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阿飞的剑
万维读者网 > 茗香茶语 > 帖子
枫苑梦客:中国犹太人成了世纪难题
送交者: 枫苑梦客 2010年05月21日22:43:48 于 [茗香茶语] 发送悄悄话

最近为一个展览写介绍文字,其中有一幅1512年开封犹太人会堂的《尊崇道經寺記碑》的拓片让我很感兴趣。于是,除了对这幅碑文进行了一番研究之外,还对犹太人移居中国的时间、地点,以及他们代中国的生存状况作了一点调查。

手头的这幅拓片制作于1919年,原属于加拿大圣公会主教怀履光(William Charles White)的收藏品。怀履光曾经在中国传教三十七年,1934退休回到加拿大后,致力于研究和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对汉学在西方的传播产生了相当大的影 响。怀履光在华期间,搜集购置了大批中国文物,成为安大略省皇家博物馆(Royal Ontario Museum)的重要收藏,怀履光自然成为博物馆远东收藏部的负责人,他同时也在多伦多大学开设了中国艺术与考古课程。1968年,多伦多大学成立中国研 究学院(School of Chinese Studies),怀履光成为第一任院长。

从公元9世纪末开始,西方旅行家或传教士们都在他们的著述中多次提到过中国存在着犹太人。元朝时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记载,他本人曾于1286年在汗八里(北京)忽必烈汗的宫廷中会见过术忽人,即犹太人。

明朝时来华的耶稣会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曾于1605年在北京会见了一位名叫艾田的开封犹太人,此人可能是进京赶考邀取功名的举人。艾田自称他来自开 封,那里有许多犹太人居住。利玛窦听说开封犹太会堂有古老的《圣经》版本,很感兴趣,于是便委派一个中国耶稣会士去开封探访。此后陆续有其他耶稣会士也探访了开封。他们发现那里的犹太社群有一个犹太会堂,拥有大量文字材料和经书。其中经书后来多半被西方传教士购走,至今流散世界各地。

怀履光1910年到达开封后,也非常注意调查搜集有关开封犹太人的资料。这幅碑帖也是那时制作的。不仅如此,他还做出很大努力,试图振兴开封犹太人 社团。但是,尽管他在该城生活了25年,与开封犹太人建立了良好关系。并做出了种种努力,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他所做的重要贡献是在七个犹太姓氏族长的支持 下,于1912年将1489年、 1512年、和1679年所建的三块石碑迁至犹太教会堂大院内,以避免损坏。为此他曾和地方官员发生过冲突,因为当地官府想将石碑据为己有,但是,开封犹 太人坚持希望将它们交给怀履光所领导的差会保管。 1913年,双方终于达成妥协,怀履光保证不把这些石碑运出境外。1914年,在犹太人的建议下,怀履光又把原来建过犹太教会堂的那片地基买了下来,并请 人对它进行了清理,目的可能是为了重建犹太会堂,恢复敬拜,但却未能如愿。怀履光曾说:“1918年,我试图将中国犹太人集聚起来,以便把他们组织成一个 希伯莱人社团, 属于犹太人后裔的20多个男女都被集中在开封,共举行三天会议。” 怀履光可能是曾试图解救濒临灭亡的开封犹太社团的最后一个外国人。

立于1512年的“尊崇道經寺記碑”叙述了犹太教的历史,列举了开封犹太人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贡献,特别是强调了儒家伦理思想与犹太教的一致性,可见当时的犹太人已经相当认同中国文化传统。碑文作者左唐为进士出身,曾任明代四川布政司右参议。

Chongjingsibei1.jpg

犹太人何时进入中国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在汉代甚至更早。但是据可靠史料记载,自唐代便有犹太人经古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经商。8世纪海路贸易开通后,又有一些犹太商人从海路来到中国,定居在广州、泉州、扬州和宁波等港口城市。当时他们被称为“石忽”人,即新波斯语JAHUD(犹太人)之音译。他们在中国的人数甚众。据《唐书》记载,唐末黄巢农民军入粤屠城,尽诛广州数十万胡人。又根据916年 左右大食旅行家阿布尔•宰德•哈桑(Aboul Zeyd al-Hassan)所写的《中国和印度游记》,当黄巢起义军于878年占领广州时,除了屠杀当地原住民之外,还屠杀了“12万穆斯林、犹太人、基督徒和法尔斯人或波斯袄教徒”“藩坊”居民。

北宋时,一批犹太人来到了当时的都城东京,向北宋皇帝进贡西洋布,受到宋廷的友好接待,被允准在开封居住,宋帝在给他们的诏书中,要求他们“归我中夏,遵守祖风,留遗汴梁”,还赐给他们汉人姓氏。开封犹太人在北宋时有70个家族姓氏。 1163年,他们在闹市区兴建了一座犹太会堂,被称为一赐乐业教清真寺。“一赐乐业” 为Israel的译音。金朝建立教堂后,犹太人人口大增,共有500多家、4千多人。他们一直保持本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但是逐渐适应汉文化,学习汉 语经典,并参加科举考试,封官食禄。和来华的阿拉伯人一样,他们最擅长的也是经商。可惜,由于金朝与南宋的连年战争,又历经黄河水灾,犹太社区几经兴废。 1642年,因黄河决堤,整个开封城被淹没。犹太会堂也被冲毁,许多经书散失。开封犹太人于1663年重建犹太会堂,并寻回了部分经书,但此时开封犹太人 人口已不足两千。到17世纪后,开封犹太社团事实上已与外部犹太世界失去了联系。到19世纪中叶,开封犹太会堂已成一片废墟,多年没有拉比,没有人能读希 伯来语,宗教仪式也已停止。可是,就在这时候,西方传教士们“发现”了开封犹太人后裔,很快在欧美掀起了一股研究开封犹太人的热潮。针对中国的犹太教“濒 临灭绝”的现实,上海的犹太人试图帮助开封犹太人后裔恢复犹太传统,但均未能成功。由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及与异族通婚,开封犹太人绝大多数已经被同化。但 是仍然有极少数家庭顽强保持犹太宗教信仰。

众所周知,犹太人是一个最难被同化的民族。公元70年后,犹太人失去了祖国,到处流 浪,到处被排挤、残杀,这应验了《圣经》耶利米书二十四章九节的话:“他们要在天下万国中抛来抛去,遭遇灾祸,在我赶逐他们到的各处,成为凌辱、笑谈、讥 刺、咒诅。” 但是,犹太人坚持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坚持自己的民族信仰和文化传统,拒绝与外族通婚。因此,犹太人很少融入其他民族。

尽管犹太人并没有遭到中国人的歧视和迫害,但是,置身于中华文明的汪洋大海之中,即使 他们不情愿,也难以摆脱同化的命运。事实上,他们并不甘就此湮没于历史中,也不甘心被同化。于是他们刻石立碑,记述自己先民的信仰传统。甚至到了清末,他 们还在为此努力。1850 年,一位犹太后裔在给驻厦门领事黎顿先生的信中写道:“从早到晚,我们泪流满面地烧香祈祷,但愿我们的宗教能重新兴盛。……面对这一切(即清真寺的被 毁),我们内心伤痛,一直渴望着能修复清真寺,并委派掌教进行管理,但贫穷的现实,只能使我们的愿望束之高阁。” 事实无情地摧毁了他们的梦想,到了17世纪,犹太人信仰和礼仪习俗、社会和语言传统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并开始了与其他民族如汉、回和满族通婚。到清朝后 期, 由于天灾人祸和文化融合,开封犹太社团完全消亡了。

学者们对犹太人的汉化存在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中国的科举制度使开封犹太人主聪颖子弟 被吸引到读经入仕的道路上来,使得犹太社区中出现了无神职人员的状态,最终导致犹太文化的解体。有人从地理上分析,认为和穆斯林相比,中国犹太人集中在中 原(开封)和沿海等汉文化最发达的地区,难以抵御汉文化的影响;此外,中国犹太人集中的开封自古以来都是天灾人祸频发之地。这里不仅战乱频仍,而且一再发 生水灾,这对于犹太社区的发展也极为不利。一次次水患不仅冲垮了犹太会堂,冲走了经卷,更严重的后果是迫使犹太居民离开自己的社区,流落他乡,最后融入外 族。导致中国犹太 人被同化最主要的原因是其社团规模小,人数少,繁衍能力差,因而无力抗拒主流文化的影响。中国犹太人被同化的另一重要原因,是中国犹太社区与外部犹太世界 处于完全隔绝的状态。

据统计,目前开封还有犹太人后裔六十六户,约二百人。在1950年代前后,这些开封犹 太人大多自称汉族,1980年代以来,有一些犹太人后裔在户口登记时将民族改为犹太人或犹太族,但他们的民族认同并不被官方承认,开封犹太人也不能享受少 数民族在升学等方面的优惠。据调查,开封有一家石姓的犹太人还顽强地保存犹太人文化习俗,比如在饮食上仍然遵守挑筋的规则,在每年春节都按照犹太逾越节的 礼制,用毛笔沾鸡血涂抹门楣,并用白水煮羊肉祭祀祖先;石家要求子孙遵奉摩西十戒。

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开封犹太人发起了一个申请返回以色列的运动,他们积极学习希伯来语和犹太习俗礼仪,并到当地公证处公证自己是犹太人,有几 位在犹太人基金会的资助下,经过以色列政府的犹太人血统认证后,幸运地获得以色列国籍。而对于大多数开封犹太人后裔来说,中以两国官方都不承认他们是犹太 人。中国官员表示,中国只有56个民族,不存在犹太民族。事实上,建国后在决定民族的时候,曾经考虑过承认犹太民族的存在,1952年开封还有两个犹太人 作为本民族代表参加了北京国庆观礼。但在1953年,中央政府文件中正式认为,中国只有56个民族,不存在犹太民族,但要适当保护他们的风俗习惯。

看来,中国的犹太民族问题倒成了一个世纪难题了。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9: 刘福禄: 和精神病患者交往的经历(2)
2009: 霍霍。阿娇1米65,阿大才1米6。典型的
2008: 所谓正者,在乎君轻,我重;所谓上善,
2008: 怎么回事?解放军和当地政府在地震前一
2007: 了不起的公民
2007: 从陈晓絮的死亡谈信仰的迫切性
2006: 纽约姑苏情(附图)
2006: 去哪里
2005: 写字与写诗
2005: 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