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博克的首页上看见了余秋雨悼念陈逸飞的一篇文章,不知怎么的又想到陈凯歌,然后又联想到自己闹的一个笑话。
陈逸飞去年忙拍电影,鞠躬尽瘁,这点我非常钦佩。他死后有记者打电话给我,记者说,陈逸飞死了,你怎么看待。我当时不知道这消息,很吃惊,问怎么死的,记者说,拍电影太累,生病。
我沉默半天,说,为自己喜欢的东西死了总是还有欣慰。只是,陈红真可怜啊,这么年轻就要自己带着两个孩子。
然后电话那头也沉默了数秒。我就挂了。过了两天我看了报纸才知道,我乱点了鸳鸯谱。
不知道为什么,我脑子里,余秋雨,陈凯歌,陈逸飞都长一个样。人也一个样。以至我经常把他们搞混。
有人说,他们是大师(我怀疑是自己放出风去的),这点我从来不相信。我觉得一个大师要够有人格魅力,而这是他们三个最缺乏的。坦率的说,我不喜欢这三个人,他们身上有太多中国中年男人的无趣,不坦诚,精明狡猾,缺乏想象力和没有幽默感。他们都沉迷在自己弄出来的巨大概念里过家家。他们三个人所做的概念,全是冲着一个字去的,就是“伟”,现在多少已经达到了“伟”他兄弟的境界,就是“伪”“猥”“痿”,可以说,大师就差一口气,全国人民都着急。
当然,这样的人多了,很多也为我所喜欢,为什么我这么不喜欢他们呢,我觉得,主要是我不喜欢他们的长相。包括余秋雨的发型。大师绝对可以不修边幅,他们绝对属于没修好边幅。这理由自然很肤浅,但,不喜欢一个人的长相,这有啥办法呢。我也没妨碍着大家喜欢,比如很多比年轻的美女们。但我就是不喜欢他们的腔调。
余秋雨老师前一阵子可以经常在电视里看见,他总是在考察模特的修养,问穿着三点式的模特一些比如“1和2有什么区别”之类的问题。但是奇怪的是,无论什么场合,余秋雨老师总是感觉他洗脸从来不用毛巾,而是用油条。余老师当时《文化苦旅》出来的时候,我还特喜欢看,觉得写的好。当时我初二,还模仿他的文笔,写作文的时候经常“凝视着这块前朝的板儿砖,多少年的文化在我心中吐呐”。后来看到他不少照片,我说,这人怎么有点油头粉面的啊,怎么搁都和那些淳朴的风景不协调。后来余杰逼着余秋雨忏悔,但那阵子我忘了自己正忙一什么事,完全不知道内情,凭借着想象,我觉得这两人都姓余,岁数差不多差了两轮,小的又逼着老的要忏悔,该不是余秋雨不认余杰这个儿子。我当时就向朋友发表乌龙意见,说,余杰不错,又有才华,我要是余秋雨,就认了,虽然父亲没有培养,但是还是有遗传。。。。。。这事充分证明我是一个肤浅的人。后来就只能在电视上看见余老师了。
陈凯歌老师最近又惹不少麻烦。听说国外拍〈珍珠港〉的时候,先要派潜水员下水驱赶水底下的鱼龟,然后再开始爆炸。这要是陈导,肯定直接炸,中国人,没有的是效率,讲究的也是效率,炸完一次,剧组的晚饭也都有了,还全是海鲜。制片人陈红肯定很开心。万一再炸上了几只大海龟,还可以考虑带回国送给张艺谋,不知道他的〈黄金甲〉缺不缺道具。
他们三个长的实在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三大领域的大人物居然一种脸。好生奇怪。而且他们的名字又是那么文化,秋雨,凯歌,逸飞,恨不得都要对丈了。逸飞不在了,还有余秋雨和陈凯歌,他们还姓陈和余,所谓沉鱼落雁,这说明,只要他们两个,不,是两位,不行,还不够尊敬,是两尊。只要他们两尊大师合作,小雁子(我可没说赵薇),都能从天落下来。至于为什么落下来,是给倾倒的还是给熏倒的,对于我们这些不能理解大师的俗人来说,已经不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