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粉纓
萬維讀者網 > 戀戀風塵 > 帖子
從易貨交換貿易的角度看大齡女的婚戀
送交者: 老男人 2008年03月11日15:33:22 於 [戀戀風塵] 發送悄悄話

當今社會,女性地位提高,女性白領、高學歷人數大量增加,獲得獨立的經濟和社會地
位。而社會風氣開放,異性間的交往早成正常,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更讓天涯成比
鄰,使得唐詩宋詞中的離愁別緒幾成昨日黃花。

在這樣的祖國江山一片紅的大好形勢之下,卻出現了很多的大齡男男女女,很多是高學
歷、高收入的精英人士,不光是在北美,在人口眾多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是如此。
他/她們倒也不是奉行獨身主義,很多人也積極找尋那另一半,但在一次又一次的相親
、網征之後,大多數都是回到原點,而且往往更加憤世嫉俗,感嘆這年頭的好男人、好
女人都快成絕種動物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在下不才,就從易貨交換貿易的角度來分析一下這種現象。這純粹是為了娛樂大眾,若
能有一兩個善男信女,受此啟發,而成就一段姻緣,就算是積 RP 了。阿彌陀佛。

現在,肯定會有愛情至上主義者跳出來,反對在下的將婚姻愛情與易貨貿易相提並論的
這種褻瀆神靈的說法。是,在下承認這是不怎麼高雅,讓眾多從小受愛情小說、電影熏
陶成長的小資們受傷了。不過,事實就是事實,不會因為你把眼睛閉上就不存在了。

容在下將這婚戀是怎麼個易貨貿易來逐一解釋。

首先,這個“貨”,不是僅限於物質條件。當然,物質條件也是貨,就算是一個WSN,
若是身家千萬,見兩次面就送人珍品限量的LV包包,估計也用不着在這裡聽在下嘮叨了
。我所說的“貨”,泛指一個人的所有內在、外在條件。羅列一下:
年齡、學歷、工作、收入、身高、體重、容貌、性格、愛好、才藝、經歷、家庭,
等等等等。

一句話,每個人是個complete package,每一個特點都是整體估值的一個因素。

易貨貿易嘛,能否成交,取決於三個因素:對自己貨物的估價、對對方貨物的估價、可
接受的溢價或折扣。在一個交易談判過程中,雙方都在進行這個估算。最後能否成交,
可以如下公式表達:

A 方: Value (A, B) - Value ( A, A) >= Premium (A) , f.1(A)
B 方: Value( B, A) - Value ( B, B) >= Premium (B), f.1(B)

在 (d(A)== true) && (d(B)== true)時就可以成交了。

其中 Value (x, y) 指x 對 y 的估值。Premium(x) 是x 所要求的最低溢價/折扣。


一般而言,根據人的天性,這些數值之間存在如下關係:

Value(A, A) >= Value (B, A)
Value(B, B) >= Value (A, B)
一句話,大多數人都是“寬以對己,嚴以律人”。

從以上公式出發,我們有推論:

P(A)<= V(B,A)-V(B,B)<= V(A,A)-V(B,B)<= V(A,A)-V(A,B)= -(V(A,B)-V(A,A)) <= -P
(A)
簡化為 P(A)<= -P(A) f.2(A)
同理可得, P(B)<= -P(B) f.2(B)

如果在信息充分、供貨無限的理想市場上,我們可以有
Value(A,A) = Value(B,A)
Value(B,B) = Value(A,B)

此時若要同時滿足f.2(A) 和f.2(B),我們可得到
Max( P(A))= 0, Max( P(B) ) = 0。
也就是可以實現雙方都認為的公平交易,任何一方都沒有溢價或折扣。

但在實際生活中,信息是不完全和不對稱的。所以,f.2(A) 和 f.2(B) 變為 P(A)< -P
(A), P(B) < - P(B)。這兩個不等式只有在 P(A)< 0 和 P(B)< 0 時有解。也就是只
有雙方都接受一個自己認為的 discount 時,才能成交。

但實際上,這個自己以為的 discount,其實更可能是公平市場價值。因為,由於信息
不對稱, 在非理想市場上的V(A,A)、V(B,B)和理想市場上的 V(A,A)'、V(B,B)' 之間
的偏差遠大於相對應的 V(A,B)、V(B,A)和 V(A,B)'、V(B,A)'之間的偏差。這個其實很
好理解。絕大多數人在徵婚、徵友網站上基本上只看異性的檔案(當然,“同志們”除
外),所以,對對方在整體市場上的價值定位基本是合理的。但是,由於對同性檔案的
缺乏關注,對於自己在整體市場上的價值定位基本上偏高。所以,即使在最後成交時自
己認為已經作了 discount,但考慮到最開始時對己方的過高估值,最後其實是更接近
實際公平價值,誰也沒有真正的 discount。

在考慮估值時,還有一個通貨膨脹的因素。在婚戀市場上,由於社會發展,很多因素在
以前屬於奇貨可居,可以獲得高估值,但現在已經不算什麼,估值也相應下降。這類因
素包括學歷、工作、收入、身高、氣質、多國遊歷經歷等等。如果一個人堅持把當年的
估值用在現在,其結果只能是嚴重偏高的 V(x, x ),很難成交。

在實際操作中,現代即時通信的過分發達,導致過多的交易談判,而造成實際成交量的
下降。首先,由於上面所說的對己方的過高估計,再加上人類想碰運氣的天性,都想拿
個Premium,誰也不想一開始就給自己來個discount,所以一開始都會想和高出自己 20
% 那一檔次的交往。由於人群中估值分布的鐘型分布,越往上的人數越少 (這裡我沒有
考慮低於平均水平的人群,但對於這個分析,這個省略沒有實質影響),所以,處於分
布曲線極左端的人群可以獲得數十倍或更多的交往機會 (證據請看jiaoyou8 上真正的
貌女財郎的朋友數)。由於通信的簡便,他/她們往往也可以處理大量的來往通訊,儘管
最後能夠結合的只能有一個。那麼,對於80% 的人來說,
其向上看齊的交往過程往往只能以失敗告終,而曾經與比自己高出20%的檔次的人交往
過的事實,卻經常成為一些人繼續堅持對自己的不切實際的估值的理由,導致對真正可
行的在公平價值上的交往的拒絕。在某些帖子上見到過的什麼“當年 XX 人物追求我,
我都沒答應”之類的說法,基本是屬於這種類型。

最後,很多人在對多個潛在交易對方作出評價時,往往採用相互比較後的減法。例如,
A 沒有 B 漂亮,減 15 分, B 沒有C 皮膚好,減 10 分, C 沒有 A 溫柔,減 10 分
。這樣比來比去,最後所有人都被減了一堆分,誰都不夠好了,直接導致對對方價值的
低估,降低了交易成功率。

在這麼多可以導致價值評估偏差的因素的作用下,如果有人還堅持要求在交易中獲得
Premium,其結果可想而知。很不幸,這種人在大齡人士中似乎不少。

當然,以上分析對實際情況做了大量簡化,比如沒有考慮不同人對不同因素的估值是不
一樣的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是也),所以,對不同人而言,同一個交易對象的價
值和在分布曲線上的位置是有所區別的。但從統計學的角度看,這個就算是內在誤差,
不影響基本結論。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7: 【原創小說】踏雪尋梅 之二十四 -- 千
2007: 往事如煙 (1)
2006: 陽光女孩 (全文)
2006: 愛情童話
2005: 頹廢
2005: 愛情是個懶東西1
2004: 花落他鄉莫奈何
2004: 驕傲的青春
2003: 走讀文殊院 zt
2003: 江南第一平民菜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