還是曠課睡覺"。結果是,子沒有成龍,女沒有成鳳,物質主義、現實主義、唯利是圖,卻將“獨一代"領進了一個歌舞昇平、紙醉金迷、人慾橫流的宴樂世界。

《夢裡花落知多少》裡的微微,曾是天才學生。大三離開學校,先在廣告界打拼,後涉足影視,然後又轉向舞廳酒吧,作起了色情的生意。另一位女孩火柴,母親因生她的時候難產而死,她出生後,成為父親的出氣筒,父親對她是“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她忍無可忍,15歲那年,她離家出走了。

為了生存,火柴先是做小姐,後來做媽媽桑。絕妙的諷刺是,然而,在“妓女拿下合同"的鬧劇里,火柴悲哀地發現,那位道貌岸然嫖娼的大老闆,竟是自己的父親。火柴崩潰了,但她也徹底解脫了,她覺得她誰也不欠了。

那個下午,微微、火柴,這兩位為金錢出賣肉體的女子感到了痛。讓她們痛的不是“逼良為娼"的世道,是她們內心對人性的徹底絕望;不是對男人的失望,而是父親沒有了尊嚴的悲哀;也不是孤獨,而是兩代人為錢墮落到只剩下嫖客和娼妓的交易。

讀着微微和火柴的漂泊經歷,我不禁落淚了;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蕾,在沒有綻放之前就被蹂躪、被踐踏了。她們所面對的,不是她們可以抗衡的;她們只有抑鬱,只有苦悶,只能在心裡吶喊。

“藍天白雲,特別乾淨,可是這麼乾淨的天空下面怎麼會有這麼骯髒的事情呢?……我突然發現這個世界永遠存在着一些無奈,而這些無奈,你永遠無法改變"。她們憂傷地發現,不但遊戲裡的夢幻世界無處可尋,而且現實血肉相連的世界也是如此的冷酷。不光是微微、火柴哭了,這一代溫室里長大的孩子,全都無助地流着淚,淒婉地低吟着他們20歲的花祭:“夢裡的陽光燦爛得一塌糊塗,可是,我卻看到憂傷紛紛揚揚地跟飛花似的不斷飄零,不斷飄零,數都數不清……"

責問與自問

一位15歲的女孩向記者發問:“對和錯,有區別嗎?如果有區別,那為什麼我們必須對着學校、老師、爸爸媽媽,說連他們自己也不相信的話,做連他們自己也不願意做的事情時,才被認為是對的呢?"。

那位記者無言以對。因為,這不只是一個小女孩的疑問,而是整個“獨一代"的疑惑和吶喊。他們被指責為“不成熟",但是他們成熟的思考卻得不到答案;他們被戴上“自私"和“不負責任"的帽子,可是他們到哪裡去找“無私"和“責任"的榜樣?他們從父輩的身上看到的不是“誠實",而是“虛假";他們生活的世界不是美麗,而是醜惡……

請不要再責問:“這些孩子要走到哪裡去?"“這些少年作家要把我們的孩子帶到哪裡去?"而要自問:我們的時代、我們的社會、我們做父母的、我們崇尚的價值,要把“獨一代"領向何處?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ZT: 婆婆 by 蠢才
2004: ZT: 林妹妹的淚眼 by 范學德
2003: 破繭
2003: 彩虹查經(創4:17-5:32)
2002: 彩虹島英雄比劍,學術界專家紛爭(下)
2002: 我為什麼不願成為基督徒 56 (六.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