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彎刀
萬維讀者網 > 競技沙龍 > 帖子
合法大麻: 印度核武之路 七:三重門*之佛爺笑了(上)
送交者: 合法大麻 2012年02月02日23:52:07 於 [競技沙龍] 發送悄悄話
印度核武之路 七:三重門*之佛爺笑了(上)

早在中印邊境戰爭之前,對於中國核武研發的飛速發展,巴哈巴已經感到深深的不安,
也讓他更堅定了印度發展核武的決心。62年九月在巴哈巴的懇求下,尼赫魯修正了印度
原子能法案,抹去了和平利用的部分,加入了核能與國家安全的保證,從立法上確定了
政府對核物資,核技術的所有權,使用權和相關的保密責任。

印度戰敗後沒幾天,以民族主義起家的印度人民黨12月在議會提交了要求發展核武的
議案;巴哈巴也在台下策動輿論攻勢,甚至要求尼赫魯授權他在中印西段爭議邊界上
進行核試驗。只是由於戰後混亂的政治局面和尼赫魯日漸式微的影響力,同時鑑於
戰爭中暴露的印軍通信,武器低劣的問題急於解決,巴哈巴的核武訴求沒能實現,
精力只好放在了新的武器研究院,實驗室的建立上。

64年5月27日尼赫魯去世,印度政壇開始了新一輪的混亂,當時的文官政府神經過敏,
當大批軍官準備前往德里弔唁時,謠言頓起,以為要發生兵變,不得不阻止軍官們進入
德里。經過一番宮廷權謀混戰,一位名叫夏斯錘(Lal Bahadur Shastri)的矮個子繼任總理。

 

老夏平民出身,是位和平主義者,堅決反對發展核武,自然這讓巴哈巴大為不滿。此時
巴哈巴是顯赫的公眾人物,利用他的光環和影響力,加強公眾對核武的支持,同時向
老夏施加政治壓力。正在膠着之際,中國人幫了巴哈巴大忙 --- 1964年10月16日,
中國的核裝置在新疆試爆成功。

不用說印度,世界都震動了,後來解密的文件顯示當時的美國總統約翰遜雖然事先知道
中國研發核武的速度不慢,得到核爆消息還是十分震驚,有些不知所措。印度的反映
可想而知,印度人民又恨又怒,雞飛狗跳。老夏開始還扛着,死不認錯,巴哈巴這時
走上前台,10月24日在印度廣播電台發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講(也是他對印度人民最後的
公開演講):
。。。
atomic weapons give a State possessing them in adequate numbers a deterrent power
against attack from a much stronger State
。。。
比較令人髮指的是巴哈巴在演講中忽悠純真的印度人民開發核武很便宜,他的計算顯示:

"a stockpile of some 50 atomic bombs would cost under $21 million and a stockpile of
50 two-megaton hydrogen bombs something of the order of $31.5 million "

可以說把million換成billion都不夠。我這擁核派都有點不好意思了。哎,這時的老巴已經
蛻化(進化?)為純粹的印度神人了。

不管怎樣,在印度,老巴就是絕對的科學權威,老巴的演講激起千重浪,向老夏拍去。。。
11月23,24兩天印度議會就核武問題展開大辯論,政客和科學家辯論物理不是找死嗎,
終於老夏服軟了,在總結髮言上說:兄弟和老巴同志真誠交換了意見,我們一致同意
印度必須獨立自主發展“peaceful nuclear explosive”,這是老巴的心願,也是兄弟的心願。

啥叫peaceful nuclear explosive(PNE)?
從美國來的。美國五六十年代有一個忽悠人的“鑄劍為犁”項目,說白了就是用核
超級炸藥土工作業,一位專家說過: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peaceful nuclear explosive and a bomb are the tail fins."

PNE和核彈的區別就是一個用來移山填海,一個用來斬盡殺絕。對於老夏和印度政府
的區別就是PNE與和平主義紅旗不矛盾,也不會因此受到經濟制裁(當時的印度經濟
每況愈下)。不得不佩服老夏和老巴,政客和科學家一聯合,沒有解決不了的。
老話講:想當xx還要立牌坊。全占着。

發展核武大方向定下來,自力更生的口號響徹雲霄,具體實施上和印度憤青們想像的相反,
巴哈巴首先想到的是拿來主義 --- 尋求外援。別看對外滿嘴跑駱駝,老巴心裡明鏡似的:
雖然兩大必要的核設施 --- CIRUS反應堆,鳳凰鈈處理廠建成並運行,助長的拔苗活下來
一定出問題。CIRUS自從臨界後一直運行不正常,運行功率婉轉起伏,直到63年10月
16日才首次達到滿功率,而這時印度國產的燃料棒基本不過關。同樣鳳凰廠等到64年中
才接收到第一批乏燃料,工作量只在設計產能的百分之幾,還發生了兩次爆炸。1965年
1月22日算是正式剪彩,直到69年印度才搜集了製造一枚核爆裝置所需的鈈(~10kg)。

(中國也遇到過同樣的問題,科學傳統的培養,科學作風的訓練不是能速成的,
但是當時的軍事體制起了巨大的保障作用。中國的鈈生產也是一波三折:
美國判斷中國核武發展速度的參數之一是鈈239的產量。由於鈈的生產比鈾的富集要
“容易得多”,美國人認為中國應該走鈈彈的路子。情報部門的高空偵察也就集中在
西北蘇聯援建的唯一一個能生產鈈的石墨反應堆上:從施工進展,冒煙程度,卡車數量
等等判斷中國的石墨堆沒有達到滿功率,在65年之前生產不出足夠數量的鈈。事實和
分析的差不多,這個堆是為生產鈈而建造的,運行有很大問題。可是中國有很多美國
想都不敢想得土辦法,緩解了一些。而且一開始中國就是雙管齊下,鈾和鈈的生產同時
進行。所以美國人得知596是鈾彈時震驚的不是核武,而是中國的決心和神速發展的
工業能力,真真假假的挺嚇人。)

為了國家民族,老巴飛到華盛頓與美國核委會,國務院,國防部軍方接觸,希望獲得現成的
核武器,尤其是上面說的鑄劍為犁核爆裝置。同時也希望美國提供核武器設計圖紙,
老巴煽乎美國人說:

我們印度如果認真的努一把,說真的,18個月能造出核爆裝置,你們如果給我們圖紙,
不玩虛的,6個月准成。。。

要說老美的官僚和文明古國的精英比,還真是實心眼,由於紅色中國核爆的衝擊波,
國防部,國務院出於反共考慮,都不反對核武輸出印度,甚至準備對印度科學家,
軍隊進行培訓。核委會也差點鬆口,準備提供鑄劍為犁核爆裝置。就在老巴忽悠史
畫上完美句號之時,1965年1月21日約翰遜總統收到了一份核擴散歷史上地標性的
文件 --- 吉爾帕特里克報告(the Gilpatric Committee report),讓老巴的美夢成空。

 
吉爾帕特里克

吉爾帕特里克是耶魯畢業的大律師,金融家,很有戰略眼光,美國精英里的精英。
曾經輔佐艾克,肯尼迪。作為國防部的執行安全顧問,古巴危機時和麥克納馬拉為阻止
軍隊裡戰爭狂人們無謂的挑釁,制定有力有理有節的鬥爭策略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由於中國的核爆,北約,民主國家這邊要分享核武的呼聲四起,尤其是戰鬥在第一線的
西德,日本,印度。為此總統授權給老吉組織一個委員會,請幾位大老(例如杜勒斯)
論證一下。在老吉的折衝下,為了美國的利益,需要降低美蘇的敵意,也為了中美關係
解凍鋪墊,報告的結論是堅決的反對核擴散,首次把禁止核擴散的重要性放在了意識
形態鬥爭,國家經濟利益之上。對於可能出現的各種核擴散途徑,國家進行了分析,
提出了解決方案:從勸阻,威嚇,制裁到軍事打擊。

報告的中心思想:
Preventing the further spread of nuclear weapons is clearly in the national interest. …
the United States must, as a matter of great urgency, substantially increase the scope
 and intensity of our efforts if we are to have any hope of success. Necessarily, these
efforts must be of three kinds:
(a) negotiation of formal multilateral agreements;
 (b) the application of influence on individual nations considering nuclear weapons acquisition…
 © examples by our own policies and actions.

報告中關於印度是這樣說的:
Although one might be tempted to accept Indian or Japanese nuclear weapons to counterbalance
those of China, we do not believe the spread of nuclear weapons would or could be stopped there.
An Indian or Japanese decision to build nuclear weapons would probably produce a chain reaction
of similar decisions…

這一報告從此成為美國核擴散政策的基石,直到今天對付朝鮮,伊朗都以此為準繩。

老吉報告雖然圈子裡影響深遠,公眾場合老吉並沒有因此出名,老吉驟的大名是因為
80年代紐約公開拍賣傑奎琳肯尼迪寫給他的情書:

"I hope you know all you were and are and will ever be to me. With my love, J."

老美一直以為肯尼迪花花腸子多,這回大挖傑奎琳情史,發現不管有沒有丈夫或者
哪個丈夫,美國婦女的偶像傑奎琳也沒閒着。這下子才子佳人多角戀愛的戲碼讓美國
人民狠狠地開了眼。

 
看着很純,很淑女吧,都tm假的!



不感嘆佳人了,還是感嘆老梆菜吧。 老巴乘興而來,空手而歸,靠人不如靠己,
65年4月5日老夏正式批准老巴開始核武研發,老巴選擇了拉賈(Raja Ramanna)
為總負責人。準備開練。

 

老巴不知道的是印度這邊衝着中國的一系列高調動作讓巴基斯坦憂心不已,擔心印度
一旦掌握核武,巴基斯坦將永無寧日。這樣巴基斯坦不得不啟動相應的核武計劃,
南亞的核武競賽從此開始。同時自從和美國結盟,與中國修好,美援中援一堆,
軍事力量大增,巴基斯坦信心膨脹,高估自己;再加上印軍在中印戰爭中的可悲表現,
使巴基斯坦進一步低估印軍,認為收復失地的機會來了,於是就加強了對克什米爾的
滲透,局勢一步步惡化,還沒等拉賈搭班子呢,形勢變了 --- 第二次印巴戰爭開打。

 

這次戰爭從克什米爾開始,從4月打到9月,西線的印巴邊界上(那會還有東巴)海陸空
一起上,還是有許多看點的,實在不能再展開了(後面還有第三次印巴戰爭呢,更精彩),
總之結果是打了半天基本平手。印度這邊由於中印戰爭吸取了一些教訓,比如通訊,後勤,
武器更新,打得很不錯,還用了聲東擊西,圍魏救趙之類的戰術,如果沒有中國幾次威脅
出兵,巴基斯坦不一定撐得住。最後在各方壓力下9月23日正式休戰,印度不得不和
巴基斯坦和談,經過幾個月唇槍舌劍,老夏不顧印度國內強烈的反對浪潮,66年1月10日
和阿尤布汗在前蘇聯的塔什干簽訂了停戰協定。

次日凌晨老夏在塔什干住所戲劇性的“心臟病發作”暴斃。印度舉國震驚。

老夏的離去讓人措手不及,印度政壇再次動盪。印度的政客們手忙腳亂的又是一番內鬥,
為了平衡各方人士,也為了藉助尼赫魯的名聲,國大黨的大老們推舉了英迪拉。甘地
(Indira Gandhi)為新的總理。66年1月24日英迪拉宣誓就職。

也就是同一天,成了印度核工史上最悲慟的一天,我們親愛的主人公,印度科學界的巨擘
巴哈巴乘坐飛機趕往維也納參加IAEA的會議,飛機撞在了阿爾卑斯山最高峰--勃朗峰上,
巴哈巴不幸殞命身亡(也完成了本系列的歷史使命)。

巴哈巴為印度打拼出來了龐大的核工體系,制定了核武發展方針,而且由於他和尼赫魯的
特殊關係,造就了印度獨一無二的核政策:核武有關的政策制定與執行,牢牢的掌握在
核能負責人和總理的私人手中,而本應是核武的擁有者的議會和軍方卻排除在外。
這樣的不良後果之一就是核武的發展完全看領導的個人好惡而不受約束。也加劇了內部的
擁護和反對核武的鬥爭。

作為印度核能事業的靈魂,保護傘和領路人,塔塔三世在巴哈巴的追思中是這樣定義他的:

"Scientist, engineer, master-builder and administrator, steeped in humanities, in art and music,
Homi was a truly complete man".

 
緬懷帥哥巴哈巴同志


----------------------------------------------------------------------------------------------------------
核武計劃不得不在政府動盪和巴哈巴去世的雙重打擊下暫停,核工事業所代表的巨大的政治,
經濟利益也引起各方面的垂涎,巴哈巴屍骨未寒,相應的權力爭奪已經開始。

66年不僅中國,世界人民也是斗個不停,真是鬥爭的好年月。印度從上而下,里里外外
斗得不亦樂乎。政府里在老梆菜們看來,小英不過是個政治花瓶,走走過場,在混亂
時刻起到一個過渡的作用,用幾天就該換人了。

 
1966年的英迪拉甘地

 
晚年的英迪拉甘地

我不知有沒有類似的警句,意思是小看女人的都沒有好下場。英迪拉甘地不僅不是
花瓶,還是個超級的女強人,在她籠罩的20年裡,對內印度的民生,教育普及,
醫療衛生,軍事工業真正的得到了發展;另一方面,印度熱愛民主的有識之士對她
恨得咬牙切齒,因為她是印度歷史上唯一一位解散國會,宣布全國緊急狀態的總理,
也是印度最龐大最有效的特務組織Research and Analysis Wing(RAW)的奠基人。
對外在邊界上穩定了與中國的關係,同時肢解了巴基斯坦,國際上轉向蘇聯,獲得
大量援助,與美國斗而不破,被尼克松稱為“狐狸一樣狡詐的女人”。從她“訓政”
開始,印度的內政外交,被她耍得團團轉,不論老梆菜還是嫩草,都被她吃的死死的。

66年的英迪拉畢竟勢單力薄,巴哈巴的突然離去對她來說是個巨大的損失,從政治上
考慮,為了獲得有力的支持,核能領導人的職位作為酬傭,給了出價最高的人,
這位就是維克拉姆(Vikram Sarabhai),不僅是核工的掌門人,還是未來印度航天和
空間科學之父。

 

維克的身世背景簡直就是巴哈巴的翻版,如果展開講就是印度航天之路系列了,再劃拉
十集沒問題。這裡簡介一下:
維克出身於一個耆那教(Jain)大家庭,耆那教也是一古老宗教,和佛教有些類似,
也是公元前6世紀某王子厭倦紅塵,悲天憫人開發出來的,做善事,不殺生,教義
很深奧,有些類似瑜伽和佛學的混搭,不下一番功夫搞不明白。不過耆那教的廟是我
在印度見過最美的,信教的人也不騷擾你,感覺是大大的良民。

 
Jain Temple

維克能得到這個核能領導人的位子,不僅因為本身是優秀的科學家,英迪拉的髮小,
更主要的是他身後家族堅實的經濟實力和政治力量。維克家是塔塔一級的巨富,
交遊甚廣,什麼甘地,泰戈爾,老少尼赫魯都是座上客。在印度的政治,經濟圈子裡
人脈很深。

維克也是劍橋畢業,在班加羅爾授業於拉曼,研究宇宙射線;印度獨立後靠着
雄厚的家資在老家艾哈邁達巴德建立了Physical Research Lab, 從事空間科學的研究,
與巴哈巴,尼赫魯相往來,從此成為一方學霸。學術,仕途當然比巴哈巴差了一節,
不過有一點比巴哈巴強:巴哈巴耍了一輩子光棍,維克42年娶了印度舞蹈第一人,
瑪蕊娜(Mrinalini Sarabhai)

 

瑪蕊娜的一生也能寫一本書,出身名門,父親是哈佛畢業的大律師,母親是甘地的
女徒弟,姐姐是玻色的印度人民解放軍里“紅燈照”的指揮官。瑪蕊娜小時候瑞士
長大,受到基本的舞蹈訓練,青年時代來到泰戈爾的身邊學習印度傳統音樂舞蹈,
後又遠赴美國學習現代舞,再回到印度拜在某著名Guru門下修煉印度古典舞,最終
融匯貫通,相當了得。

 
演出後受到尼赫魯的追捧。

歷史曾多次證明,理工男和藝術女在一起一般沒有好下場,維克,瑪蕊娜這兩位
才子才女的結合也不例外,婚後生活很不幸福,造就了兩個工作狂,維克全身心投入
到科學中,接管核能部門讓他求之不得,欣然走馬上任。

可是維克不是巴哈巴這一條線的,甚至不是核科學家,如果維克蕭規曹隨,按照巴哈巴
的既定方針辦,大家可能也還過得去。可是讓核科學家們不能接受的是,由於信仰
和政治理念,核能部的負責人維克堅定的反對發展核武!66年6月維克下令停止一切
有關核武研發的活動並沒收現有的相關資料。這些倒行逆施自然引起巴哈巴嫡系們的
強烈反彈,以拉賈為核心形成了一個科學家團體,一方面公開給維克拆台,一方面
秘密的在孟買的核能研究院(現在改名叫巴哈巴核能研究中心BARC)繼續進行PNE的
研究試驗,苦撐待變。維克低估了核科學家們的決心,並沒有窮追不捨,而是把精力
轉移到他的最愛 --- 空間科學,衛星,火箭的研製上。

這一次又是中國幫了印度的核科學家,1967年6月17日,中國的馬蘭核試驗基地上空
成功地試爆了當量為3。3百萬噸的熱核炸彈(是可以實戰的熱核武器,不是試驗的
熱核裝置,以後會說到這裡的區別很大)。如果說64年的核爆至少一半要歸功於蘇聯的
援建,不到三年就開發完成的熱核武器100%是中國人自己干的,這個不是一般的牛。
也是67年由於文化革命的熱情高漲,西藏軍區大規模調動部隊,讓印度誤以為中國
磨刀霍霍,雙方發生了大規模衝突,印方死了上百人。在此之前英迪拉對核武還沒有
什麼感性的認識,對維克基本是言聽計從,突然之間核威懾近在眼前,領導受到了
強烈的刺激。維克的和平主義論調立刻顯得多麼的幼稚可笑。英迪拉本來就不是善男信女,
親自過問核武的研發,明確告訴維克不得過問與核武有關的任何問題,關心火箭就行了。
自此以後拉賈直接對英迪拉匯報。

這下巴哈巴嫡系們揚眉吐氣,核武的研發在領導的關懷下終於走上了正軌。



*註:第一重門:核武器(nuclear weapon),
         第二重門:聚變加強型核武器(Fusion boost fission weapon)
         第三重門:熱核武器(Thermal nuclear weapon)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1: 紫荊棘鳥 : 萬維群英譜 12):軍峰山之
2011: 大家同樂, 這個春晚信號很流暢。
2010: 怎麼才能讓你們明白呢?
2010: 我說句公道話:
2009: 麻衣神道: 老桑網球軼事
2009: 雲易: 淚灑墨爾本 --- 我看費德勒再次
2008: 評一下NBA全明星陣容
2008: 普魯圖和月亮(不上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