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大家都同意這樣的說法:一個國家的文盲比例,標誌着這個國家的文明程度或社會文化發展水平。
很多人總習慣於從宏觀上籠統地說“中華文化博大精神”,但拒絕或懼怕從微觀角度去具體地分析構成中華文化的各個成份都有哪些是領先世界的。也許在顯微鏡下,他們這些所謂的中華文化捍衛者會吃驚地發現,構成中華文化的每個細節都是如此的落後。我們可以從任何一個角度去考察,比如從政治、軍事、科學技術、宗教、文學藝術、司法、教育、醫療、。。。等等具體方面去仔細觀察中國的發展水平,你的結論必然會是負面的。
俗話說得好:“事在人為”。就是說,所有的事情都是由人去做的,所以人的素質決定了他們所從事的事業的質量。這點應該沒有異議吧?也就是說,一個250隻能幹傻事。這樣我們就用不着去具體分析構成中華文化的每個成份的高低優劣,而是去仔細考察組成中華大家庭的每個人的素質,也就一目了然了。標誌人的素質的最基本的一個方面就是文化素質(還有身體健康狀況、營養狀況、心理健康狀況、政治地位、。。。),國際上通用的衡量標準是文盲率這個指標。
中國政府(教育部)向世界公布的中國社會文盲率是6%,和世界其他先進國家的水平非常接近(甚至還稍優於)。這和我們實際的感觀非常衝突,我們在中國看到的情況和在歐美看到的情況截然不同,那麼為什麼中國政府給出的文盲比例和實際我們感受到的文盲比例相差這麼明顯呢?
我們都知道,不同的標準會獲得不同的測量結果。如果用米來測量身高與用尺來測量身高,會得出差異很大的結果。一個身高1.7米的人,其身高會是5尺多。中國政府就在玩這個偷換標準的把戲,以此躋身於世界先進國家的行列,並彰顯中華文化之博大精深。中國政府用“字盲”標準來偷換“文盲”的概念。
中國教育部採用的所謂掃除“文盲”標準是:農村人口認識1500個漢字,或城市人口認識2000個漢字,這樣就不算是文盲了。
認字就能讀懂文章或書籍嗎?何況採用的識字數目是如此之低,它遠低於通常我們所說的常用五千漢字的數目。此外,它也沒有提及會寫,而只強調會認。於是,中國政府經過降低標準並採用和世界各國不同的字盲標準來取代閱讀水平的標準的方法,一舉將中國的文盲率降低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的程度。這種自欺欺人的做法,中國的教育界居然都默不作聲。
我們來看看,聯合國的掃盲標準:
Literacy is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and use those written language forms required by society and/or valued by the individual. Young readers can construct meaning from a variety of texts. They read to learn, to participate in communities of readers, and for enjoyment.” (我的翻譯:具有理解和使用社會及個人對書寫語言的要求。一個年輕的讀者,能夠從各種不同的文章中獲取文意。他們通過閱讀去學習,去參與由所有讀者組成的社會,並從中獲得愉悅。)
再看看泰國的標準:
“A literate person is one who can read, write and calculate, as well as know how to solve problems through "Khit-pen" process, which consists of information on academic knowledge, self-knowledge, and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He/she can make decisions to solve his/her problems by considering those three areas of information. ”
印度尼西亞的標準:
“Anybody who can read and write using the Roman alphabet, do simple calculations and can function in Indonesian Language and basic general knowledge. Literacy programme implementation through a functional literacy approach in the Illiteracy Eradication Programme is aimed at people who are 10-44 years old. Teaching-learning process tries to integrate basic knowledge and vocational skill based on local content, local design, learners, need and interest. ”
還有菲律濱的:
Basic Literacy:
A basically literate person is one who has the ability to read and write and understands a simple message in any language or dialect.
再看看世界教育界的標準Functional Literacy:
“A functionally literate person is one who has a range of skills and competencies, cognitive, effective and behavioral which enables him/her to live and work as a human person, develop his/her potentials, make critical and informed decisions, and function effectively in society within the context of his/her environment and that of the wider community (local, regional, national and global)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s/her life and that of society. ”
中國教育部的標準:
“One who can recognize more than 1500 Chinese characters (for a farmer) and 2000 characters (for an office worker or urban resident).”
這就是我們引以自豪的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創造們的文化素質。1949年,中國政府統計的中國社會的“文盲”率高達90%以上。這還是在使用白話文和簡體字後的中國國民文化素質的真實情況。至於中國兩千多年的古代,由於採用文言文和繁體字,情況只可能更遭。再加上漢字知識分子的迂腐和書呆子勁,中國曾數次被外族滅亡就沒什麼奇怪的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這是一句不能用顯微鏡細看的宏觀描述,也許因為中國人多歷史悠久,即便一個人寫八千字,加一塊也夠的上任何個人花費一輩子去琢磨的了,難怪錢穆先生會如此誇讚呢!
最後,言歸正傳,中國的文盲率到底有多少?這是個迷,只要中國政府不根據國際標準作實際的全國性的普查,沒人能知道,我們也就仍可以繼續自稱是文化大國。但有幾個來自美國的北大留學生,他們吃飽撐的沒事幹,做了一個小小的統計。他們在學生食堂里,隨機的問幾十個中國學生,打“嚏噴”的嚏噴這兩個字怎麼寫?結果呢?超過百分之90以上的北大學生都不會寫(或寫錯)!根據國際上要會閱讀會書寫的標準,這些被測的北大學生都應該算是文盲才對。而北大是中國高中畢業生中頂尖優秀的學生才能進的學府,說他們是1%以上的優秀學生恐怕不為過,而他們中的90%都不寫最常用的漢語詞彙,那麼我們是否能說中國的文盲率是1/1000呢?所以,我題目上說中國的文盲率是90%還真給中國政府和中國教育部留了天大的面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