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圈內人士披露美國大學,感覺就是不一樣 |
送交者: 高伐林 2012年05月08日16:04:39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紐約時報》一星期提供的信息量,遠超18世紀一個人一生所能接觸到的信息;現在每天出版3000本書,按照現在速度,知識量將每兩年翻一番,大一新生學的一些知識到畢業時已經過時。因此,美國名校強調通過吸收人類文化的精華來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社交能力
《細讀美國大學》(程星著,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 老高按:七八年前就聽說過程星,先是買了他寫的《細讀美國大學》(商務印書館),薄薄的一本,才251頁(還是小32開),但覺得寫得要言不繁,切中肯綮,含金量相當高——尤其是他講的對應聘教職者的面談、考核,對美國高校的認證、視察,對美國大學排行榜如何評選出來……等等,娓娓道來,點破玄機,絕非知道點皮毛的人能寫得出來。 那段日子,中文圖書市場上,有不少聚焦於美國教育尤其是美國名校的書,有的是從在美國大學任教者的角度寫的,有的是從學生角度寫的——特別是從中國學生角度寫的,有的是從家長角度寫的,當時甚至還有出版人從中國給我們打來電話,百般勸誘,約請“從家長角度”寫書,稱“肯定暢銷”,“名利雙收”,弄得我哭笑不得——哪敢誤人子弟!敬謝不敏。而像程星這樣,從學生、學者、教師、甚至管理者的多重角度,細講美國大學運轉的內情,實在難得。這本書據說後來增補了內容又再版了,但我一直還沒有讀到。 過了些日子才得知,在位於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擔任本科生院(哥倫比亞學院和工程學院)助理院長的程星教授,家就在新澤西,離得不遠。有位朋友與他相熟,幾次對我說,找個機會去拜訪、聆教。我當然求之不得,但後來陰差陽錯,一直沒有能當面請教。最近才知道,他兩年前去了香港,擔任香港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新著《世界一流大學的管理之道——大學管理決策與高等教育研究》一書,最近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最近讀到他接受《中華讀書報》記者的長篇採訪,看來,是配合其新著出版而做的專訪。他這本新著的書名似乎比較專業,但這篇專訪,卻內容翔實,看法通透,像我這種教育的門外漢,讀來感到頗有收益。這裡,轉載介紹這篇專訪,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華人家長參考。 順便說一句:提問的記者王春春讓我很佩服,看得出來,這位記者採訪之前的“家庭作業”做得很充分,所以問得很細、很有深度。 《世界一流大學的管理之道》(程星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美國大學是怎麼辦的 ——訪香港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程星博士 特約記者 王春春,《中華讀書報》2012年4月25日 受訪者:程星,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經濟政策與管理碩士,弗吉尼亞理工大學高等教育管理博士。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在美國高校擔任管理、研究與教學工作,近十年來一直在哥倫比亞大學任職,擔任本科生院(哥倫比亞學院和工程學院)助理院長、教務長辦公室國際雙學位項目執行主任、師範學院兼職教授,以及哥倫比亞大學全球中心(北京)執行總監。2010年起擔任香港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其著《細讀美國大學》(商務印書館)一書,被國內同行推薦為“開啟美國大學管理的一扇窗戶”;新著《世界一流大學的管理之道——大學管理決策與高等教育研究》一書最近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精英教育與大眾教育 讀書報:據教育部的統計數據,2011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規模安排為675萬人,而報考人數按比較“富裕”的估計為929萬,也就是說全國高考平均計劃錄取率為72.7%,如果再將“放棄填報志願”、“放棄報到”的考生計算在內,最後的實際錄取比例將超75%。而有的省的錄取率更高,比如來自山東的消息,應屆高中生有51萬,計劃招生50萬,即使算上復讀考生,錄取比例也相當高。 從以上數據看,我們的高等教育從某種程度說,已經從“獨木橋”變成“高速路”了。當高等教育解決“數量”問題後,就會面臨教學質量問題。在美國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中,一方面存在規模很大的公立大學,吸收了絕大部分生源;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私立大學和小規模的文理學院。他們在教學上,看重質量而不講求數量,很有過去精英教育的意思。您如何看待這兩種教育並存的問題? 程:高等教育的形式應該是多元化的,一個社會應該既有大眾教育,也有精英教育。就像一個金字塔,總得有一個塔尖,你不能把金字塔做成方禿禿的東西,從結構上也不穩定。不管我們怎麼樣評價精英教育,甚至說是貴族教育,它一定還是存在的,起碼從有大學開始,它就一直存在,我們一定要面對它。我們的學者,研究高等教育的人,不能怕觸犯眾怒,心存禁忌。其實,不要說高等教育,如今從幼兒教育、小學教育到中學教育,無論中國還是美國,也都存在“重點校”和“非重點校”之分的現象。再如,國內一些單位招聘時,表示只要本科是“985”、“211”高校的畢業生,這也是將高等教育分成三六九等。 在形式上,精英教育就是一個老師照管少數學生,大眾教育模式就是一個老師面對幾百個學生。一種是針對“個性”的教育,一種是“非個性”的教育。哪個更好?我認為,其實沒有好壞之分,它們都是為了適應社會對高等教育的需求而發展出的兩種不同模式。比如,我曾在哥倫比亞大學工作過,哥大注重教學,走的是精英路線,畢業生人才輩出。此前,我也在紐約市立大學工作過,是典型的大眾教育學校,學生很多來自不富裕的家庭,被稱為“窮人的哈佛”,但不少畢業生都通過接受大學教育,進入大公司和企業。它的畢業生中,出了8位諾貝爾獎得主,也包括前國務卿鮑威爾和英特爾公司董事長格羅夫等優秀人才。因此,在我看,兩所大學對社會的貢獻都功不可沒。 讀書報:正如您說的,精英教育在任何時代都是需要的。不過大家好像只是做,而不大張旗鼓說。我記得在美國一所小型文理學院調研的時候,一位教授對我說,他在來這所文理學院教書之前,一直在公立大學念書,此前他甚至都不知道還有這麼一類學校,會有這樣的教育,他說文理學院就像“中產階級的秘密俱樂部”。 程:是的。這和美國社會及高等教育發展有關。一直到20世紀60年代以前,美國的精英教育都是公開的,比如說哈佛大學、耶魯大學都是精英學校,由政府贈地而建立起來的大學是普通百姓上的學校。對此,沒有人提出質疑。哈佛也毫不掩飾地說,我們就是精英教育。那時,這是件光榮的事情,沒有什麼難為情的。 從20世紀50年代末期開始,一直到70、80年代,美國大學經歷了一個急劇擴展的過程,就像我們擴招一樣。而60年美國民權運動更對社會造成很大影響。大家對精英的想法改變了。隨着大學越辦越大,更多人要上大學。解決的辦法就是大力發展社區學院,社區學院是美國民主在高等教育裡面的反映。不管什麼人,只要他高中畢業,想上大學就起碼能進社區學院就讀。由此給人們這樣一個印象:我們的大學不能再分三六九等,大學應該讓所有的人都能夠進入。 時間久了以後,大家對這種“平等”習慣了,也不再深究其中的差別了。20世紀80年代,我到美國的時候,就發現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人們覺得最光榮的事是民主和平等,而並不是當“精英”。你要去哈佛,可以,你悄悄地去,也別跟人家說,這個沒有什麼好炫耀的。我在哥倫比亞工作了十多年,感覺很多人愛拿“常春藤”大學開玩笑。我細想原因有兩個。一是比較善意地拿“強勢群體取樂”,就像很多人愛拿律師開玩笑,但是你不可以拿弱勢群體開玩笑;二是諷刺“常春藤”的學生來自富裕人家,不知道生活艱辛。正因為整個社會環境的改變,現在“常春藤”學校雖然骨子裡認為自己就是精英,但是並不張揚。 學校是個花錢的地方 讀書報:您曾說:“有錢的人不辦教育,辦教育的人沒錢。”要想辦好高等教育,財力上是個大問題,美國很多私立大學都強調自己是非贏利的教學機構,可每年四五萬美元的學費不是個小的數字,如此高的收費還不能贏利? 程:確實不能。哥倫比亞大學學費是四萬三千美元,但我了解,哥倫比亞大學花在一個學生身上的代價,要超過這個數字。其實,為回答這個問題,教育經濟學家花了很大的力氣試圖說服公眾,為什麼要這麼高的學費,但普通人還是難以接受。也許,普通大眾只看到教室里一位教授在上課,而忽略了學校除了教員的工資,還包括教員的醫療、退休費用,研究投入、公共設施、圖書館、實驗室、學生服務、行政管理和日常運作等等開銷。如果從學校的財務報表看,僅學費是不足以維持學校日常運作的。因此,大學是花錢的地方,而不是掙錢的場所。 我們可以看看康奈爾大學的預算,該校是私立綜合性大學,有本科生一萬三千多人,學費是4萬美元一年。2011/12年的預算總額為32億美元。從收入上看,25.4%來自學費收入,其次是所屬醫學院的服務收入23.1%,各種科研資助的收入20.5%,投資收入8.7%,捐贈4.8%,州和聯邦政府撥款為4.7%。從花費上看,最大的花銷是工資和福利,占54.6%,其次是運營費用占18.2%,對學生的資助11.7%,償債3.8%等等。 美國辦大學有多種“運作模式”。美國私立的非贏利大學的運作模式是:假如培養一個學生學校核定需要5萬美元,你只能收學生4萬,另外1萬需要學校去外面籌款,也就是你不能用運營成本來收費。而且,各學校一定要有自己的籌款辦法,否則就要關門。事實上,美國最近幾年已經有很多學校因此而關張。另一方面,美國有私立的贏利大學,比如利用互聯網的鳳凰大學,目前是做得最好的。鳳凰大學1976年才開辦,最初只有八個學生。1989年起利用網絡進行遠程教學。2010年註冊學生人數最多的時候,達到60萬人。他們一個教授可以同時教成千上萬個學生,如此一來,即使學費低,也能贏利。但是,一個教授對30名學生講課的效果和對三千名學生的效果是大不一樣的。 讀書報:那麼公立大學的模式呢? 程:美國公立大學都是州政府的,就是每一個州的。公立學校的經費來源於納稅人的錢。如果你的父母親是本州居民,每年都要繳州稅,你也就有權利享受這個州的低學費。當然,靠州政府的撥款還是不夠,其他的收入來自聯邦政府補貼,還有一些捐款和申請的研究經費。比如規模很大的俄亥俄州立大學,有三萬七千多本科生,對州內的學生收費不算高,每學年8700美元。今年的預算總額是48億美元,其中學費收入占17.3%,州和聯邦撥款占20%,剩下的是醫院服務收入和宿舍收入等等;在花費中,教學和運營占31.4%,研究支出占10%,還有5%用以獎學金,其他是在醫院開支、公共服務等花費。因此,無論是公立還是私立學校,靠學費都是無法支撐學校的日常運作的。 讀書報:既然收費如此高,籌款也不容易,那麼是否可以在節約成本上下功夫?比如美國有批評者舉例講,有的學校僅游泳池就耗費很多財力。 程:這可以說是學校間競爭的結果。一個學生在A校和B校之間選擇,如果A學校有很好的游泳池、鍛煉設備、學生宿舍等等,那麼學生選擇A校的可能性就加大。因此這些設施可以說都是正確的投資。 有位大學校長曾寫了本書,探討為什麼大學會投入很多資源在體育運動上。外人都以為這是賠錢的“買賣”,實際上很多大學的運動隊和比賽能給學校帶來可觀的收入。比如中部地區的“十大”(Big Ten,指美國中部10所著名大學,如密歇根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等)都地處比較孤立的小城鎮,整個小鎮文娛活動很少,人們很願意在運動和比賽上花錢消費,而大學斥資修運動場館自然很有道理。 打折的學費與招生公平 讀書報:談到美國大學的學費,我發現,同一所學校,對不同的學生收費標準會不一樣,比如公布的學費是4萬美元,但是家庭經濟條件好的學生得交全額學費,另外一個學生,可能成績也好,但家庭不富裕,學校就給他一些補貼,可能他就交2萬,學校再給他補貼2萬。同樣的教育,為何收費如此有彈性? 程:在好的大學這種現象比較普遍,而且每個學生和家長事前都知道。我覺得這正是美國高等教育中的“閃亮點”。比如哥倫比亞大學,每10個學生中,起碼有4個半學生的學費是“打折”的。就像你去買東西,原價是4萬,他付2萬或者是1萬,但其餘學生是付全額學費。但美國人能夠接受這個事實。他覺得這個學校是我的首選,我家裡有條件,我就應該付全額學費。 學校不僅在收費時考慮學生家庭的收入,在錄取時,學校也同樣看中學生的家庭情況。比如,一位家境好的學生SAT成績是2300分,另一位家境不算好的學生成績是2100分。學校會考慮,2100分的申請人是在困苦的情況下長大,達到的這個水平,他所付出的努力遠遠超過2300分的學生,這個孩子更有希望,因此更有可能錄取他。於是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學校不但降低了錄取線,而且還收不到錢。這就是美國的校園多元化,這種多元化不僅包括在種族上,還包括學生家庭的經濟水平。 讀書報:這樣資助學生,會使校園多元化,也讓少數貧困學生受到良好教育,但這畢竟是少數。我知道目前只有像哈佛、普林斯頓等個別學校錄取時不考慮學生家庭收入,其他一些好的私立學校昂貴的學費,還是把大部分人擋在了校門之外,而只有中產和中產以上的家庭能受到更好的教育。 程:如果你要從這個方向想,我覺得應該是這樣的情況。不過學校畢竟願意招收一些窮學生,願意招收一些分數比較低的學生。為此,學校也要付出很大代價,按私立大學四萬美元的學費算,每招收一位少數民族或者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學校就要拿出十多萬美元經費。但學校也必須強調收支平衡,所以這是一個戰略上的選擇,就是說學校從戰略上看,認為這種做法很重要,他們就去做了。但是能做到什麼樣的程度,就需要達到一個平衡點,讓學校財力上能夠接受,社會也能認可。 在招生中,經常被爭論的還有一個“傳統學生”(Legacy)的話題,就是說父母親是這個學校畢業的,他們的小孩就有優先錄取權。這個政策受到很多批評,但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學校要籌款,誰給學校錢?很多是校友,校友大筆資助學校,學校要給校友一些優惠是人之常情。但是,當哈佛、哥倫比亞這樣的學校變成了太多人想進來的學校的時候,某些優惠自然受到外面人的不滿,這也是人之常情。因此,學校也要尋求平衡點。 為何甘願規模小 讀書報:正如您所說,教學質量是和規模有聯繫的。美國有很多規模很大的大學,也有規模還不如中小學的文理學院,那麼是什麼原因使這些學院堅持“小而精”而不走“做大做強”的路子呢? 程:我覺得它們就是堅持精英教育。精英教育就是面向很少的學生。比如美國有名的幾個文理學院,很容易就擴建到一萬人的大學,但是它們選擇不擴建,不擴建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擴大了以後,學校就突破了精英教育的範圍,就失去了與學生之間的“親近”(closeness)。 我曾說過,自由的精英教育在美國大學中,並非只是一種理想,而是一個早已落實的傳統;它不僅僅是所謂理想衛道人士的精神堡壘,它也深具市場價值,因為它至今仍是許多美國大學招生的利器,也是校外基金與學校獲致捐贈的最佳來源。 讀書報:就是說文理學院就是想要通過保持小規模來營造一種小學校特有的共同體(community)氛圍? 程:是的。人家來就是衝着你這個來的,你擴成一萬人的大學,就沒有吸引力了。這種小的文理學院真的有特色,有特色就能生存,而且會生存得很好,我是很看好的。當然,我也看好哈佛和哥倫比亞這樣的大學,他們今後也會越辦越好。因為這些學校真正關注的事是學生。這裡有一個如何衡量畢業生的問題。我們不能只用就業率之類的指標。如果用就業率,文理學院的畢業生比州立大學可能還要差一些,但這不是它的培養目標。比如,我們不能按學生畢業後是否去北京上海來衡量學校的好壞,有的同學本來就“志不在此”,你怎麼能用到沒到北京上海來評價呢。因此,用一個統一的標準來衡量學校辦學好壞是不妥當的。火車不能都往一個地方開,要有不同的目標,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目前國內的大學都去爭辦一流大學,這不現實,我們應該百花齊放,允許辦民辦大學,允許辦文理學院。 讀書報:私立大學都有董事會、各種教授委員會和校長,那麼在制定學校的戰略上,哪股力量發揮的作用最大? 程:我想是校友的力量。你改變學校的辦學方向,必須不能違背校友的意見。因為很多捐贈來自校友,他們會在學校調整戰略時起相當大的作用。而校友往往會傾向維持學校當年的傳統。 這也是我強調大學應該重視學生,而不能覺得我讓你進來就是一種恩賜,你要靠我給你將來的飯碗的想法。其實恰恰相反,大學最後的成功就是來自畢業生的回饋。沒有校友的支持,學校一天也辦不下去。 大學裡的尖子班 讀書報:國內很多大學也意識到教學質量問題,有的正在試行小規模教學。形成校中有一個院,院裡又有一個很精英的班的局面,以專門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您如何評價這種做法? 程:作為嘗試未嘗不可。但是要看他怎樣拔尖,有種拔尖實際是在加碼,比如人家原來選三門課,你讓他上五門課,這叫加碼,不叫拔尖。我理解的拔尖是為學生創造一些寬鬆的環境,給學生一些自由度,甚至不上課,從本科開始就跟一些教授學做一些研究。中國大學生缺少的是創造性,創造性不是說課上的太少,反而是因為課上的太多,學生連創造的時間都沒有了。 讀書報:就是說做“減法”,不要盲目地做“加法”? 程:是的。中國的本科生,每一年在學校的時間比美國長很多,美國的暑假就長達三個月,外加上寒假、春假和各種節日,每學期上課的時間也就十幾周。 讀書報:您談到創造性,我覺得要培養這樣的學生,除了在教學規模上的改變,更重要的是教學方法也要調整。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曾認為,剛畢業的博士,在學校呆了那麼多年,自然就會教書。但現在看,其實不是的。我接觸到一位在美國私立小學院教書的中國教授,他告訴我,開始教學的前幾年,與其說是在教書,不如說也在學習,學習如何與本科生進行互動,因為這個過程是以往在國內教育所沒有的。 程:是的。現在很多人講所謂“啟發式”教育。但為什麼很難做起來?因為我們的老師也沒經歷過,讓他們怎麼開展起來?比如說,現在一些領導做起報告來,能夠講兩小時,氣都不喘,就一直講下去。他從來沒有想過聽眾怎麼想,沒有和聽眾互動的意識,下面的聽眾也沒有覺得我應該打斷他,我應該能夠提一下問題,讓他跟我討論一下。但對啟發式教育來說,互動是基本常識,你做任何事情都是雙向的。 讀書報:您覺得怎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 程:只能慢慢來。可以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我知道有一些學校請海歸老師做一做示範,但是海歸也有局限性,也要看不同的學科,有的學科需要,有的學科也許不是特別的需要,因學科而異,因人而異,但教師教學理念應該有些改變。還有就是允許多種嘗試。美國高等教育之所以比較發達,就是因為博採眾長的結果。歷史上,美國大學從原來英國模式中學到培養本科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教學方式,又從德國模式中學到通過帶研究生加強知識和實踐的結合。但這兩種模式都強調大學科研教學活動與現實社會分離和獨立。為彌補這個缺陷,美國創造性地發展出自己的特點:以為急劇變化中的社會提供實用的知識和訓練有素的人才作為大學的使命。為此,美國大學可謂多種形式,既有貴族氣十足的常春藤院校,也有“倉儲式”的公立大學。每所大學都立下自己獨特的辦學宗旨,鎖定自己的服務對象,並力求辦出自己的特色。 選擇專業和學校 讀書報:在頂尖大學和好的文理學院,美國本科生選擇最多的專業都是“通識”教育的專業,比如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英語與文學、政治學、歷史和公共政策分析,是學生選擇最多的前五個專業,威廉姆斯學院學生所選專業的前五位是經濟學、英語和文學、政治學、心理學和生物。雖然如同國內經濟學很熱門,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學校並沒有專業人數限制,也就是說,如果學生願意,所有學生都可以選擇學經濟,但事實是80%以上的學生選擇的是其他專業,有的甚至是國內的“冷門”專業。您如何看待美國學生的選擇? 程:首先,美國大學並沒有將傳授知識作為本科教育的唯一宗旨。而是希望學生先學會明辨善惡。要讓人從愚昧、無知、偏見、固執和各種情慾中解放出來,從而能自由地思想,自由地行使自己的意志和判斷能力。 再有,知識更新的速度也造成不管學校和學生如何努力,四年的本科的專業訓練都很難讓學生終身受益。我曾看到過這樣一些數據:如今《紐約時報》一個星期所包含的信息量已經遠遠超過18世紀一個人在一生所能夠接觸到的信息;再有,現在每天出版的書是3000本,而科技按照現在的速度,知識量將每兩年翻一番。悲觀地講,大一新生學的一些知識,到畢業時已經過時了。因此,很多名校和文理學院,強調通過吸收人類文化的精華來豐富學生的思維能力、鍛煉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培養社交能力。 最後,美國除了工程學院等一些專門專業外,即使一些本科生選擇了專業,但雇主也不會將他們作為專業人才使用。因為整個社會已經達成共識:惟有研究生畢業才算接受了足夠的專業訓練。綜合這些原因,你就會發現為什麼在美國一些“冷門”本科專業還是很有市場。 提到專業,也不妨說說選校。中國人選擇大學喜歡名氣大的學校,誰排名排在前面,好像它就更好,其實這很盲目。美國人也有這種情況,但是相對來說比我們好一點,他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孩子究竟適合什麼樣的學校。近年來,每年夏天,很多美國人要舉家來次“大學游”。父母親帶着快要上大學的孩子參觀學校。這很有道理,作為一個孩子,你憑空讓他選學校,他也不知道這個學校怎麼樣。你讓他到這個學校看看,校園怎麼樣,聽聽他們的介紹,和學生見見面,了解一下。這樣每個學生都會看到學校的特點,選擇適合他的學校。比如說,哈佛和哥倫比亞大學本科都有專門的學院,這和其他文理學院有什麼區別呢?我覺得前者是湖泊當中的一條船,活動的空間很大,而後者本身就是一條大船,不太受到外面的干擾。如果孩子喜歡有發揮自己才能的天地,那麼前者很適合;而如果喜歡在一個小的圈子裡,與一些很熟的朋友相處,那麼文理學院也許更適合。 (本文採訪與整理中曾得到陳蓬先生大力協助) 相關文章: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1: | 劉菊花大膽抄襲為啥陳力丹教授兩腿發抖 | |
2011: | 理性和為私 第三章:世俗自由意志主義 | |
2010: | pzzdm:關於光是不是實物的討論 | |
2010: | 看啊,中國人也會批判質疑了! | |
2009: | 為人父母難哪!說說我兒子的憂鬱症 | |
2009: | 花子 and rainbow, 我已經譯完全文。請 | |
2007: | 為什麼上海市政府的管理能力強於北京? | |
2007: | 中國式“心態文化”的致命迷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