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教育理念有所不同,彼此應該取長補短,不要自贊毀他。傳統教育方法流行幾 千年了,中國的蒙童背四書五經,猶太的小朋友背舊約,伊斯蘭的小朋友背古蘭經。。。 都沒背傻。你要說新的教育理念好,也沒見再出個愛因斯坦或牛頓、貝多芬、莎士 比亞。 其實人類文化個體智能的深廣度,從歷史比較的角度看,是每況愈下,尤其是現代、 當代。再以中國為例,你比較五四前、五四、現代三個時期,學者的整體水平也可 以看出每況愈下的情形。五四學者大都是“通家”,能文能武,而當代學者只知道 他學的那一門、那一點,現代人學文不通理,學理不通文,好象是理所應當的,原 因在哪裡? 傳統教育方法講究“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讀書讀呆了,不懂待人、處事、接物, 是因為傳統文化丟失了。你去聽聽蔡禮旭講解的《弟子規》,看看是不是你所講的 這些“性格,自信,正面態度,語言能力,自然的心理反應,合群,與人為善”都 含攝其中?而且更系統、更深刻、更細緻?如果你對《弟子規》這類傳統理念比較 反感,也可以改讀《愛的教育》,童壇舊版文庫中就能找到。然後你再比較一下 《愛的教育》和《弟子規》,看看它們的基本教育理念、價值觀念是不是完全相同? 其實你的觀念,代表了一大批現代父母的觀念,這一套“現代”理念中有合理的一 面,但更有偏差和問題。從現實的角度看,美國中小學教育資源在全世界都是很優 異的,但為什麼整體的教育結果、學生成繢那麼差?你再看私立學校、好學區的學 校是怎麼教育的?春天不是讀書天?學習不是玩出來的,既便是孩子,他學習也要 付出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