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單詞的抽象也能稱之為“優點”?虧你想得出來 |
送交者: 並瓦 2009月02月04日11:06:28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回 答: 言真輕:也談拋物線和Parabola的異同 由 言真輕 於 2009-02-04 06:19:19 |
中文拋物線至少可以表達出一個具體的形象,而英文完全是抽象
抽象並不是像你認為的那樣的褒義。“抽象”和“易於理解”其實正好相反。 越抽象的事情 = 越難理解,越難解釋。 這對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來說只能是個負面效果。科學講究的就是要求慎解,如果都是抽象的解釋/知識,人的理解也會多種多樣,那可以想象,結論不可能唯一,也就談不上科學。 眾所周知,漢語中的“拋物線”只是表達了曲線的形狀,“線”難道只有絲線的意思?這裡的“線”應該解釋為“線路/軌跡”的意思。“線”難道只能是看得見摸得着的線?也只有你會那麼認為。"線"具有具體/抽象的意思。中文中的“線索”“線人”。。。 不都是抽象的線? 你口口聲聲讚美英文的抽象,但你連這點“抽象思維”都沒有。可見要麼你的智商有問題,要麼你的動機有問題。 “拋物線”即使從字面理解,也應該理解為具有“拋物軌跡”的“曲線”。在這裡強調的是“曲線”,“拋物” 只是形容詞。沒有誰會問 “拋物這個動作是否涉及到動作發出者?誰在拋物?”這樣可笑的問題。 比如“電線”應解釋為“導電的線路”只是強調具有某種特質的“線路”而已,難道會有人問:電源在那裡?使用交流電還是直流電?發電廠在那裡?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8: | 吳敬璉:站在中間,三面作戰 | |
2008: | 清華才女: 杜克大學物理系高海燕教授 | |
2007: | 哥大中國學生的第一次派對 | |
2006: | 朱孫案:媒體的良心與無奈 | |
2005: | 明朝的一功一憾 | |
2004: | 譚其驤和郭沫若關於三國問題的論戰 | |
2004: | 中華文字的特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