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告(11):仰望主耶稣,进入安息 |
送交者: beiqian 2013年02月14日09:22:03 于 [彩虹之约] 发送悄悄话 |
第四诫: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 我们应当敬畏,敬爱上帝,使我们不至轻看主的话和所传的道,但尊奉为圣,甘心乐意地听从学习。 (摘自马丁·路德《基督徒小问答》) 希伯来书四章 马太福音十一章 诗歌: 《安静》 隐藏我,在你翼下;护庇我,在你大能手中 每当惊涛骇浪冲击时,我与你翱翔风暴之上 守安息日不是七天之中只守那一天,更重要的是,要懂得随时进入主耶稣基督的安息,这安息日的原则必须渗透到每一天的生活中,这是主所应许要赐给我们的。 一)谁是劳苦担重担的人? 耶稣说:“凡是劳苦,担负重担的人,都到我这里来吧,我要让你们得到安息。你们要负起我的轭,向我学习,因为我内心温和谦卑;这样你们就可给自己找到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合适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太十一章28-30)” 首先我们要知道谁是劳苦担重担的人,那些不把上帝当上帝,活在自我里面的人,这样的人会劳苦担重担。希伯来书提到,不信的人不能进入安息(希伯来书三18,四3),不把上帝当上帝就是不信上帝。不信有两个原因,一定要处理:一是罪,二是生活的重担和压力。这两件事会迫使我们用自己的方式生活,而不用上帝带领的方式,压力便因此而生。 二)仰望耶稣,得着安息的信心 希伯来书十二章1-2节说:“我们既然有这一大群见证人,好像云彩般围绕着我们,就应当除掉各样的重担和容易缠住我们的罪,以坚忍的心跑那摆在我们前面的赛程,注目于那位信心的创始者和完成者耶稣。他因为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视羞辱,忍受十字架的苦难,如今坐在神宝座的右边。”希伯来书是在处理不信的问题。要脱去各样重担与缠累的罪,惟一的办法是仰望耶稣。如何仰望耶稣呢?有以下二方面: 1)透过主耶稣,看见上帝的丰富 “凡是劳苦,担负重担的人,都到我这里来吧,我要让你们得到安息。(太十一28)”主耶稣站在上帝的地位,邀请我们进入上帝的丰富里面。除非我们透过主耶稣看到父上帝的丰富,否则我们无法得安息。安息是从上帝来的,是上帝的邀请,上帝有一切的慈爱、能力与丰盛。 2)学习主耶稣的柔和谦卑 主耶稣说:“你们要负起我的轭,向我学习,因为我内心温和谦卑。(马太福音十一29)”这里,是主从人的角度,来教我们如何得着上帝的丰富。何谓柔和谦卑?就是不坚持用自己的方式来生活;如同耶稣本有上帝的形像,却不以自己与上帝同等为强夺的(强夺就是把持不放)。谦卑并非因自己“没有”,而是“有”,却不活在自我坚持中;或者,在“没有”时仍然坚持上帝所坚持的,放下老我的坚持。重点不在于外在的“有”或“没有”,而在于“放下老我所坚持的,坚持主耶稣所坚持的”的心态。 人们一旦坚持自我,就必定会劳苦担重担;因为脱不去自己的罪,抓住自己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罪,从而我们会劳苦且担重担。所以,我们要抓住马太福音十一章28-30节这段经文的应许,透过耶稣,看到上帝的丰富;透过耶稣,看到一个真正柔和谦卑的人的样式。主把这两个方面向我们显明了,以致我们有可能进入安息中。 信心的路,或者安息的路,乃是看见上帝的丰富,放下自己的坚持;接受主的丰富,这是得安息的秘诀。由此,信心的步骤有二,一是放下,二是接受;也就是放下自我,接受上帝的丰富,并且把守安息日的精神带到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如此,我们才会不被生活的重担,压力以及罪所压垮,才会真正得着安息。 献上祷告: 亲爱的主耶稣基督,求祢光照我,让我看见在祢里面的丰富,因为这丰富是祢早已预备赐给我的。主啊,我愿意放下自己的坚持,来接受主的丰富,一周七天中,不是只有安息日当天才如此行,我祈求主帮助我,将守安息日的精神,带到我生命中的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这样我才会真正得安息,不被生活的重担,压力以及罪所压垮。奉主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 祷告(2):让上帝作上帝 祷告(3):不可拜偶像 祷告(4):脱离偶像的辖制 祷告(5):脱离算命,邪术的辖制 祷告(6):胜过“属灵的外遇”(拜偶像)的试探 祷告(7):不可妄称耶和华的名 祷告(8):真实的祷告 祷告(9):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 祷告(10):学习守主日,得安息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2: | Dandelions:其实我们也可以活的和 林 | |
2012: | Jeremy Lin太牛了!看他打球真是享受! | |
2011: | 圣殿浮云 | |
2011: | 世 界 | |
2010: | 懒羊羊: 大家,情人节快乐 | |
2010: | 清华文艺社团出身的知音老师 | |
2009: | 神人合一 | |
2009: | To 真实话语 5: 生命之灵的律的释放 | |
2008: | 教会有不同的异象 | |
2008: | 教会意识与教会成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