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平,武鸿熙,陈景润 |
送交者: Yaufan 2006年06月09日16:32:40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当初看武鸿熙的《黎曼几何初步》,前面有个很长的序言,对书和学科介绍之余,还有一段道德说教。我当时觉得这都是老生常谈,没必要苦口婆心地写在著作的序言里。这两天看到中文媒体充斥着“中国人最后解决彭家莱猜想”的报道,尤其是名为《现在的数学研究是不同国家的群体在高度竞争》的朱熹平德记者谈话,忽然又想起武鸿熙的谆谆告诫。于是特地把书翻出来,抄录相关的片段: “……我将这个课的时候,刚好和奥运会重合。由于祖国在奥运会上的丰收,自然引起了“为什么中国数学家不能拿数学界的金牌”的问题。于是“拿金牌”这个口号不胫而走,暑期中心的同志们人人面上都挂了同一个问号:“中国在什么时候采纳数学界的第一面金牌?”这个问题后来甚至在杂志、保障上也被提出来了。这个想法是在很具有刺激性。若是真能把一门严肃的学问当作一种体育比赛,以后可以玩的花样多的不可想象。比方说,人民日报第一页可能有如下标题:“Poincare与高斯在拓扑场上激战,Poincare大胜,五比零。”又或:“群论比赛,Abel苦战Galois,不幸以二比三败北”等等。不过我猜想提倡在数学上“拿金牌”,主要的用意也不过是作为一种鼓励罢了。这个用以自然是很好的,但是,这个口号却不幸被人误解,一位学数学的最终目的,不外是拿一个什么奖之类。这和古代“十载寒窗,一举成名”的封建思想,有太多重合之处了。你们一定很清楚地认识到,在你们自己这一代当中,这种功利主义的想法已是与日俱增,犯不着在用“金牌”作为鼓励了。我觉得比较值得做的事,倒是鼓励你们去培养一种风度。只是这件事一说开来就不是三言两语所能够说清楚的,而且恐怕也有一些说教的味道,所以我还是回过头来和你们讨论数学罢。” ““拿金牌”的另一个用意,就是举出一个目标,希望大家朝这个方向走。从一个数学工作者的立场看来,这个做法似乎不够彻底。如果真要坚持这个观点,就不如索性举出最伟大的数学家作为青年人的榜样。古语云:“取法乎上,得法乎中。”根据学问远胜于我的人的看法,数学史上登峰造极的数位,还要数十九世纪的高斯,黎曼,Abel,Poincare等等。Hermann Weyl在1944年写Hilbert的悼文时就说过,伟大如Hilbert,她的学术成就还不及高斯和黎曼。但也是Weyl,毫不含糊地加上一句话:“在我们(即Weyl本人)这一代当中,并没有一个能够和Hilbert相比的数学家。”Weyl是被公认为本世纪数一数二的数学家,同时也许是数学史上最后一个全才。可是从他这个评价,就可以了解为什么像攀登数学的高峰,就非要拿这些十九世纪的大师们做榜样不可。……如果只谈“拿金牌”而不谈这个明显的事实,则无形中变成鼓励年青人“取法乎中”,结果自然“得法乎下”,这就和提倡这个口号的原意脱节了。” “……” “最后我们再回到“拿金牌”这个问题罢。一般人一位参加奥运会的唯一目的就是拿金牌。去年李宁拿了三面金牌,举国称庆,而童飞一面也拿不到。所以用“拿金牌”的尺度衡量,成功和失败的分野,真是一目了然。但是“金牌得主”李宁,他个人的想法又是怎么样呢?你们可以去图书馆翻看他在1984年底发表在报章上,以“童飞是真正的英雄”为题的文章,就可以看到另外一个观点。其实参加体育比赛,或者钻研数学,也不过是人生的一部分而已。探求人生的意义,使我们至死的一天都学不完的大学问。下面录出的两段话,也许足以提供一些与众不同的看法给大家作参考。第一段是近代奥运会创始人Pierre de Coubertin说的: 运动的目的不在胜利而在竞争,
另一端则是古代希腊奥运会的格言之一: 切勿要求胜利,只应要求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因为从坚忍不拔的奋斗中,你将为自己带来荣誉。但更重要的,你将为全世界带来光荣。” 这些话是武鸿熙1985年写的,没想到二十年后还有现实意义。朱熹平说的“现在的数学研究就像体育竞争一样,不同国家的群体在高度竞争”,不就是二十年前“拿金牌”的鼓动的翻版么?本来,彭家莱猜想证明的思路已经被Perelman指明了,剩下的就是相关领域的数学家克服技术困难,把证明完成。这个工作无论哪个国家的数学家完成,都是人类数学知识的一个增进。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不同国家”的竞争,还是“高度”的? 并且,数学本来不应该是“高度的”竞争。现在网上众口一词,说彭家莱猜想证明远比陈景润的工作伟大,似乎言下之意就是曹朱二人的工作胜过陈景润的。可是,陈景润当年可没有任何跟别人竞争的意图。当时全世界都认为1+2是不能用“筛法”,就是陈景润所用的方法解决的,所以根本没人跟陈景润争。陈景润苦干数年,用事实证明数学界流行的看法是错误的,“筛法”仍有未被发掘的潜力。陈景润的成就有多大,不必评论,但他给世界一个不曾期望的惊喜,并且如果没有他的工作,这个惊喜也许还会被埋没很多年。陈景润的成绩不论重大与否,清楚地体现出,有原创性的数学工作是不牵涉竞争的。 反观曹朱的工作,创造性的思想已经被Perelman揭开,剩下的都是技术性——虽然可能是很困难的技术——的补充。大家已经看到了,Perelman默默工作,一鸣惊人,又一次体现了原创性的工作不牵涉竞争。而技术性工作是有竞争的。按照丘成桐的描述,曹朱用了吃奶的劲加班加点工作,就是因为他们的工作没有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别人也可以按部就班地做出来,才不得不靠速度优势取得优先权。最后匆忙发表(发表后随即被人指出错漏,就是发表匆忙,未经过细致审查的明证),并且跟别的研究组相比,也没取得绝对的优先权。 曹朱的工作是否重大,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恐怕不好说什么。不过把他们的工作方式与Perelman的,甚至陈景润的工作方式对比,就可以发现当数学家争分夺秒地跟别人竞争的时候,他的工作的原创性就已经大打折扣,境界就落了下乘。 无论如何,朱熹平是有成就的数学家,他背后的支持者丘成通,甚至是伟大的数学家,显然比前面引用的武鸿熙地位更高。可是大家看过武鸿熙的谆谆教导后,在反思朱熹平的“不同国家间的高度竞争”说,丘成桐对国内数学家不响应他的“向Hamilton学习”的指责,丘成桐对于中国数学家在“竞争中获胜”的吹捧,以及他老人家一贯把数学研究和“爱国”挂钩的言论……到底什么是对的,而什么是错的呢? 向高斯、黎曼学习是应该的,“向Hamilton学习”以及向朱熹平学习,也是好的。但是向他们学习什么?学习数学研究中的爱国主义?学习在“不同国家高度竞争”中争分夺秒昼夜加班的苦干?学习用匆忙发表、突击审稿来争取优先权的技巧?学习利用媒体把自己的技术性工作吹得比Perelman原创性思想还高5%的公关策略?窃以为,现在中国数学界更应该看重淡泊名利,不求闻达的境界和态度。在向高斯、黎曼学习之余,应该向Perelman学习,向我们的潜心工作,不求在竞争中取胜,甚至不屑于数学研究中的爱国主义的陈景润学习!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05: | 我国泛函分析第一代著名学者曾远荣教授 | |
2005: | 谈1998年菲尔兹奖获奖者Kontsevich的工 | |
2004: | 耶鲁大学的中国情结 | |
2003: | 把握时代 面向未来 | |
2003: |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纽约大学的经验 | |
2002: | 科研经费提成,一种变相贪污 | |
2002: | 普渡大学---美国工科大学的翘楚 | |